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6部分

汉起-第16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千人鲜卑骑兵,出现在下落县东,数十人一队,四散抢劫。

    太阳渐渐升起,将城外十余里雪原照耀地白茫茫一片。

    但凡能看得到的乡、里,堡、亭,聚、落,不论是汉人,还是乌桓人,皆被攻击,杀伐声,惨叫声,尖叫声,哭泣声,响彻云霄。

    赤红色的血液,在苍茫的白色雪原中,显得特别刺眼。

    再远处,数十股浓烟升腾而起浓烟。

    牵县令、祖茂、刘备等登上东城楼,各个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鲜卑之肉。

    祖茂大怒:“是男儿的,都跟我出城杀贼!”

    牵县令:“不可,祖司马不可啊!你看远处那些浓烟,皆是鲜卑人放的火,鲜卑人不止上千!”

    “作为军人,难道我等就袖手而观么?”

    “我们这点兵力,守住县城已不容易,城里可有数万百姓,皆仰仗你我守城啊!”

    祖茂扭过头来:“你且守城。将士们,是汉子的,愿跟出去杀敌的,跟我来!”

    “我等愿往!”数百人群情激奋,秣兵厉马,跟着出城。

    刘备亦提弓箭携剑前往。

    到了门口,王伯死死拉住枣红马,不松手:“玄德,不可,不可!”

    刘备:“王伯你放开手,我要出城杀敌立功!”

    “临行前,你母亲托付,一定要你活着回去,我不能眼睁睁看你跟鲜卑人拼命啊!”

    “这不是拼命,鲜卑骑兵就千余人,一汉当三胡,我们不怕!”

    “李牛儿,你们几个,帮我把玄德拉下来。”

    “你们做什么?谁拉我大腿?”

    李牛儿等:“什长,耿婶子答应过我们,只要保你不缺胳膊少腿的回去,给我们赏钱!好多好多赏钱呢!”

    。。。

    祖茂带着数百骑兵,如风一般,冲向近处游荡的千余鲜卑骑兵,冲锋过程中,散开呈一个锥形,他自己就是那个锥尖!

    “杀!”“杀光这些鲜卑虏!”

第30章 鲜卑平原汉人城() 
数百汉军骑兵,呈锥形杀向鲜卑骑兵。既有手持长戟、长矛的枪骑兵,有悬剑背弓、弩的弓骑兵,也有既悬挂持矛戟、由背弓弩的突骑兵,所谓幽州突骑,天下闻名。

    上千鲜卑骑兵,却分为左中右三支,呈松散无阵状态,向南东北打马而逃!

    鲜卑骑兵一面逃跑,一面回身侧射、背射。

    汉军也以弓、弩对射。

    噗嗤!噗嗤!

    是箭矢入肉声。

    砰!砰!

    是射中盾声。

    不时有骑兵被射下马来,不时有马匹中箭翻倒。

    喊杀声、惨叫声、马嘶声,声声入耳。

    汉军的装备优势体现出来,好几个骑兵,中几箭,却入肉不深,继续奋斗,回射倒前方的鲜卑骑兵。

    汉代还没有马镫,马鞍也只有雏形。马上弯弓射箭,需要极强的腰、腹、腿力量,和极其优秀的马术。幽州边郡骑士,虽然弓马娴熟,大多数还是比不上鲜卑或乌桓人。

    弩的使用,使汉骑可以一手持缰绳,一手持手弩瞄准,马的颠簸对射击的精度影响大大降低,弥补了骑术的差距。同等情况下,弩的射速不及弓箭,威力却强于弓箭。

    鲜卑的损失明显大于汉军。

    鲜卑跑、汉军追,一千多兵马,很快消失在视野中。

    。。。

    城楼上,追击远去的数百汉骑兵,仿佛让牵县令心中很痛,他长叹一声,摇摇头,鲜卑、乌桓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他根本不相信在旷野中、在雪地里,可以一汉当三胡。

    “传我命令,其一,招募城中壮丁,上城墙助战。

    其二,开府库,无论汉人还是乌桓人,斩敌首一人,赐钱二千!

    其三,准备弓弩、箭矢等兵器,收集滚石、檑木、金汁、油类、木材,以备守城使用!

    其四,关闭四门,任何人,没有我的允许,只准进,不准出!违令者以战时军法处置!

    其五,核实所有在册的铁匠、医者、木匠、皮匠等,已备战时调遣!”

    一个的县曹、吏员接令而去,一件件事情开始准备起来,一步步进展情况汇集到东城楼上。

    牵县令,就以东城楼为办公场所,准备守城事宜。主薄和几个吏员积极地讨论着各项具体事务,分析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的方案。

    “牵君,祖茂等数百骑,尚未回城,若关闭城门,怕是一个也回不来吧。”刘备刚刚就在一旁,感觉县里虽紧锣密鼓,但各安其职,并不慌乱,很明显,牵县令不是第一次遇到鲜卑,是一个有经验的指挥官。对牵县令就多存了几分好感。

    牵县令:“最头疼就是这个,若是鲜卑人尾随入城,则将阖城百姓之子于死地。东城门有瓮城,可将他们放入瓮城,但还需在瓮城中留些人助战。”

    “我等有武刚车,轻车,何不如此。。。如此”

    。。。

    约莫一二个时辰后,远处出现了一些小点,越来越近,可以看出是汉军的铠甲旗帜。只是人数却比去时少了大半。

    祖茂狼狈地打马回逃,去时五百多人,回来时身旁只剩百余人。

    背后是呼啸而来的箭矢。他把盾牌背在背后,其他骑士也有学有样,不时听到箭矢射中盾牌的砰砰的巨响,射中马匹的嘶叫。他迅拉弓,扭身背射,一气呵成,射中一人,这是他射倒的第五个鲜卑人了,可惜首级一个也没捡回来。

    追出去时,只有一千多点鲜卑骑兵,且分开四散逃跑。追了十五里后,竟然有三千多敌人,张开口袋,准备围歼他。三千围歼数百!鲜卑人可真看得起这支汉骑!

    众人可了劲地往回逃,可是一开始向南北四散逃跑的鲜卑骑兵,这次聚拢起来,守在返回下落县的路上。

    前有狼、后有虎,战斗不可避免。

    汉骑们奋力冲杀过去,鲜卑骑兵复又追上,追到下落县城外三里,只剩下一百多人啦。

    祖茂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他认为下落的牵县令多半不会派人营救,当然换了他,背后好几百骑兵追杀,怕也不会派出援军,只会紧闭城门。

    靠到三百米外,他却一阵狂喜,所有汉骑都是一阵狂喜,有的甚至泪流满面。牵县令没有抛弃他们,一些武刚车、轻车、兵车,早早摆在东城门口

    刘备一面射击,一面大吼:“来骑缓行!入阵下马!”

    周边士卒们一起大吼:“来骑缓行!入阵下马!”

    车辆互间的间距,足够汉骑通过!

    也足够少量鲜卑骑兵通过。只不过首先要面对如雨的箭矢,这次轮到汉军弓弩手伏击鲜卑骑兵啦。

    有百余鲜卑骑兵跟着冲进车阵中,发现车辆交错而放置,根本没法子驰骋,有的马儿撞在车辆上、前骑上、有的不得不急忙转向。降低速度的骑兵,被围拢过来的汉军甲士,击下马来。

    而祖茂等人,一部分下马拉马入城内,一部分留下来转身射击。

    百余入阵鲜卑骑兵,在半刻钟内,就有一半被杀、被擒。

    余下阵外的几百鲜卑人,并不清楚阵内的情况,他们只是焦急地继续冲杀进来。

    在连续的冲击下,汉军将士借助车辆和城上弓箭掩护,有序的后退入城,将车辆留在城外。

    鲜卑骑兵以为破城在即,不惜下马步战冲进城门。进城之后,却傻眼了,汉人怎么如此狡猾!

    怎么还有几排车?

    怎么还有一个城门?

    不是鲜卑人不够聪明,实在是汉人太狡猾!

    前面的鲜卑人,有些虎吼着冲上去,迎接他们的是瓮城上四面皆自由射击。紧接着,各自为战的鲜卑骑士,被人数更多、兵器长短错落、铠甲盾牌齐备,分什伍而战的汉军分割!包围!围歼!

    为了引诱鲜卑进攻,汉军竟然将瓮城内门打开!

    后面的鲜卑人,不清楚前方的情况,只以为瓮城门破了,跟着冲进来,甚至越过瓮城内门,真正地攻入了城中。

    然而,他们发现,前面是一圈一圈的武刚车、轻车、兵车,迎接他们的,是更多的弓弩,石头,檑木,双拳难敌四手,与瓮城中陷入同样的境地,是对这一刻最好的注释。

    草原上直来直去的鲜卑人都要疯了,这些汉人有完没完?门接着门,车接着车。他们太狡猾,妈妈、长生天我要告状,呜呜,呜呜。

    被杀或者投降,这是一个问题,却不是一个选择。

    当他们进入阵中,或许结果就已经注定,汉军在预定战场作战,攻击面更大,战斗时能投入更多的兵力,城楼上的射击角度更好。

    就像一两个时辰前,祖茂被伏击时一样,伏击+以多打少,无解!

第31章 下落攻防血战急() 
鲜卑,东胡别种。——《后汉书》《三国志》《晋书》

    鲜卑,东夷国。——韦昭注《国语•晋语》

    山戎、北狄,盖今鲜卑。——东汉服虔

    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东汉应奉

    鲜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亡塞外。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汉名臣奏》

    。。。

    牵县令一张老脸,冷硬地如军都山上的花岗岩:“听我命令,准备射击!”

    “大人,可下面是俘虏和百姓!”

    “县君大人,有几个俺们见过,就是旁边县的,下不去手啊!”

    “执行命令!”

    “大人!”

    刘备在一旁亦不忍动手:“牵君,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么?”

    “慈不掌兵!不能为了2千人,把数万人置于险地!”

    “可否像昨日那样放入瓮城?”祖茂看来,军人就是保家卫国,怎么能射杀被俘虏的己方士兵和百姓?

    牵县令摇摇头:“这可是两千人,不是几百人。我们全城甲士才千余人,加上昨日招募的壮丁,也不过3千多点,太危险。”

    祖茂:“可我,就是下不了手。”但昨日之败,让他没有质疑牵县令的底气。

    牵县令:“我也不愿如此,可并无其他法子!也罢,鲜卑既然敢攻城,城内或许有内应。你可率领200骑兵,加紧巡逻。若有异动,杀无赦!”

    牵县令也不再争吵,拉开裹丝大弓,向城外射出一箭。

    好家伙,别看他是个文官,竟能拉开3石裹丝大弓!那可是81斤力。强弓需紧握,裹丝可防滑。汉军中善射之士,称为积射士,一般使用2石或2石半的普通汉弓。少量更加精锐的强射士,膂力过人,可使用3石强弓。能使用3石半以上弓的,就是鲜卑、乌桓射雕勇士,汉朝射声士的水平啦,百名壮士中只有数人。

    刘备目前一般使用2石双曲弓,马上、马下皆可用,最多使用两石半弓,由不得不佩服。

    箭矢射中俘虏们身前二十步地上,牵县令令士卒大呼:“来人止步!若再前进,杀无赦!”

    城外的俘虏、难民们望着城上拉弓上弦的汉军,有些脸上显示出迷惘之色,也有些心存侥幸:“别射箭,我是汉人!”

    “我是乌桓人,不是鲜卑人。”

    “我是上谷郡居庸关人。”

    “我是涿郡良乡人。”

    牵县令继续令士卒大呼:“乡亲们,无论是汉人还是乌桓人,皆我大汉子民,敌在城外不在城内。拿起武器,转过身去,鲜卑人才是我们的敌人。不要让亲者痛仇者快!”

    一些俘虏停下来,畏畏缩缩转过头看背后鲜卑人,一些向两侧逃去,然而回答他们的是鲜卑人的箭矢和弯刀。一些打定主意投降的,在鲜卑勇士的带领下,冲向城墙。

    骑着马匹的鲜卑人,在城下旋转驰骋,不断把弓矢抛射向城楼,杀死逃亡的俘虏,掩护登城。

    对死亡的惧怕,对鲜卑人的畏惧,让大多数俘虏们继续前进,推着攻城云梯和冲车,硬着头皮往网上冲。

    “听我命令,齐射!”牵县令这次真怒了,拉弓就射。

    无数箭矢,如雨而下。

    刘备跟着射击,射中一名扛着云梯俘虏的大腿,那人倒在地上,再也跑不动。鲜卑人一脚将其踢开,急忙推着另外一人接替扛云梯。于心不忍的不只刘备一个,多数汉军的弓弩往往不射向俘虏们的要害,只是让对方受伤不能爬上城墙、不能向上射击。

    。。。

    昂山:“俘虏们士气低落,不愿意为鲜卑帝国奉献,怕是不易攻下啊。”

    梁宏志:“驱赶俘虏、百姓攻城的同时,可拍二个千人队,分别从东北角、西南角攻城。”

    “为何要攻击角上?”

    “下落县的城墙虽然有2丈高(汉代一丈约2。32米),却比不上宁城,也不是边境城塞,四个角没有角楼。从东北角攻击,则可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