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我的AR女神 >

第398部分

我的AR女神-第398部分

小说: 我的AR女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家庭情况都和他仔仔细细的介绍了一遍,那么礼尚往来,自己也应该把自己的情况交代一下。不管怎样,既然两人以兄弟相称,那就应该以诚相待。

    想到这儿,赵荣当然赶快开口说道:“我当然不介意啦,二哥刚才不是也把自己家里的情况说了嘛。本来小弟我也是要说的,要不是刚才小桃捣乱的话。估计我现在都交代完了。要知道,我家里的情况,可是比二哥家简单而又无聊多了。”

    看着逐渐摆脱刚才那种诡异的情绪,慢慢恢复活力的赵荣,宫羽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才是他认识熟悉的小兄弟,刚才那种心灰意冷的模样,还真是不适合这个灵动的小家伙。

    再听到赵荣形容自己家的那个形容词,宫羽不由得有些想笑,有谁会用无聊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家庭呢。

    也就是自己这个小兄弟,才会另辟蹊径,这样说自己的家。但不管怎样,只要他同意开口,介绍自己的家庭,想来,即使他家过于简单,那么自己也有了话头,会联系到小桃身上。

    要是能够解决这两人身上的矛盾问题,那就是太好不过了。宫羽在心中暗暗给自己的机智,点了个赞。之后他就在一旁认真的听着,赵荣说着自己的家庭情况。

    “我家是个大家庭。家中还有一位祖母在世,她老人家今年70多岁的人,身体健康。据我估计,活到一百岁也不成问题。”赵蓉一开口,就把自己家中的那尊大佛介绍了出来。

    要知道,在家里最宠爱赵荣的,那就是这位老祖宗了。两人之间相处,不太像,祖母和孙女儿,反而像是忘年交一样,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说不完的话。一老一小凑在一起,能让一家人头疼不已,主要这两人都属于那种,不太守规矩,做事全由心意的人。这就让习惯了规矩,一板一眼做事情的人们,感到一阵阵的无力和头疼。

    很显然,赵荣并不觉得,自己和老祖宗之间相处有什么问题。反而此时,他得意洋洋的说道。

    “我祖母是家里最理解我的人了,我们俩常,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要不是我父母总是要时刻提醒我,应该尊重祖母,做一个乖顺的后辈,我估计我能跟祖母两人做好朋友,就像我现在和二哥一样。”

    说到这里,赵荣突然意识到,自己说话容易让人误会。毕竟,他说和祖母两人相处,就像他现在和宫羽两人相处一样,这难免会让宫羽觉得,自己把他和自家的老祖母相提并论。

    于是赵荣立刻开口解释说道:“二哥,我刚才说的话的意思是说,我和祖母相处时候那种轻松的感觉,就跟我和你相处的时候是一样的。但是你和我祖母两人,性格爱好却是完全不同的。我祖母那人更像是个老小孩儿,总喜欢拉着我,说一些家里其他人的糗事。”

    也许是想起了,以往和祖母相处的时光,赵荣此时整个人脸上发光,眉眼带笑,就连刚才紧抿的嘴角,也放松了下来。

    宫羽看到他此时的表情,就知道赵荣和他家的那位祖母,相处的应该不错。刚才赵荣所说的话,虽然容易让人误会,但是宫羽心中却是没有任何其他的理解,他能明白,人和人相处是靠缘分的,就像自己和赵荣见面一样。

    一开始,他还没有太多的感受,可是随着和赵荣相处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意识到两人相处之时,那种轻松的感觉,还有那种迫不及待的,就想和对方分享自己心中的想法,和秘密的那种欲望。这些情绪,都是他和其他人相处之时,没有遇到的。

    此时,宫羽倒是有些庆幸,刚才这位对家里形容,用无聊这个词的小家伙,也能够在家中,找到一位和他志趣相投的长辈。

    但很快,宫羽就意识到,既然有这样一位,和赵荣谈得很开的长辈在,那么他就不应该,在形容自己家的时候,用无聊这个词语的呀。还不等宫羽开口询问,那边赵荣已经把他的疑问回答了出来。

    “我和祖母相处的很好,可是我父亲母亲,却因为这种那种的事情,根本轻易的不放我去见老祖宗。我和我祖母也是好几天才能够见上一面,而我们在一起,能够痛快的聊天的机会就更少了。”

    一想到这家的父亲母亲,一方面教育自己,祖母年岁已大,应该让她颐养天年,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去打扰祖母。一方面又用各种各样的功课来束缚自己,打发自己的时间,根本不让他去祖母面前露面的情景,他就有些气愤。

    就是因为这样,以至于,除了平时请安,他能够和祖母见面,其他的时间两人要想单独相处,几乎就是没有可能。

    每每想到这一点,赵荣心中都不由得叹气,他当然知道,自己父母的说的话是对的,也很有道理。

    可是在他看来,祖母身体硬朗得很,说话中气十足,做起事来更是风风火火,根本就没有到那种需要静养的程度。

第855章 限制() 
赵荣心中在叹气,他当然知道,自己父母的说的话也是对的,听起来也很有道理。可是在他看来,祖母身体硬朗得很,说话中气十足,做起事来更是风风火火,根本就没有到那种需要静养的程度。

    难道他自己不清楚,还不就是因为父亲母亲跑到祖母面前,三番五次的说起自己需要学习各种的东西,以及需要自己修身养性,板一板自己活泼好动的性子,这才让祖母不得不按照他们的意思,缩短了和自己见面的时间。

    虽然赵荣心里知道,父亲母亲这样做也是为自己好,但是他的心中就是,不那么舒坦。好像这两人就生怕,她和祖母他们两个凑到一起,会惹出什么事端一样。

    而实际上,他和祖母两人也的确都是怕了父亲母亲那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说教之词,不得不,按照那两人的意思行事。即使是祖母,但她也只能表明自己,在家中最为宠爱自己,但却不敢再做更多的事情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荣很是气愤的原因,在家中他总是觉得很是憋屈,就连祖母那么大年纪,作为一家之长都不能为所欲为,在那个家中,又有谁能够随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

    但不管怎样,在家中最宠爱自己的就要数自己的祖母了,所以,赵荣在介绍自己家庭之时,向宫羽第一个介绍的,就是他这位可爱的祖母。

    宫羽在旁边只是怔怔的点了点头,并没有插任何的话语,他可以看得出,眼前小兄弟对于他祖母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

    可想而知,那位祖母对待他这位小兄弟,也的确是爱护有加,而且小兄弟所说的,认为自家祖母能够活到一百岁这句话。宫羽能够从那句话语中,听到小兄弟心中,满满的真诚与祈祷。

    他的心中暗暗的想着,看来小兄弟这位祖母,对他的确是非常的好,同时也很清楚,他的这位小兄弟同时也在期盼着,自家祖母能够长命百岁。

    此时宫羽只觉得,自己这位小兄弟很有孝心,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赵荣心底其实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他只希望自家这位老祖宗,能够活得越久越好。

    就连赵荣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心里居然有这样的一个感觉。总觉得如果自己的这位祖母去世的话,那他的生活环境,会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所以,虽然没有清楚意识到这一想法,但赵荣本能的,就是期盼着自家祖母,能够健康长寿。当然,对于这样爱护自己,以及与自己如此合拍的一位祖母,从心底赵荣也是希望,她能够长命百岁的。

    接下来赵蓉的面容一肃,这才和宫羽说起自己的父母:“我们家没有分家,我父母排行老二。大伯一家在我出生前就去外地做官,据说是遇到了匪患,所以他们一家人都遇难身亡了。现在家中做主的,也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

    说起自家大伯那一脉分支遇难身亡,赵荣的脸色也只是暗了一暗。在家里,大伯这一家的话题是禁忌。这些情况,还是他以前过年的时候,偶尔听多嘴的亲戚说过的那一两句话,这才拼凑分析出来。

    记得小时候,他是追问过母亲,有关大伯一家人情况的时候,母亲的脸色是非常阴沉的。所以小小的赵荣就已经知道了,有关大伯的话题是不被父母所允许的。

    而那之后,他母亲更是三番五次的告诫他,不要再提前大伯一家,更是不要在祖母面前提起大伯一家。当然,那时候母亲的理由是,祖母年纪大了,一想到大伯一家遇难身亡,自然就会伤心,对她身体不好。赵荣当然也就不曾提起过那一家人。

    此时,赵荣实际上是在他有生以来,第二次提起大伯一家人。不知怎的,他就是觉得,对于刚才对自己毫无隐瞒的宫羽,他应该把自己家里,自己所能知道的所有情况,都和他交代清楚。

    要知道,有关自家大伯这一家人在外地遇难,以至于那一家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活下来这些话语,他就连自己那个和蔼可亲的祖母都没有提过。

    当然,这是因为母亲三令五申的,要求自己做出保证。但是母亲可没有要求自己,对于其他人隐瞒这件事情,所以现在,赵荣说出自家大伯那一家的话语,虽说并没有太多情绪波动,但仍然心中也有一种畅快。

    自己终于和其他人说起大伯这一家了,也不知,父母为了什么,总之在他们家里提起大伯那一家人,都是很大的禁忌。可是,自家父亲不过还是被所有人称作二老爷。就这一点来说,赵荣觉得一家人绝口不提大伯一家,实际上有些掩耳盗铃的意思。

    想到这儿,赵荣不由的把自己从亲戚那里听到来的零碎消息,也一股脑的说了出来,“据说我家大伯年少时读书非常厉害,也是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举人,更是考上了进士,最终被皇帝看中,作为天子门生,掌握一方水土,做了父母官。”

    从那些碎嘴的亲戚大婶那里,赵荣偶尔的能够听到他们私下议论的时候,谈起自家大伯那种感慨的语气。对于那样能够读书,年纪轻轻就做官的大伯,以前赵蓉心中是没有什么概念的,要不是今天,宫羽说起他大哥参加举人考试这件事情,赵荣几乎都忘记了,他们家也是出过读书人的。

    要知道,虽然自家大伯的确是读书,考出了功名,当了一方父母官,可是自己的父亲却完全并不喜欢读书。他只喜欢欣赏各位大家的山水泼墨,收藏名家的字画。但本身算起来,他却是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考中的。

    从小的时候开始,赵荣一直认为读书人应该和自己父亲一样,每天就是在书房里鉴赏这名家佳作,或是红袖添香,要不就出门或是邀友喝酒谈些风花雪月。

第856章 读书人() 
赵荣从小就一直认为读书人应该和自己父亲一样,每天就是在书房里鉴赏这名家佳作,或是红袖添香,要不就出门或是邀友喝酒谈些风花雪月。

    赵荣从小的时候,就属于那种无法无天的性格。小时候,他在家里更是有老祖宗护着他,即使犯了最大的错也没人敢说他一句。这就造成了,赵荣能自由跑来跑去的时候,家里前院后院,只要他想去的地方,没有地方能拦住他的脚步。

    所以小的时候,赵荣经常会跑到父亲书房里偷看,父亲在书房中做些什么事情。毕竟在后院的时候,母亲和那些兄弟姐妹日常做的事情,赵荣早已不感兴趣。反而是这位经常身处书房,很少在后院路面的父亲,更让赵荣感到好奇。

    再加上小孩子嘛,难免的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的偶像,所以,赵荣把后院都转了个遍之后,他的目标就改为了在前院的父亲书房。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赵荣发现父亲在书房中过的日子,是非常舒适的。每天他也就是邀请三五好友小酌一杯,然后在席间谈论一些,他们认为风雅的事情。或者是父亲欣赏着自己收藏的那些藏品,其实父亲很少看书,或者是写字,即使是做画,也是在小丫鬟的服侍下,画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在小小的赵容心里,读书人就是这个样子,那读书其实也是一件乐事。但是后来随着年纪增长,赵荣终于进了学堂被先生管教读书了。那时候,他才知道,读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再回想到自己小时候看到,父亲在书房的场景,不由得让赵荣产生了怀疑,父亲真能算是读书人吗。

    年纪更大一些,赵荣偷听到一些亲戚们私下里的谈话,这才知道,父亲在家里根本就不算是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反而是在家中没人提起的大伯。

    据那些人说,大伯从小读书天分就极高,很小的时候,就比其他兄弟聪明的很,更是年纪轻轻就考下了功名。要是大伯还活着的话,他们家估计,要会比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