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师上位记 >

第485部分

天师上位记-第485部分

小说: 天师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宗之转身拿起身后插了一根枝丫的花瓶看了片刻,道:“槐树枝。”

    风水堪舆之说上有言“槐树易招阴邪之物”。

    “这个人在这里住了那么久还不出事,也是厉害了。”卫瑶卿叹道,“我当真佩服他,这宅子都修成这样了,居然没有见到半点鬼魅之物,也是厉害。这样的人物也不知姓甚名甚,记个姓名,改日我去做些辟邪符将他名字弄上去,这辟邪符定然灵验的厉害。”

    一连几个“厉害”蹦了出来,可见她是真觉得这个人“厉害”的。

    裴宗之将插着槐树枝的花瓶放回原处,拿起方才装大印的锦盒,取出大印,而后翻转过来倒了倒,又倒出一枚小印来。

    “林世同。”

    “我们还是去隔壁借县志吧!”记下这个名字,卫瑶卿将东西放了回去,悻悻道,“他厉害,我们不厉害,这地方还是不要多呆了。”

    ……

    借县志是真的借,甚至没有将县志拿出衙门,卫瑶卿只是将县志翻看了一遍便放了回去,而后就起身离开了。

    天刚朦胧,船舱门前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这么有礼,一听便知道不是那个什么刘凡。”卫瑶卿说道。

    起身开门,门外站着的是个大腹便便的商人,见她出现,当即就施了一礼,道:“见过大天师,在下是老祥泰的管事。”

    卫瑶卿瞟了他一眼,道:“谢老太爷找我有什么事?”

    那管事道,将手里的木盒递了过来,道:“大人们日夜兼程,今晚应当就能赶到临江城,老太爷在信中说要我等配合大天师做事。”

    “这么快能到……换乘了好几回千里马吧!”卫瑶卿接过木盒道了声谢,回到舱中,木盒最上头的就是一本临江城县志,这个他们已经看过了,下面是当地趣闻轶事,以及这位林世同大人的背景。

    林世同是进士出身,那一年科考正逢长安城新老不接的时候,官职空缺比往年都多了不少,原本林世同有机会留在长安,但后来却主动请缨求了外放。他在各地做县令,皆政绩平平,无功无过,每一期满便换个地方继续担任县令,直到五年前被调来临江城。大楚官员考核每五年一回,这一次临江城的县令他依旧做的政绩平平,算算日子,三个月后,就是他调离临江城的时候了。

    “原是个万年老县令。”卫瑶卿感慨了一句,“不过如此的话,这个林世同因为即将逢五年考核,他如今还是政绩平平,若是因为怕这里所谓的‘河神’惹出事来,故意压下,不上奏阴阳司,对外也说的过去。”

    怕影响官员考核这个说辞若是在他们今日没有夜探这位林大人家之前,也是个能服人的说辞。

    不是每个人遇事都喜欢正面迎上的,有些人就喜欢退避甩手,这位林大人若是个甩手县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可能做下这种故意压下不上奏的事情。

    卫瑶卿一个念头之间便已为这位林大人寻了好几个说辞,如果她没有见到那位林大人的家宅的话,想来未必不信此事。

    他们在舱内翻着这些谢家送来的消息时,渐渐天已大亮,船老大带着一身水汽敲开了舱门。

    外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船老大脸上露出几分喜色,道:“县令大人来消息了,明早就可以出发了!”

    卫瑶卿点了点头,状似不经意般问了一句:“船老大,那个船工的死因查出来了?”

    船老大脸上的喜色微微一凝,顿了顿又欲盖弥彰的干咳了一声,道:“早说了是意外,绑棋子的铁丝松了,运气不好罢了。”

    裴宗之坐在角落里突然插了一句:“明早出行,不怕再有意外了?”

    “不会,下雨了呢!”船老大见他二人一个兴味十足一个面无表情的样子,不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二位身份应当不一般,天还没亮老祥泰的人站在你这舱门前那般恭敬,想来也是贵人,便也不拿胡话搪塞过去了。只要天公下雨,河神便不会出来,放心就是了。”

    “原来这河神害怕雷公电母。”裴宗之点了点头,一板一眼的说道。

    明明是严肃认真的语气,却不知道为什么让人听出了几分嘲讽,船老大无奈道:“我也不过是个混饭吃的,糊涂一些也无妨,大家都这么说,总有它的道理。”

    说罢这话,船老大正准备转身,突然觉得肩头一沉,他本能的弓起身子想要挣脱开来,这三教九流的人物,小小的一个临江河面也是个小江湖,身为巨阙号的船老大,也会些功夫,只是这功夫落到真正的高手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挣扎了两下,船老大没有挣脱开来,不由无奈的看向出手的人,手搭在他肩头的是个那个形容俏丽的少女,而方才出声的男人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但身上的气息却让他觉得更为危险。

    想到他们上船那一日轻松捞起几个包袱的情形,船老大知道挣脱不开来了,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应了一声是。

    “大哥,怎么称呼?”卫瑶卿问道。

    “这一带的人都叫我二莽。”

    二莽未必是真名,但在这一片河面上传开,就算不是真名也有真名的震慑力了。

    卫瑶卿轻笑了一声,道:“二莽大哥,进来聊聊吧!”如抓小鸡一般的把他抓了进来。

    舱门关上。

    二莽在舱中那个小板凳上坐了下来,人高马大的汉子坐在小板凳上有些滑稽,但舱里三个人谁也没有计较这些。

    案几上摊了一桌子的书册、纸张并未收起来,二莽才扫了一眼,便吓了一跳。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他远远看到老祥泰的那个主事敲开了这两人的房门,神情恭敬的送上了一个木盒,原以为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物或者金银财宝之类的,没想到却是一盒子的书与纸。

    能在这一片河面上混成老大的自然不可能大字不识,他也是识字的,正是因为识字才愈发的觉得心惊肉跳。

    那些书与纸是临江城的县志、城里的趣闻轶事,还有县令大人的身平背景。

    久混小江湖的二莽本能的生出了一股危机感:临江城怕有大事要发生了。

    zwqiushu

第九百七十二章 来临() 
这两个人不是一般的权贵,或者可以说不是过路权贵,而是想要在临江城插手了。

    二莽叹了口气,对他们二位却并不排斥。

    “河神祭祀什么的死了不少人了吧?”卫瑶卿说道。

    二莽点头:“少说也有几十个了。”这也是他不排斥的缘由,真有“河神”什么的,那就请京城阴阳司的那些天师们过来看一看,没有的话,那就查查是什么人在背后装神弄鬼。这官府一面说着是人在装神弄鬼,一面却又查不出什么来,就这般明着不信又查不出缘由来的举动反而让大家更相信“河神”作祟,偏因着官府的态度,就是不请人过来瞧瞧。

    “县令大人不准,可你们这些河面上做生意的难道就没有请什么江湖术士过来看看的么?”卫瑶卿道。

    二莽叹气连连:“我虽未找过,但有船老大确实从别的地方请过一个小有名气的术士过来,可那术士才来一晚,准备第二日早上看个究竟,结果第二日一大早,就被河神送回来了。就因为这个,原本对这件事将信将疑的人都信了‘河神’作祟的事情了。”

    他说的“送回来”就应该指的是双手双腿被绑在木抬上送回来那种了,卫瑶卿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毕竟咱们临江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临江河几辈子都没听说这等事情,突然冒出来,一开始都是不信的。”二莽道,“看这‘河神’如此厉害,就有些怕了。”

    可怕归怕,事情还要继续,这一次,他出行忘了祭祀,结果死了个船工,更是让原本心里对“河神”还有些存疑的二莽已经完全相信了“河神”的存在了。

    “那说说咱们这位林大人吧!”卫瑶卿并未在这件事上继续追问下去,转而将话题绕到了林世同身上,“你觉得林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也没什么特别的,咱这地方平日里也没什么大事发生,有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二莽说道,“林大人不是什么贪官,但要说如何厉害也没有。”

    “中庸。”裴宗之在一旁吐出了两个字。

    二莽连连点头,道:“对,对,就是中庸这个意思。”

    “林大人的宅子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来了之后吧!”二莽想了想道,“也没有注意。”

    “他家的门与别家的门位置不同,你也没注意?”卫瑶卿睨了他一眼,问道。

    二莽干笑了两声道,“那又不碍着旁人,林大人自己喜欢,我等还能管不成?听说就是林大人为了办案方便,县衙办案的地方在后院,他方便进出便换了个位置。”

    “红灯笼呢?”卫瑶卿又道。

    二莽不知道怎么了,只觉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倒不是心虚,只是这个少女如此快的追问,看似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却每每问出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一深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这不太对劲还是围着林大人展开的,莫不是想办了林大人吧!

    二莽心惊之下,不敢有半点隐瞒,忙道:“就是河神的事情出来之后挂上的,毕竟这河神祭祀死的人也没个理由什么的,后来也不知谁说挂红灯笼辟邪,越传越快,红灯笼又不值几个钱,就连县衙还有林大人他们家里都挂上了,大家便都挂上了。”

    卫瑶卿失笑:“那辟邪了么?”

    二莽道:“还是有一两个倒霉的死的,挂个灯笼又不碍什么事,就随他去了。”顿了顿,二莽又道,“除此之外,就好像没什么事情与县令大人有关了。”

    卫瑶卿只道“有事会再来叫他”便放他回去了。

    雨一直在下,临近傍晚的时候,老祥泰的管事又敲开了他们的舱门,施礼过后道:“大天师,人过来了,要去看看么?”

    她还未答应,裴宗之便从包袱里取出一把油纸伞撑开带着她走了出去。

    跟着老祥泰的管事走到甲板上,朦胧细雨中,一艘不亚于巨阙号的船正向这边驶来。

    “这是我谢家从别处调来的货船,穿上的船工、客商都是我们的人。”

    卫瑶卿抬头看向那个大腹便便的管事,赞道:“谢老太爷果真大手笔!”

    管事笑呵呵的摸着肚子道:“上头吩咐了,要配合大天师做事,大天师尽管吩咐便是了。”

    河面上被雨水打出涟漪点点,雨中的临江河很有几分秦淮烟雨的美丽,她看了眼身边的裴宗之默默收回了目光。没有再欣赏临江河面美景的心思,她看着那搜货船向这边驶来,随着两船相距越来越近,站在船头撑着油伞的几道人影也越发清晰。

    一眼便从中找到了两个熟悉的影子。

    崔璟和王栩。

    怔了一怔,卫瑶卿了然,想来是安乐缺少人手,上次济南的事情尝到了甜头,这次又故技重施了。

    卫瑶卿抬手朝他二人挥了挥手。

    那两个人并没有朝她挥手致意,她看向身旁的裴宗之道:“怎的也是崔王二族中出来的,也不知回礼,真是无礼是不是?”

    老祥泰的管事脸上的笑容顿了顿,随即越发灿烂起来:他们谢家做事还是很有礼的,挑不出什么差错来。

    裴宗之道:“可能是看不见。”崔璟和王栩并没有内力傍身,所以目力也远不及他们。

    “那就算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卫瑶卿负着双手站在甲板上看着那艘船靠近,待到老祥泰的管事抬手施礼时,才朝那几个站在甲板上向她拱手施礼的人点了点头。

    站在甲板上的几位大人皆是一副富贵客商的打扮,其中尤以崔璟和王栩两人最为出挑。

    待到两船并行时,王栩走到与她正对面的位置,道:“我原以为要好一阵子不见你了,没想到又见面了。”语气中有些无奈。她才离开几天啊,难怪祖父在他临行前在骂她‘大天师就是大天师,还真是贵人事多!’,而且但凡有事,一般还不是什么小事。

    “我可不晓得陛下请了你们过来。”卫瑶卿摊手一副无辜状,顿了顿,却也笑了,十分满意的模样,“不过请你们这些人过来,也叫我放心了不少。”

    “你放心,王司徒却不放心了,让我们离你远一些。”崔璟突然出声道。

    卫瑶卿也不以为意笑道:“王老太爷一贯如此口是心非,我懂得。”

    老祥泰的管事将头偏到一旁,不敢让她看到自己脸上的笑意:上头在信里特意提到王老太爷说这位大天师年纪虽小,脸皮却不薄,如今还真看出几分来了。

    zwqiushu

第九百七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