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脉战神 >

第1753部分

龙脉战神-第1753部分

小说: 龙脉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百多年后,播州杨家出了一个家主名叫杨邦宪。

    他眼见蒙古人势大,恰好忽必烈派人招抚播州,他就降了元朝,成为了播州安抚司的安抚使。

    可是没过多久,他就病死了。

    他的儿子名叫杨汉英,当时也就几岁的样子,虽然承袭了安抚使之职,但大权掌握在其母田氏手中。

    这位田氏乃思州田家的人,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播州杨家与思州田家就有了联姻关系。

    田氏深知只有一心效忠元廷,才能保住杨家基业,所以经常教导杨汉英要尽心为朝廷效力。

    九岁那年,田氏带儿子入朝晋见忽必烈。

    忽必烈看到杨汉英小小年纪就长得特别高大,所以就封他为龙虎上将军,并赐了一个蒙古名,叫赛因不花。

    然而第二年,播州杨家有人夺权,将田氏杀了。

    杨汉英不过十岁,但他有勇有谋,在一帮贤人的支持下,将夺权之人杀了,正式掌管播州大权。

    几年后,忽必烈见杨汉英甚为拥护朝廷政策,于是就把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抚司,杨汉英也就从安抚使变成了宣抚使。

    此后二十几年间,杨汉英多有军功,深受元廷器重,播州的范围又比之前扩大了一些。

    正当杨家蒸蒸日上之时,杨汉英与思州田家的家主联合平乱,却在途中病死,当时也不过四十多岁,被元廷追封为播国公,可谓荣耀之极。

    杨汉英之后,杨家逐渐没落,但因为杨家世袭土司之职,所以一直是播州的豪族。

    明初之时,杨家的家主名叫杨铿,他不是杨汉英的直系后代,而是杨汉英兄弟的后代。

    此人是个枭雄,曾想拥兵自立,但后来见明军太强,便只好归顺明廷。

    于是朝廷就在播州设置了播州宣慰司,以杨铿为宣慰使。

    曾经有一顿时间,太祖皇帝怀疑杨铿有二心,所以经常让他带兵出征,以示忠诚。

    杨铿的儿子叫杨升。

    允文皇帝继位当年,也就是四十九年前,杨铿、杨升父子曾上京朝贡。

    杨铿自觉年老,请求朝廷允许杨升袭任播州宣慰使之职,朝廷也同意了。

    就在当年,杨铿死去,杨升当上了播州宣慰使。

    杨升做了四十一年的播州宣慰使,于八年前病故。

    杨升的长子叫杨正声,很早的时候就死了,所以播州宣慰使就由杨升的嫡孙杨炯袭任。

    不料这个杨炯当上播州宣慰使没多久,也就一年的样子,就突然死了。

    因为杨炯没有儿子,所以播州宣慰使之职,就落到了他的叔叔杨纲头上。

    杨纲是杨升的次子,自从七年前袭任播州宣慰使以后,播州地上就有点不太平。

    他有个儿子叫杨辉,今年也不过十六七岁,但是已名声响亮,乃青城派掌门的关门弟子。”

    方笑武听到这里,不由心想:“原来杨家与青城派还有这层关系,只是不知这个杨辉武功怎样。”

    王奇眼见方笑武面露思索之色,便猜到了方笑武在想些什么,于是话锋一转,笑道:“武老弟,你别小看这个杨辉,他的年纪虽然不大,可他的武功,那是一点也不含糊。”

    方豪听了这话,不由说道:“他武功再高,我想也很有限吧,毕竟他的年纪还很小。”

    (本章完)

第3241章 邛水土司() 
    王奇怪笑一声,说道:“杨辉的年纪是不大,但据我所知,他的父亲杨纲因为身体不好的原因,近年来老想把土司之位传给他,如果不是他以剑法未到大成之境为由拒绝,早在一年前他就可以袭任播州宣慰使了。

    况且播州杨家有钱有势,青城派掌门当年收杨辉为徒的时候,杨家便送了青城派一份大礼,据说价值数万黄金。

    青城派掌门为了还礼,第二年便召集了青城派的七位宿老,联手运功为杨辉施展一种青城派的独门之术,为杨辉打下了坚实根基。此后每隔一年,青城派掌门都会赐一颗青玄丹给杨辉。

    那青玄丹是青城派至宝,名列青城三丹之首,别说普通弟子,即便是派中护法,也未必能得到一枚。

    杨辉前后一共吃了七颗青玄丹,内力之深,少说也有三十年,如果再加上他自己的修炼,就算没有五十年内力,至少也有四十年。

    青城剑法享誉武林数百年,曾经有一段时间还被尊为天下第一,杨辉虽然不能修炼青城派的至高剑法,但是青城派掌门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传授他青城剑术。

    三年前,杨辉将青城派的六种剑术都学会了,青城派掌门便破例把青城派第二大剑法传授给他。

    他说的剑法未到大成之境,就是指他在这门剑法上的造诣还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这门剑法始于两百多年前的一位青城派高手,后世之人,能修炼到融会贯通境界的固然不少,但多数都花了二三十年光阴。

    青城派掌门共有四位弟子,大弟子资质最高,当年修炼这门剑法的时候,也花了四年多时间。

    至于其他两位弟子,却是花了七八年。

    整个青城派之中,要说悟性在杨辉之上的,怕是只有一人。”

    方笑武问道:“此人是谁?”

    王奇道:“此人就是青城派掌门大弟子的徒弟,名叫韩随。”

    “这个韩随有多大年纪?”

    “二十三四岁。”

    “他的年纪比杨辉大,但杨辉是他的师叔,他会不高兴么?”

    “没有人知道他高不高兴,因为见过他的人很少,就连杨辉,也只见过他一次。”

    “王兄,你连这种事都知道?”

    “这件事不是秘密啊。据说半年前,杨辉去了青城山,说什么都要见韩随一面,还想和韩随比剑。最后韩随出来了,可他没有和杨辉比剑,而是在杨辉面前用手指比划了一下。结果杨辉自愧不如,承认自己不是韩随的对手。”

    “看来这个韩随将来一定会成为青城派的掌门人。”

    “未必啊。”

    “怎么?”

    “韩随虽然是青城派的弟子,但是他的父亲是个名士,乃南宋名将韩世忠后裔,不可能让他做道士。”

    “青城派掌门必须是道士吗?”

    “是的。”

    “那太可惜了。”

    “对于青城派来说,确实很可惜,不过对于韩家来说,没什么可惜的,毕竟韩随的父亲就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当然,韩随在当掌门之前是可以娶妻生子的,不过我觉得像他这样的人,如果娶妻生子了,绝不可能会抛妻弃子入道,所以他一旦成婚,十有八九就宣告了他不会当道士。”

    方笑武想了想,道:“对了,王兄,你先前说邛水土司姓杨,难道邛水杨家跟播州杨家有关系吗?”

    王奇笑道:“你瞧我都说远了。是的,邛水杨家与播州杨家确实有点关系。不过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传说播州杨家的一位家主,因为娶了思州田家的女子,就把自己的一个族侄,过继给思州田家的一位土官当儿子。

    后来这位杨家子弟长大了,觉得自己不应该姓田,而是姓杨,所以又把姓改了回来。

    本来他的这个做法得罪了田家,但因为田家当时正处于内乱之中,根本就顾不得管他,所以他便能以本姓继续做自己的土官。

    此人后来因为平叛有功,被朝廷授予了宣抚使之职,奉诏进入邛水一带,开垦土地,管理周边蛮民,被尊为邛水杨家始祖。

    而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宋朝时,现今的邛水一带,就有了邛水县,隶属于思州。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曾把邛水县改为安定县,意思就是希望地方安定。

    但没过几年,安定县又改回了邛水县,并在附近设置了七个长官司,分别为晓隘、泸洞、赤溪、秃罗、大小田、得民洞、卑带洞。这位杨家子弟的后代,就是得民洞长官司的长官。

    几十年后,邛水杨家势力遍及七个长官司,除了突罗长官司的长官之外,其他六个长官司的长官,都由杨家的族人担任。

    明初之时,大概是洪武五年,距今约有七十六年,朝廷出于形势需要,废除了邛水县和七个长官司,以其地设置了五个长官司,分别为团罗、德明、晓隘、陡带、邛水。

    团罗也就是秃罗。

    陡带就是卑带洞和大小田。

    德明就是得民洞,不过范围有所扩大。

    晓隘是由晓隘、泸洞、赤溪合并而成。

    至于邛水,相当于邛水县地。

    五个长官司之中,势力最大的要数邛水,地域最广的是晓隘,德明属于邛水杨家嫡系。

    而团罗呢,早在元朝时期,就一直由从江西来的王姓人统领。

    至于陡带,原先是由杨家的族人担任长官,但是朝廷合并了卑带洞和大小田以后,就以一位名叫袁静山的平蛮将军做了陡带的首任长官,其子袁庆后来承袭长官之职。

    二十年后,太祖皇帝眼见五大土司为了争夺土地,互相攻击,百姓为此深受其苦,同时为了加强朝廷在其地的权威,便将五土司合并为一土司,全称叫邛水十五洞蛮夷长官司,也就是邛水土司。

    不过实际上,邛水不止十五洞,至少有二十一洞。

    邛水土司第一任正长官叫杨光荣,原先是德明长官司的长官,而第一任副长官,就是袁静山的兄弟,袁庆之叔,名叫袁诚。

    这么一来,邛水土司就以杨家为首,袁家为辅,王家为后,一起统领整个邛水地区。”

    (本章完)

第3242章 土皇帝() 
    “杨光荣死后,其子名叫杨昌盛,承袭正长官之职,时当永乐四年,距今四十余年。

    几个月后,这杨昌盛得了一种怪病,突然死了。于是正长官之职,就由他的弟弟杨昌贵借袭。

    十八年后,杨昌盛的儿子杨胜武长大了,于永乐二十二年当上了正长官,时至今日,已有二十多年。

    杨胜武有五个儿子,从大到小分别叫杨秀金、杨秀银、杨秀铜、杨秀铁、杨秀锡,皆是强悍之辈。

    尤其是老幺杨秀锡,武功极为高强,十三四岁时就有了邛水第一勇士之称,近几年来,他更是被人称为邛水第一高手。

    邛水二十多个洞寨的洞主,绝大多数都只听杨胜武的号令,所以邛水杨家在邛水简直就是说一不二。

    副长官袁诚在世之时,尚还能约束一下杨家,可是自从他死了以后,他的后裔一代不如一代。

    而今的副长官,是袁诚的四世孙,名叫袁竑,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比杨胜武的大儿子杨秀金还要小一些,别说杨胜武了,即便是杨胜武的五个儿子,都能镇得住他。

    而王家呢,二十多年前就已基本失去了原有地位,除了名份还在之外,权力与其他小土司没什么区别。

    半年前,杨家老幺杨秀锡结交了一帮武林高手,内中有不少邪道和黑道高手,为他出谋划策,搞得邛水的百姓有苦难言。

    据我所知,一个多月前,邛水有一个洞寨,叫什么雪洞。

    当地有一户人家,姓韦,哥哥叫韦同娃,妹妹叫韦同妹,父母早亡。

    有一天,杨秀锡带着一班人去雪洞游玩,看上了韦同妹,当着韦同娃的面将韦同妹抢走了。

    韦同娃跑去雪洞洞老那里告状,雪洞洞老一听说抢人的是杨秀锡,便不敢管了,还要韦同娃自认倒霉。

    韦同娃当然不服,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杨家要人。

    结果韦同娃等人尚未见到杨秀锡,就被杨家的打手打伤了,有一个后来还死了。

    韦同娃想去府城告罪,然而黎平知府管不了。

    不久之后,韦同娃便听说妹妹不堪受辱,一头撞死在石头上。

    当天夜里,满腔怒火的韦同娃潜入杨家,本来想杀杨秀锡的,但是没有杀成。

    从那以后,韦同娃就消失了,有人说他被高人救走了,也有人说他被杨家给秘密处死了。

    我之所以说这件事,就是想提醒你,你要去镇远的话,得经过邛水,倘若遇到杨家的人,能不招惹就不招惹,一旦招惹了,最好是及早离开,不然将会很麻烦。”

    方笑武听了,并未做声。

    方豪却是满脸气愤的道:“难道就没有人管得了邛水杨家吗?”

    王奇道:“不是没人管得了,而是这种事在西南蛮人地区经常发生。朝廷管得了一,管不了二,管得了二,管不了三。再者土司的存在,原本就是朝廷允许的,如果朝廷将所有土司都取缔了,势必会引起天下大乱。”

    方笑武道:“王兄,你是不是想说,就算没有土司,只要这个世上还有贪官污吏,就不可能避免这种事发生。”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