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师上位记 >

第458部分

天师上位记-第458部分

小说: 天师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以他的是女孩子“噗嗤”一声的轻笑,看到狄方行不解朝她望来的目光时,卫瑶卿忙摆手,道:“没事没事,只是觉得老大夫一把年纪还真不容易的。”

    狄方行当然不会相信这种说辞,但看女孩子脸上的表情只是在笑便没有细问,他跟卫天师他爹属同辈之人,自然不能理解这些年轻人脑子里想的东西,左右天马行空的,他也猜不到。譬如蒋忠泽有个双生兄弟这件事谁没事能想到这个?

    杨老大夫走了进来,虽然论身形狄方行比她大了不少,但杨老大夫一眼就看到了坐着的那个朝他望来笑着招了招手的女孩子,他翻了个白眼,朝狄方行敷衍的问了一声安之后,便看向了她,语气中颇有几分不悦:“卫天师,你有什么事大可私下寻我,用得着让大理寺的官差如此大阵势的上门么?可叫老夫家人一顿惊吓,还以为老夫招上了什么事呢!”

    他话音才落,狄方行忙咳了两声,道:“杨老大夫,是本官让人上门请的你。”

    杨老大夫:“……”原来搞错了,他还以为是这丫头呢!没办法,不知道为什么,不管什么场合遇见她又恰巧有点事的话,他下意识的就觉得这件事是她做的。这种感觉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外头的官差端了两张椅子进来,在狄方行的指示下,就放在了卫瑶卿的对面,狄方行请杨老大夫坐下。

    杨老大夫坐了下来,此时也心头稍安,知道不是自己犯了什么事,而是这两位大人怕是有什么旧事想要问他。

    “杨老大夫,您替蒋大人看过病吧!”狄方行率先开口道。

    猜测蒋忠泽记不住事,他们便第一步想到了问太医署有没有这样的记录,熟料太医署的太医翻了翻医案才发现,近二十年来,蒋忠泽就没有请过他们,医案上一片空白,唯一的一次是二十年前蒋忠泽方才入仕不久的记录,那时候请的大夫就是太医署资格极老、长袖善舞也是最受权贵欢迎的杨老大夫。

    卫瑶卿一看就乐了:这杨老大夫这么些年各种权贵的隐疾、旧疾还有难言之隐还当真知道不少,也得亏他会做人背景又不错,那么些年还好端端的在长安城里精神矍铄的跑来跑去!

    杨老大夫眉心跳了跳,一摊手:“怎么?你二位是想问蒋大人的事?”他说着便蹙了蹙眉,抬着下巴道,“但老夫一贯嘴上牢固,答应过不外传的事是绝对不提的,否则让老夫如何在长安城立足?”

    杨老大夫说这话时神情激动的拍着桌子,桌上的笔架险些被他拍的倒了下去,卫瑶卿伸手扶了扶,及时扶住了笔架、

    狄方行看的一愣,正想说两句套一套这老大夫的话,没想到对面的女孩子已经开口了。

    “好了,杨老大夫。这件事是我们逼您的,您就说吧!”她说着,戏谑的对杨老大夫道,“姿态已经捏了,这件事非同小可,陛下一直盯着呢,可不是守信的时候!到时候有人问起,您将此事推给陛下就是了。”

    守信自然要守的,人无信而不立,杨老大夫嘴巴也确实牢,除了向她“泄”过几回密之外,倒也没听说在外头胡乱说话,权贵看重他的就是这点。所以,这守信的姿态是要拿捏的,一般的事确实可以不说,但这件事太严重了,卫瑶卿提“陛下”两个字也是在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

    杨老大夫自然知晓轻重,冷哼了一声,便开口了:“蒋大人入仕时老夫替他诊治出患有不治之症。”

    听到“不治之症”四个字,狄方行脸都白了,正想接着问,突然“咦”了一声,道:“不对啊,那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吧,什么不治之症能活二十年?”

    杨老大夫气的胡子颤了颤,唾沫星子都飞出来了:“不懂不要乱说!谁告诉你所有不治之症都是要送命的?蒋大人这个不送命,就是活的累了点。他有失忆之症,而且是极特殊的一种,除却以前的事,从患失忆之症起,他便只能记个几日的事情,这个谁来治都不行!”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瞒着的缘故。彼时蒋忠泽这个刚入仕的官员极为年轻,而且以杨老大夫看人的眼光,觉得此人绝对大有作为,若是旁人知道他有这毛病,这官如何还做的下去?

    为官者记不住事乃是大忌,看乔相爷如此挣扎不肯放手就是了。但乔相爷这是年老得的病,蒋大人可不一样,那时候还年轻。年老的乔相爷都不肯放手,蒋大人又如何肯放手?所以此事就瞒了下来。

    而蒋忠泽心志之坚定也超出了他的想象,一路默默地爬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之上,每每想到他有这么个隐疾,杨老大夫便觉得可惜,真是“天妒英才”,若没有这种毛病,蒋忠泽怕是早早便崭露头角、锋芒毕露了吧,也不会如此不声不响无差无措的为官做事。

    这件事一旦说出去,蒋大人的官途也就到头了,所以不能乱说。

    卫瑶卿想了想,问:“那这些年,蒋大人可私下寻过您看病么?”

    杨老大夫想了想,点了点头,道:“寻过一次,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老夫刚离开太医署准备颐养天年,一大早蒋大人就出现在老夫门前,神情很是怪异,问老夫还记不记得他的病,老夫当然记得,忙把他请了进来,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呢!熟料,什么事情都没有,临了时还给了老夫一包金子,蒋大人都如此了,老夫自然不好意思收他的钱财,就没拿。”

    狄方行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杨老大夫果然高洁!不过几年前的事情了,杨老大夫您还记得住么?”这老人果然是个人精,拿捏的准呢!

    “老夫身体好着呢!你请我看过几回病老夫都记得清清楚楚!”杨老大夫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只是再次看向卫瑶卿,问道:“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卫瑶卿看向狄方行,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摇了摇头,送这位“权贵隐疾之友”离开了。

    虽然厌恶蒋忠泽的做派,待到杨老大夫离开之后,狄方行却还是忍不住唏嘘道:“如此听来蒋忠泽还挺可怜的,有人借他的身份做什么事他都不知道。”

    卫瑶卿却道:“蒋大人确实挺可怜的,但无辜却也不无辜了。”

    狄方行奇道:“此话怎讲?”

    “如果我是蒋大人那位孪生兄弟,我要借他的身份做些什么委实再简单不过了。他做事不是都要记录下来么?那么就只消在他的记事本上写下自己做的事情,待到记忆再次空白时,不管是不是他做的,他都会以为是自己做的。”卫瑶卿说着将几本旧日的记事本方才他面前,指着其中明显被胡乱扯去的几页痕迹,“不少锁起来的旧本都有被扯去的痕迹,蒋大人患失忆之症如此严重却没叫人丝毫察觉,可见是个极善于隐藏心思缜密又极有谋略之人,身边所见与自己所记如果不同,他一定会发现其中有问题。”

    狄方行听的瞠目结舌,此时终于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看着面前年轻的女孩子,咋舌道:这也太会联想了,但不得不说这也不是乱想,不少都找到了凭据且合情合理。果真还是年轻人想象力好么?他暗道。

    “打个比方,如果有人写了错误的消息诱导蒋大人以为自己在为陈善做事,譬如说写自己一天去何地与何人碰面了,但蒋大人遇到身边的同僚却告知他一整日都在衙门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人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的,相比这些记录,我想蒋大人应当更相信那些同僚,毕竟如此多双眼睛看着总比写下的事情强。而且笔迹模仿的再像,自己写的东西久了总能察觉出几分不对劲来,毕竟蒋大人善谋心思缜密的人,能察觉出来也不奇怪。”卫瑶卿说着顿了顿,道,“想来是蒋大人曾经发现过什么不对劲互相矛盾的地方,特意把东西锁了起来。但可惜的是,他能记住的只有几天,还未来得及抓住人,自己又不记得了。”

    如此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身份的枷锁让他无法逃脱。

    卫瑶卿还记得那位偶尔遇见的蒋大人的模样,沉稳、平静,任谁也想不到在如此沉稳的外表之下,他正在备受煎熬,此人心志之坚定简直超乎了她的想象。

    狄方行脸色不知何时有些发红:“原来老夫平日里在欺负一个病人。”顿了顿,忍不住睨向她,道,“不过庆幸的是那个人没有找到书箱,也没有办法打开这只书箱。”若是再有卫天师这“开锁”的本事,真真是很难留下痕迹了。

    “即使蒋大人自身没有做过那些事情,但如果有人告诉他自己是个逆臣,没有人知道,就连蒋大人自己怕是也不清楚什么时候发现的不对劲,又发现了几次,所以被逼迫暗示之下有没有做过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就很难说了。”

    狄方行听的一阵唏嘘,这样荒诞离奇的事情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会相信?而寻出来的不少证据都在证实着这件荒诞离奇的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

    “卫天师啊,”他叹了一阵,看向她,道,“下回将你看的话本子名单列给老夫一份,老夫也想看看。”

    卫瑶卿点了点头,心中也有些震撼,甚至有些惋惜:不得不承认,蒋忠泽确实是个极其厉害的人物,若是没有病,怕成就不但不会低于裴行庭等人,不,甚至还可能在这些人之上!

    难怪杨老大夫觉得惋惜,不愿透露,这样的人因此被中断仕途,确实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狄方行感慨了一阵,再次回到事情本身上来:“如此的话,那么宫里那个应该就是蒋忠泽本人了吧!”毕竟他本人不在之时,有人在外头做事。这也是他们一开始觉得矛盾又撇开蒋忠泽嫌疑的地方。若换他是蒋忠泽那个孪生兄弟的话,想必也更希望蒋忠泽这个身份还能继续利用下去吧!毕竟蒋忠泽如此人才,若是让他无意识的为自己做事,陈善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手的。

    另外,那个人应当不会蠢到让自己中毒,倒霉的应该是蒋忠泽本人。反正那个人利用蒋忠泽的病让他背锅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这一次再用他中毒来推脱嫌疑也很正常。

    卫瑶卿没有说话:照这么说来的话确实如此,虽然刘凡同她说过进宫时那个是蒋忠泽那位孪生兄弟,但宫中要换一个人有心的话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像她不就如此做过么?而且,对刘凡的话,她不会不信,却也不会全信。

    “先将此事告诉陛下吧!”卫瑶卿想了想道,“至于蒋大人那边我等再看看。”她说着站了起来,眉心不自觉的拧在了一起,看了眼桌上的那些记事本,拿了几本记事本抱到怀里。

    这样离奇的事情饶是她自诩见多识广,也是第一回看到,而且,此事还远远未了。

    九天神皇

第九百三十九章 起终(4K)() 
第二日,一连晴好数个月的长安终于迎来了第一个阴天,虽然仍未下雨,但是久违的阴凉着实让人惬意了不少,皇城门口的祭台也已开始搭建,虽然有重兵把守,等闲人不得靠近,就是早起上朝的官员也只能绕过此地而行,但却不妨碍城中百姓对祭台的议论。

    此时这场议论的中心人物卫瑶卿正站在瑶光殿内,前方不远处摆放的屏风已经撤去,床蔓也挂了起来,孙公耷拉着脸坐在床榻旁,皱眉盯着床上的男人迟迟不语。

    蒋忠泽身上的秘密太多,有些能猜到,有些却仍然需要他开口来证实,所以,所有人都需要他醒过来。

    孙公皱着眉头回头看向坐在殿内的几个人,眼皮颤颤,张了张嘴,卫瑶卿清晰的看到他的口型似乎骂了一句粗话,又回过了头去。

    她低头略去了脸上的笑意。

    孙公心情不好,正在骂人呢吧!

    背对着众人的孙公翻了个白眼,他心情好的了才怪,就知道把他提前放出阴阳司没有什么好事,蒋忠泽中的毒可不一般,他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解不了,但这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得了的?对于这种未知的毒,需要提血配药试毒,运气好一次就试出来了,运气不好就难说的紧。他之前试过几回并没有成功,这是一件极其耗费时间精力的事情,谁知道什么时候配的出来?陛下一开口就是三天之内,这些外行人总是不懂喜欢胡乱扯期限,与其耗费时间精力三天之内配出解药来,还不如想办法走人的好。万一这蒋忠泽运气不好,三天之内还配不出来呢?

    孙公晃了晃手里的符水,早动了别的心思。就知道这长安城呆不得,哪有外头那样自在?反正这蒋忠泽也死不了,大不了什么时候配出来了,什么时候让人带回来就好了。

    将符水晃匀之后,孙公拉着一张脸走到一旁,指使几个候着的太医署的新进太医道:“去将他衣物去了,老夫要取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