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45部分

汉起-第145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袁隗站了出来:“陛下,臣认为张司空之极是,冀州糜烂,非能臣强将不能侦知,不能穿越。”

    何进说:“非刘备不可当此重任。”

    杨赐:“臣附议。”

    “怎会如此!”刘备手中的笔掉落在地,呆在地图边上,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杨赐、袁隗、张济、何进竟然联合把他赶回幽州。

    尤其是他才给何进立下足以封侯之大功。

    。。。

    十日前,太尉府

    杨赐:“事情若成,袁司徒要怎样谢我?”

    袁隗:“九卿之一的太仆如何?”

    “唉,成交!为了我儿杨彪,不得已啊。”杨赐自知命不久矣。

    袁隗心有戚戚:“我亦是为了后人!”

    。。。

    何进在皇帝心中一直有个评语“出生太差”“智谋不足”“根基太浅”。

    这导致皇帝信任何进的同时,迟迟没有下定重用的决心。

    司徒袁隗有拥立之功,太尉杨赐、光禄勋刘宽、司空张济等都是皇帝的老师,他们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

    袁隗等对皇帝吹嘘抓捕马元义、唐周一事,体现何进能力明显提升。

    刘宽则说自己和杨赐等人都命不久矣,需要有新的亲近之臣为皇帝辅翼。

    杨赐从正反两方面给皇帝分析:既已立了何皇后,就应该早点重用外戚骨肉之亲,磨练何进、何苗之能力、积累威望,以图稳固皇子之位。如果担心外戚架空了皇帝的权力,那大可不必,因为何进“忠勇有余,机略不足”,何苗能力则更差一些,正好控制。

    在诸位重臣不断唠叨和何皇后枕头风吹拂下,皇帝最终将何进封为大将军、慎侯,命他率左右羽林军、北军五营营士,出屯雒阳城东门外的都亭,修理战具,以镇京师,并招司隶之壮丁为卒,拣选操练,以做出征准备。

    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以防止太平道攻入和奸细潜入。

    至此,何进终于大权在握,成为与三公并列的第四公。

    。。。

    投桃报李,何进立即任命袁绍为大将军长史,并和杨赐等一起举荐袁术接替河南尹,与袁隗一起大力推荐杨赐之子杨彪升任九卿之一的太仆。

    杨赐、袁隗、何进的交易有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卢植等人都蒙在鼓里,只有司空张济等少数人知晓。

    张济由于位列三公,同时也是皇帝的老师之一,杨赐、袁隗、何进在重要人事问题上自然很难绕过他,也需要给他一些利益。所以,几日前张济在朝堂上提出将刘备踢到幽州去时,杨、袁、何三人为了所谓的大局、大欲,宁可牺牲刘备的利益,也不跟司空张济闹翻。

    。。。

    二月底,战争装备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夜色如水,春风拂面

    卢植盯着天上的月,低声说:“知道你错在哪里吗?”

    刘备:“自以为有陛下恩宠,又有破鲜卑之功名,狂妄自大。当庭得罪了司空张济,引来三公九卿一起针对。”

    卢植摇摇头:“只可怜你跟本不清楚因果,就被打压。其实你即使不得罪司空张济,结局也早已注定,与张济的矛盾只是契机而已。”

    刘备大奇:“徒儿真不明白。”

    卢植摸着胡须:“那你耐下心听我一一讲述。

    刚开始我不明白,现在看来何进看来对你还有愧疚,袁家也给予补偿,一起推荐你为比二千石的骑都尉!”

    刘备:“骑都尉只是个临时安慰的职务罢了,平定黄巾之后必会取消。毕竟我送给何进封侯之功,他不给我点甜头,岂不是使跟随他的众人心寒。”

    卢植:“我心也有愧,卢养、刘德然能入四公门下也都是分润了你的功劳。”杨赐征辟卢植之子卢养、何进征辟刘德然为掾属,刘备从兄刘朗则从虎贲军进入大将军属下为将。刘德然娶了卢植之女,刘卢两家现在已是通家之好。

    刘备笑道:“师傅此言差矣。即使没有这次的功劳,三位兄弟凭借为郎多年积累的功劳、资历、名气、才干,也能有好的职务。他们袁以为我不知道吗!”

    卢植默然半响说:“从我这十年在二千石到六百石之间的屡次起伏经历你难道还看不出么,不是有能力、有功劳就可以位列三公九卿、封侯。

    政治正确、出生名门、妥协交易才是大汉门阀政治的运转机制。

    越到高层这一点越重要。

    何进需要三公在在皇帝面前支持他做大将军,袁绍则坚决要求把你从他身边调走。

    同时,袁隗出于家族利益最大化,也绝对不愿意何进征辟你为大将军长史!袁术为了做河南尹也不可能反对袁隗的安排。”

    刘备灌了一大口酒:“当时在皇宫里我不明白,现在不得不承认对于斗争智慧和根基偏弱的何进而言,除了接受袁隗、袁绍的“建议”,根本想不出其他的选择,大汉的侯爵有数百个,可大将军只有一位!

    天涯乌鸦一般黑!”

    何进是个商人,面对诱惑,他可以拿一切来换。

    “少喝点!”卢植拉住刘备,“冷静点,大将军长史的位置太过重要、前途太过光明,袁绍不抢,也会给三公九卿的其他亲戚,不会给类似你我这般根基浅薄的寒士。”

    刘备自嘲:“看来我是自不量力挡了人家的道!”

    长史之于大将军,如同常委秘书长之于市高官的,参谋总长之于将军。

    卢植:“你知道就好,日后少跟三公、高阀当堂撕破脸,要斗,就要一击必中!就要使对方丢官弃爵,永不复用!

    袁、杨两家合合分分,犹如神仙打架,看起来经常闹矛盾,其实暗中多有交易、妥协和相互扶持,这也是两家长盛不衰,高于其他家族,四代处于帝国权力顶峰的重要原因。

    你还年轻,即使再立功劳,也难居高位,这次平定黄巾之乱,不要追求立多大功,重要是保护好你自己。

    若能正常发展,十年之内,一个郡守国相跑不了。

    一、二十年后,等到老一辈的重臣凋零,三公九卿跑不了我们师徒的,那时候同僚故友遍天下,卢、刘两家的年轻一辈都已成长,公孙瓒、郦炎等徒众门生故吏多已居千石、二千石要位,这才算羽翼有成。

    到时候,执国政,纠不平,治贪腐,用贤才,大汉中兴必可期待!”

第281章 平乱十二策() 
中平元年,卢植虚岁40,刘备24,公孙瓒32。若按卢植的计划,一个以涿县卢氏、刘氏、令支公孙氏为核心的豪门,将在十到十五年后站到大汉帝国核心政治圈内弈棋者的高位。

    十余年后,卢植以功、德、威、望为三公,刘备以允文允武为九卿或二千石,公孙瓒为中郎将掌兵于外,郦炎为尚书奋文采于内。

    卢养、卢正兄弟,荀攸、刘德然、刘朗等刘氏宗亲戚各以学识、谋略、才干居要津,公孙越、公孙范、田楷、韩当,典韦、关羽、夏侯博、张飞以武功、功绩外任县令刺史、内控兵权。

    这是怎样一副前程似锦的宏伟政治蓝图!

    卢植字字玑珠,谋划深远,又是怎样一位谋划百年的良师名臣!

    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刘备为拥有这样出色的师长而倾心不已,历史上范阳卢氏从汉末开始腾飞,一直到唐末之间的数百年里都是北朝乃至整个中国最顶级的家族,绝不是浪得虚名。

    可是,刘备知道如果按照原本历史发展,在数年之后,很可能因为何进、袁绍、董卓、赵忠张让等和斗争拐一个大弯,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计划:

    “此规划甚好,只是有些缓,若这次恩师能统帅一路大军立下大功,功成归来既可为三公,何须十年!

    到时候我们这些师兄弟都可鸡犬升天!”

    卢植敲着刘备的脑袋:“你啊,就是太急躁!原本我们上阵师徒兵,部队就能如使臂指,为师有七八分把握。

    如今你被踢回幽州,为师就算率领一军,帅不知将,将不知兵,又如何齐心协力?如何共立大功?”

    刘备不由羞赧:“恩师,徒儿知错了。”

    “父亲,刘师兄,奏章写好了。”卢养在门外高声说。

    卢植看了奏章,不置可否:“让你刘师兄再增加些。”

    刘备暗自感激卢养来的正是时候,仔细阅读,奏章主要提了以下建议,大多是两人商议而得。

    总体八个字:“北守南攻,齐心协力”

    “北守”包括东西南北4路兵马:

    其一,派一名臣大将为帅,持节率北军主力入河北,击张角之南,并总督冀州、并州、幽州各州郡人马。

    其二,以骑都尉刘备副帅,整合幽州之兵力南下,击冀州张角之北。

    其三,召集使匈奴中郎将、南匈奴和并州之兵,击张角之西。

    其四,令青州、兖州刺史帅兵辅助黎阳营,切割冀州与兖州的联系,分割河南、河北黄巾,击张角之东。

    “南攻”亦包括4路兵马:

    其五,调动京兆虎牙都尉、护羌校尉一部分兵力,招募关中之兵,发三河骑士,汇聚于雒阳,为第二批次。使一大将出汜水关(虎牢关)为中路军,击兖州黄巾;一大将出轘辕关为南路军,击兖州黄巾。

    其六,使荆州刺史击南阳黄巾。

    其七,使扬州刺史击豫州黄巾。

    其八,使徐州刺史击兖州之黄巾

    “齐心协力”亦包括4条措施:

    其九,强地方,练兵卒。给一些郡设置都尉,并下令各地编练乡勇,共同讨贼。

    其十,厚赏赐,足军需。鼓励捐献钱、粮、弓弩、马匹,发给任职许诺,向官吏、商人贷款。

    其十一,选良才,退不肖。令公车属贴出招募告示,鼓励在职吏、官吏亲属、良家子中武勇或有谋略者报名笔试、面试。大将军、三公、尚书台、御史台、光禄勋派出懂兵法、武艺的属吏做考官,根据才干、能力给予军中官职。官吏,尤其是将吏中不合格的剔除。

    其十二,用清正,赦党人。任命清廉之士为州刺史、郡守国相,减免赋税,赦免党人及其亲属,以免党人和百姓投入太平道属下。

    。。。

    刘备:“北守、南攻、齐心协力三大方略、十二条措施主次清晰、完备具体,师弟文武才略又有精进!”

    “那是父亲和师兄议定的观点好。”卢养腼腆一笑,颇有自得之意。

    刘备口中称赞,笔下却不停,刷刷将第二条改为: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为河北诸军副帅,以骑都尉刘备为监军,整合幽州士卒、乌桓,剿灭幽州黄巾,而后南下汇合围攻冀州黄巾。

    将第五条中一将击兖州黄巾、一将击豫州黄巾,改为:二将协力,共击豫州颍川、陈国、汝南黄巾,获胜之后,一将南下击南阳黄巾,一将击豫州、兖州黄巾。

    将其七、八条合并为新的第七条:使扬州刺史、徐州刺史集结优势兵力,共击沛国、彭城国、陈国、汝南等郡国之黄巾。

    增加新的第八条:使二名骑将,各率数百骑兵,分别从属于中、南路军大将,突破黄巾封锁,联络荆州、徐州、扬州。

    卢养看了不解其意。

    卢植为之微笑:“你看你,竟然漏掉了对颍川、汝南、南阳、沛国等官宦大郡的具体措施,还是你刘师兄思虑周全。愣着干甚,快去重新誊抄!”

    颍川郡既是官宦之乡、又是雒阳东南门户,沛国有故太尉乔玄、曹嵩、曹操家,何进、大司农张温、护乌桓校尉宗员等诸多大员都是南阳人,汝南郡就更不用说,司徒袁隗、司空张济、光禄大夫许彧都是汝南人。

    如果在奏章中不对这些家族优先考虑,即使方略写的天花乱坠、嘘枯吹生,也不可能通过。

    刘备说:“恩师过奖,师弟才略已颇可观,建议恩师与袁司徒联络,争取做这中路军统帅,击汝南之黄巾。”

    “不可能!”

    卢植摇摇头,“都知道北面艰苦,南面容易,北面急,南面缓。袁司徒、张司空不论怎样着急汝南的家人和产业,也绝不能违反诸位重臣的意见。

    更何况袁司徒、张司空的近亲属多在雒阳。”

    刘备:“那就请恩师向袁司徒举荐北地太守皇甫嵩!”

    。。。

    卢植、刘备师徒的联名奏章,很快得到了大将军、三公(四府),皇帝的高度重视,并以之为平黄巾之乱的基本方略。

    四府共选名将,各路军的统帅人选有以下几人:太原太守、射阳乡侯臧旻,度辽将军泠征,使匈奴中郎将董卓,护乌桓校尉宗员,谏议大夫、都亭侯朱俊,北地太守皇甫嵩,下邳国相、溧阳乡侯陶谦,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