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地皇生死判 >

第93部分

地皇生死判-第93部分

小说: 地皇生死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消息是,这副烂摊子有人来接收了;坏消息是,自己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李荣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扫地出门了,那他肯定活不过第二次兽潮。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已经尽力了,只是有些事情非我所能及,希望他能理解我。”张恺曳苦笑了一下,整理好衣衫走了出去。

    一出门,张恺曳就看到了大步走来的李荣,他身后跟着八十九名近卫,军师陪在他的身侧。

    看到这场面,张恺曳在心里叹了口气:“哎,接触的再多,事情做的再好,也抵不上人家一根腿毛,没办法,谁让这是人家的地盘呢?”

    “张兄,你怎么出来了,走走走,我们进去谈。”李荣看到张恺曳,笑着说道。

    张兄

    张恺曳听到这个称呼,心头的阴暗猛地一下扫空,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张兄这个称呼算是平辈论交,也就是说,李荣至始至终都没有把他当成下属,哪怕身处阵道战场,二者所持有的力量和地位都不对等,李荣也没有动摇过自己是一个考生的心境。

    这么一想,张恺曳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同时也对李荣产生了几分钦佩。

    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一两个月,人是很容易迷失的,有些人说不定已经彻底代入了角色,认为自己是一城之主或者一国元帅。

    就连张恺曳自己也偶尔会把自己当成李荣的下属,就好比他之前的担忧和自怨自艾,其实多数也是来自于下属惧怕上官批评审查的心态。

    而今李荣一语点破玄机,让张恺曳重新找回立场,也找回了自信。

    李荣和张恺曳擦身而过的时候,张恺曳抬起了头,一脸轻松的跟着李荣返回了书房。

    看到桌案上堆积的跟小山一样的信报,李荣也是眼角猛跳,没忍住看了张恺曳一眼。

    自己不再的这些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怎么感觉像是要两国交战了?

    “哥,别看我,我也很委屈。”张恺曳摆出一副哭诉的表情,将这半个多月来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说给了李荣听,包括那两起案子的判决也都说了。

    说完了这两件案子,接着就是要塞里的变化了,张恺曳没有隐瞒,把实情给说了。

    原来,张恺曳前些时候判的两个案子出现了后续发展。

    首先是被关在牢里的疯子死了,据牢头说,是疯儿子的老母亲来探视的时候给他留了一件新衣服。

    也是那老母亲粗心,衣服里面包着针线盒,里面全是细线和针,疯儿子不知道这东西危险,抓了一把针就往嘴里塞,没一会儿就把喉咙扎破了,狱卒也没听到呼救声,直到放饭的时候才发现人已经死了。

    老母亲知道了儿子的死讯,拒不接受儿子是误吞了针死的,一口咬定是元帅府害命。

    这种事情还真没法说理去,衣服和针盒都是老母亲带去的,但她也不可能让儿子吞针去死,地牢这边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但也说不上害命吧?这么一个疯子,害他能得到什么?

    张恺曳极力解释了,不过这事情就是掉在裤裆里的屎,不是屎也是屎,谁让人死你家地牢了?

    没办法解释,解释了别人不接受,于是越闹越大,越穿越广,越说越黑,元帅府这边没什么本质影响,不过要塞里的老百姓们都开始对元帅府不假辞色了。

    然后就是另一件案子的后续。

    说那天张恺曳对原、被告各“一板子”轰出去之后,两家都不服,小媳妇觉得酒楼投毒害命,元帅府这么判就是在包庇杀人凶手,再被老妇人儿子吞针的事情一激,两件事情立马坐实了元帅府对老百姓不公正的“事实”。

    而酒楼那边呢,他们也不满意,凭什么穷汉子吃自己家的垃圾死了也要他们负责?难道说被老鼠咬死孩子的母亲要去找卖老鼠药的人偿命,就因为他没把所有的老鼠毒死?

    这么判根本就没道理!

    和普通小老百姓不同,酒楼的能量很大,因为说起来,酒楼老板也是商人,不过是小商人,属于次一级的商人,但不管是大商人还是小商人,在要塞的地位都无需在强调了。

    酒楼老板觉得自己吃了亏,必须要找回场子,于是开始联络其他的商人老板,决定合力给元帅府一个警告。(。)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盟军() 
要塞里的其他商人接到了酒楼老板的消息,也觉得元帅府这件事情亏待了他们商人,一致认为元帅府已经忘记了商人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愿意支持酒楼老板,敲打一下元帅府。

    于是商人们罢工了,各种门店暂停营业,沙枣不收了,粮食也不卖了,反正要什么都没有。

    要塞里一下子乱了套,老百姓们手中积压的沙枣换不到粮食,心里慌了,做零工的长短工买不到工具了,倒是不急,但主人家慌了。

    商人不做买卖肯定是有原因的,老百姓们找各种方法试探询问,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原来是元帅府得罪了商人!

    有些人就忍不住了:元帅府得罪了商人,凭什么影响到我们百姓身上?我们老百姓怎么得罪你们元帅府了?一会儿乱判案子害死人,一会儿又害我们没饭吃,这是要逼我们反吗?

    老百姓当然是不敢反的,现在家里还有余粮,十天半个月的也饿不死人,刺激他们的主要是忧患意识。

    商人惯于利用心理战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正是抓住了要塞百姓一直以来的不安,狠狠地利用了一番。

    听完张恺曳的描述,李荣忍不住皱了皱眉。

    两件案子他自认为张恺曳判的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阵道战场的要塞规则和现实中有所不同,商人的地位太特殊了,强势又傲慢,不把元帅府放在眼里很正常,只是用罢工的方式来威胁,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而老百姓这边的问题也不小,这些百姓原本是无条件信任元帅府的,但这种信任有时候也是负担,因为任何一点的分歧都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现在分歧出现了,让他们紧绷的神经突然断了,所有积蓄起来的恐惧和焦躁都找到了宣泄口,一鼓作气的砸了过来。

    李荣回了要塞,两件案子交到了他手上,苦思冥想了一阵,也没什么妥善的解决办法。

    说实在的,李荣前世贵为征伐王,有自己的领土封地,可实际上在管理方面并没有什么经验,那时候他都是委托文相的学生代为管理,各方面井井有条,根本不用他操心。

    可现在不行了,手头上没可靠的人,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来,这一亲力亲为,立刻就发现很多事情复杂的不行,自以为是正确的,未必就是合适的处理方式,就好比张恺曳的处理方法,李荣是认可的,可百姓和商人都不买账。

    这是错了吗?或许有错,或许没错。

    公道在人心,对错看立场,凡是没有绝对。

    张恺曳和李荣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判断,公正是公正了,但带不代表商人和百姓就会接纳。

    现在再谈案子已经没什么意义,对错也无关紧要,当务之急是要赶快把事情平息下去,否则第二波兽潮即将来临,这两件事情不解决掉,始终是个隐患。

    “这两件事情我来想办法解决,我这边还有几件事情交给你办,很重要,这次别再出问题了。”李荣开口道。

    张恺曳脸刷一下白了,说:“哥,别,你找别人吧,我真干不来。”

    “别怂啊,这事儿不难,我已经计划好了,你只要按照计划来,帮我看着就行。”李荣说。

    “这”张恺曳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把要塞管好,这点小忙再不帮有点说不过去,于是答应道:“行,但说好了,我就负责帮你看着,其他的我不管。”

    李荣点了点头,说:“你先等着,我把要做的事情写下来,明天让人给你送去,这些事情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你挑几个重要的先完成一部分,剩下的可以在兽潮之后再进行。”

    送走了张恺曳,李荣一个人静静思考了一会儿,随后,他唤来近卫,吩咐他们一些事情,又起身前往军营。

    军营里空荡荡的,只有八百民兵在操练,李荣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自己的八十九名近卫似乎也有提升的空间,是不是找个时间摸索一个全新的战阵教他们呢?

    不等李荣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一个民兵突然来到军营报信,说城门外一百里处出现大量军队,请李荣指示。

    李荣皱了皱眉,心想这时候都快要面临兽潮了,谁会把部队开到这里来?难不成又是在戈壁里迷路的散兵游勇?

    李荣跟着民兵上了城头,这事儿他必须关注一下,眼下城内无兵,要是遇到恶客临门,那问题就大发了。

    得到消息的张恺曳也来了,他站在李荣的身侧,眺望远方。

    “是敌是友?”张恺曳看着远方黑压压的一大片军队,脸色有些发白。

    李荣摇了摇头:“离得太远,看不出对方的身份。”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做好迎敌准备?”张恺曳问道。

    “让人去做好战斗准备吧,但不要轻易露头,也许是路过的也说不定,我们静观其变就是。”李荣说道。

    很显然,事实证明对方不是路过,他们是朝着要塞的方向来的,刀盾兵、枪兵、弩兵、骑兵、车兵各色兵种几乎齐了,这样的组合足以打一场攻坚战。

    不过,李荣发现这只队伍里缺少了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

    “怎么办?他们朝我们这边走过来了。”张恺曳有些紧张起来,要塞里的兵力情况他是了解的,可以说是一座空城,这种情况下,对方要是攻城,自己这边根本挡不住。

    李荣说:“你有没有发现队伍里少了一个人?”

    “少了一个人?你现在还有心思数数?十万个人和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有区别吗?”张恺曳急道。

    李荣摇了摇头:“不,你没看明白我说的少的这个人很重要,在整个军队中是独一无二的,嗯至少在阵道战场中是这样。”

    “独一无二?”张恺曳咀嚼着这几个字,忽然眼睛一亮,说道:“是了,这个队伍里没有考生!怎么回事?”

    这时,大军已经临近要塞,李荣看清了对方身上的铠甲,忽然展颜一笑道:“我们下去吧,迎接盟军。”

    “盟军?”张恺曳还想问是什么情况呢,却见李荣已经下了城墙,便急匆匆跟着去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及时雨() 
兵临城下,城门大开。李荣骑马从要塞中走出,张恺曳和一众近卫紧随其后。

    “末将参见李元帅!”对面军队中,当先一名高头大马穿重甲的先锋将军忽然翻身下马,对李荣行礼拜见。

    “免礼,敢问你们是哪家的将士?”李荣问道。

    那将军回答道:“末将一行是钱大将军的麾下,奉大将军之命,来此相助李元帅,入城后,我等一切皆听从李元帅调遣。”

    李荣暗自点了点头,这钱森不但重信守诺,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有一番手段,要知道这先锋将军可是众多兵种中最贵最难驯服的,李荣都没敢要,偏偏钱森要了,而且还把他搞定了。

    厉害,当真是厉害!

    “钱大将军有心了,来,众将士随我入城!”李荣笑着说道。

    随后,民兵列队,近卫开道,李荣用一种隆重的仪式迎接了钱森派来的这支军队。

    虽说军队里的军人都是阵道战场演化出来虚假人物,可他们也是有荣辱感的,李荣用这种方式迎接他们,会让他们感觉受到了重视,不用担心来到陌生的地方会被本地士兵和新的首脑歧视和打压。

    刨去维护城池正常秩序和协助农事生产的五百米民兵、二十军医和五十工兵,还有上一次兽潮以及围困小寨子损耗的,钱森把他剩下的所有兵力都派来了。

    带着新增的近六千兵力招摇过市,李荣颇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隆重的仪式和高调的入城姿态不仅仅是表示对钱森和钱森派来的将士的尊重,也是一种炫耀和示威。

    前一刻他还在为百姓和商人的事情烦恼,担心兽潮期间会出什么乱子,可现在走了这一遭,问题就会小很多了,毕竟要塞里多了六千兵力,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足以让人感到心安。

    老百姓心里安稳了,生事的概率就小,商人那边煽风点火的效果就会降低许多。

    而且看到多出这么多军队,商人也未必会继续和李荣对着干了。商人在要塞的地位特殊是不假,可如果有一座要塞拥有比其他地方更加强大的实力,永远都不用为兽潮担心,那商人也是最喜欢不过的。

    毕竟每次兽潮前后,商人都要甩出大量的货物,原价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