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长女当家 >

第17部分

长女当家-第17部分

小说: 长女当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了,最起码是属于吃得饱饭的人家了,可是这人少也也有人少的坏处,这干活的也少啊!他一天到晚的忙活也不过是糊了口而已,到了如今,儿子闺女大了,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家里更加的紧巴了,老娘又老了,做不大动了,补个渔网都能折腾半天了,家里还要想着儿子娶亲,闺女出嫁的事情,那是恨不得一文钱都掰成两半花啊!
这样的关键时刻,自家居然有了这么一个挣钱的方子,蔡老太喜得连连拍着自己的大腿称赞儿媳妇。
“我说呢,大虎就是个好孩子,像他爹,是个有本事的,当初你嫁过来的时候,你那个大哥不过是刚出师没多久,就能给你置办嫁妆了,等着大虎出生没多久,他愣是买了石场了,这本事,真真是没法说了,如今大虎也这么出息,还这么有情义,真是,老天开眼,保佑好人啊!让大虎他爹早点回来就好了。”
说话间,摸索着从自己的炕席下头摸出个小布包来,转身到了外间,从佛龛下头又摸出个小布包,最后是米缸下头,还是个小布包,最后收拢了,并且摊开了一看,每一个布包里头都有百十个铜钱。蔡老太又拿出了平日里藏钱的小罐子,里头倒出来几百个钱,把所有的钱都拢了拢,笑眯眯的对着儿子一家子说道:
“这是我攒的,一共一千三百七十文,本来是想着分开来攒钱,一份给承业成亲的,一份是甜姐儿做嫁妆,还有一份是老婆子的棺材钱,如今存了才没几年,你这就有了大用了,这钱不多,不过好歹也是能派上用场的。支上个摊子估计也用不了多少钱,鱼自家可以打,买上些碗筷什么的就是了。“
看着蔡婆婆这样子,蔡家姑父眼圈都红了,就是蔡承业也低下了头,只觉得心里发酸,还是姑姑利索,把所有的钱收拢了,往蔡老太手里一塞,大声说道:
“您这是做什么,您爱存存着,不用这些个。“
说话间从自己怀里拿出来一个小荷包,倒出来两个碎银子。对着看呆了的众人说道:
“看看,这是三两银子,大妞给我的,说是给我做本钱的,等咱们挣钱了再还,不用利钱,我大侄女心细着呢!早都想到了。“
说话间那个底气足的啊!眉眼都抖落着欢喜。就是姑父看着那银子也笑了,
“那孩子是个大气孩子,主意正。“
“那是,女红,掌家,理财,还读书识字,哪一样都是好的,我侄女那是比一般小姐都本事呢。“
说道这里,姑姑把银子又收了起来,对着蔡老太说道:
“您的钱且收着当私房吧,等咱们挣钱了这娶亲嫁妆的就都不愁了,到时候在另外给您买了好木材备着,大虎他舅舅那就是个好木匠,您以后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这话说的蔡老太也笑咪咪的了,人老了,只要孩子有心,她自然什么都听着好,忙不迭的点着头,转头问起两个孙子孙女在付家吃的可好,住的可好,等听到付家招待他们的宴席的菜色,看着孙女怀里拿出来表姐给的荷包,绢花,心里更是欢喜,只觉得这付家的孩子个顶个的好啊!
蔡家姑父或许是老实木讷了些,可是这姑姑却是个手脚利索的,没有几天就和村长说好了,在官道边租下来一块地,让姑父的叔伯兄弟帮着一起搭建了一个大大的棚子,虽然不过是竹子做的,还半敞着,不过是三面加上一个顶棚,可是好歹也是有了一个正紧的做生意的地界了。
因为一开始,不知道这生意怎么样,他们也没想着能做多大,所以不过是按着茶寮的借口告诉了别人,别人自然也不怎么眼气,这茶寮那是最不挣钱的活计了,这租钱都不一定能做出来呢!连着姑父的那些亲戚也劝了一通,觉得不合算。不过听着姑父说起家里的情况,也明白他这是想搏一搏,倒是也不好再说了。
另一边,姑父也托着大虎,弄了一个大些的石捣球,放在了家里,直接全家出动,每天他带着儿子出去打渔,家里蔡老太带着甜姐儿做生鱼丸,姑姑则是在那摊子上,支上了两个炉灶,一个准备烧水,好沏茶,一个准备做鱼丸,摆上了桌子,茶水和鱼丸准备一起卖。
也是这地界真的不错,不过是个把月,这里慢慢的还真是有了人气,好些人吃着这鱼丸好吃,还有人特意过来买的,这时候蔡家的那些亲戚才知道他们居然还有了这么一个好方子。
不是没有人眼红的,可是这是人家媳妇娘家给的,这相当于是嫁妆一样的东西,属于人家媳妇的私产,这婆家人那是都没有可以插手的理由啊!当然姑父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等着生意好了些,便让那些叔伯兄弟们把每天卖剩下的鱼拿到他这里,他也算钱收了,甚至还让两个性子老实的嫂子去给姑姑帮忙,在茶寮里不是烧火就是洗碗的,也能挣上几个钱。到了最后,更是直接把自己的船租给了别人,不在自己打渔了,每天从村子里收鱼,让个感情最好,最亲近的兄弟帮着处理鱼,自己家里的人做后面的工序。既保证了方子不会外泄,也让家里的亲近兄弟们也能得些好处。
不管怎么说,这蔡家单单是凭着这一个小小的鱼丸,不到两年愣是起了新房子,又买了三亩地,这当然是后话了。
这边蔡家姑姑家正红红火火的张罗着做这个鱼丸的小生意,另一边大虎正和张家舅舅研究着这纺车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30纺车织车

张家舅舅在付家直接呆了五天,大虎也教授了他五天,两个人加上付清一起
琢磨了五天,最终把这书里的东西给捣鼓清楚了,顺带在付家,张家舅舅就直接用木头做出了第一个成品,付张氏做为第一个使用人。
说起这个纺车,其实是属于大虎和张家舅舅合作出品的最新科技,准确的说是大虎提供书本上的各项理论和图样,张家舅舅则是根据经验和现实进行更正的产物,这东西要说在南方,指不定还有现成的,可是在这北方,那绝对属于稀罕的东西,因为这个纺车是纺织出来的细麻,或者细棉比外头常规的要精细上将近三分之一,最重要的是他们又做了一种最新的织布车,利用这新的纺车纺织出的线,染了色,可以直接纺织出花样图案的。
这样的好东西一出来,张家舅舅还不觉得什么,只想到这以后,家里的大姐,媳妇以后能在家挣银子了,这织出来的布一定好卖,自己还是很有本事的,而付清这是从这里看到了自此以后,张家舅舅的钱途。不过看的再清楚她也不会说的,有了姑姑那里的主意,她已经暴露了太多的聪明才智,说句不好听的,反常即为妖,她可不想让别人主意太多,再说了,这东西只要一出去,有见识的自然会想到像舅舅定做,不用她插手,这事也能顺利。既然这样她自然不用多事。
张家舅舅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回家了,对于一次的县城一行他们觉得很是满意,听到了姐夫的消息,吃了大大的席面,还得到了新知识,给家里多找了条财路,张家舅舅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给自家做上这么一套东西了,想来过上一二年,自家一定也能盖上耳房,挖个地窖,然后把厢房拾掇妥当,让儿子以后成亲有房子住了。舅妈更是开始计划起多少年攒多少银子,然后想法子搬到县城里来的计划了。
在张家舅舅制作出第一台,可以简单的织出云纹的织布机之后,付张氏就有了新活了,只是到底是做的样子,估计使用年限上要打折扣,而到了家里,熟能生巧,这第二台自然取长补短,做的更是紧密漂亮了,这舅妈钱氏看着就喜欢啊!立马也不出门了,就在家里捣鼓上了,整整在家呆了半个多月,织出来的布漂亮的,让这钱氏都不敢相信,更是直接在县城卖了一个好价钱。原本不过是两百文一匹的细麻布,愣是卖出了四百文,激动的钱氏差点掉泪啊!虽然是属于细麻布的料子,还是素色的,可是顶不住这东西做个孝衣正好合适啊!即有合乎孝道的那种披麻戴孝的规则,又兼容了美观细致别致的要求,立马就有布庄的掌柜上门下订单啊!
可惜人家钱氏真的不是职业织女啊!这效率那就不用说了,这看着银子想挣,挣不到啊!钱氏眼睛都要红了,好在人家订货的是个精明人,是布庄的掌柜的,商业嗅觉在这个县城,绝对属于一等一的,立马就发现了这纺车,织布车的问题,眼睛一亮,立马定下了十套这个车子,想着回去后自己直接找人纺线织布,这不是比买着这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强吗!
关键时刻,钱氏脑子清明了,看看人家这买布的架势,再看看这掌柜的闪亮亮的看着自家纺车,织布车的样子,挺起了胸膛,很是直接的说道:
“十两,十两一套,绝不二价,这可是宫里还特有的款式,是我们花了好些力气才从南面弄来的。光是图纸钱就花了不少呢!“
这话说的连个搁楞都不打啊!边上的张家舅舅差点就傻眼了,老天爷,这木头自己一分钱都没花,是自己上山砍得,自己光是出了些力气,这就能卖十两?
是的,这还真是就卖了十两,那掌柜的不过是皱了皱眉头,肉疼的砸吧了几下最,立马取出了三十两银子,说好了定下十套,一共一百两,三十两世定钱,两个月后来取货。至于钱氏自己用的这一套,他直接拿走了,也算在这里头,到时候直接给九套就成。说完还立马就立了契。
张家舅舅激动啊!这天上掉馅饼啊!一晚上愣是没有睡着,生怕自己睡一觉这银子就飞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让自家的大儿子往县城跑,让他找大虎去,这是他和大虎一起想出来的法子,这银子也有大虎的份,再说了这两个月做九套,他真的来不及,想想还是让外甥来给自己想法子。
付清听了消息也替舅舅家高兴,直接帮着出主意,让他们把砍树的活计转手让出去,直接收木头,然后流水线作业,大虎听了忙不迭点了头,转头就招呼着去了大壮家,告诉他们自家舅舅家最近收木头,让他们砍树挣钱去。一共要十五颗合抱粗的树,每一颗三十文。肥水不流外人田到了大虎这个地步,那也是一种境界啊!
清屏山山多,树木不值钱,若是捡柴火什么的,根本就没人管。要是成株的木材,也不过是砍上一株种上五铢幼苗就行了,而幼苗,也不值钱,有些只要插个枝条就能自己长。这样的活计那就是无本的买卖啊!大壮能不动心吗,一家子男人都拿着斧头出门了。
大虎呢,匆忙去了舅舅家,说了付清给的主意,然后提醒舅舅,最好请两个乡下木匠,合着表弟两个专门做下手,让舅舅自己组装,这样一来,一定能做完这活计,这乡下木匠手艺不行,做不了什么精细的东西,可是这做些基本的活计肯定是没问题的,让他们做最简单的开木头的活,省力了不说,还不容易让人学了这本事去。至于工钱,那才多少钱,就是顶了天了,两个人两个月,也不过是四两银子。
张家舅舅这个时候还处在晕眩状态,他长这么大,还真是头一次一下子能挣这么多钱,只觉得眼睛里看到的一切东西都带着一丝丝的银色的光芒,心里正没有了主意,外甥这一说,他立马就觉得正确的很,一定要照搬。等着这心思定了,这才想到了这分成的问题,一心想要和大虎平分,就是舅妈也张罗着买了一只鸡要请大虎好好吃一顿。
大虎不想要,这活都是舅舅自己做的,自己拿钱算个什么事儿啊!不过张家舅舅在这一点上很是坚持,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这图纸,这思路全是大虎他们的,自己不过是动了动手,这怎么能不算大虎的呢!
张家舅舅也是个倔脾气,最后说了,要是大虎不要,他宁可这生意不做了,他也不像占了外甥的便宜。大虎想了想,最后提出,他这图纸也不过是出了一半的力,这么的,他就直接拿三成,算是他出脑子的分子,七成算张家舅舅的,那是又出脑子又出力,合该拿大头,并且说了,要是这样舅舅还不行,他就直接回家,以后有事也不敢再找舅舅了。最终这方案算是通过了,只等着这活计做完在结账,并且张家舅舅关照了自家大小子,以后这家里要是还有这样的活计,让他一定记账,到时候要和大虎结算的,不能出了岔子。
这舅甥两个推让间,这感情倒是越发好了起来,虽然他们穷,没有见过多少的银子,可是他们把信义,情分看的比银子更重,在家的付清知道这一出大戏,对着舅舅家更加亲近了。而大虎也在这两个月里不时的去帮忙,最后送货时,还亲自赶了牛车过去,帮着运货。也顺带得到了舅舅的嘱托,让他再县城帮着找个大些的房子,他们一家子如今有了这么一笔银子,再加上原来住的房子也能卖上个四十两上下,张家舅舅心活了,也不想着什么再老房子里盖耳房,挖地窖,修厢房了,他想要直接在县城买个更大些的房子,一方面能和自家大姐住的近些,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