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巨宼逆袭 >

第50部分

明末之巨宼逆袭-第5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巨宼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行动处的人员又趁热打铁跟到了桐梓,经过一番商榷过后,张师素和韩吉廷作出了承诺:只要大兴军到达桐梓之日,便是他们献城输诚之时!

    大兴军出了桐梓,横亘在眼前的,就是娄山关!驻守娄山关的是南明军游击刘全部下一千士卒,不过竟然还有两千多家眷!原来他们是把家都安在了这里,一边守关一边屯田。

    刘体纯六七万大军连绵数十里,蜿蜒至娄山关脚下,刘全吓得大惊失色,慌忙带了人到关下投降,大兴军不费吹灰之力过了娄山关。

    泗渡守将乃是南明参将朱友才,此人也是大西军旧部,颇有胆略,但他一听探子来报说大兴军近十万大军来袭,凭他那两千人马无异于螳臂挡车,慌忙率部逃回了遵义。

    大兴军没有停留,一路尾随朱友才追到了遵义。刘体纯先令大军离城两里扎营,这是一个最合适的距离,太远了不便展开攻击,太近了又怕城墙上的火炮。

    遵义府城虽然没有能打几里远的大将军炮,但也有仿造的虎蹲炮和佛郞机,虎蹲炮射程倒是不远,只能打两三百步,但佛郞机的射程最少都有一里,虽然准头不咋样,但也是个很大的威胁。

    只过了一个时辰,大营便已经立好,栅栏壕沟、拒马鹿角一样不缺,而且还有望楼。能有这么快的速度,那是因为大兴军现在已经大量使用铁质构件,特别是螺丝钉的应用,让安营扎寨变得更轻松,而且速度快了不少。

    各路探马进出络绎不绝,将最新的消息传回大营。刘体纯将王复臣召进帅帐,问道:“自明,你可知城上守将是何人?”

    “回禀统领!标下原来一直在云南,对遵义却是不熟,并不知守将是何人。”

    “不知道也无妨!”刘体纯稍微想了一下,对王复臣道:“你原在南明军中时,也不是无名之辈,不如你先去城下招降,看这守将是不是识得时务。”

    王复臣躬身领命后,立即穿戴好盔甲,领了二十名亲兵出了大营。到遵义城下还得跨过湘江,幸亏大兴军来得太快,遵义守军根本来不及破坏江上的桥梁。

    走过洗马滩,远远便看见了北门。只见城门紧闭,一员将领在亲兵的簇拥下伫立城楼,城墙上士卒张弓搭箭,严阵以待。

    王复臣领了众亲兵,到了一箭之地外方才勒马对城上大声叫道:“我乃大兴军一师师长王复臣,请城上主将出来说话。”

    城楼上那员将领早早就看见了王复臣等人,这时听他这么一喊,便对着城下大声喝道:“王复臣,你这背主之贼,有何面目在我面前说话?”

    一听这话,王复臣便知今日招降已经没了希望,但却不能堕了威风,于是他也厉声喝道:“孙可望狼子野心,妄称国主,且又嫉贤妒能,设计欲谋害安西王(李定国),令大西军上下寒心!更何况我又何时认过他为主?‘背主’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李化,今日大兴军吊民伐罪!你若是识得时务,便速速献城投降,如若拼死顽抗,城破之日,就是你等授首之时!”

    城上守将再不答话,只是命弓箭手张弓引箭,想把王复臣射杀当场,虎蹲炮后面的炮手也开始装填弹药。王复臣见势不妙,连忙把马一拨调头就走。

    回到大营,王复臣进了帅帐,却见三军军长马腾云、特勤大队队长李盖以及各师师长全都肃立两旁。他快步上前,对坐在帅椅上的刘体纯躬身行礼道:“统领,标下有辱使命!”

    “无妨,既然他冥顽不灵,那咱们就强攻遵义!正好看看我大兴军如今的战力!”刘体纯本也对招降没抱多少期望,他摆了摆手问道:“有没有弄清楚城中主将到底是何人?”

    “城中主将名叫李化,原是孙可望帐下亲兵头目,作战很是骁勇,积功升至总兵,麾下兵马只有五千。却不知他是原来就驻守遵义,还是从贵阳来的援兵。”

    刘体纯道:“前些时日军情司送来的密报,言称遵义府只有三千兵马,既然这李化麾下有五千兵,那就应当是从贵阳来的这样算起来,城中应该最少也有一万士卒,如果再加上征用民夫丁壮之数,人倒是不少”

    他站了起来,叫亲兵将地图挂上,然后才指着地图道:“东门是百姓进出的主要通道,门高且阔,但前临湘江,只有一座蜈蚣桥可以通行,不利于大军出击。而西面城墙绕山巅而行,更是险峻难攀。”

    至于南门他则没有提及,围城必阙,这个道理谁都懂。

    “不知诸位有何良策?”刘体纯向众将问道。

    马腾云出列禀道:“统领,元帅教授咱们的攻城之法,正好拿来试上一试。”其余众将也出列道:“元帅所授攻城法,肯定能行。”

    李元利当初培训这些将领时,就着重讲了攻城之法,并且最后还一一考核,所有人可都记得清清楚楚。

第102章 夜探西门() 
这个年代的城池,多是用巨石砌就,十分坚固而且易守难攻。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掌握使用黑火药爆破的方法,强攻坚城那就是拿人命往里面填,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都是围而不攻或者围城打援。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李自成攻开封府时,就在城墙上挖了个大洞,埋了上千斤火药引爆,谁知燃烧的火药全部从挖开的洞口冲了出来,犹如放了一朵特大烟花,而城墙却安然无恙。

    这原因就是没有把挖开的洞填上并压实,况且埋火药的地方也错了,城墙上根本没法填土,导致最终劳而无功,徒留笑话。

    但李元利是来自后世的军官,对于古代战争史和典型战例可是十分了解。黑火药用于攻城效果最佳的,当数鸦片战争后的太平军。

    太平军中的“土营”,全是贵县的银矿工人和末阳的煤矿工人,最善于挖掘坑道和火药爆破,他们在城外挖地道至城下,然后将用棉被包好浇上桐油或是用棺材装好的火药埋在城墙下,随即撤离地道并填好土,引爆之后威力巨大。

    太平军用这个办法结合其他战术,从湖南到南京,所遇坚城,攻无不克。李元利教给大兴军将领的就是这种办法。

    这半年来,大兴军经常用黑火药爆破修路,所以大家都知道黑火药在密闭的环境下威力巨大,只要埋藏的火药数量足够,再坚固的城墙也能炸塌。

    刘体纯正要点头应允,哪知李盖却站出来道:“统领,挖掘地道太过耗时,而城南府后山上虽然也有城墙,但都较为低矮,不如由我率兄弟们到府后山去炸开城墙,到时大军一拥而入,最多明日便可拿下遵义。”

    刘体纯听了这话,也觉得李盖说得有道理,但府后山上一样建有炮台,防守应该也不会松懈,特勤大队又是元帅的心头肉,若是损伤大了,自己到时候可不好交差。

    他琢磨了一会,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对众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双管齐下!”

    “众将听令!”刘体纯站起来喝道。

    “明日一早,马腾云率两千骑兵及六师绕城至南门关设伏,只待守军从南门撤退,便伏兵四起断其归路。”

    既然守军不退也不降,那就把他们全都留下来,免得逃回贵阳合兵一处,到时贵阳又不好打。

    “李盖率特勤大队的兄弟今夜便攀府后山潜入城内,如若得手即举火为号。倘若事不可为便速速撤离,断断不可勉强行事。”

    “七师明早移驻城东,各师多派游骑四出巡查,将遵义府给我团团围住,不许走脱一人!”

    众将齐齐躬身领命,刘体纯又道:“今晚大家都注意着点,如果李盖得手,各军要及时接应,咱们少了许多麻烦,士卒也能少损伤一些!”

    “统领,标下以为今晚肯定能成!咱们又用不着潜入城内。”这时李盖却对刘体纯说道。他虽然也是司长,但现在刘体纯是两路大军统领,自然得老老实实以“标下”自居。

    “府后山脚的城墙高不到两丈,而且因为那儿山石较多,修筑城墙时并没有往下深挖基脚,只要咱们悄没声地摸到城墙根,埋上数百斤火药引爆,定然能够将那段城墙炸塌!”

    特勤大队随军出征,一向是作为大军前锋,这次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于昨天就已抵达遵义,将四周的地形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虽然李盖说得极有把握,但刘体纯仍然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他身上,沉吟了一会,他才说道:“既然如此,九师和特勤大队一起到府后山小心行事。其余各军照常埋锅造饭,吃完歇息,各部主将做好准备即可。”

    李盖和九师师长王之礼出得帐来,分头去召集麾下将士。这次特勤大队分了一半出来随大军出征,要是照李盖的想法,就这一千人便足以破开西城。

    按照刚才的约定,九师将士只需埋伏在一里外即可,李盖没有再等他们,集合了手下将士,带齐各种器物,便悄悄向城西府后山急行。

    天渐渐黑了下来,幸亏是个大晴天,月亮星星都有,也不怕看不见路。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府后山脚,李盖叫士兵们先拿出干粮清水吃饱喝足,又歇息了一阵,这才小心翼翼地往山上爬。

    这府后山看来平时也没多少人走,基本上看不到路,前面的人还得提刀开路,过了半个多时辰才走到半山腰。

    李盖身旁一个黝黑的小伙有些不解地问道:“司长,这山上路这么难走,就算炸塌了城墙,大军也不好攻进去啊!”

    “谁说要到山上去炸城墙了?咱们到半山腰再顺着城墙走到山脚,这样不容易被人发现,另外还要在高处找几个地方监视城内。”

    “我说尤烈,当咱们特勤大队的兵,可不光是苦得、累得、打得就行,还要脑子转得快,碰到事情多想想前因后果!”李盖低声训了一句,却没有人看到他黑暗中脸上露出的笑容。

    他说的这些话,可是完全照搬元帅以前说的,就改了一个称呼,其他一个字都没变动。那叫尤烈的小伙反应跟他当初也是一样,“嘿嘿”傻笑了一声就不再说话。

    这家伙身手十分了得,如果能够多动动脑子不过自己当初也差不多,要不是大帅逼着自己读书识字、学习,自己哪儿能带得了这两千兵?

    城墙已经在望,然而李盖的心却沉了下去,皎洁的月光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晃动的人影!守军并没有因为这边城墙在半山腰就放松警惕。

    所有人都趴了下来,李盖轻声叫道:“尤烈、樊三,你们去摸摸情况!”

    两人轻轻应了一声“是”,随着树叶轻轻晃动,消失在了月光下的树影之中。

    这一等就是半个时辰,众人全都心急火燎,但城墙那边又没有什么动静,这说明两人并没有被发现,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还没回来。

    他们俩的身手在特勤大队两千士兵当中都能排进前十,李盖倒是不担心他们的安全。又等了一会,李盖再也忍耐不住,正要再叫人过去,却见前面树丛一阵晃动,两人弓着腰从暗处飞快地蹿了出来。

    “司长,情况都已经打探清楚了,是这样的”樊三喘了两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

第103章 破城() 
尤烈拍了拍樊三道:“你先把气喘匀,我来说。”

    “司长,是这样的。城墙上每隔五个垛口就有两名士卒,角楼里面还有差不多两百人左右,每隔半个时辰就有一队士卒巡逻经过,约摸有五十人左右。西门城楼一带人多,咱们不敢靠近,但我估计最少也有三百人。”

    “我和樊三进城去看了,里面没有瓮城,不过在西门不远处他们占了不少民房。那儿人更多,咱们远远看了一下,搞不清楚有多少人。不过我看又是灯笼又是火把的,好象是在造饭。咱们一来,他们怕是晚饭都没捞着,呵呵”

    李盖只觉得头皮发痒,看这样子,不等靠拢城墙就要被发现,要想悄悄挖洞埋火药更不可能。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连忙又问道:“你仔细想下,确定他们是在造饭?”

    尤烈见李盖慎重起来,凝神想了一会才道:“没错,是在造饭!今晚大月亮,我看到有烟从房顶冒出来。现在天又不冷,不是造饭他们在屋里烧什么火?”

    “不好!”李盖轻呼了一声,“他们是要出城袭营!”

    周围众将士一听这话,再仔细一想,果然是有这种可能,要不然谁还半夜三更做饭?现在已经快到子时,现在造饭,士卒们要吃上最快也得丑时,再歇上一会赶到城北大营,差不多正是寅时睡得正熟的时候

    虽然大兴军无论何时何地立营,四周哨骑探马都会放出十里,敌军偷袭成功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万一有个意外,那后果就是不堪设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