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星圣之剑 >

第307部分

星圣之剑-第307部分

小说: 星圣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兵们便调转马头,然后从圆阵的边缘上“飘”一般地掠过,没有撞进去。

    而第二波的骑兵见状,就将马刀长矛收起,然后掏出了骑弓。

    是,骑弓比起步弓来有不小的差距,但对面圆阵里总共也只有不到三十张步弓,完全无法压制住贝兰人的骑射。

    射击一轮之后,第二波骑兵也调转马头离开,第三波骑兵又接着冲来射了一轮。

    三波已过,看起来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了,但原本的第一波骑兵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起初的方位,他们也收起了马刀长矛等近战武器,掏出骑弓来接着射击。

    才撑到第二轮,圆阵中就已经出现了几十个死伤,也真的有士兵开始逃跑了——只不过没跑出五步就被砍了而已。

    但哪怕是用督战队砍杀逃兵,也不可能再支持多久了……

    估计再过一轮,士兵们的恐慌就会积聚到极限,然后爆发开来,像洪水一样把那点督战队和贵族们都淹没。

    当然,溃散之后的步兵失去阵型,又不可能跑得比马快,只会让贝兰骑兵砍杀得更轻松愉快,但在面临这种生命危险时,寻常人的理智早就被吹得无影无踪了,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

    对面已经有些散乱,看见这熟悉的反应,威利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接下来,就一锤定音吧——

    两队骑兵仍然在骑射扰敌,而最后一队则稍微拉开了一些距离,一边整队,一边换好了武器。

    “糟了!”圆阵之内的指挥官看见远处贝兰军的动作,狠狠咬紧了牙关,然后带着自己身边仅剩的几个卫兵,一起加入到了一线,手持普通的长矛,对着那个方向。

    虽然做了最后一点努力,但理智上他已经知道,自己是撑不过这一关了……

    贝兰军的第三队小跑了起来,速度并不快,起初甚至是人全力奔跑都能赶上的状态,但这速度逐渐增加,动能积累,很快就到了极高的程度!

    一群乌合之众在阵型散乱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这样的冲击!

    然而,就在此刻,从战场的侧面突然响起了三声宛若雷鸣的轰响之声!

    “是美泉子爵!”

    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口音喊起了这句话,其中也分别蕴含着希望和恐慌。炮弹未至,仅仅是炮声便已经在整个战场上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这就是洛明如今的威风赫赫!

第六百三十一章 心理阴影() 
    人的名,树的影。

    某些非凡存在之名,其本身就具有着魔力,甚至哪怕在脑海中闪过念头,都可能召来祸患和诅咒。

    当然,那是凡人所远不能及的程度。

    但洛明的名字,至少在美泉领附近,这半个梵希郡之中,似乎是拥有魔力一般。

    别说他的名字了,就连与他有关的事物,比如说这炮声,就足够让听见它的每一个贝兰人都忍不住开始颤抖。

    常人可能难以理解吧,但仔细想想,倒也不会觉得多么奇怪了。

    贝兰联邦是拥有广阔草原的骏马之乡,而贝兰人早就已经摆脱了落后野蛮的生活,组建了封建国家体制,有着自成体系的宗教、文化、技术体系甚至是教育——比如说马刀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并由多位大师联手编纂刀术教材,在全国的许多地方都能学到。

    靠着这样的力量,他们远远胜过了其他草原游牧民族,甚至几次击退过马人和兽人的部落联军,并以此为荣。

    而贝兰制弓的技术最近也号称能够与精灵相比,虽然其中难免有所夸大,但也确确实实有着辉煌的成绩。

    奔雷车的扭力材料,本质上就是数百年弓弦技术的集大成,再从中推陈出新的产物。

    胜过重型投石机的射程,同时又比重型投石机轻将近十倍,装卸所需的时间也差了数倍,这完全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发明!

    一路杀进洛萨公国,来到梵希郡的路上,奔雷车只动用了两次,用于解决两座挡在必经之路上的城塞,而这两次的结果都是战绩辉煌,往日能够让人抓耳挠腮的高耸城池在奔雷车面前几乎一击即溃。

    结果,撞在铁火城上,就头破血流,大部分奔雷车都损毁了。

    至于贝兰人自傲的弓马,若说弓还能在火绳枪之前勉强保持一战之力的话,火炮就完全超出了弓箭所能应对的极限,若是拿弓箭和火炮对射,有多少条命都不够用。

    至于马呢,面对坚城或者长矛方阵,都可以说是十分悲催,根本发挥不出多少战斗力来。

    若是洛明只有坚城和长矛方阵,骑兵们至少还可以发挥机动力优势进行迂回侧击,或者远远盯着防守方等他们疲敝为止。

    但这一次又是火绳枪和火炮把这一优势也抵消了:骑兵的体积比步兵大得多,也就更容易被打中,而几乎整个战场都能被炮火覆盖到,于是无论往哪儿迂回或者远远呆在哪儿都会持续蒙受伤亡。

    而且洛明在梵希郡联军解散的时候,还用步兵甩开过骑兵的追击,这更是让他们颜面扫地。

    除此之外,贝兰人的铠甲也比普通的游牧民族要强得多,他们有部分工匠能够造出板甲的部件,而大量工匠都能够打造质量良好的鳞甲、札甲和锁甲,远比几副铠甲就能当整个大部落的重宝的穷鬼游牧民族强得多。

    但在枪弹面前,为抵御普通冷兵器而生的铠甲基本上都是一枪打穿。而洛明丧心病狂地大量使用重型火绳枪,想要挡住它的话,反正洛明个人是建议使用四倍加厚的铠甲——就算这样,一旦贴的太近也依旧能被打穿。

    洛明给贝兰人造成的心理阴影之多,再一一列举下去怕是能写一整本回忆录。

    总之,才听见三声炮响,实际上炮弹貌似连一个人都没打中,就已经有贝兰人惊慌起来,喊着“洛明来了”之类的话想要逃跑。

    而圆阵里的士兵们全都产生了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虽然他们听说了美泉子爵很能打,但没想到他能打到了敌人闻风丧胆的地步。

    有这么一个猛得过头的大人物前来支援,自己这就算得救了!

    原本即将见底的士气一下子触底反弹,甚至在某几个知情人讲述着洛明的事迹的同时,士气还逐渐变得高扬了起来。

    说实话,威利瑟也被吓了一跳,他当时就有种撤退的冲动,但他怎么说也是身经十几战的军头,克制住了这软弱的想法,在这紧急关头花了五秒考虑了一下究竟该怎么办。

    他远远望去,传来炮响的方向依稀能够看见人头攒动,还有几匹马……隔得太远看不清究竟有多少人,但他不愿冒险赌博了。

    “我们先撤个两百米再说!”说着,他立刻开始安排撤退的事宜。

    撤退也要讲究技巧,若每个人都只顾自己跑自己的,那么场面就会乱成一锅粥,说不定踩死的人比被敌人杀掉的还多,而真正能跑掉的人也不多,效率十分低下。

    撤个两百米,可以暂时脱离与圆阵步兵的接触,并且离对方的火炮稍微远一些,进可再次发动攻势,退可直接逃跑,也算是不错的策略。

    然而就在这时,从一个小丘后突然冒出了一队排列十分整齐的长矛手!

    他们驾着四米五的长矛,排列成紧密而又整齐的队形,伴随着几个军官的口号小跑着,斜着冲向了骑兵们撤退的道路上。

    大多数骑兵急忙避让,少数则想要从他们的边上绕过去,然后从侧面和后背击溃这个小方阵。

    然而在他们后边又有第二队长矛手冲出,拱卫着第一个长矛阵的侧面,将图谋不轨的个别骑兵直接戳成了筛子,然后越过人尸马骸继续前进,一同斜着切入了骑兵们的阵列。

    超长矛方阵冲锋,这是步兵的巅峰战术之一,虽然一般而言冲锋势头难以持久,但在它冲起来的那段时间内,冲击杀伤力几乎可以与最精锐的重骑兵相比!

    而骑兵又比步兵贵得多,贝兰人自然不肯正面硬撼他们的锋芒。

    当然,只要避开这锋芒之后,长矛阵就会露出相对脆弱的侧面和后方了……但贝兰人甚至连这点时间都不想消耗。

    这种训练有素的长矛方阵的出现,正好证明了美泉军真的杀过来了,万一在他们身上消耗太多时间,被贝兰主力军追上又该怎么办!

    他们连忙从这两个长矛方阵的侧面绕过,然后继续向前冲去,希望快点远离这险地。

    然而就在此时,响起了十几声火枪的震响!8)

第六百三十二章 枪与剑() 
    伴随着一阵枪响,一队不过三十人的骑兵从林中慢跑出来,最初队形还稍有散乱,但几秒之后,便已经排列成了一个整齐的横排,慢慢压了过来。

    此时,他们将第一支手枪一扔,枪柄上的细绳让它没有落地而是被吊在腰间,然后掏出第二支提前上好膛的手枪,再次扣动扳机。

    这两轮齐射直接就打倒了二十多人,在他们的面前清出了一片空地。

    直到他们开始第三轮齐射时,大多数贝兰骑兵才反应过来,有的逃得更快了,有的则想要冲上去迎战。

    但三枪开过,他们将手枪一扔,然后便拔出了修长的骑兵剑,催动战马加速前进。

    这三十个骑兵的动作,简直可以说是“同进同退”的典范,战马的体型和步伐大小都差不多,连加速的幅度也几乎一致,互相掩护着彼此的侧面,几乎毫无空隙和破绽可寻!

    他们远远称不上一堵墙,甚至两匹马之间还有能够让一个普通人侧身钻过的空隙,非要说的话只是栅栏而已。

    但这空隙十分有限,对面的战马就绝不可能从中通过!

    这个世界并没有“战马没有爱国心”的名言,就算有也是洛明先说出口的,但贝兰人也本能地知道这样的事实。

    哪怕最训练有素又勇敢的战马,敢于冲向这种看上去毫无缝隙的阵型的也是百里挑一,还有可能是它们昏了头!。。

    原本在经受了三轮齐射之后,挡在他们面前的贝兰骑兵便已经死伤不少,变得十分稀疏。

    现在这队骑兵加速冲过来,更是宛若风卷残云,野猫赶鼠,在真正贴到贝兰骑兵面前之前,就让他们溃散了大半!

    只有三个贝兰骑兵的马克服了恐惧,向着这一列骑兵冲来,但冲到面前的时候,看着对面明晃晃的一排剑刃,一个贝兰骑兵自己心里也打了退堂鼓,连忙拨马转向就逃。

    剩下那两个贝兰骑兵,自然也是被轻松解决掉了。

    其中一人挥舞着马刀,准备仗着自己刀法娴熟,教训一下对面的骑兵——但此刻压根就用不着什么刀法!

    从他对面冲来的骑兵手中的直剑尖细修长,乃是由洛明和阿雅、格兰蒂三人精心设计,在保证和传统马刀重量相等的基础上加长了足足十八厘米,剑柄也被做成了更适合握持突刺的形状。

    虽然这种骑兵剑的挥砍杀伤力下降了一些,但用于突刺却是大大加强。

    洛明又专门训练骑兵在战马上保持身体前倾,伸出手臂向前伸出突刺。这么一系列改动之后,他们的攻击距离比马刀长出了接近三十厘米。

    一寸长,一寸强……而这三十厘米,简直就是生与死的差距。

    使用马刀的贝兰人虽然眼疾手快,勉强拨开了一把骑兵剑,但还来不及出手砍击对方,从侧面伸来的另一把骑兵剑就捅进了他的脖颈——骑兵保持紧密阵型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支援身边的战友。

    而另一个贝兰人手持长矛冲来,从横队的边上擦肩而过,这下比骑兵剑还长出一大截,总算直接命中了一个骑兵的胸口——

    然而,却没有刺穿,那骑兵闷哼一声,抓紧缰绳夹紧战马硬是没从马背上掉下去,然后在擦肩而过时刺出骑兵剑,刺伤了对方的胳膊。

    贝兰人痛叫一声,扔了骑枪就跑,他咬着牙在心里暗骂着,再也不想和这种敌人打了。

    原来,这些骑兵都装备着有弧度的钢制胸甲,厚度也比普通的胸甲要多一些,长矛的尖头刺上去都偏移了方向,被卸掉了部分力道。

    当然,理论上说长矛的动能会大到超过火枪子弹的程度,将人马合一冲刺的全部动能都凝聚在那一刺之中——但真要发挥全力,骑兵握长矛的手腕和胳膊就会先折断,因此真正使用时的冲击力很有限,一件略微加厚过的胸甲完全有可能抵御住它。

    威利瑟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

    原本他在组织撤退的时候,身边围着接近一百人,哪怕遇上了突然杀出来的两队长矛阵冲散了骑兵,也仍然有六十多人跟在他身边。

    但现在才十几秒过去,就死的死,散的散。

    如今他的身边一下就只剩下了不到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