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脉战神 >

第1718部分

龙脉战神-第1718部分

小说: 龙脉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时,奉国将军带着人从里面出来了。

    两帮人彼此见了面,都是一愣。

    旋即,小王爷面色阴沉沉的问道:“奉国将军,你来这里干什么?”

    奉国将军冷笑道:“你又来这里干什么?我的好侄子。”

    “放肆!”小王爷的人喝道。

    “大胆!”奉国将军的人同样也是喝道。

    眼看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干一架的样子,忽听一个声音传来道:“小王爷,奉国将军,你们在这里干什么?不觉得很闷吗?”

    闻言,无论是小王爷还是奉国将军,都是面色大变,急忙迎了过去。

    只见当门之处,立着一个身材不算高大,但气势却十分压人的男子。

    此男子面白无须,一副宦官模样,腰间吊着一枚令牌,气势虽然很强,可是并不阳刚,而是极为阴柔。

    “东厂!”

    方笑武心头不由微微跳了一下。

第3174章 东厂() 
    东厂是什么?

    东厂设立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二十八年前,乃明朝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其首领由宦官担任。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便可以监督缉拿臣民,可谓权重朝野。

    东厂的最高首领是东厂掌印太监,又叫厂公或督主、督公,其官衔全称叫“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

    厂公是所有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而司礼监是明代十二监里面最有权势的宦官衙门。

    所谓十二监,就是管理皇室内务的十二个衙门,每监的首领都叫掌印太监。

    起初,司礼监并不出众,十二监中以内官监为大。

    不过,随着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相继去世,到了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司礼监开始抬头,势力渐渐后来居上,并在正统初期,开始取代内官监正式成为十二监之首。

    司礼监的权势,原先只限于内宫,但朱瞻基当皇帝后,赋予了司礼监“批红”的权力,这便使得司礼监具有了参与机务的权力。

    而司礼监,则通过“批红”,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势,与文官集团的“内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影响着皇帝的决策。

    如果说内阁首辅是“外相”,那么,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就是“内相”,而且因为接近皇帝的关系,一旦得宠,更具有权力。

    司礼监里面,除了头号太监掌印太监只有一人以外,其他的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均有数名。而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也有高低之分,第一秉笔太监又叫首席秉笔太监,第二秉笔太监则为次席秉笔太监。

    大太监王振,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所以武林中人都叫他为太监头子。

    至于东厂的厂公,则是由秉笔太监担任,而秉笔太监一旦坐上了厂公的位置,就成为了“提督太监”。

    王振尚未得势之前,只是一名随堂太监,但是小皇帝朱祁镇继位后,因为王振是朱祁镇的“老师”,得到朱祁镇的宠爱,短短一年之后,王振竟是从最后一位随堂太监跃居次席秉笔太监,并取代了上一任东厂长公,成为新一代东厂督主。

    九年前,王振以东厂督公的身份,办了一件大案,因此而得到朱祁镇的“提拔”,成为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不过当时的王振,并没有辞去厂公之位,而是以掌印太监的身份兼任东厂督主。

    两年后,王振迫于压力,只好辞去厂公之位。

    接任厂公的是一位姓康的次席秉笔太监。

    然而仅仅只是过了一年,这位姓康的厂公,便因为得罪王振,而被贬去边疆,再也没有回来。

    之后的厂公,便是现任厂公,名叫卢耀庭。

    这位卢厂公是王振的人,尽管是以第三秉笔太监的身份当上了东厂一把手,可是他的权势,仅次于王振,就连首席秉笔太监和次席秉笔太监都不敢随便得罪他。

    五年前,卢耀庭在王振的暗中授意之下,对整个东厂进行了一番大改革。

    此前,督主以下,除了两个督主的“厂随”,由宦官担任之外,像什么掌刑千户、理刑百户,都只有一人,而且还是从锦衣卫调来的,不是宦官,是货真价实的男人。

    而今,督主的“厂随”,也就是武林中所说的“副厂公”,共有四位,也分高低,分别叫首席厂随,次席厂随,第三厂随和第四厂随。

    这四个人自然都是宦官,但职责完全不一样。

    首席厂随负责开会,因为东厂每个月的初一都要开会,厂公不一定出席,所以就由首席厂随主持。

    次席厂随负责监视王公贵族的异动。

    第三厂随负责监视朝廷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同时还会被厂公委派参加各种大案、重案会审,事务最多,但也是最令人恐惧的。

    至于第四厂随,则是专门负责监视江湖武林势力和人士。

    首席厂随似乎没有什么权势,但事实上,东厂每个月的例行会议上,首席厂随要是不高兴了,完全可以批评其他三位厂随,若是批评次数多了,乖乖,这位厂随一不小心,就会被厂公撤走。

    所以有人戏称首席厂随是厂公的“代理人”。

    四个厂随都有自己的属下,因此形成了东厂四大组。

    一组人员最少,不过百人,除了首席厂随身边的七大护卫都是由武功高深的太监担任外,其他都是从锦衣卫调来的,名义上是锦衣卫,其实是东厂的人,一旦进入了东厂,只听东厂号令,不受锦衣卫统领。

    二组人数有数百个,多数也是锦衣卫。

    三组人数最多,太监也最多。当然,太监再多,也不可能多得过锦衣卫,估计有四十多个。

    四组人数也不少,太监有三十来个,且无论是太监还是锦衣卫,无一不是高手。所以有人说东厂的高手,有一半都在四组。

    原先的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从两人增加到了十六人,掌刑千户四人,理刑百户十二人。而因为是为东厂办事的缘故,所以也叫东厂千户和东厂百户。

    十六人里面,除了十三人是锦衣卫之外,有三人是宦官,掌刑千户一名,理刑百户两名。

    这十六人均是东厂的正式官员,理论上要受四个厂随的节制,但实际上,十六人只听厂公一人号令,而东厂千户与东厂百户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统属关系,只因品级的不同,才会有此划分。

    是故,东厂除了厂公之外,就有二十个掌权人物。

    除了首席厂随地位稍微有点特殊之外,其余十九人都可以说是厂公的直系下属。

    东厂的一般人员,分吏役和缉事。

    吏役有掌班、领班、司房,共有四十多人。

    而缉事呢,正是东厂的骨干人员,分役长和番役。

    役长就是档头,番役就是番子。

    役长分大档头和小档头,有一百多个。

    大档头就是大队长,小档头就是小队长,每队人数不等,少的十几个,多的几十个。

    而以上这些人,都是从锦衣卫拨给的,没有一位是太监,但因为进入了东厂,所以只服从东厂调度。

    方笑武所看到的那个人,正是东厂的一位官员,乃东厂百户,且还是个太监。

    这东厂百户姓于,名叫于成功。

    他在没有成为东厂百户之前,被人称为公公,可自从当上了东厂百户,就不喜欢公公的叫法了,而是喜欢别人叫他百户大人或者于百户。

    他这次到广西来,就是为了查广西镇守太监郭安死亡一事,同时还负责有人密告靖江王违法一案。

    别看他只是个百户,可这个百户就跟钦差大臣没什么区别。

    无论是小王爷还是奉国将军,都要小心行事。

    “于百户。”小王爷先开口,“您怎么来了?”

    奉国将军被小王爷抢了先,不由瞪了一眼小王爷。

    只听于成功说道:“小王爷,我原本不想来的,但我听到有人告诉我,说你和奉国将军都来了,我就不得不来了。”言下之意,要不是因为他担心小王爷和奉国将军打起来,他根本不会到这。

    奉国将军忙道:“于百户,你费心了。”

    于成功望了一眼奉国将军,饱含深意的说道:“奉国将军,你错了,真正费心的可不是我,而是圣上。”

    (本章完)

第3175章 还钱() 
    “圣上?”

    小王爷和奉国将军都是一愣。

    于成功道:“这些年来,圣上为了靖江王和奉国将军之间的摩擦,多次派人来广西讲和,可是呢,每隔一顿时日,奉国将军和靖江王又会派人上京状告对方,指责对方不是。圣上乃一国之君,不管会被说不理朝政,管了又会被说成什么都要管。奉国将军,你说说看,这叫圣上如何是好?”

    奉国将军听了,不由冷汗直流。

    而小王爷呢,也很不安。

    以前,不管靖江王和奉国将军怎么闹,皇上都只是派人劝告,可是这次,因为干系重大,惊动了东厂。

    而于成功原本不是来管靖江王和奉国将军之间的矛盾的,没有发表意见的必要,可是他既然说了,那就说明他这次来,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规劝靖江王和奉国将军。

    换言之,皇上对他们兄弟的胡闹是真的烦了,他们兄弟要是还继续闹下去,恐怕两人都要倒霉。

    奉国将军赶紧说道:“于百户,我可以向你保证,等这次的事结束之后,我就修身养性,不再……”

    “奉国将军,你说的事是指什么?”

    “就是靖江王指使人……”

    “奉国将军,你以为你的密告,圣上事先一点风声都没有收到吗?”

    “那圣上的意思是?”

    “圣上什么意思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督主说过,靖江王镇守广西,颇有功劳,只要他肯还利于民,王大公公就会为他说话,圣上就会龙颜大悦。”

    一听这话,奉国将军就明白了。

    看来靖江王派人与马德合伙做生意的事,早已被东厂的人查知,且早已密报给皇上,而皇上对于此事的态度,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是他突然派人去京师告密,皇上也不会为此而受到惊动。

    这都是他的罪过啊。

    他正要说些什么,于成功话锋突然一转,道:“不过,督主也说了,朝廷法度终究是朝廷法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没有人会列外,所以这件事也不能轻易了结,得把罪魁祸首揪出来,就地正法。”

    方笑武听了这话,不由想道:“不好,马二哥要糟。”

    奉国将军道:“罪魁祸首是?”

    于成功笑道:“奉国将军,如果你是靖江王,你会怎么做?”

    他这话虽然是对奉国将军说的,其实是对小王爷说的。

    小王爷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于百户,难道你想……”

    “不是我想,是督主想。”

    “好,小王一定把督主的意思转达给父王。”

    于成功笑了笑,说道:“小王爷,你千万不要搞错了。独秀楼只有一个负责人,那就是吴鸣。”

    吴鸣正是独秀楼的大楼主。

    闻言,不光是方笑武,就连小王爷和奉国将军,也都愣住了。

    于成功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马德,而是大楼主吴鸣。

    这也就意味着,马德只是虚惊一场,很快就会被释放。

    方笑武不觉暗想:“奇怪,东厂为什么要保马二哥呢?难道马二哥在东厂有人?”

    只见小王爷和奉国将军互相对视了一眼,均是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惊奇。

    马德到底是什么人?

    为什么东厂太监一定要保他,而不是借这个机会将他杀了,也好杜绝所有后患。

    ……

    次日下午,马德就被释放了。

    而身为独秀楼负责人的大楼主吴鸣,则是被抓了。

    吴鸣供述了一切,说自己原本是个江洋大盗,假冒靖江王的名声,暗中资助马德做生意,马德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马德被释放后,就被勒令关掉了独秀楼。

    这么一来,独秀楼就成了绝响,再也没人敢在广西用独秀楼的名字做酒楼生意。

    ……

    第二天,方笑武离开了桂林城,去了一个地方。

    他去的地方名叫五龙山。

    可是等他找到了五龙山,往里去了不到半里,就看到了十多具尸体。

    看来有人先他一步找到了这里,他要是继续进去的话,只会看到更多死人,而自己的五千两银票,绝对是拿不回来了。

    他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