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长女当家 >

第38部分

长女当家-第38部分

小说: 长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间大屋,屋后还围了一个小院子,里头还有三间正房和一个厨房,那是村子集资兴建的蒙学,这里头付家出了大头,整整一百两,里头的书籍也是付家友情赞助的,四书五经,开蒙书籍,基本考秀才要用到的书这里头都有了。就是里头的塾师,也是大虎出面请来的老秀才,这算是对整个村子做的最有贡献的事情了,一时间付家在村子里的名声地位,那是绝对的响当当啊!前面三间正屋,中间一间是课室,左面一间是书屋,凡是村子里家境不好的学子,买不起书,可以到这里借书看,甚至在这里抄书,连抄书的桌椅都是齐备的,这绝对是方便了很多人。据说,大壮的小舅子,就常在这里用功。右面一间更是所谓的考前进修班一样的存在了,准备以后想要科考的学子在这里冲刺用的,因为里面是好些前人的试卷合集,绝对有参考意义,还有些钱粮,律法,数算之类的书籍,给那些准备以后当书吏等人用的,属于分流课室了。后面的小院子自然就是塾师的居所了。
当然在涌泉村,最具有神奇色彩,变化最大的就要数涌泉了,那一处无意中挖开的泉眼,加上付清丢下的灵石,在这两年间,已经美名传扬到了外县,常有人不辞辛苦到这里来接泉水回家。作为有病治病,无病防身的最佳必备使用,更有些附庸风雅的人称,只有这样的泉水才能泡出好茶,让不少*茶之人恨不得把泉眼挪回家去。有鉴于这泉水的知名度,还有粉丝如成县令和周老爷这样的官绅,所以自然有人捐赠了银两,由付大师设计并监督建造了一处遮泉亭,(说白了就是在这泉眼边上竖了些石柱,然后盖个顶,把泉眼稳固住,免得那天没了,用顶遮起来,免得这泉水让雨水冲没了,)不管怎么说,这已经成为了涌泉村,或者说是繁花县的知名旅游景点了,就是这边上的树林里,山道边,也盖起了听泉台,(就是个石台子)时不时有些自认为是文人雅士的到这里聚会,开个文会什么的,顺带还带动了这里土质野茶的销路,让不少家境不怎么样的人家多了几条挣钱的路子,像是脑子活络的大壮家,在他家小舅子的提醒下,还赶制了一批红泥小炉,竹节茶具,在那些开文会的斯文人中间挣了一笔。
至于野茶?付家特意将土法制作野茶的法子传给了村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上几手,只是制作的好坏有点差异而已。大不了,好的卖了,坏的自家待客吃,总是有用的,倒是让这涌泉村一下子雅致了不少。
村子里的人口也在这两年里又增加了几户,已经达到了三十户,已经能算得上是一个中等的村子了,再加上设施基本齐全,已经脱离了小村落的结构,周边的野物也基本不再随处可见,这安全上也好,人气上也好,完全像是个经营了几年的样子,可见这里人打猎的本事有多大了。
在这两年里,大虎潜心读书,和县城的教谕关系很不错,得到了不少的指点,不然这蒙学的秀才也请不到对吧,这也是人脉啊!最重要的是,大虎已经决定了,今年他就要去参加秀才考试的后两次考验,准备努力一把,把自家的门楣往上提一节,这立马成了付家全家的大事。




、65秀才和媳妇

大虎考秀才也是有了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今年,不管他中不中;接下来,
就要娶媳妇了;若是他能顺利的得个秀才的名头,那么这场婚事自然也能多添上几分光彩;若是不中,成家立业;先成了家,他也好继续努力,省的还有个未婚媳妇勾着心思。
当然这是谦虚的说法,事实上;付家的人在连着这么些年的灵气滋养下;在付清时不时的小灶补身下,一家子孩子也好,大人也好,脑子那都是属于聪明的类型,虽然达不到什么逆天的程度,可是这读书写字什么的,倒是有了几分优势,不说过目不忘吧,好歹这记忆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以前是背上四五遍才能背下的东西,如今两三遍就成了,这就是进步啊!不然就付大师这个年纪,现学的写字,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成个样子?谁信啊!
大虎自从决定了要考试,家里的事情那是基本就不怎么出面了,好在如今有爹了,他甩手也方便,家里还有付清这个掌舵的人在,二虎也九岁了,好歹是时不时也能顶半个大人用了,他一点不担心会有什么不妥当的,从开了春就开始一天到晚在学堂蹲着,不是自己学,就是趁着那老秀才空闲,跟着学,用功程度,直逼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人,再加上这孩子这几年也没有闲着,愣是把四书五经,还有几本关键的名家注释都背了下来,还有些什么史记之类的也记得七七八八的,如今这琢磨的不过是科考的格式,考试的行文方式,还有就是这八股,策论的本事,常言说的好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很多书,你读了背了,细细的去想了,这理解的也就能通透上三分了,在加上还有范文参考,要摸熟悉这考试文章的做法,其实就是个时间问题,还有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他也不是要考个什么案首,更不是什么一心要著言立说,没必要吧书本的东西去延伸到无限的高度,能理解的写的出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那就基本能过关了。
还有付清帮着不时的出些题目什么的给他练手,这么一来,水平属于直线上升啊!看的老秀才都觉得这孩子以后要是不考举人都可惜了,说不得,自己这个县里出个进士也不是不可能了。当然这老秀才的心里,那是在付家祖坟青烟直上云霄的情况下!这点还是要说明一下的。
付家的其他几个孩子,除了女孩子,那是付清负责教导,其他的男孩子基本全去了学堂了,就是舅舅家,姑姑家的孩子,也被送过来了,倒不是他们自家那里没有学堂,没有老师,关键是,这里舅舅家有房子,住的下,而且老师水平比他们那里的童生出身的塾师好啊!那可是秀才啊!吃喝衣物什么的,还有付家帮着关照,怎么能不来?
再说环境,这里清幽啊!读书人也多不是,晚上讨论个学问还有大虎帮着解惑,并且监督学业什么的。哪像他们家里!舅舅家,那是前面就是小工厂,一天到晚的都是敲打木头的声音,人家如今这业务做大了,大虎又给了几个新的织布机,是那种能在锦缎上织出镂空花纹一样的机器,最近大火,正赶工的厉害呢!为了挣银子,为了扩展家业,早日也做个小地主,人家张家舅舅已经把小工人数扩展到了四个了,能不忙乎吗!掰指头算算,出去成本和分给大虎和小工的银子,一个月近七十两的收入,那是很诱人的,要是能连续干上一年,攒下来,绝对能买上一百亩地啊!虽然这个有点奢望了,不过着订单忙上半年那是绝对有的。张家舅舅那是心头火热啊!他家如今可不只有大虎这里十亩地了,自家镇子边的村子里也有二十亩租给人家种呢!做完这一票,怎么也能再买上五十亩,几辈子都没有过的大家业正在招手啊!儿子丢给姐姐姐夫,那是绝对正确的。
至于姑姑家,更是忙乎,他们家如今这官道边铺子都有两个了,一个是老牌子鱼丸,一个是鱼皮粥的粥铺,家里也盖上了三进屋子,地也买了两回,和家中原本的土地连成了十五亩,按说,真的是不错了,没看见,他们那些跟着他的本家族人们,一个个不过是翻新了屋子,土胚房子变成了瓦房,加了牲畜棚,围墙什么的,买地也不过是两三亩地吗!绝对属于领头人的地位啊!可惜他们看到的是付家,张家的变化,深深的觉得羞愧了,自家还是不够努力啊!家业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啊!这样的情况下,就是蔡老太都卷袖子上场了,孩子愣是没人看着了,怎么办?送学堂呗,付家这边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啊!师资力量雄厚,周围环境氛围又好,(比他们家一屋子鱼腥味好的能上天了。)还有人看孩子!(付张氏最小的孩子去年六月份出生,有一个儿子,正是母*泛滥的时候。)还有学习的偶像大虎,可以激励孩子上进,就没有一处不好的,能不送过来吗!
于是乎,付清在大虎准备考试的这段时间里,那个任务重啊!简直就是王熙凤再世啊!一天到晚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好在这样的情况还是有收获的,到了六月份,大虎顺利的通过了州试,到了八月,又是过了府试,终于成为了一名红果果的秀才,虽然排名上不过是三等,排位更是在一百多名,可是这已经是付家往上数大概八辈子最厉害的科举成绩了。八辈子农民终于翻身做读书人了!不说别的,自家的田地那是可以开始享受免税二十亩的政策了,还能免去家中三人力役,见官不跪等等高人一等的政策。
不说大虎如何,付大师一家子在接到喜报的第一时间,全家都激动了,还有交好的村民直接上门,帮着把前院的门窗敲碎了,这叫改换门庭。
“祖宗保佑啊!快,闺女,我,我要立祠堂,写族谱。”
得,付家几辈子了,居然连个祠堂族谱都没有,可见这家里底蕴的问题是在是让人惊叹啊!绝对是没有出过读书人的最佳例证啊!
接下来,接下来还用说?这当然就是该大虎娶媳妇了,反正隔壁的曲大夫已经笑眯眯的开始帮着看黄历了,还有什么可说的?争取在年内完成吧!还是很来的及的,实在兴奋也能在十月份搞定,反正两家准备的都差不多了,不愁不利索。至于举人?一百多名还想考举人?拜托,请在读几年吧!反正这明年那是肯定没戏的!底蕴啊!这还是付家的大问题呢!
作者有话要说:提示:
这里架空中的荣朝行政分类如下:
全国十三个省,
三省为一路   一路长官为总督 二品
一省三个府  一省长官为巡抚 三品  乡试(考举人)
一府三个州  一府长官为知府 四品  府试(秀才)
一州三个县  一州长官为知州 五品  州试
一县三个镇  一县长官为知县 六品到七品 县试
一镇三个村




、66大壮家

大虎那里是大登科带着小登科;红光满面;意气风发,说不尽的喜气洋洋,
花团锦簇,连带着张家舅舅和蔡家姑姑姑父那里似乎也借着了光,一下子门第高了起来。这一现象让一心跟着大虎走的大壮看的眼红的不行。眼光一下子就放到了自家小舅子身上去了。好歹咱们家也是有一个读书种子的;不说秀才,哪怕是个童生呢!也是说明了自家跟着大虎家在拉近距离不是!
执念啊!这些年大虎家的转变;加上大壮跟着大虎的步子挣了钱,养了家,盖了房子;买了地,这跟着大虎走已经成为了大壮;甚至是他们一家子的执念了,那是有希望要上,没有希望,制造希望也要上啊!看看,这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哪里摆着,就像是伸伸手就能摸得到这样光鲜舒坦的样子,谁会不动心啊!
要说大壮家,如今那真的是,已经不是几年前那吃不饱饭的人家了,也是属于发家致富的典型人家了,若不是有大虎在前面遮住了他们的光芒,说不得也是要让大家翘着拇指赞赏一回的有为青年,属于励志故事的猪脚了。
大壮家如今跟着大虎买地,已经把家业曾产到了五十亩,这在以前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里牛也有了两头,后山原本的零星的菜地,经过他们不断地清理,合并,已经达到了一亩半,基本上家里的吃菜问题已经能完全的自给自足解决了,甚至菜园靠近家里房子这一片空地上还违章建了一个牲畜棚,养了五六头猪,他们家就在这山坡最上头,最靠近密林处,既然没有妨碍到别人的利益,自然无人注意。大壮更是聪明,基本上这养猪都是大小都有,每月杀一只猪,在进一只小猪,形成了循环,这杀的猪也成了村里各家每月的猪肉来源,大壮家成了不是屠户的屠户。挣得不少钱,至于养猪的材料,则是村子里开豆腐铺子的人家用剩的豆渣,还有些糠谷,泔水,成本不高,家里老头老太都能干得活计,绝对的养家利器。
大壮永远记得,和大虎他们一起去打猎的事情,那是他们家第一次一夜致富的关键,为了这个,他没少跟着大虎练功,就是射箭什么的也没有一天放下,家里也从一些老猎户那里去买了旧弓箭,时不时上山打猎,虽然多是些小猎物,可是这常年累月的,倒是也积攒了不少银钱,他们家男人多,哪怕是轮流出去,也足够了。甚至有一回在和大虎他们一起上山的时候,打到了五只羊,两头鹿,一下子又大大的挣了一笔。
村子里如今基本上是家家有地,人人有活,有力气的做完了本家的地里活计可以说去石场采石头,挣钱养家,还有人家看着村子里什么都没有,自然也就有了激灵的有了营生,做豆腐的,做木匠的,泥瓦匠,虽然都是属于副职,但是真的,已经是很红火的日子了,所以大壮家做了这养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