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星圣之剑 >

第234部分

星圣之剑-第234部分

小说: 星圣之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这样下去的话,哪怕把所有铁料供给给重步兵,也要两天半才能凑齐一个重步兵的全套装备。

    洛明只能忍痛割爱,先把这个计划搁置下来,试做出的三套就装备给了三个达到了中级剑士的军官。

    而那些低级剑士水平的士兵,就暂时只能获得洛明原本为普通步兵准备的铠甲了——在纸甲的基础上,增加一块胸板,铁头盔以及一只铁护手而已。剩余的部分就只能适当加厚纸甲了。

    这样一套装备只需要消耗八点五公斤的钢材,马马虎虎算是造得起了。

    “一定得想办法多弄些铁料来”面对这无情的现实,洛明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别的方法。

第四百八十四章 游牧(上)() 
    多弄些铁料来——说的轻巧,但做起来可绝对不简单。

    洛明坐拥整座卡洛山,其实都已经找到了两处铁矿,其中有一处的质量甚至算得上优良,但他现在手头的人口有限,不能大规模投入到采矿大业中去。

    哪怕用上火药帮忙,一个合格的,不会随便坍塌、进水,把工人给埋了的矿坑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建成。

    洛明现在也没有从铁矿中提炼铁料的炼铁炉,这玩意儿也要从头建起。

    这两项工程,没有几百个工人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怕是搞不定。

    就算这两样都建好了,要投入的人力也是相当庞大——不仅是挖矿的人,还有帮忙搬运的人,负责粉碎矿石的人,长途运输的人,炼铁的人,砍树提供燃料的人又是几百人。

    洛明如今剩余的粮食不多,负担上百正规军和几十个工匠脱产就是极限了,就算他狠狠地裁一波军,也暂时没有粮食供给那么多工人投入炼铁大业。

    征发山民义务劳动的事不能太频繁,上次修完穿山的道路就已经有不少怨言了,再让他们劳动的话就等着逃跑和造反吧。

    镇压是当然能镇压下去,但洛明从来也没想过把他们当奴隶使用——原本他手下的人口就少,压榨得太狠的话就是自己。

    粮食这一根本问题,最早也得等到今年的秋收才能得到解决,在这之前,他必须忍耐自己的领地上无法生产哪怕半斤铁的基本国情。

    地球上某本圣书里,不停的掰鱼和饼,最后喂饱上千人的奇迹让洛明十分眼馋,他早在一年前就问过阿雅,得到的是一个确凿无疑的答案:

    若只是把某个仓库中储存的粮食隔空取过来还好说,若是凭空创造粮食,其消耗就是十分巨大的,就算把领地上所有的牧师包括雅丽安娜都召集起来,也只能制造出足够喂饱不到一百人的粮食,而且这招会大量消耗神力,十分浪费,不能持续使用。

    或许这一招可以在关键时刻拿来应急,但现在是不能指望的。

    而从外边购买铁料,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般贵族自己开的铁矿规模都很小,几乎就只够供给他们自身的需求,额外多出的一点才会卖给别人。

    洛明虽然给伯爵写了信开出高价收购更多的铁料,但他在回信中表示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扩大开采规模。

    从其他渠道虽然也能零零散散弄到一些铁料来,但那些渠道都不够稳定可靠。

    公国国内自然有好几处大铁矿,但一来离得比较远,二来从那边大规模采购的话也容易暴露,洛明斟酌了一下,还是放弃了从那些矿区持续采购铁料的打算,只是一次性买了一批囤积着而已。

    他又在自己的领地上搜刮各类铁器,只要能用钢材代替的,就直接回收回来炼成钢再还回去——虽然炼钢这个过程本身就会有一定损耗,但炼出的钢材性能更高,就可以节省下一部分来,但这一点也只是聊胜于无吧。

    现在在他的仓库中囤积的铁料有三百公斤,看起来不少,但其实只够那个炼钢炉全力开动几天,炼出的钢材用来锻造盔甲和兵器,只够武装三十个人而已——若是按重步兵的要求的话,就只能武装十几人了。

    想来想去,洛明将目光转向了卡洛山脉的另一端。

    那条商道虽然名为“丝茶之路”,但从那里通过的商品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丝绸和茶叶,诸如铁锅、铁农具甚至是军械都可能出现在商队的马车之上,让他们帮忙带些铁锭也完全没问题。

    而且洛明还可以直接派人从商道去往其他国家采购铁料,虽然大规模购买铁料这种事在哪国都很容易引来怀疑,但再怎么怀疑,对身处异国的洛明来说也是不痛不痒。

    原本他就打算从这条商道中获取利益,现在只不过是两个目的重合而已,出一份力量就能办成两份事,岂不美哉。

    不过这种事也得循序渐进,由于粮食不足,洛明现在能够调用的人力不多,虽然他维持的那支正规军每天都吃着军粮,有人觉得与其每天都让他们训练,倒不如顺便去干些别的事。

    但洛明觉得还是不能开这个坏头,偶尔帮老人打个水,帮农民收割一下稻子,还可以说是军民鱼水情,做一下商队的护卫也能勉强算成是武装押运。但若是直接去长期干活或者亲自经商,那就肯定要出问题。

    洛明谨慎地从各处抽调了少量人手,在卡洛山北侧修筑了一个小仓库,又组织了一支小型的商队,派往距离卡洛山北麓最近的商道节点去探路。

    然而,仅仅在三天之后,商队就归来了。

    并非打探到了足够的消息凯旋而归,他们回到卡洛山的时候,一个个的都垂头丧气,灰头土脸,好几人身上都带上了伤,甚至有两人成了冷冰冰的尸体,被装在担架上抬了回来。

    而派给商队的马车以及车上所载的货物,也都不翼而飞。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瞬间,洛明差点砸烂了自己的桌子。

    “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们被什么袭击了?”他立刻压抑住了怒火,对狼狈不堪的商队一行人用尽可能温和的语气询问了起来。

    很快,洛明便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袭击商队的,说是盗匪也未尝不可,但具体一点说,那是一伙游牧民。

    卡洛山北面虽然气候相对干旱,局部地区甚至是沙漠戈壁,但许多地方虽然相对干燥,至少地上还是能长出草来,马马虎虎称得上草原。

    在那里种地是很困难的,但放牧的话还能养活一些人,这就给了游牧民族生存的空间。

    说实话,洛明的领地上也有一些牧民,但他们和北方草原上的那些完全是不同品种。

    前者在文明世界生活,早就被纳入了贵族领主的统治秩序,知道按时缴税,也懂得一旦违法就会被封建专政铁拳痛殴;而后者却自由自在地横行于草原之上,没有多少文化和道德约束,法律对他们来说更是个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听见一回的生词。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游牧(下)() 
    北方草原上的那些游牧民,有许多都可以归类为“蛮族”,这不是洛明对他们怀有什么歧视,而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与人种无关,而是生活环境的锅。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活环境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眼界乃至于命运。

    再文明的家庭的孩子,若是在野外被狼养大,那也断然会变成个野人的。而一个野蛮人的婴儿如果在城市里长大,被有文化的人抚养,也多半会变得聪明伶俐。

    和洛明领地里那些半定居的牧民不同,这些游牧民颠沛流离的生活难以孕育出太高层次的文明,文化和道德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时代。

    如果他们想要发展的话,就得有一个雄主将他们统一起来,建立更稳定更先进的社会制度。

    或者他们被外人征服,强行纳入一个相对成熟的统治秩序。

    如果不这样,他们就会一直过着远离主流社会的生活,难以取得大的进步。

    他们平常会和商队友好交易——只要商队有足够的自保之力,在这种情况下,商队就算狠狠砍价和加价,拿出宰冤大头的架势来,他们也可能会容忍。

    但若是这商队规模太小,没有展示出足以自保的力量,他们就会觉得有机可乘,随后一拥而上。

    “当你拿着一块肉出门去野外等地方,没有任何覆盖,完全暴露,最后狗过来把肉吃掉了。那么错在谁呢?是应该怪狗呢,还是应该怪这块裸露的肉呢?

    问题当然出在这块裸露的肉上。如果他们带了足够多的人和武器,小心戒备,那些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某位旅游的诗人记录下了这样的言论,这是一个游牧部落头人的祖父的名言。

    甚至不该用道德什么的来谴责他们——他们完全生活在与道德这个概念不沾边的世界中,非要说的话,大概用对付“禽兽”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就是了。面对强者就恭敬甚至臣服,面对弱者就去咬上一口,正是无比符合野生自然条件的生存方式。

    幸亏洛明叮嘱过商队的一行人以保全性命为上,剩下的东西都在其次。

    他们发现游牧民意图不轨,发现无力抵御游牧民的攻击,就主动放弃了那一车的货物,然后拼命往回逃。

    商队虽然有少数人受伤甚至是死亡,但大多数人还保留着战斗力,游牧民如果要追杀他们的话肯定要付出不少伤亡。

    与其冒着伤亡追杀他们,倒不如把那一车近乎白捡的货物拿走就拉倒——他们大概是这么想的吧。

    正是由于这样果断的决策,才使得商队大部分人成功逃脱。

    否则,若是商队的人们非要保全货物的话,在游牧民的追击下,能逃回来几个都是未知数了,货物十有**也还是保不住。

    当然,这个行动的成功本身,也体现出了这个部落的短视。

    当然,没有足够的文化氛围,本来也很难养出拥有长远眼光的人就是了,偶尔会产生几个英才,并且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出老狐狸一般的智慧,也很难摆脱眼界狭窄等缺陷。

    商队扔下货物逃跑,就不去追击他们,这本身就是十分短视的事了。

    放走商队希望他们下次再带货物过来?巴普洛夫的狗都没有这么傻的。商队下次就算过来,也肯定会带更多人手,把货物保护得滴水不漏。

    另一种可能,就是逃出生天的商队会怀恨在心,引军队来征讨,或者雇一些佣兵前来找麻烦。

    身为游牧民,难道还怕别人用两条腿能在骑马的自己面前逃掉吗?如果追杀商队的话,根本用不着上前冲杀,远远地放几支冷箭,然后在后边撵着,光是精神负担都可能把商队给拖垮了。

    总之,把这些商队放走,真的是他们自讨苦吃——也就是给洛明提供了一些方便。

    如果这支商队没人逃回来的话,就算他想要发兵报复,也很难立刻找对地方,说不定那个部落在洛明搜寻他们的时候就直接迁移走了,逃得远远的,让他鞭长莫及。

    现在就不同了,商队逃回来这么多人,肯定可以顺利地带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方就算马上逃跑,那么多人的足迹和车辙等痕迹也不会被时间消磨干净,总是能够追上的。

    追上是肯定能追上,但是要怎么对付他们,面对这个问题,洛明陷入了思考。

    这次要面对的敌人,和往常遇见过的所有敌人都不同,和洛明给士兵们提供的假想敌也完全不沾边。

    洛明的士兵和怪物、普通人类交战过,而他额外给士兵们提供的假想敌则是康勒山伯爵的那支重骑兵。

    而这一次,他要对付的敌人之中,却有不少的轻骑兵。

    虽然都是骑兵,但轻骑兵和重骑兵的职能以及战斗方式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轻骑兵可不会搞什么朝步兵冲锋的事,甚至在看到洛明的步兵方阵之后,多半都不肯和他正面战斗。

    侧翼骚扰,攻击后勤线……洛明手头的兵力不怕正面战斗,甚至巴不得正面把对方打个落花流水呢。但遇上这种手段,就会感觉比较棘手了。

    就算对方只是逃也很麻烦,洛明手头上没有足够的骑兵,单纯靠步兵追击,速度终究有限,若对方望风而逃,那就麻烦大了。

    在一片陌生的草原上贸然深入,说不定还可能迷路,断粮断水,就算是铁军也要完蛋。

    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话,贸然出兵,说不定就要吃大亏。就算最终还是能打赢,也会出现太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

    面对这种问题,他决定还是问一下懂行的人士。

    格兰蒂姑且算半个,邓加尔也算半个,除此之外,只有知识而没实践过的阿雅也可以算半个……这就算凑出一个半了。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现在虽然只有一个半,但那些游牧民也不像是训练有素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