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60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6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兵蜂拥而入!总兵周金汤见情况紧急,连忙跪地向李定国请求道:“鞑子势大,王爷请先撤退,待标下等与鞑子死战!”

    李定国一肚子火正无处发泄,听得此言勃然大怒,一脚踢在周金汤脸上厉声喝道:“虏兵人不比我多,兵不比我利,本王为何要退?你等贪生怕死,致有今日之败,此乃奇耻大辱!”

    周围众将士听得满面羞惭,竟都无言以对,于是转身与清军拼死搏杀,终于将清兵赶出了大营。

    尚可喜在城头观战,见清兵攻营失利,士气已泄,生怕明军趁机反攻入城内,连忙鸣金收兵,但明军却也是无力追击。

    李定国吩咐众将清点人马。连日攻城,竟然已经损失了数千士卒,郑成功、郝尚久两部又杳无音讯,军中粮草已经不多,若再僵持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思虑良久,作出了一个痛苦而又无奈的决定:率部撤回广西。

    李定国第一次进攻广州的战役就此草草收场。

    细说起来,此次攻肇庆不下,粮草欠缺尚在其次,主要原因还是郑成功按兵不动,而且南明军的战力也是个问题。

    肇庆城中的清兵总兵力只有两万余人,而李定国部有五六万之众,竟然几次在城外对战时反被清军追杀!

    这么大规模的攻城,每次战败竟然只伤亡几百名士卒,这已经说明了问题:如果不是明军见清军悍勇就慌忙后退,哪儿可能只死伤这么点人?

    李定国率部回了柳州。如今清廷兵力相当薄弱,两广之地最多不超过三万人马,这还要加上原来广西孔有德的残部,广东就占了两万多清兵,而且全部集中在广州附近。

    南明军在两广之地来去自如,然而李定国心中却是憾甚!

    其实,清军自四川、湖南遭受前所未有的失败,连失三王之后,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首尾难顾。

    在四川,吴三桂和李国翰全军覆没,只逃回区区数十人,清廷不得不调两万清兵急赴汉中,以防李来亨北上。

    在湖北,被李元利从四川撵进郧阳的农民军首领姚天动、黄龙为首的姚黄十三家余部,以及原郧阳总兵王光恩之弟王光兴、王光泰兄弟的兵马,也频频在郧襄、荆州一带骚扰袭击清军,各部之间声气相通,不时出没,清兵征剿无力,连赋税都收不上来。

    在湖南,孔有德和尼堪败亡,清兵损失也是着实不小,屯齐与孙可望宝庆一战之后,因伤亡过大,士卒疲惫,也只得率领麾下的满八旗兵余部回京休整。

    长沙府城在洪承畴到达前的两个月内,基本处于无兵无民的状态!

    在两广,李定国盘踞广西,虎视眈眈,时时准备联合郑成功共图广东。

    驻守广东的清廷两王(尚可喜和耿继茂)成天担惊受怕,联名向朝廷诉苦,说尚可喜部下汉军旗兵卒仅余二千五百名,耿继茂部下仅二千三百名,二者都已伤亡过半。

    如今广东的兵力,加上绿营兵也不过二万之数,而且征战损失得不到兵员补充,请求清廷抽调蒙古兵员三千来广东助战。

    但顺治以“边外投顺蒙古各有部长,不便调发”为由,拒绝了尚、耿二人联名奏折上的哀哀苦求!

第122章 投名状() 
除了李定国外,闽浙沿海郑成功拥兵十万以上,大小舰船上千艘,这对清廷的威胁更为巨大!

    尚可喜、耿继茂怕重蹈孔有德分兵镇守两城兵败身死的覆辙,将两部主力全部集中于广州,其他各州府则分由各部绿营兵驻守,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战力。

    因此,广东许多地方的抗清义师相当活跃,他们凭借海岛、港湾、山区等有利地形坚持抗清,清廷在广东的统治除了广州一地外基本只是聊胜于无。

    清廷不仅在南方面临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危险,而且在占领区的统治也没有完全巩固,山西、关中、汉中起义此起彼伏,清兵疲于奔命!清廷内部甚至出现了弃楚、粤、桂、赣、川、滇、黔七省而与南明议和的主张。

    但顺治最终压下了议和的建议,因为他还有一名凶悍打手没有放出来,那就是洪承畴!他认为如果洪承畴在湖广经营失败,到时再议和划江而治也不算迟。

    清廷给了洪承畴最大的权限,在授予洪承畴的敕书中规定“一应剿抚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五省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悉听节制若系密切机务,任尔便宜”,甚至满洲八旗的亲贵将军也得听从他的命令。

    降而复叛的明臣多了去,满清朝廷却仍然如此重用洪承畴,就连他要求调山、陕、宣、大、关、辽各处精兵强将(而且这些将领全是他的旧部)入湖广助战的上疏,也是照准不误,难道就不怕他手握重兵到了湖广再反水?

    清廷上下如此相信洪承畴,其实是因为他早就交过了“投名状”,而且不止一张!

    洪承畴当年以蓟辽总督的身份降清后,立即便向清廷泄露了当时正在进行中的朝鲜与明廷的秘密军事合作计划,其中一个具体步骤是会合登莱明朝水师与朝鲜总兵林庆业的船队,在义州截杀清军。

    朝鲜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救回在盛京(沈阳)做人质的朝鲜王世子和麟坪大君,然后才能无所顾忌地和明军合作共同对抗清军。

    但洪承畴的泄密,不仅使朝鲜方面主持其事及执行计划的大臣沈器远、将军林庆业等被灭族,还导致了朝鲜朝廷中的“拥明派”被一扫而空,也为朝鲜彻底投向清廷扫清了障碍。

    这事对明廷的实质伤害并不大,知道的人也不多,但对当时奉明朝为宗主国的朝鲜来说,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这事不算什么的话,那他随多尔衮率军十万大举南下攻明,一路出谋划策,直趋北京也算不了什么。

    但他受命招抚江南,镇压屠杀江南抗清义军,斩杀拥护明室的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瑞安王朱谊防、金华王朱由产、高安王朱常淇、瑞昌王朱谊贵后,他便已经与明廷彻底决裂!

    再加上参与杀害崇祯太子朱慈烺一事,洪承畴更是以沾满鲜血的双手,向清廷证明了他的“忠诚”!

    汉人上下,但凡忠义之士,都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

    可以这么说,他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无论谁都可以再降明,只有他不可能!

    洪承畴集军、政、刑、财大权于一身,权势之重,一时无出其右者。

    不过他却没有一丝欣喜,因为这也意味着他到湖南后已经没有了任何妥协的余地,背水一战已成定局!

    败即身死,胜亦无光!

    顺治十年三月,洪承畴一行千多人踏上了前往湖广的路程。

    一路过河南、经武昌,再乘船循湘江而上,三千多里的路程,一直走了两个多月,总算到了长沙。

    此时屯齐已经率八旗兵撤离湖广,长沙城并无人驻守,百姓也是不多。洪承畴进得城内府衙来,喟然长叹道:“不想府城竟然破败至此!”

    “大人,湖广原本鱼米之乡,只因贼宼横行才日见凋蔽。朝廷此番请老大人坐镇湖广等省,正是要倚仗大人之能啊!”

    洪承畴身后一名中年幕僚上前一步,欠身说道。

    此人姓吴名正中,浙江绍兴人,原为南直隶宣城令,他以小吏起家,最善于把握时机、见缝插针,溜须拍马已至炉火纯青之境,丝毫不露痕迹。

    洪承畴此次入湖广,除了兵部调派的一千多名八旗兵外,还有众多幕僚随员。

    这些幕僚有小部分是食俸清廷的额定人员,但包括吴正中在内的大多数人,却是洪承畴从顺天、江淮、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延揽或自己投奔上门的幕客,这些人都是要洪承畴私人养活的。

    洪承畴此时的品阶是京官正一品大学士,饷银和满臣不能相提并论,但在汉臣之中却为最高。春秋两季,每季一百八十两,一年三百六十两,算下来每月有三十两银子。

    但他就任五省经略以后,每年除正常俸禄外还有三万两养廉银,他现在又没有父母妻儿要养,新娶的两门小妾也花不了几个银钱,正好将银子拿来养活这些幕僚。

    吴正中一句不着痕迹的马屁让洪承畴也有些受用,不过一想到目前的糜烂形势,他又皱起了眉头。

    崇祯二年,洪承畴任陕西督道参议,带兵击败王左挂、苗美农民军,名声大噪。短短两年时间,就升任陕西三边总督,直到崇祯十一年,因清军两路寇京,朝廷才调他与孙传庭率军入卫,第二年即调任蓟辽总督。

    正是这十来年间对农民军的作战,让洪承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深知其中的剿抚之道,但也更明白其中的难处。

    如今湖广情形,比当年陕西局面更为恶劣,“贼寇”四起、民不聊生,要想光靠征伐剿灭,根本不可能平定湖广,更何况他手下也没几个兵,何谈征剿?

    随行仆从将破烂的府衙粗粗修整了一番,洪承畴便将众人召集到正堂道:“本阁部受命为五省经略,以平贼安民为责任,一日不平湖广,一日便不能班师!”

    “贼匪之中胁从者众多,不招抚必然不能平贼,但这些人从贼已久,若不剿灭一些怕也不能招抚得成。”

    “本阁部已得皇上及朝廷恩准,抽调各处精兵入湖广协助征剿,但要抵达此处尚需时日。在此期间,诸位也要各尽其责,万不可任态势更趋恶劣。”

第123章 经略军() 
“自今日起,万田负责招徕百姓,盖造营房,修复驿递,备办军需!”洪承畴居高位多年,话语之间自有一番气势,他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开始下达命令。

    “下官遵命!”下首一位身着儒衫的文士起身应道。

    此人名刘见龙,早年曾任过四川昭化知县,这一次是属于朝廷调派官吏,但现在地方未靖,便暂时先充任幕僚。

    洪承畴点了点头,又道:“慕贤负责转运军需粮草。”

    原任龙阳(今常德汉寿县)知县的史宗尧起身领命,他虽然是河南清苑人,但入湖广做官已经两年有余,对周遭地势也算熟悉,转运粮草正是合适。

    “海清负责修整府城房屋城墙。”“卫修专务屯田!”“启全负责接洽江西、武昌诸地转运米粮!”

    洪承畴看向三名幕僚,见三人毫不迟疑地领命后,方才颌首继续分派事务。

    “观野行文各州府,令其主官火速前来长沙。”此时清廷在湖广,仍然握有岳州府、常德府、长沙府、衡州府、宝庆府、永州府、郴州府七府之地,虽然兵马不多,但总算是有些根基。

    “其余人等,分赴各地寻访乡贤,如有名士宿老,可禀告上来,本阁部亲往拜访!当今急务,首在收拾人心!”

    洪承畴深知所谓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地士绅,稳定时局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争取到湖南士绅的合作。

    因此他准备通过走访士绅、招徕入幕、推荐出仕等各种手段,对湖南士绅尽力拉拢争取,以图打开湖广地区的不利局面。

    众幕僚领了差使,分头各执其事。

    一晃进了六月,正当诸事都有了一些头绪的时候,却传来了李定国围攻广州的消息,洪承畴闻知大惊失色!

    李定国若取了广东,必将北上再攻湖广!到时只要经韶州(今广东韶关)、郴州、衡州,便可直逼长沙!

    清廷在湖南拥有的七府之地,全都在长沙府周围,而且所驻清军不过两三万,还全是绿营兵。如果李定国倾力来攻,洪承畴绝对抵挡不住。

    他一面下令各州府整顿军务,小心戒备,一边把其余的事情都停了下来,全力修整长沙府城墙,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高了数尺。

    六月下旬,所调各部兵马陆续到来,洪承畴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次他挑选的将领,有他镶黄旗汉军旗下将领李本深、原福建提督刘忠、宁夏总兵刘芳名、徽州总兵胡茂祯等人。至于那个年老力衰的白广恩,带不得兵,打不得仗,却是洪承畴招到军前作为招抚“贼寇”的标榜。

    洪承畴不敢耽搁,立即开始整编各路兵马,很快就建立起了经略军共四镇五营。

    四镇为左标李本深、右标张勇、前标刘芳名、后标胡茂祯。五营为左虾营张大元、右虾营马鹞子、标前营王永祚、后营卜世龙、中营刘应志。

    经略军共计一万一千人,其中经略亲兵一千六百人,由李本深、刘忠、胡茂祯统帅。这支兵马人数虽然不多,却都是从强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

    洪承畴有了这一支精兵在手,总算是有了一些底气,然而这时却又传来消息:李定国围攻广州不利,已经撤回广西。

    他不由得暗算庆幸:幸亏自己先前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