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57部分

汉起-第157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逢波才围皇甫嵩于阳翟、彭脱围朱俊于长社,汝阳周边黄巾大大减少。刘宠、孙坚和汝南汝阳袁家一起,共击滞留于此的黄巾波连部万人,打通了汝阳到陈国的绿色通道,使得陈国武库中的数千兵器铠甲能够源源不断流入汝南汝阳的袁家部曲。

    孙坚因此得袁家和汝南诸士族好感,从此官运亨通,此是后话。

    之后,孙坚即顺着颖水东岸北上,终究到达长社附近。

    。。。

    见识了长社城外数万黄巾分成数队,在黄巾道士们鼓舞之下,士气高昂,轮番蚁附攻城,就算以孙坚之勇烈,亦感到棘手,不敢以数千人乌合之官军,攻击数万乌合之黄巾,只好隔着颖水支流育水以声援育水南岸的长社。

    这日,孙坚正帅少量部众,剿灭越过育水之数百黄巾,就看到北面上百骑兵、车兵,风驰电掣而来,旗帜华丽,兵甲闪亮。

    “虎贲中郎将在此,前方何人?”

    好大的官,孙坚等人立即吓住了,气势矮了一大截:“左中郎将朱俊属下别部司马孙坚在此。”

    一个面如冠玉、身长挺拔的中年排众而出:“孙坚?可认得我袁术!”

    孙坚滚鞍下马拜服于地,用颤抖第声音回答:“中郎将大名,如雷贯耳!”

    孙坚能够听出自己言语中的谄媚,但他有谄媚的理由,之前只是通过臧旻等人间接与袁家接上头,这次可是活生生的袁家主脉、不到30岁的二千石大员袁术,袁公路!

    一条通向青云之康庄大道就在眼前!孙坚愿意献出一切!

    袁术对孙坚印象并不太好,因为孙坚只任县丞小官,就敢牛皮哄哄地控制私盐,还拦路刺杀运输粮食的袁家船队上的典韦,是个不讲规矩的蛮子。

    这并非袁术个人感受,而是上位者对不讲规矩的下级有着类似不满,因为上位者的权力来自于规矩本身。

    如今,孙坚不守规矩却成了有点,因为能打,并且可以拉拢,袁术想到此处,就是大笑:“孙司马勇烈,快快请起!”

    上前扶起孙坚,亲切地问候孙坚的家里情况,部队情况,长社周边情况。

    听到朱俊为数万人所围时,袁术就是一滞,寻思自己这几百援军、加上后续千余人,即使投入进去,怕也难以改变不利形势,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孙坚难得察言观色:“袁家在汝阳有数万佃户,不一定要通过育水西南面的长社,可以通过颖水东面陈国南下,而后以将军之尊,可开谯县、陈国武库,武装佃户。

    之后朱中郎将击颍川黄巾之北,皇甫中郎将击其西,将军击其南,三路并进,黄巾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大功唾手可得!”

第303章 文丑斩将() 
阳翟既禹州,城颇大,颖水自西北来,分为两支,主支在北,宽数百步,紧紧围绕阳翟城北城墙,向东流10余里,而后继续向东南;分支窄,仅约百步,围绕阳翟城西、南,而后向东20里汇入主流。

    颍水实乃阳翟护城河。

    主支流构成一个直角梯形,而阳翟城就在西面直角处,三面紧挨颖水及其支流,只有城东与颖水之间有有大片平原,建有大量房屋,平日主要聚集着工坊、码头以及贫民民居,如今房屋虽在,人却都逃入城中。

    波才有10万众,在颍水东岸设东大营,屯兵2万,利用阳翟东门与颖水之间的民居设中军大营,屯兵4万,东中两营以浮桥连接。在阳翟城南设南大营,屯兵2万,在阳翟城西设西大营,屯兵2万。

    颖水主流宽达数百步,其上并无石桥,只有阳翟西、南的颖水支流上有3座石桥,一座在西门外,一座在南门外,一座在南门以东数里外的平原间。

    因此,三座石桥就成了官军、黄巾争夺焦点。对阳翟而言,失去西、南两桥就会被切断与雒阳之间的联系,对于波才而言,若不能占据两桥就无法完全围困阳翟。

    五日以来,围绕两座桥的归属,双方大战五场,小战无数。

    文太守守南面、南桥。

    手下从子文丑力大无穷,能开五石强弓,箭无虚发,在城楼上射爆无数黄巾之铠。下楼亲率骑兵,骑马冲突,手持长矛,几无一合之将。步战着双层重甲,弃矛用刀,亦是无敌。

    波才躲在两百部外,竟然中了一箭,含恨而退。

    王允守西城墙、西桥属下亦有善于射之士、英勇之将。

    。。。

    波才见用强不成,新生一计:用间。

    颍川郡17城,有二十六万户,一百四十余万人,人口密度极大。尤其是郡治阳翟,户籍超过15万口。黄巾爆发,更使得各县世家豪族富商逃亡而来,一时间阳翟城内人满为患,聚集超过20万口。

    人多了,治安就成问题,而且是否有黄巾间谍在其中也难以辨别,某日夜里,城东千余太平道信徒起事,一部直指太守府,杀人放火、制造混乱,主力则杀向东门。

    城外,波才属下小帅截天夜叉何曼,听到城内的喊杀声,立即带着五千人急攻东门,波才自带2万人为后队。

    不久,何曼期盼已久的好事出现,东城门打开。何曼令属下百人将何风等数百人杀入,进城之后,却发现东城门内侧用车辆、砖头石块围成一个简易瓮城,而身后的城楼上扔下无数砖石、檑木,堵塞城门。

    城头扔下大量火把,紧接着无数箭矢射下,城楼上一将大笑:“护军司马、北地傅燮等候你等多时!”

    城外黄巾何曼大惊色,但想到城内的喊杀声和陷入其中的部下,依然猛攻不已。

    傅燮属下有不少北地精锐,长期与鲜卑作战,战力极强悍,不一会就将何风射杀,将何曼射退。

    面对城内暴动的黄巾,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等英勇世家子弟,带着新组织的壮丁,守住各条街道,将城内起事黄巾分割数块,一一解决。

    原来皇甫嵩、王允早就想到黄巾可能挑动城内流民起事,得到文太守,荀、郭、钟、韩、赵、辛、淳于、陈、唐等颍川世家大力支持后,召集世家嫡系旁支子弟、普通壮丁、工坊工人、马队、流民等万余人,得各家捐赠粮食五万石,钱百万。

    皇甫嵩、王允还征辟长社钟繇,阳翟辛毗、辛评,太尉郭禧后人、阳翟郭图,颖阴荀衍、荀谌、荀彧,许县陈纪、陈群父子,张仲、张礼、杜佑。。。。为吏,一时间人才济济。又将阳翟城内分为井字形的9个区域,分别以世家豪族俊彦为尉,日夜巡逻,纠察不法,城内黄巾的行动早就又世家豪族子弟报到皇甫嵩耳中,于是镇压暴动也就手到擒来。

    。。。

    波才见攻西、南两门不成,煽动城内暴动也不成,于是拣选勇士,催促士卒,派出20队,每队2000余人,蚁附轮流强攻不停,主攻当然是没有护城河的东门。同时每日填土为攻城道。

    为了减少损失和积蓄力量,皇甫嵩将在颍川招募来的钟繇、郭图、荀衍、荀彧、张仲、杜佑和万余人派上城头,以弥补兵力不足。

    这时代即使是文士,也多熟悉武艺,由于世家子弟营养更好,往往相对于平民更加健壮,因此杀敌之时,争相踊跃,箭矢如雨、刀剑相加而不退。

    经过数日大战,波才付出上万伤亡,依然无法攻破阳翟。

    面对无穷无尽装备破烂、蜂拥而至的黄巾,官军伤亡虽少,士卒却都渐渐疲惫厌战,尤其是不能理解黄巾轻视生死的疯狂。

    傅燮担忧地说:“士卒动摇,怕是不利。”

    皇甫嵩看在眼里、急在心心里,连续几日给士卒加餐,走访每一营鼓舞士气:“本帅已有破敌良方,五日之内必破黄巾!你等都将立下大功得富贵!”

    。。。

    一夜,天空无月,东南风呼啸。

    皇甫嵩对王允说:“若用火攻,必能克敌!”

    王允:“可是风从东南而来,不会把自己人烧到?”

    皇甫嵩神秘一笑。当即派属下护军司马傅燮帅杨定、胡轸、皇甫郦等帅骑兵潜出城外,人手皆持刍稿。

    半夜,黄巾中军大营、南军大营同时火起,由于中军大营扎营借助了民居,因而营寨不整,尤其是多木质建筑,南军大营靠近河流多草木,一烧之下,风助火势,从营寨南面烧起,不断向北面、西面扩展。

    同时南方、西方同时亮起无数火把,官军进攻的鼓声不断响起,黄巾南营中喊杀声四起。

    皇甫嵩立城楼之上,亲自擂鼓,面不改色心不跳说着谎话:“雒阳来的援军到了,正在南面、西面袭营,儿郎们再不出击,功劳别被人抢走了!”

    于是众士卒皆踊跃,鼓噪大呼出东门,杀向波才的中军大营。

    何曼闻声聚集部众抵挡:“儿郎们休怕,截天夜叉何曼来也!”

    文丑带数十骑,一马当先,伏在马上,策马直冲,长枪突然伸出刺何曼于马下:“南阳文丑斩贼将何曼,黄巾还不投效?”黄巾遂大乱,四处奔走。

    波才见四处火起,又不知何曼等人在何处,东、西、南都有官军的喊杀声,火势又越来越大,于是带着亲信部众数千人,过颖水干流浮桥,向东逃走,进入东大营据守。

    由于缺乏肉食、黄巾士卒不少都有夜盲症,难辨敌我,四处奔逃,互相践踏。东面的浮桥,南面的两座石桥,就成了争先恐后过得“独木桥”,这时,颖水上游浮来数十火船,直冲浮桥,过浮桥的黄巾更是害怕,互相推揉,溺水者无数,颖水为之不流。

第304章 京东板栗 荒年之粟() 
王荣气呼呼地扭着刘备耳朵:“刘大耳,泉州距离静海就几十里路,你就不知道回来?”

    刘备:“夫人啊,为夫不是忙的不分昼夜吗,你看县衙外面还排着长长的队。快松手,好多人看着呢。”

    一旁的田豫、李山赶紧背过身、低下头。

    王荣脸上一红,手上力气就松了些,被刘备一把搂到怀里坐在大腿上:“别,好多人看着呢。”

    刘备:“谁敢看?”

    田豫、李山赶紧捂着偷笑的嘴带着一众卫士出门,不忘把书房的门关上。

    “这下没人了。”刘备搂着怀中玉人来了个长长的法式,湿吻。双手也自然的上至峰峦下至翘臀。

    王荣只觉得浑身软软的,力气一点点被抽干净,也就任温存。好半响清醒过来,发现被掀开外衣,两个要点被握在刘备手中,急忙推却,被火烫了一样的站起来:“别外面好多人呢!晚上好不好。”

    声音甜腻的让人沉醉。

    刘备与王荣半年不见,颇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两人吟吟地对视着,眼里满都是情谊。

    “啊!你又受伤了!”王荣见刘备手臂上裹着白布。

    刘备:“没什么大不了的,别担心,不疼。”

    王荣江绷带拆开,轻轻抚摩还没有愈合的伤口,顿时眼泪就掉下来:“都是二千石大员了,怎还这样不小心,每次都亲冒矢石。你若有意外,让我怎么活下去?”

    刘备将竹简绢帛往案一放:“别说这些了,走,我们去泉州县街上转一转。”

    王荣咬着手指头:“你就不管那些重要的政务?不管外面等着接见的大小官吏、豪族?”

    “今天我什么都不管,就陪荣儿。”刘备拉着王荣,打开门大声说,“各位今日请回吧,若有要事,可明日再来。”

    拉着王荣就出门,也不管门外目瞪口呆的官吏、豪长。

    。。。

    到了二千石,白天想过二人世界,想如一般百姓一样自由的逛街,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

    李山、田豫等十几个人全副武装,护卫前后左右,这还是刘备想尽量低调和结果。

    泉州城刚刚经过战争,街道中人不多。作为护卫首领,李山有他的职责和担忧的理由,一点不敢放松。刘备虽然是首上司,也不能违背一众部下的善意而支开护卫。

    刘备、王荣两人相互偎依,享受着难得的平和与温情。

    “燕山板栗,二钱一汉斤,二百二十钱一石,买一石送二十钱!”

    王荣:“我要吃板栗,剥给我吃。”

    卖板栗的是个富态的中年人:“燕山板栗大有来头,史记记载苏秦说服燕文侯:燕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

    刘备:“没想到老板还懂不少典故。光凭这张嘴也得买,给你两钱,来一汉斤。”

    老板用树叶将一斤板栗裹好:“您拿好了,板栗还热乎呢。”问了价格,悚然惊

    王荣一边吃一边说:“人家最喜欢吃栗子了。战国末期,燕山栗子便已成名产,燕地之民即使不精耕细作,光吃栗子和枣也够了。”

    刘备宠溺地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