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64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6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那几个山包后面,炮兵也开始挖坑安装一具具炮筒,这没良心炮的特点就是口径大、射程近、弹道弯曲,拿来做攻城炮还真是最适合不过。

    炮兵们躲在这山包后面,城墙上的守军看不到也打不着,而他们却能慢条斯理地调整角度,一发发地试射以确定发射药的多少来控制炮弹落点,“轰轰”的炮声此起彼伏,大兴军还没开始攻城就已经让城墙上的守军胆战心惊。

    护城河两百步外高达六七丈的巢车上,一名大兴军士兵正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小旗,他是在和炮兵联系,配合炮兵们校正炮弹落点。

    不用说,这手旗旗语也是李元利传授下来的,但这玩意对于这些刚识字不久的大兴军士兵来说,还是太复杂了些,到现在为止,整个大兴军也只有二十多个人学会,而且还是简单的。

    不过李元利也不着急,播下了种子,总有一天它会发芽,况且手旗旗语在陆军当中用处也不是很大,等以后他建了海军,想必这旗语已经普及开来。

    他现在正趴在城北的战壕里,和高信比试枪法,靶子就是城墙上冒头的清军。但等了好半天都没有发现目标,只得在壕沟里坐下来歇气。

    “大帅,他们这两天被咱们给打怕了,全躲在城墙后面呢,不过那后面也不安全,时不时的又挨上一炮。他们的炮也没剩几尊了,而且还打不到咱们,我估计这些清兵都要发疯了!”高信也在旁边坐了下来,乐呵呵地说道。

    李元利对炮兵的效率有点不满:“怎么两天了还没把这些炮台打掉?”

第130章 地道() 
高信看了看城墙上冒出的青烟,“今天肯定能打完!我去埋炮筒的地方看过,完全看不到城墙上,是有点不好打。不过今天早上就准了许多,一上午就打掉了五座!”

    这“攻城炮”准头不行,威力却是不小。但只要舍得炮弹,慢慢调整炮筒角度和装药量,打掉那些炮台确实也用不了多久。

    “既然今天能把炮台打完,守军又不敢冒头,那明天咱们就开始填护城河。”李元利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然后向传令兵下令:“去把爆破队长叫来。”

    不一会传令兵便带来一名三十来岁的粗壮汉子,向李元利行礼道:“标下见过元帅。”

    自决定要攻打荆州然后经营湖广之后,李元利就仿照太平军的“土营”建立了这个爆破队,他亲自培训士兵,教给他们各种手段,就是准备专门用来破城。

    “欧顺,引火线和竹管准备得怎么样了?”引火线是用黑火药做的,最怕受潮,因此要在外面再套上竹管防水,竹管的连接处也要封上油纸、桐油,确保万无一失。

    欧顺恭敬地回道:“按您的吩咐,都已经准备好了,竹管接头处用油纸包好后,又缠了布条、浸了桐油,包管不会受潮。”

    “那就好!”李元利点了点头,“这边来,我指你看一下在哪里爆破。”

    他转身将堆在壕沟上面作为掩体的麻布土包使劲挪了挪,露出一条一指宽的缝隙来。

    他趴上去先看了一会,才把欧顺叫过去道:“你来看看,有没有看到城门左右两侧凸出来的那些地方?”

    “看到了。”那么显眼的凸出部位,稍微一说就看了个清清楚楚。

    “那些凸出来的地方就是藏兵洞,里面都是空的!只要把炸药安放到下面,绝对一下就能把城墙炸塌。”

    “元帅,就算把外面的城墙炸塌了,可里面就是瓮城啊!要是被城楼上的守军堵在瓮城里面,咱们不还是攻不进去吗?”欧顺迟疑地说道。

    “欧顺,知不知道为什么我叫你把引火线和竹管做到五丈长连到河边来?”李元利看着他问道。

    “大帅,您说过是因为这种炸药的威力太大,所以必须把引火线做得更长。”欧顺点了点头道。

    “原先我说过这种炸药威力大,但究竟大到什么程度你还不知道。这样说吧,这种炸药一斤就相当于二十斤黑火药!如果咱们埋进去两百斤,你想下四千斤黑火药爆炸过后的威力!”

    “如果不把引火线留长一些,你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跑到安全的地方来。更别说瓮城后面城楼上的人,只离了十几步远,震都震死了!”

    李元利严肃地道:“引火线燃烧的时间你也知道。以后切记,无论何时何地实施爆破,都必须有足够长的引火线来保证爆破人员能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欧顺见元帅这么一说,也是慎重地道:“元帅放心,您吩咐下来的事情,标下都会把它做好!”

    “那就好!还有我原来给你们说的那些也要牢记在心,绝对不能发生意外!一旦出事,那就是大事,不是一两个人丢掉性命的问题!”

    李元利对欧顺比较放心,要不然也不会从几万人中把他挑出来做这个爆破队的队长。以前教给他的保管、运输以及训练挖掘地道、安装炸药这些事情,他都做得很好,但时常敲敲警钟也是很有必要的。

    “你把爆破队的人都叫过来,大家都看看地形,然后仔细商量下,要从哪儿开挖,在什么位置安装炸药,这些全都要弄清楚了!别到时候坏了大事。”李元利又告诫了他一番,这才离去。

    炮台终于被打完了,大兴军开始挖土填护城河。虽然没有了火炮的威胁,但城墙上仍然有清兵的火枪和弓弩!三十多步的距离实在是太近,无论是火绳枪还是弓弩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最先上去的是枪盾兵,他们全部放下了手中的长枪,推着一人高的盾牌向护城河边前进。果然不出所料,躲在城墙后面的清军一下冒出头来,乱纷纷地向护城河边放枪射箭。

    战壕里趴在麻袋掩体后面的大兴军士兵早有准备,立即开始放枪还击,城头立时倒下了不少清军,剩余的人一下又缩了回去,再也不敢冒头。

    但枪声却并没有停息,这是守军用火绳枪从城墙中间的射击孔内向外面放冷枪,大兴军士兵也把那些射击孔当靶子来练。

    盾阵还没有完全展开,刚才一下就有十几个士兵中弹中箭,不过都是在四肢盾牌没有遮到的地方,没有性命之忧。马上就有人上前把他们拖到安全的地方,由医护营的先生开始救护。

    大兴军士兵现在使用的这种盾牌呈弧形,用硬木和薄钢板铆接而成,三十步外强弓硬弩都射不穿,只是重量超过了二十斤,要用带子挂在肩上,用肩膀顶着前进。

    这种盾牌后面还有一个支架,可以把它立起来支撑在地上,盾与盾之间还能相互连接,是李元利打造出来准备对付骑兵冲锋的,不过攻城的时候也是好用。

    不大功夫,护城河边已经架好了一排盾阵,数百辆独轮车装着砂土“吱吱呀呀”地推了上来,迅速地往护城河中倾倒砂土。

    这些独轮车也是经过改装的,在两个车把上加装了一个人字形的木篷,上面一样覆盖着薄钢板,人站在下面推车,根本不用担心来自城墙上面的攻击。

    唯一要预防的就是倾倒砂土的时候,这也是李元利叫枪盾兵先立盾阵的原因。

    此起彼伏的枪炮声中,大兴军士兵用两天的时间,终于填平了护城河,而自身伤亡不过几十人。

    天黑的时候,爆破队的士兵跳进了护城河中专门留出来的空位,开始向城门处挖掘地道。护城河到城门处只有十多步的距离,用了半晚上就挖到了城墙下面。

    本来这黄色炸药并不需要密闭环境也能发挥巨大的威力,但荆州城的城墙实在太厚,李元利怕把炸药放在城墙外面不能将它完全炸塌,所以才叫士兵们挖地道将炸药埋到了城墙中间的地底。

    而且这上面又刚好是藏兵洞的位置,只要将炸药引爆,城墙必塌无疑,绝无幸理!

第131章 攻城() 
城内郑四维早就在城墙内各处埋了大缸,命人藏身在缸里随时监听,这时听见北门处响起声音,以为大兴军要从地道发起进攻,连忙命人在城墙内也挖了一道深沟,严阵以待。

    哪知等了半晚,直到大缸里已经没了一点声音,却仍然没有看见大兴军把地道挖通出来。

    郑四维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大兴军只有从地道里偷偷攻城一个办法,他命人挑水来倒入紧靠城墙挖的深沟,只要大兴军挖通地道,沟里的水就会一涌而入,将他们全部淹死在地道里!

    熬了一晚,他早就困得不行,见深沟里的水已经填满,便安排亲兵在这儿看守,自己先回府去歇息。

    清晨,太阳又缓缓从东方升起。

    清风微凉,柔和的日光落在身上,让士兵们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荆州城外大兴军中军帅帐内,李元利站在上方,眼光向两旁肃立的将领们扫视了一番,这才沉声说道:“诸位,如今已经万事俱备,咱们今日争取一举拿下荆州!”

    众将齐齐躬身抱拳,兴奋地应道:“标下等定不负元帅重托!”

    大兴军自成立以来的第一场攻城战就要打响!将领们以前也不是没有攻过城,但这一次他们的心情却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攻城,是为了城里面的粮食和银子,而这一次,他们要的是这座城,要的是这座城周围的土地和人口!大兴军不再是流宼,而是正规军,他们的目的是驱除鞑虏,终结这个乱世!

    “诸位,炸药已经全部埋好,半个时辰后就要引爆,只等炸塌城墙,各部便按预定方案发起进攻!荆州城顷刻便破,各军将士都要奋勇争先,争取立功受奖!”

    “破城定在北门,但其他各处也要同时展开佯攻,吸引敌军兵力,减轻主攻部队压力!如果哪个方向守军兵力不足,那就变佯攻为强攻!”

    “诸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虽然昨晚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但李元利还是不放心地又将计划讲了一遍,然后才问道。

    “都明白了。标下等当效死命!”众将高声应道。

    “好了,都赶紧回去整军列阵,准备攻城!”李元利猛地挥了一下拳头,心里也是十分期待和兴奋。

    为了攻破荆州,他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这次攻城将北门定为主攻方向,也是李元利前几天经过实地考察,并且在巢车上观察了四处的城墙后才作出的决定。

    他发现荆州的四面城墙厚度并不一样,西、南面厚而东、北面薄。这样修建城墙的原因,主要是西、南两面还要承受长江涨水时的江水冲击,因此比另两面城墙修得更厚更坚实。

    而北门又离西门很近,比东门更便于调动兵力,因此才选了北门作为破城的主攻地点。

    众将领命鱼贯而出,兴冲冲地各自回营集结部队。

    不到半个时辰,荆州城四周两百步外,已经列满了整装待发的大兴军士兵,李元利也在众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北门外。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用力地将双手举过头顶挥舞起来,大兴军将士们看着自己的元帅,全都昂首挺胸,士气高涨!

    最前面的是枪盾兵和十一师火枪兵,他们将作为第一批冲入城内的前锋。枪盾兵的盾牌已经换成了半米长的手盾,为自己和火枪兵提供近身防御,枪也换成了适用于近身搏杀的两米枪。

    紧跟着的是步兵,他们除了胸甲和头盔外,左手臂上还绑了一只小圆盾,右手则是长达一米的唐直刀,这刀重约三斤,挥砍起来比带弧度的弯刀和朴刀杀伤力更大。

    最后才是弓弩兵,他们的任务是清扫火枪兵遗漏的远程攻击点,但如果敌人以为他们没有近身作战能力,那肯定要吃大亏,因为他们腰间同样挎了一柄直刀。

    “禀大帅,各路兵马都已就位,请大帅下令攻城!”高信急匆匆地从后面赶来,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道。

    “点火,破城!”李元利高声向不远处的欧顺下令。

    “标下得令!”欧顺一拱手,从身旁士兵手中接过一支燃烧的火把,转身向地道中奔了进去。

    他沿着地道,很快就跑到了埋在护城河底的竹管旁边,一条用皮纸做成的引火线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他长长地喘了几口气,等紧张的心情彻底放松下来,才将火把慢慢凑近了引火线。

    “嗤”的一声,一朵火花往竹管里面钻了进去,欧顺再次低头看了一眼,确定无误之后,这才转身疯狂地向后奔跑。

    虽然引火线燃烧的速度非常慢,差不多要一分多钟才能燃一米,但凡事都怕意外,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两百步外的安全地带才是正确的做法。

    李元利和将士们都一眼不眨地紧盯着城门处。欧顺已经钻出地道好一会,但爆炸声却还未响起!

    难道是出了什么问题?李元利仔细想了一想,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