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皇生死判 >

第97部分

地皇生死判-第97部分

小说: 地皇生死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之前的罢工,没有会长做主,谁有胆子带头做?

    当然,这只是会长权力中很小的一部分。

    再说说利益,手中掌握了商会成员的信息,了解他们从事的买卖,会长可以调配更多的资源给自己家商铺,甚至在其他地区铺开的范围内寻找商机,作为牵线人帮助和自己亲近的商人进行宣传、完成商业拓展,从中谋取一部分分红。

    可以说,商会会长这个位子,手握大把的权力,操控着庞大的金钱交易,潜在的能量超乎想象。

    李荣设立丰碑,这等于是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如果有别的商人登上了丰碑,那么那个商人的名望必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而且因为是行善事,传播出去的是美名,可以获得民众极大的支持,再加上对要塞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要塞的地位异常稳固,而这些,恰恰足以威胁到现任会长的地位。

    现任会长不是最能赚钱的,资历也不是所有人中最老的,可他为什么能成为商会会长?还不是因为他前半生积累起来的名望!

    名望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有时候比真金白银都管用。

    如果商会中出现了一个名望比自己高的商人,而且得到了元帅府和要塞百姓的全力支持,那么他完全可以脱离商会自立门户,而且可以想象的是,愿意跟随他、借助他的名声一起喝汤的大有人在。

    资历很重要是不假,可哪家还没个老成持重的人物?只不过是名望不够,才被现任会长钻了个空子,可如果自家商铺有了足够的名望,这些老资历只要把形象好会赚钱的后辈推出去,自己躲在背后暗中指点,完全可以成立一个新的商会。

    新事物崛起,必然冲击旧事物,尤其是商会这门行当,一旦对方的势头压制住了自己,再想翻身就千难万难了。

    商会里的商人们还在思考和讨论,谁也没发现他们的现任会长已经默不吭声的离开了会议室,急匆匆的返回了住处。

    李荣送给了商人们一个大蛋糕,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大难题。

    捐粮草是不限人次的,谁都有机会,可上丰碑的只有一个名额,而且只留给捐献最多的商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该捐多少?捐多少合适?多少数量可以稳压竞争对手又不亏本?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计算的答案。

    捐的多了,自己会折本,捐的少了,拿不到名额,可如果捐的多了,但又不是最多的,那基本上就是亏血本了。

    面对巨大的诱惑,商人们蠢蠢欲动,可是面临巨大的考验,商人们无一不在暗地里咒骂李荣心黑,居然想出这么个办法来折磨人。

    首先,这个诱惑没有商人可以拒绝;其次,捐赠的数量没办法和其他人商量;最后,无论捐多少,获利的都是元帅府!

    商人们恨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发动了家里最强的力量,四处打探其他商人的口风,想从所得讯息中寻找出自己需要的答案。

    可是这事儿太敏感了,除了个别几个粗心跟自家老娘们儿多说了一嘴的,其他商人都是闷在心里,睡个觉都要把袜子塞嘴里,防止自己说梦话说漏嘴。

    好吧,商人们陷入了焦灼,几乎彻夜不能寐,捐多少成了他们的魔怔,名入丰碑如载史册,扬名立万的机会不等人,可是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也不划算呀!这可怎么是好?

    李荣却不管他们怎么想,他现在手里压的事情太多了,一边指挥工兵修筑防御工事,一遍训练盟军和民兵演练战阵,还要派斥候侦查周边野兽的活动情况,忙的脚不沾地,衣不解带。(。)

第一百八十四章 投奔者() 
张恺曳这几天过的很滋润,李荣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职务,直接管理民兵和盟军的日常操练。

    这是个既威风又清闲的差事,而且还能学到李荣教授的新战阵,张恺曳觉得自己真是赚大了,虽说自己所在的张家没有人投身行伍,可几位姐夫确实实打实的将门之后,如果他能从李荣这里学会这套战阵,那日后几位姐夫还不得使劲巴结自己?到那时,几家的关系和利益也会变得更加紧密。

    不过,张恺曳是个心胸坦荡的人,只有经过李荣的亲口许可,他才会把这些东西传给自家人。

    当然,想要得到李荣的许可,那必须先博得他的友情,即便没有友情,好感也是要有的。于是,在训练之余,张恺曳开启了对李荣的刷好感模式,之前被他撂下的内务建设又被他一肩扛起,而且不再是敷衍了事,而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贯彻落实,偶尔还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李荣这几天在几个点来回奔波,总能看到张恺曳抱着一堆图纸在要塞里来回跑,时不时还停下来写写画画,态度无比专注。

    丰碑的事情同样传到了百姓们的耳朵里,第三座丰碑,除了要选出贡献最大的商人,还会选出贡献最大的百姓,不过这个人选已经定下了,就是农户中拿出沙枣最多的人。

    名字登上丰碑,与要塞永存,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大到不能再大的荣耀,老百姓们简直都要疯了,尤其是那些舍不得交沙枣的农户,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有心想要弥补一下,可一打听才知道,元帅府已经不收沙枣了,名字在当天就已经定下,再也不会更改。

    失望的农户们傻了眼,他们只能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同时也按下决定,等再有下一次的时候,一定要把家里所有的沙枣都捐出来才行。

    小农思想比商人们粗暴和直接,商人们还要考虑自己的投入成本和回报收入,老百姓可不管,名留青史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的,只要有机会,他们就敢拼尽全力。

    兽潮来临前的第五天,要塞的军队终于归来。

    出发的时候是鲜衣怒马,回来的时候形同乞丐。

    李荣看着面前衣衫褴褛、满面沧桑的军队,都有点不敢认了。

    戈壁里的气候十分残酷,深处更是步步惊心,尤其碰到几次天灾,巨大的龙卷风吹散了队伍,等到他们重新聚集起来的时候,才发现队伍里有十分之一的人失踪了。

    后来陆陆续续又遇到一些状况,或是野兽,或是毒虫,白天夜间从不间断,这让他们又损失了一部分人。

    大半个月的行程让将士们经历了生存和死亡的考验,磨砺了他们的意志,锤炼了他们的体魄,培养了他们的感情,也同时让他们明白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李荣看着他们很欣慰,虽然队伍变少了,可回来的都是好样的。

    这支队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不再是新兵,他们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力量,绝对能给要塞一个惊喜。

    简单的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李荣安排他们回营地休息。

    逝者已矣,但失踪的人不该放弃,李荣派出了七成的斥候,给他们五天的时间,让他们沿着将士们出发的方向去寻找失踪的人。

    五天的期限是不得已,五天后兽潮会来,即便没有兽潮,断了补给的士兵也很难一个人在戈壁中活足五天。

    三座丰碑的第二座,似乎在兽潮来临之前就会有一批名字入驻其中了

    兽潮来临前第三天,一大队人马出现在要塞门外,来的不是失散的部队,而是斥候在探索地图时遭遇的散兵游勇,他们按照李荣的吩咐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并邀请他们前往要塞。

    部队行军速度缓慢,跟不上斥候的速度也正常,不过斥候是去的时候遇到这些队伍的,可如今返回要塞这么久了他们才到,显然中间还有曲折。

    不过,李荣不在乎他们中途在犹豫什么,也不在乎他们之前遇到了什么,想进要塞可以,老老实实学张恺曳做个小弟,把军权统统交出来。

    这支队伍人数不少,有五千之众,考生共七人,都是在第一次兽潮之后遇上的,自然而然的结伴同行。

    他们听了李荣的条件,都皱起了眉头,有些人思考了一会儿,表示可以接受李荣的条件,但也有人不喜欢被人架空,要求至少保留每人五百的自卫兵力。

    一共五千人,每人留五百,共计三千五百人。

    只交一千五百人就像得到李荣的庇佑?那是在做梦!

    张恺曳站在城墙上俯视着下方据理力争的蠢货,眼中满是不屑之色。

    散兵游勇没有基地,一切补给只能靠自己,运气好点,碰到个野兽窝,强攻下来能吃几天饱饭;运气不好的,一路饿到现在,勉强渡过了兽潮,剩下的也都是些残兵败将,经不起折腾了。

    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队伍,也好意思跟李荣谈条件?他们不知道要塞里囤积着一万多精兵?

    李荣和张恺曳一个意思,捏着五千个淬体境三重的小喽啰也敢提条件,哪来的自信?

    不理会,坚决不理会。

    协商的事情丢给张恺曳了,李荣继续办正事去。

    张恺曳眉开眼笑的望着下面的考生,一句话也不说,任由地方把价码一压再压,就是不吭声。

    李荣说是让他来协商,其实压根没协商的想法,条件早就给了,不妥协就滚蛋,就是这么强硬。

    五千兵力放进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不捏在自己手里,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啊,这事儿没得谈。

    城下的考生们渐渐也品出味道来了,人家压根就不想理会,于是那几个不甘心的开始大声咒骂,说李荣没诚意,两面三刀的无耻匪类云云,还扬言要攻城。

    张恺曳笑的更欢了,听到精彩的叫骂还会不吝鼓掌表示赞赏,同时鼓噪着下面的人别怂,赶紧攻城。

    城下的考生一看,没辙了,人家把自己当猴儿看了,骂的再狠也没用,攻城也就是随口说说,一群空腹的士兵能保持正常行军就不错了,哪还有力气攻城?

    没办法,走吧,兽潮马上就来了,找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再坚持几天,到时候就能吃饱饭了。

    坚决不妥协的几个人带头走了,可也有三个人选择了留下。

    他们实在是饿怕了,而且也不想再过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有一座要塞做依靠,心里要踏实的多,而且进入要塞后就是一个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把军权交给要塞主人也没什么,只要不把自己赶走就好。(。)

第一百八十五章 豹群() 
三名考生带着一千二百士兵从侧门入了要塞,四名走远的考生气的咬牙切齿。

    三个人只剩下一千二百士兵,确实有够惨的,好在李荣对士兵数量从不嫌少,全部揽下,并且做出承诺,只要三人好好的配合要塞的管理,专心辅助张恺曳,他李荣就会庇护他们到最后一刻。

    考虑到三人管理事物也需要人手,李荣还贴心的给每个人安排了十个民兵供他们差遣,三人面色不自然的收下了。

    他们知道,李荣还没有理由信任他们,所以这十个民兵不仅仅是助力,也是在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张恺曳没享受过这种“待遇”,先行者的优越感瞬间就有了,一想到今后自己多了三个小弟,心中多少有些激动。

    “别担心,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李荣这人够义气,够爽快,只要你们不动歪心思,好好的帮忙,要塞里就永远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话说的没什么煽动性,但很有说服力。

    有张恺曳在前,新加入的三人也愿意相信自由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自由的日子什么时候来还没个准数,但兽潮却是在三天后实打实的到来了。

    被派出去的斥候陆续返回,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黑压压一望无际的野兽大军。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李荣这次的准备工作做的更加充分,要塞周围埋下了不少陷阱不说,四面城墙上还挂满了淬毒的铁蒺藜,保证能让那些飞檐走壁的野兽吃个大亏。

    张恺曳四人是散兵游勇,在第一波兽潮的时候遇到的兽潮很小,但因为没有基地抵御而吃了大亏,这次他们身处要塞,本以为会很安全了,可当他们看到远方地平线上不断涌出的野兽,一颗心立马沉了下来。

    这次兽潮的规模比第一次要大的多,不仅仅是数量变多了,野兽的级别也上升了一个层次。

    看着奔跑迅疾如闪电的豹群冲向要塞,李荣的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看样子,阵道战场的兽潮并非来自于周围,这应该是个固定的考验。

    戈壁中奔跑的豹子很新鲜,但这种草原上的猎手在戈壁中仍旧可怕,它们比狼群多了一份迅捷和灵动,少了一份配合,但多了一分隐忍和果断。

    豹子的单兵战斗能力比狼要强的多,而且这些豹子的皮毛隐含光泽,看起来不像不同的豹子。

    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