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66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66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郝浴出了门,他又对刘永昌道:“这两天先把荆州给我彻底梳理一遍,千万不能有漏网之鱼,但切记不可扰民。”

    正说到这儿,门外亲兵却进来禀道:“大帅,周司长求见。”

    “让他进来。”

    周勉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行礼道:“大帅,郧襄有消息传来。”

    “什么消息?”李元利一听郧襄二字,连忙坐直了身子。

    “大帅,姚黄余部和王光兴部已经合兵,现两万余人正围郧阳府。”周勉摸出一张纸递给李元利。

    “不过有些蹊跷,他们已经围了两日,却没有攻城,连攻城器械都没有打造,整日在城外饮酒作乐。”

    “城内湖广巡抚迟日益也没有什么反应,连民夫都没有征去守城,两方看上去倒像是演戏一般。”

    这倒确实有些奇怪,无论是谁攻城,都是忙着打造攻城器械,争取尽快攻下城池,以免时日拖久了等来守军援兵。而迟日益更不正常,连城都不守,难道他知道敌军不会攻城?

第134章 缓图() 
“莫非他们有什么勾连?”李元利三两下看完密信,喃喃说道。

    “元帅,事情是摆明的了,定是迟日益与那王光兴等人有什么协议,做个样子给旁人看的。”刘玄初想了一会也道。

    “不管他们有什么勾当,关键是咱们能不能从中得利。”

    “大帅,若是离得近一些,咱们大可以派兵去将他们一网打尽,可那郧阳离荆州七八百里,等咱们赶到,他们怕是早就撤兵钻进山里了。”刘永昌在旁边插了一嘴。

    李自成建立大顺国之前,便已经占领了湖北、河南等大片地方。崇祯十七年底,李自成兵败潼关,率十三万大军从西安撤到湖北襄阳,此时的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四府仍然是大顺军所有,由白旺率七万大军扼守长江中游。

    李自成行军到襄阳后,却命令白旺和他合兵一处,准备顺江而下攻取南京,主动放弃了襄阳等几座坚城,一下子就回到之前那种流寇的状态。清军没了阻碍,对大顺军更是穷追不舍,最终使得李自成魂断九宫山。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顺军都在郧襄一带出没,刘永昌作为李过麾下亲信总兵,对这些地势自然也是熟悉得很。

    刘玄初却道:“元帅,荆州到郧阳路途是远了点,不过姚黄等部就算已经撤军,咱们也完全可以去攻他们的老巢,一举解决后顾之忧!”

    “姚黄等部算得上什么后顾之忧?”李元利笑道,“他们在郧襄这么久,也没见攻下过一座城,只能四处袭扰。你以为凭他们那万把人,就能够攻破郧阳府?更别说城墙更为高大坚固的襄阳。”

    “学生前几年便听说单单王光兴一部,就拥兵二十万众,怎么会只有万余人?况且刚才周司长不是也说了围郧阳的也有两万多啊。”刘玄初疑惑地问道。

    “二十万?王光兴全盛时期,加上李占春、于大海投奔他时带去的几万人,他也没有二十万兵。别说兵,加上家眷也没这么多,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再加上这两年东逃西窜,饭都吃不起,能够有一万士卒都算是不错的!”对于这些情报,李元利可是清楚得很。

    “围郧阳的两万人可不是王光兴一个人的,还有姚黄余部呢。他们都是不愿屈居人下的‘大人物’,哪儿会真正合兵?所以我才说这其中必定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李元利沉吟了半晌,把事情都想得清楚了,方才继续说道:“算了,这次占不了什么便宜,让他们再快活几天吧。”

    见刘玄初和刘永昌都面带疑惑,他又说道:“咱们如果出兵郧阳,必定要拿下承天、襄阳二府,要不然孤军深入,又不能与荆州连成一片,徒添麻烦。”

    “但要攻破承、襄二府,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不说其它,咱们现在连象样的水师都没有,那襄阳面临汉水,清军若是乘了舟船,岂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刘永昌道:“大帅,咱们攻破荆州,也不过只用了十天半月,要拿下承天、襄阳应也不难。如果能将这些地方都取了来连成一片,咱们可就坐拥江汉富饶之地”

    “话是不错,郧襄肯定要取,但却不急于一时。如今当务之急,是取岳州、常德,直逼长沙,擒杀洪承畴老贼!”

    “这老贼治军抚民都有一套,若是再给他些时日,湖南必然要成心腹大患!而荆州周围的武昌、承天、襄阳、郧阳等地,你们看看都是些什么人,祖泽远、张士元、迟日益这些草包,能有什么作为?就算再给他们两年时间,这些地方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所以说当务之急是对付洪老贼!只要收了湖南,三省之地连成一片,咱们再招兵买马,广纳贤才,到时兵精粮足,想打哪就打哪,谁能抵挡得住?”

    刘玄初鼓掌笑道:“元帅妙论,此时确实应当以湖南为重!”

    刘永昌也是两眼放光,向李元利请战道:“标下愿为大帅攻下岳、常,直捣长沙!”

    李元利却摇手道:“永昌,你得替我坐镇荆州。此次拿下湖南之后,接着就是图谋两广、赣闽,争取把李定国逼回云南,这事儿我不去主持不行。”

    “荆州之事,不比攻伐轻松,而且特别重要!我将郝浴、老锁都留在这里,郝浴负责民生,老锁负责筹建水军,而你也要招兵买马,再建一军!过两天我就把详细的章程拿出来。”

    “想想既要招兵、练兵,还要招抚各处山寨义军,守好荆州全境,这事是不是非你莫属?要是叫高信留下来,我还不放心呢。”

    刘永昌一听,也觉得责任重大,守城倒是没什么好说的,都是老几套,但这练兵,他可是第一任的总教官,谁敢说能够比他练得好?

    李元利又道:“郧襄两府,可照玄初之前的谋划,先收买拉拢部分头目,然后伺机挑动他们内乱,咱们最后给他们致命一击。这事你和玄初再商议商议,拿出一个可行的计划来。不用急于一时,慢慢谋算即可。”

    “荆州民事,以郝浴为主,你不可多加干涉,只管带好自己的兵、做好该做的事!”

    刘玄初和刘永昌二人连忙点头称是。

    十多天后,荆州城又平静下来,该杀的杀了,该挖矿的也送走了,炸坏的北门已开始重修。听说去出工还有银子拿,老百姓都十分踊跃,报名的人在北门外排成了长行。

    令李元利惊讶并且开心的是,这次攻破荆州之后产生的影响出奇的大,大兴军的征兵告示四处张贴之后,潜江、沔阳(今湖北仙桃)、景陵(今湖北天门)等地青壮都远道而来,争相报名,短短半月时间,就招到了一万多名新兵。

    水军招到的人也是不少,并且已经准备建千料大船,锁彦龙整天笑眯眯的带着士兵们在江上演练,不出预料的话,最多一两年他的水军三万人就能满员。

    如今的大兴军,再也不是当初被撵得四处逃窜的流宼,而是坐拥两省之地的一方强大势力。而且为民爱民、施行仁政的好名声也渐渐流传开来,这让老百姓们更加安心。

第135章 逃卒() 
没过几天,张名振入长江口的消息传来,李元利不由得小小的失望了一下。这下子江宁的清军肯定不敢动了,他原来计划的引江宁援军来吃掉的打算落了空。

    上一次忠贞营攻打荆州,就是被江宁来的虏廷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率军从背后袭击,导致最终功败垂成。因此没能算计到江宁清军,李元利自然有点遗憾。

    张名振入长江口的军队也是南明军,不过他既不是永历的南明军,也不是孙可望、李定国大西军为主的南明军,而是浙东鲁王监国小朝廷的南明军。

    顺治十年八月,鲁王朝廷所封的定西侯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由厦门向北进发,九月到达长江口崇明一带沙洲。

    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张名振部明军以崇明和附近沙洲为基地,乘船分批进入长江口,冲过狼山(今江苏南通市狼山镇)、福山(与狼山隔江相对)、江阴、靖江、孟河、杨舍、三江、镇江等清军江防汛地,二十一日到达瓜州。

    清廷江南总督马国柱和驻南京的满、汉官员紧急会商后,派提督管效忠领绿营兵八千由浦口、六合增援仪真(今仪征)、瓜州,另一部六千绿营兵由龙潭救镇江。

    明军自知不敌,在清军到达之前便回舟东下。但管效忠却不敢撤回江宁,马国柱收到祖泽远的求援信,也只能徒呼奈何,江宁现在也没有几个兵啊。

    至于驻守江宁的满八旗昂邦章京喀喀木,这时候还在广东攻打潮州郝尚久呢。

    马国柱却不知道,因为张名振的这次袭扰,救了管效忠和一万多绿营兵一命。要知道江宁清军,现在只有绿营兵一万四千人,就算倾巢而出,也只不过是给大兴军将士再添新功而已。

    十月初七,李元利在荆州已经停留了二十天,确定江宁清兵不会再来后,便率四万余名大兴军将士以及数千名民夫渡过长江,只留下十四师以及两万新兵驻守荆州。

    先前他已经收到了刘体纯的军报,得知他已于孙可望逃回云南后,便兵分两路,一路四万人由王拙率领,自麻哈(今贵州麻江)出发,经靖州、武冈攻宝庆,围城十日,最终以棺材装火药炸塌南门,擒斩清军守将副将刘忠、参将王平。

    另一路四万人由刘体纯亲率,自贵州铜仁出发,沿沅江水陆并进,于九月下旬抵达常德。

    常德靠近辰沅,是沅江到洞庭湖的要冲,若是乘船从水路到洞庭以及岳州,迅疾无比,直逼武昌、荆州,是这两府的门户之地。因此,在洪承畴“五千里长边”的部署中,常德属于重中之重。

    所以洪承畴早有防范,派了先期到达湖南的镇将李本深、胡茂祯等经略军进入常德,又以新任湖南右路副将孙喜策任常德副将,统领辰州、沅州、靖州等地撤退回来的绿营兵两万人马共同驻守。

    刘体纯四万大军围城已有半月,填壕沟、挖地道,想尽了各种办法,却还是不能破城。

    李元利接信后很是着急,常德久攻不下,士气定然低迷,再加上数万大军的粮草辎重供应也会越来越艰难,况且守城清军也有两万多人,和大兴军在兵力上悬殊并不大,守军更占了坚城之利,自己若不赶紧增援,常德多半是拿不下来。

    还有一个让他不安的原因,那就是刘体纯现在从贵州带出来八万士兵,只留下两万余人,要是云南的孙可望得到消息趁虚而入,和贵阳的旧部里应外合,那贵州可就危险了!

    想到这儿,他便把周勉叫到跟前问道:“嘉佑,常德城中情势如何?”

    “大帅,现在没有什么进展。原本咱们是有两名兄弟在常德城中,在刘司长围城之前,他们就收买过一名游击,这名游击答应在大军到来之后偷偷打开城门,不过他有一个条件,要咱们先付一万两银子,说是要安抚手下士卒。”

    “这厮以为咱们都是傻子,若是收了银子又不办事那该如何?况且一万两银子又不是小数”

    李元利道:“如果他真能打开城门,一万两银子也不是不可以。”

    “关键就在这儿!在常德的兄弟觉得这厮没安好心,多半是想拿了银子逃跑,就把这事连同他们的看法一同报了上来,我也觉得很有这种可能,因此就没有批准。”

    “逃跑?还未交战,他们跑什么?”李元利疑惑地道。

    “就是逃跑!大帅,洪老贼麾下清兵叛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洪老贼筹建经略军,亲自点名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调集边军。当时提督刘忠、旗下官白广恩、副将王平等率陕西、宁夏固原等处官兵经长途跋涉到达长沙,准备分发附近州县就粮休整。”

    “这个时候正好屯齐率八旗兵回了京城,东虏伪续顺公沈永忠也自宝庆逃到了岳州,宝庆城内无兵无民,洪老贼不得不立即派遣人疲马乏的陕甘清兵抢占宝庆。”

    “此时我大军王军长部正从靖州进逼宝庆,宝庆城内粮草不足,陕西清兵本来就是疲惫不堪,到达宝庆又缺衣少食,加上水土不服,疾病大作,不少士卒趁机逃跑。”

    “岳州也是一样!驻守岳州的是伪续顺公沈永忠,他自去年在靖州被李定国设伏歼灭五千余人后,现在麾下最多不超过五千人龟缩岳州,士气不稳,逃跑士卒极多!”

    看来清军在湖南已经顶不住了!只要拿下常德、长沙,湖南各州府不攻自破!李元利心头高兴,不过他立刻便问道:“为什么这些情况你先前没有报上来?”

    “大帅,这都是些鸡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