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师上位记 >

第40部分

天师上位记-第40部分

小说: 天师上位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先生今晚要设琼林夜宴,我会出席。”卫瑶卿不出言则已,一出言却是惊人,“齐大人也在,放心吧!”

    何太平知道她说的是齐修明,是以点头似是感慨:“齐修明比本官要聪明,大抵更能明白你的意思。”

    他何太平自诩不是蠢人,可面对这位卫六小姐,却总有一种蠢笨的感觉。

    “何大人的断案之能叫小女钦佩,迟早有需要大人的一日,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卫瑶卿说的倒是实话,何太平的断案之能是顶尖的,可以这么说,若无程厉盛等人的打压,他绝对是比狄方行更适合大理寺卿的人选,不过狄方行嘛,也不错!

    “时间差不多了,七安要去赴琼林夜宴了,告辞!”

第七十五章 琼林() 
一条蜿蜒曲折自上而下人工开凿的流渠自琼林上首延伸而下,小厮侍女在上首往制作的竹器里倒酒,待酒漫过一定高度便倾斜下来,涌入水渠之中,这是延传自西晋的曲水流觞。

    流渠两畔设软席顺着流渠大的走向铺设在侧,一座一样器具铺设两边。

    “柳州文书翰!”

    “博陵崔璟!”

    “琅琊王栩!”

    “中州李元!”

    ……

    伴随着唱名声,今次上榜的考生有不少接到请帖的都进来依次就坐。

    “那个就是文书翰,据说自小有神童美誉,生的也是干干净净的!”

    “若说出色,哪比得上琅琊王氏子弟玉树生辉?”

    “王氏子弟那是都生的不错,但若说道最出色的却不是王氏子弟,是咱们踏花而行的探花郎。”

    “崔九公子素有才名,是啊是啊!”

    “还有梧州的苏巡也不错,哈哈哈哈!”

    ……

    文人子弟互相寒暄,坐在上首的是本次秋闱的主考官,文渊阁十儒之首徐长山,他身侧的是如今的太子少傅齐修明,也是状元郎出身,这二人的才学都是过硬的。

    寒暄中有人注意到了徐长山身边右手的软塌之上还空着,齐修明居左。

    “那个位子是何人的?居然能坐在徐先生的右手,齐大人居然也毫无异义?”

    “不知,难道是荆少师?”

    “怎么可能?文广兄,你有多久没关注时事了?不知道荆云已经被陛下贬到国子监读书去了么?”

    “啊,还有这等情况?我倒是不知,这些天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莫方,我告诉你啊,是这么一回事……”

    ……

    “七安先生到!”一声唱名响起,徐长山同齐修明同时起身,迎了出去!

    在座的学子惊愕不已。

    “这是何人?竟让徐先生亲自相迎?”

    “怎么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名号?”

    ……

    崔璟抬头,看向一旁的王栩,却见他拿起了手中的酒盏朝他遥遥举杯,崔璟抬手回敬了一杯,动作浑然天成。

    看着眼前动作的文书翰低头不语:十年寒窗苦读,他以为他终于走进了那个圈子,可崔璟、王栩间的一个机锋似乎就已将他排斥在外了,就因为自己是贫民子弟么?融不进这等高家世族么?

    哗然声起,走入的少年人年轻的有些超乎人的想象,却生的异常出色,他可能只有十五岁,不,可能十五岁都没有,委实年轻的有些出奇了。

    一身普普通通的素色长袍,腰间系了一块黑色玉珏,玉冠乌发,甚至比起席间最出色的探花郎崔璟也毫不逊色,普普通通的抬手作揖,偏偏他做来似乎多了几分魏晋遗风的味道。

    “这是什么人?”

    “好生出色的少年人。”

    “是啊!”

    ……

    议论声不绝于耳,这时有人出声了:“这个七安先生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

    “是啊,有些耳熟!”

    “这不是那个城西的阴阳先生么?”

    “在城西摆摊,一天一单,一单三十文,童叟无欺!”

    “听说就是他救活了徐老太爷呢!”

    “徐先生是在报恩吧!”

    “这个阴阳先生据说倒有几分真才实学!”

    “如此出色的人物,怎么做了个阴阳先生呢?应当科考入仕,回报君前!”

    “对啊对啊!”

    崔璟放下了手中的酒盏,与王栩对视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观望了起来,今次,他们是来参加琼林夜宴的,是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不过,王栩想了想压低声音对崔璟说道:“看来徐先生是要为七安先生造势了。徐先生果然是个恩怨分明的人。”

    “若只是恩,徐先生不会这样报的,这个阴阳先生不简单。”崔璟回道,思绪想起了他为自己做的测算,祸起西南么?果然不是泛泛之辈。

    “九郎,我极少听到你如此盛赞一个人的,不过你既说他不简单,那么这人便真不简单。”王栩点了点头。

    少年人拂衣而坐,姿容仪态挑不出一点毛病,甚至还有几分少见的优雅。

    看来挑这个人的毛病是不可能了,原先若是不知道还好,眼下知道了少年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阴阳先生,有人冷笑了起来:“一个阴阳先生如何与我等坐于一堂,而且还是如此尊贵的席位,仅仅是因为他是徐先生的恩人么?这琼林夜宴为广人才,交学术而非报恩的。人道徐先生是闻名遐迩的大儒,我看却并非如此。”

    “这琼林夜宴是我徐某人所设,报恩如何,不报恩又如何?这琼林风景不好,没有人强迫你去看,你自可离开!”徐长山神色淡淡的开口了,一开口却是惊人,这是……要赶人离开?

    那学子闹了个大红脸,站了起来,转身就要离开。

    “慢着!”出声的是那位被他出言针对的七安先生。

    学子冷眼怒目着他。

    “徐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屑争辩,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也就无甚所谓了。不过七安却不及徐先生,还是要辩上一句,徐先生公私分明,请我并非为了报恩!”

    “那请你何为?”学子冷笑。

    “你先前不是就说了么?广人才,交学术。自然是为此而来!”那位七安先生笑着站了起来,清秀文雅。

    “广人才,交学术?”那学子放佛听了天大的笑话一般,“我等读圣贤书的读书十年,你做了什么,谈什么广人才,交学术?”

    坐下学子窃窃私语起来,这种疑问众人并非没有,胆识徐长山名声太响,以至于很少有人敢正面提出来,如此倒是好了,有人做个出头鸟,他们正好看看这七安先生何德何能能在琼林夜宴上居于左首。

    “你十年苦读为的是什么?”七安先生反问,“为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的是做圣人弟子,以一己之力回报天子?”

    “自然。”学子神情倨傲,“你能做什么?”

    七安先生浅浅笑了笑:“知道黄少将军么?”

    “黄少将军当然知道。”

    “少年英雄!”

    “不世将星!”

    “阴阳司的人正在医治呢!”

    “那是个大英雄!”

    ……

    朝堂之上或许会有文臣武官的斗法,但在这里,这些尚未涉足朝堂的学子,对于这位大楚朝赫赫有名的少年将军是敬佩的。

    “我能医好黄少将军难道便不是回报天子?”

    “黄少将军有阴阳司的人医治,不需要你来动手!”学子嫌恶的看了过来,“任你外表再如何出色,也改变不了你胸无点墨的事实,与这样粗鄙不堪的人呆在一起,简直叫人生厌。”

第七十六章 夜宴() 
七安先生面露惊讶之色:“原来你厌恶我是因为我粗鄙不读圣贤书。”

    “正是。”似乎总算找到了这位风姿过人的少年人的缺点,学子脸上兴奋不已,“你这等不读圣贤书的……”

    “不过,七安虽天赋阴阳却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圣贤书读的不多不少,刚好五车。”那位七安先生笑眯眯地说。

    “哈,你读五车?”学子似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别逗我了!”

    “七安先生学富五车空口一言,恐怕难以服众,这样吧,七安先生,我这儿有一问题,但求解惑。”有人出言高喊。

    众人望去,却见是琅琊王氏的王栩。

    崔璟放下了手里的酒盏看向王栩,方才言语笃定不参与的仿佛不是他一般,居然第一个跳了出来。

    “请问!”

    那位出自鼎鼎大名的琅琊王氏的子弟笑了起来,眼里带了几分狡黠。

    这模样,众人心知恐怕这个问题没有这么好回答了。

    “人人都说我等子弟做学问,但这学问做的有好有坏,众说纷纷,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不知依先生看这定论如何划分?”王栩的相貌正是时下最为推崇的清雅之相,很难让人生出恶感。

    只是这个问题就有些太过刁钻了,既是众说纷纷的问题,又让她如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除非是能让几乎所有的人心服口服。

    看她不说话,王栩又道:“七安先生若是能说服我,我琅琊王氏自也不会小气。”

    卫瑶卿抬眼,看着那位平素里名声不显,这次秋闱却横空出现的一匹黑马。如琅琊王氏这样的世族要才名远扬不容易,要将声名藏的不显山不露水也同样不容易。

    目光转了转,正对上了带了几分担忧望过来的齐修明,卫瑶卿朝他笑了笑,突然开口了:“王公子这问题好生刁钻,既是众说纷纭的问题,那今日我若是不能给出一个服众的答案怕是将声名尽毁了。”

    “七安先生说笑了,七安先生阴阳十三科的功夫民间自有传扬。”王栩笑道,前半句却是如此,但后半句他没有说,是一个阴阳先生要想融进他儒林学子的圈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听说文人喜诗词,依七安看来,做学问的境界同样也能用三句诗词来概括。”

    “愿闻其详!”王栩脸上笑意满满。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种境界。”这一句出自宴殊的《蝶恋花》,原意是指独上高楼,眺望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

    若是说做学问,那大抵便是登高望远,俯瞰路径,明确概貌吧,王栩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神色也变的认真了起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种境界。”这句是出自柳永的《蝶恋花》。

    若是将“伊”字解为学问,简直太妙!现场已不见了嘘声,众人看向那站在上首,清秀文雅、肤色如玉的少年人,恍惚间生出了几分君子翩翩如玉,陌上少年无双的感觉。

    “第三种境界……”少年人手执铜樽舀起流渠美酒一饮而尽,广袖翩翩,如暗夜明月,光芒大盛。

    带着几分浸染了沧桑的声音响起。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是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这一句是说我等做学问的儒林学子要下足功夫,才会豁然贯通么?”王栩试着解释了一句,却始终觉得解释的不够到位,似乎除了这三句诗词无言可说。

    “妙,太妙!”徐长山抚掌大笑,“好一个三种境界,不止做学问者要有这三种境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这一笑,放佛解了禁一般,学子纷纷出声。

    “七安先生回答的太妙了,我这里有个问题……”

    “我这里也有……”

    “七安先生,你方才说……”

    ……

    少年人言笑晏晏的回答,不急不缓,却总能叫人心悦诚服。

    “七安先生大才,为何不参加科考?”

    “阴阳十三科是天赋厚爱,怎能放弃,至于科考,诸位亦是良才美玉,不缺七安一个!”

    “哈哈哈,七安先生谦虚了……”

    ……

    琼林夜宴很快便结束了,徐长山起身:“方才出言挑衅的是何人?”

    “我……”那学子脸色发红,“我先前不知道……”

    “中州李元。”徐长山记起了他的名字,“无知自大,以貌取人,胸量狭窄,可笑善妒,你自己有多少点墨自己不清楚么?”

    “我……”

    “中州李元,往后我徐长山的宴你不必来了。”徐长山一语而出,众人脸色大惊。

    这是要将李元从徐长山的门生中除名的的意思么?这个中州李元是此次科考的第四名,也是中州赫赫有名的才子,没想到一次琼林夜宴,竟得了徐长山这样的评价,中州李元怕是完了,还好他们方才没有出声,有人松了口气。

    “徐先生……”那位学子涨红了脸,还要说话,徐长山已起身拂袖而去。

    齐修明走到她跟前,正式打量了一番卫瑶卿,抬手作揖:“七安先生!”

    “齐大人!”一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