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翻天鉴 >

第20部分

翻天鉴-第20部分

小说: 翻天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还生感应着自己眉心的猿猴,眼望着面前膜拜的猿猴,按着冥冥中生出的那点灵机开口问道:“猴儿,你天生异象,又生灵智,既然感念我的点化,可愿意尊我、从我,认我为主吗?”

    那猿猴听到这话,叩首间连连点头不已,张还生见了哈哈大笑,指着不远处的小溪道:“既如此,你便是我的第一个从者了。

    我不是吝啬的人,便将这溪流左向的山林敕封给你,今日起你就是这一方小小天地的地祗了。”

    话音落地,言出法随,张还生眉心黑痣中的山海图画又起变化,慢慢化为一道上古人族圣贤,观天地演化所创的天文,所书写的敕书,之后虚虚升腾而起,脱离了他的眉心,冲进了咫尺之外,膜拜巨猿的天灵盖中。

    敕书灌顶之后,溪左大地之上无数流淌的地水灵气连同着混沌力量冲进了巨猿体内,任它肉身天生强横无比,也忍不住人立而起,双掌握拳,不断捶打着胸膛。

    又过了一会,就像是明明已经灌足,却仍然不断被冲气进去的皮筏子一样,那猿猴本就巨大的身躯开始膨胀起来,瞬间便突破了丈五的高度,胸围也比刚才粗壮了五、六成的样子。

    这番折腾显然让猿猴痛苦至极,灵智丧失,面前泥地都被他掘出了一块足以将其埋葬的大坑,但奇怪的是,它由始至终都丝毫没有攻击近在眼前的,张还生的意思。

    而望着猿猴苦痛的样子,感受着由它身躯中自然而然涌出,仿佛经过了一层淬炼一般,变得不再那么狂暴的混沌之力以及更精纯的地、水灵气流淌进自己体内,滋养着元神、肉身,张还生心中默默盘算道:“多经了一道手,数量少了大约五成。

    可我现在的肉身、元神本来就没办法将霸占之地深藏的混沌之量,散逸的地、水灵气全都吸收,还不如这样分润一下,可以吸纳更多变得温顺、精纯的力量。

    而且多一个帮手,镇压混沌之力,霸占地、水灵脉,想来我可以掌控的这一方天地,也可以在这座无主孤岛上,更加迅猛的扩张。

    真正是相辅相成,相互生长,怎么想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只不过这敕封山神、地祗似乎一直都是道家所崇天庭的权能,而且传说中仪式森严,我无缘无故一个修炼释教根本法门的弟子,怎么突然就灵机一点,凭着淬炼肉身的《八九玄功》,掌握了这种天大神通呢。

    这玄法说来在世间流传甚广,也没听闻谁刚刚突破两层,便有此成就啊,算了,事已至此多想也是无用,还是谨慎守密,以免未来有甚后患…”

    他思索间,面前的巨猿已经挺过了敕封带来的,由天生妖猴化为掌握一方山河之地祗的质变,身形只还剩下一尺来高,眉宇间那股蛮野之气尽消,毫毛化为淡金颜色,眼眸下也如同撒了金粉似的,隐隐闪着金光。

    低头顺目,规规矩矩的走到张还生身前站定,一副人族中世代为主家效命衷心家将、奴才的嘴脸。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冷风吹过,张还生回过神来,一眼望见那猿猴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模样,不由吃了一惊,还是凭着灵觉感应,才重新认出了自己刚刚敕封的地祗。

    “猴儿啊猴儿,我还只是人阶底层的修士、武者,你怎么就完全变了样子,一副成就外道正果的样子了啊。”忍俊不住的笑着摇了摇头,张还生弯腰摸了摸猿猴的脑袋,轻声说了道,之后沉吟了一下,“你如今已经算是一方地祗,我能叫你猴儿,可其他人却叫不得,总需有个大名。

    天竺佛经上记载了一只能拿日而食的猴子神,也像你一样天生就是四面、八臂,名叫哈奴曼。

    我力弱、势微,不敢仿着炎黄传说中那些有大威能的猴神给你起名,但你是我第一个敕封的从者,我又不甘心给你起个平凡的名号,所以只能用这外邦猴子神的名字来做你的名字,你可愿意吗?”

    那猿猴闻言欢喜的点头不已,张还生见了亦笑着说道:“既如此,那你就叫哈奴曼了。

    哈奴曼你刚刚成就地祗,很受了一番折磨,想来已经累坏了,就不要守着我,去到林子里歇息去吧。”

    猿猴听到这话,那与人酷似的面庞上明明神色憔悴,却挺胸叠肚的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觉劳累,不愿离去。

    张还生还是第一次拥有一个不用欺瞒的伙伴,虽然不是人类,心里也感觉甚是珍惜,此时见那猿猴依依不舍的样子,不禁有些感动,笑着说道:“既然你不愿意离开,那便先和我一起耍子吧。”,弯腰将那猿猴抱起,放在了自己肩头。

四十章 上古遗诏() 
张还生在荒蛮大海上航行的那二十余日,被困在贩奴船上,吃的是和奴隶一样硬如石块的粗面饼子,喝的是隐隐生出怪味的陈封清水。

    即便一向不太讲究吃喝,受了这么多的辛苦,嘴巴里也不禁感觉有些寡淡。

    因此修炼、宣法过后,俯身喝了几口清凉的泉水,感觉肚子饿了,他便扛着那猿猴大步走进了密林之中。

    之后吩咐懂事的猴儿采了许多汁水肥美的鲜果吃了,张还生满足了口腹之欲,却又因为海上的多日颠簸难眠,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生出一股倦意,便随意找了颗大树倚着,闭上眼睛,沉沉睡了过去。

    密林之中不见日月轮转,他身心放松的不知道酣睡了多久,终于醒了过来。

    懒洋洋的睁开眼睛,见身边堆满了新鲜的野果,那哈奴曼正两眼炯炯的守在身边,望着自己,张还生不由笑着摸起个鲜红的薄皮浆果,在身上擦了擦,塞进了嘴巴,边嚼着,边问道:“猴儿。

    我是睡了多久啊。

    你怎么摘了这么一大堆的果子,还精神的两眼放光?”

    哈奴曼听了握起小小的拳头,模仿着天上的日、月运转,接连划了九下,‘吱吱…’叫个不停。

    张还生见了,吃惊的瞪大眼睛,再次问道:“你是说九天九夜,我睡了九天九夜?”

    哈奴曼闻言猴头直点,两个手掌伸出九个指头,手舞足蹈的在头顶舞动着,当作回答。

    “竟然一觉歇了九天九夜,这在东洲可是从来未有过的事情,”看它作出肯定的动作,张还生不禁皱皱眉头喃喃自语道:“怎么一到这岛上肉身就变得这么乏了…”

    嘟囔了一会,想到踏上海岛之后,自己肉身、元神发生的种种变化,他又释然起来,扛起哈奴曼,一边施展御风之术,将地上的果子卷在空中带着,朝森林外走去;

    一边默默想到:“古书上记载的那些在深山老林中讨生活,无意间采到、服下万年青空、千年红果等等神药,一步登天成为陆地神仙的幸运儿,全都是一睡十几、几十年,不就是为了让突然壮大了千百倍的神魂、肉体,重新相互契合吗。

    我来到元神霸占的这方天地之后,肉身、神魂也都有了颇大的变化,长睡几日,重新契合倒也正常…”

    思索间,他出了密林,跃过溪流,不知不觉漫步到了佛山下,惊讶的看到那旭国王诏石碑下首,几百座利用山间绿树、巨佛废墟搭建的简陋木石屋子,已经造了起来。

    远处一片片烧荒而成的田地也已经种上了粮种,因为海岛之上气候宜人,雨水丰沛,又有烧荒的木灰作为废料,不少地里都长出了郁郁葱葱的青苗。

    更远一些地方,成百上千精壮的汉子,窈窕的妇人,甚至稚龄孩童都在忙忙碌碌的垦田烧荒。

    荒凉了许多年的海岛竟显现出一种人声鼎沸的感觉。

    虽然心里隐隐猜到这三千被释放的奴人,不想被困死在孤岛的话,就只有以岛为家,安顿下来,谋划生路,但张还生还是万没想到,自己不过就是睡了一觉的功夫,一座小镇连同数千亩农田便出现在了眼前。

    “这真,这真是打算常住,安家了呀!”愣神许久,他自言自语着回过神来,左右看看想要找那森玄机解答一下心中的疑问,却见老人已经拄着根木杖,朝自己走了过来。

    “君子这几日可安好。”来到张还生的面前,森玄机深深躬身,施了一礼,满脸笑容的问候道。

    “先前是尊驾,现在又是君子,森老丈你对我的称呼可真是多变。”张还生闻言随口说道:“这海岛上风景宜人,我四下里逛了逛,便打发了这几日的时光,这不,还给你们带来了些鲜果果腹。

    不过看眼前这情形却是多余了。”,散去御风之水,任由身后被飓风裹在空中的一堆果子噼里啪啦的滚落在了地上。

    “不多余,不多余,”森玄机闻言连声说道:“这鲜果可治海上行舟的坏血毒症,正和救人之用。”

    “是吗,那我就让猴儿一会去再多采些给你。”张还生闻言笑笑道:“不过老丈你可真是本事,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在这佛山脚下建了个镇子,还开垦出了这许多的田亩。”

    “君子过奖了,不过就是死中求活,人人都尽了全力而已。”森玄机苦笑着连连摇头道:“那倒塌的大佛寺中有许多的砖石可用,周围的树木也是良材,有了现成的材料,拼拼凑凑盖些暂且容身的房子,其实简单的紧。

    至于垦田,那搁浅的商船上现有铁器和修补兵刃的熔炉,奴人中恰好有懂行的铁匠把式,改铸出农具一点不难。

    船上货仓里带的粮食,除了那些硬面饼子外,为怕腐坏,全都是带壳的谷麦,那些船夫吃时都是现碾,现做,岛上有土地肥沃,气候也好,种子种在地上就能出苗。

    这一切其实只要按部就班,条理分明去做,实在简单的很。”

    听森玄机一番话了连说两次‘简单’张还生啧啧称赞道:“老丈真是谦逊了,这般统筹、规划之道,又岂是常人能望项背的。

    就更不用讲,你使唤、调动之人还是一群伤病累累,刚刚重获自由的奴隶了。

    回想起来,当初你当初在船上明明是舱室里的头领,却分给自己最少的食粮,吩咐人做哪些清理屎尿的肮脏活计时,也是自己先身体力行,看似以贵就贱,其实却是极高明的御人之道了。”

    “君子所说的皆是小术,入不得高人法眼。”森玄机闻言脸色突然一整,丢下了手中的木杖,再次朝张还生深深躬身,双手抱拳行礼道:“吾辈能与此孤岛活命,根由绝不是靠着我那驭人、规划的小术。

    而是依靠着君子击杀恶徒,驱逐混沌瘴气的神通。

    上古至尊,炎黄二帝曾立万世不替之诏命,曰:

    后世子孙,不拘贵贱,凡能在荒蛮四野开疆拓土,又有投依者,皆可建制牧民。

    吾等在此恳请君子,依此诏命,立邑建制,晋,大夫之尊位。”

四十一章 张氏大夫() 
炎黄大地皇朝初立时,执政天子之重臣有内外之分,其中外臣便是自立一国的诸侯,内臣则是为天子治理朝政的六大卿士。

    而卿士之下,还有治理地方之政的臣子,名字便是大夫。

    那时炎黄疆域未定,大多数封疆裂土的诸侯都没有现成的领地可以统治,只能率领着自己招募的战将、兵卒、匠人、百姓,带着封有‘祖火’根苗的铜鼎远赴荒蛮野地,埋鼎造城。

    如果抵抗住了猛兽、妖魔的侵袭,繁衍生息了下去,便是立国有成,如果不成自然便身死族灭。

    而皇朝卿士代天子理政,呆在京都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就是大夫治理的也都是熟地净土。

    而且他们在天子直辖之国中还有自己家族世袭罔替的封地作为根基,虽然面积必然不能与诸侯相比,更不能像诸侯般在荒蛮野地中任意扩张,却胜在太平、安逸。

    所以那时做天子的卿士甚至大夫,都远比做诸侯更为荣耀,直到后世那些成功立国的诸侯世代披荆斩棘,拓疆展域,势力越来越大,将自己封国里的臣子也称为卿士、大夫,形势才渐渐逆转了过来,有了‘当国者贵’的说法。

    不过即便如此,直到今时今世,皇朝卿士在天下人心中,仍然高贵无比。

    即使大楚皇朝已经在直属疆域实施郡县体制,中央朝廷立两台、六部治理国政,臣僚不再世袭,调理阴阳的百官之首,按着惯例加‘上卿’执政衔的宰相,依照法统,地位仍然和强国封君相等。

    其余亚卿、上军将、下军将、上军佐、下军佐等五卿虽是荣衔,却也能与普通诸侯,在礼法上分庭抗礼。

    而森玄机提起的炎、黄二帝那‘不分出身贵贱,凡可在荒蛮之地立足养民者便可建制’的遗诏。出现的时间,比炎黄大地最早建立的王朝还要久远。

    那时人族仍在为了生存苦苦挣扎,所以才会有这种‘能活民者便可为君’的制度。

    时至今日,虽然因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