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

第48部分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第48部分

小说: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如韵哈哈一笑:“那辰五子步天歌大开大合,乃是军中速成的功法,打仗还凑合,哪里能成仙了?你一个小孩子练这个,真是——不过于我这番查访倒是省事,你练了多久了?”

    “半年吧。”华林含糊答道。

    肖如韵沉吟道:“也是难得的,既然如此,我给你两件法器,你看看用得起来不。”

第三十二章 法器() 
肖如韵手腕一转,便掏出一颗珠子递到华林手里,华林看她这番变化,连手都变作了粗手大掌,掌心茧纹密布,手背汗毛重重,一般人哪里看得出这么个粗汉会是双河的少女仙官?唯有华林知道端底,此刻不用天眼,细看过去,也能看到她一双虎目中有两三点金光闪烁,不知为何这件法器会留下这一点破绽,也无暇去问,伸手看她递给自己的珠子,圆滚滚的竟是一颗寸珠,珠光满盈,他这几日在县城的大户们家里走得多了,见过许多珠宝首饰,所见的珍珠不过是些米珠肉珠,尺寸既小,珠光亦暗,不想她会递这样一件宝物给自己试验,再一细看,手里哪里是珠,分明是轻飘飘的一团雾气,在掌中漂移不定,疑道:“这是?”

    “这是蜃珠,”肖如韵道:“你可曾听说过?”

    华林确实听说过:“蜃珠?闻说云州海中有蜃楼,乃神仙居所,凡人遇之可成仙,里面光明广大,柱梁上尽是夜明之珠,不用凡火,可是此物?”他在嘉罗世界的时候,有名为炽焰的法术,夜晚照明,白日驱除雾,都使用这个法术,不知手里的蜃珠是不是起的也是同样的作用。

    肖如韵嗤了一声:“市井传说,总是荒诞不经,凡事不管底细,都只往有利之处去想,臂如神仙之道,像我等生来有仙骨有师傅之人,还要炼丹采芝,百般烦难,凡人遇到神仙,反而不用辛苦,不用修道,一餐饭一宿歇就能成仙,道理哪里说起?这蜃珠与那蜃楼是有一定干系,却不是凡人想的那样——云州中有一云雾海,海中有蛤,大如房舍,吸取日月精华,和着海上雾气,经百年之功,炼成此珠,有幻化万物之妙,大蛤一族用它幻化出诸般楼台美景,这些凡人不知就里,过去就被它们吃了,我肖氏一族查访得知,捕尽了这些吃人的大蛤,可笑今日云雾海起雾时,还有不少凡夫俗子,驾船去访那‘有神仙’的蜃居呢。”

    华林听她这番话自然是连连点头:“他们还不知道此事?”

    肖如韵道:“榜文各处街市都贴了,耐不住有人不肯甘心。远的不说,各州城里都有仙家,明白地大门开在那里,不见他们来拜。”

    华林默然。

    肖如韵说了一番话,重新转到正路上:“这珠是海中蛤蜊炼制,不是我家所为,所以用法也不干我家之法,授你不算违规,你且呼吸三次,默想将它幻做什么模样。”说着,把呼吸凝神之法都传给了华林。

    华林于是凝神观想,珠子在风中轻摇,慢慢流作一滩,依然光辉灿烂,却是变作了一枚崭新的银钱,上面文字图案笔笔精细,银质犹带火光,正是他当初从周怀仁藏宝处取出的银钱形象,肖如韵看了,惊讶道:“你领会得挺快,可为什么变的是这个?”她让华灵变幻蜃珠,也是存了要看她相性的心思,以为或是不成,或是楼台,没想到变出的是一枚小小银钱。

    华林答道:“我是初学,总是捡容易的变,想来与珠子相近的就是银钱了。”

    肖如韵一乐,确实,银钱与珠子形象相近,色泽相似,都是圆形,只不过一扁一圆,华林选择银钱变化,是他取巧的办法,不像自己等人,当初在课堂上看到老师以蜃珠变化万千,端的是海市蜃楼,个个都捡着气魄宏大的去变,倒是没一人如此示弱,捡着和珠子差不多的银钱变化,虽然一次成功,变来的图案也算细致,可是这东西不像她身上的法衣,变来的只是幻象,拿在手里,有经验的人一摸分量就不对,所以这番变化毫无用处,也就能到街头耍个戏法,给人瞧个乐子。

    她伸手从华林手里取回了蜃珠,想着要是华林不舍,便有几样法术教训,没想到华林一点也没有迟疑地任她拿去,肖如韵见她没有不舍之意,仍然继续道:“我肖家抓了这些吃人的大蛤,用它们的蜃珠,为青州城布置了一十八道美景,历来为人称颂,所。以。法宝只是法宝,端看如何使用——若是你将来以为有了法宝就可胡作非为,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将来还落不到大蛤的下场哩。”

    华林知道这是警告他的意思,连连称是,肖如韵将蜃珠在手中一晃,幻出一根枣木棍棒来,领着华林继续前行,街上各色人等看到这样一条凛凛大汉,手中又有兵器,无不避开。肖如韵见街上人渐多,就不和华林说仙家之事,反而说起家常话来:“你这名字,是自个儿起的吗?”

    “不是,是芳杏堂老师傅起的,芳杏堂里的哥哥叫金海,姐姐叫玉桂,都是药名,我也依着他们胡乱起了个,就是没用他们的字。”

    “金玉后面接个花,挺别致的。我看这县城里的姑娘家不是金就是玉的,没想到你师傅别出蹊径,”肖如韵说:“我家是依着辈分起名的,我这一辈中间都取一个如字。”

    华林听到肖如韵连县城里流行的金玉之名还嫌俗,心想她要是见了鸡鸣村满村的招娣存弟还不知道要怎么说:“姐姐,我们这不是往芳杏堂去吗?”

    “自然不是。”肖如韵脚步不停,答道。

    “可是我还没与芳杏堂的师傅告别呀!”

    “你要跟我去查访才是正事,等你将来登了仙路,这些凡缘都是要斩去的。”肖如韵其实也没急到不容华林去与芳杏堂众人道个别,但是她以为仙凡有别,故而将此也作为了对华林的试炼之一,所以不但未作停留,反而加快脚步,向北门出城而去。

第三十三章 分析() 
芳杏堂的生意刚刚兴隆起来,每日华林除了接诊县城数家大户外,还要负责制作眼药与伤药等几种销路很好的主打产品,同时也防备着实力雄厚的金函堂的反击,可以说是坐镇中枢,一旦离城查访,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前番心血完全可能尽弃,然而,华林在选择上丝毫没有犹豫!

    想登仙路,既不舍财,也不舍情,还是早日在家做梦比较实际!既然他的目的是为了求仙,那么其他看似“成功”的一切,都可以舍弃!

    他就怀着这样的心思,紧紧地追上了肖如韵的脚步,但是令他惊讶的是,肖如韵离城后没有走多久,就在一处破败无人的土地庙中停下了脚步。

    “姐……姐姐。”华林一边说,一边回头朝县城望了一眼,根据他自己的身高与县城城墙的比值,推断出他们离城不过一里多地,肖如韵这么快就疲累了吗?还是看在他年幼的份上,要让他歇息一下呢?

    “你可能舍不得他们,”肖如韵却完全误会了华林测量路程的眼光,以为他是对芳杏堂众人尚有怀念之意:“但是我也听说你在芳杏堂是棵摇钱树,你要去拜别,他们岂肯放你?推一阻二,为了些银钱,白白耽误了你的前程,不如一走了之的好。而且……”她没有再说下去,手一挥取出一支香来,点起拜了一拜,插上香,方回身对华林颌首道:“我昨夜查了双河县土地的案卷,近十年来,县里失踪的人口有五百多人。”

    “五百?”

    “没错,”肖如韵面色冰冷,语气严肃:“本县共有四百五十三个村子,合起来每村十年才少一人,又多是无地新户,本来漂泊,所以如此大的数目,竟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都以为他们是离村另觅活路了,但是!”她凌空挥舞了一下拳头,强调了她发现这件事的震惊:“所有失踪人口的村庄,都在东、北、西三个方向,越靠南越少,越靠城中越少,而北面……北面几乎每个村子每年都有人不知所终!”

    “啊!”华林适时地表达了一下他的惊讶,肖如韵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以这里的吏治,我以为报送上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实际失踪的人口,可能是这个数字的好几倍!也不知前几任县官都在忙些什么,所有案卷,既不查访,又不归拢,连具体何日发生的都多有遗漏,县城派粮派差,派到某人头上,才会注一个‘迁移’,可是这南面的村庄,接壤的他县,又没有增多的新户进来,这些人难道是逃到夷人那里去了吗?”

    “他们为什么不是逃到夷人那里去了呢?”华林尽可能傻里傻气地问道。

    “夷人?傻子才会投奔到那里去,山高路远,路上还多有瘴气环绕,当年大军都在瘴气前停了脚步,除非像那些夷人祭司一般有唤开瘴气的妖法,否则去一个死一个,去两个死一双,华灵,言语上的蠢人很多,行动上的蠢人就没那么多了。”肖如韵教训道,她既然决心来到双河县为官,也不是两眼一抹黑来的,不但阅览了肖家关于双河的记载,初到几日还看了许多双河县的档案,对当年发生之事,比起土著华林来反而要清楚很多。当年玉带国覆灭后,王族都被诛灭,反而是一些贵族祭司从异界确实得了好处,以妖法唤开瘴气,躲入深山,朝廷军队追之不及,在瘴气中很是折了几员将领、仙官,于是在此设县置村,防备夷人反扑。眼看事到功成,却在最后折损了人马,是仙家的不得意处,所以鸡鸣村等地的凡人档案,都不记载此事,只有青州仙家的档案里,才原本地记载了停兵双河的始末。

    “瘴气?瘴气又是什么?”华林所看的书里,连云州的蜃楼都有记载,却没有提及瘴气的只言片语,肖如韵知道是记载缺失,就告诉他说:“瘴气是山阴处年深日久,腐朽死气不得吹散,尸积在一处,凡人触之立死,也有仙家拿瘴气炼成瘴毒法宝的,这些夷人昔日以活人祭祀,弄出许多变异瘴气,锁住门户,休说凡人,就是仙家,不提防还会着了道儿,什么傻子会往那边跑?”

    “哦。”华林心道好险,差一点就循着乌吉达他们留下的痕迹去找夷人的麻烦了,又奇怪夷人既然有这样厉害的看门术,当初的夷人女祭祀乌吉达怎么不肯告诉他老家所在,换了他,肯定一五一十地招认,然后引他前去,唤瘴气杀他?他心里既然存了疑惑,肖如韵又明显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人,与他无话不谈,他便问了出来:“那么,会不会是夷人回来抓人回去祭祀呢?”

    “夷人?他们怎么敢!”肖如韵怒道:“他…们…以…为…人…失…踪…了…我…们…不…会…发…现…吗”她起初极怒,因而说话缓慢,说到最后,回过味儿来,他们可不确实是没有发现吗!

    “前几任官员,是没有发现,以为是普通的迁移。”华林接道。

    “这些蠢人!”肖如韵啐了一口,又奇道:“若是夷人回来,不攻城拔寨,一个个零散的抓人,是图谋什么?难道说……”想到那个可能性,她一下子闭上了嘴。

    当年的玉带国夷人,在此立国,也是四山的祭祀者!

    难道,四山不应她的召唤,是因为原主到来……吗?

第三十四章 秘史() 
肖如韵的这番考量没有对华林说,一来,她身为仙官,至今为止没有得到四山回应之事,万一要是被孩童泄露出去,被那些什么都听不懂的凡人听见还好,万一**纵村民失踪的幕后势力听见了,她能不能全身而退,都会成为问题;二来,华林虽然聪颖,可是“仙官”得不到四山回应这件事,说给她听,她能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吗?不知道多少有了年纪的人,都以为官印一到手,即能指挥下属如身使臂,说一不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更不用说华林一个孩童,晓得什么家族、官场!又如何与她讲解什么是“架空”、什么是“担着虚名”、什么是“利益交换”、什么是“妥协双赢”呢?

    她能尽量蹭着族规家法的高压线给华林讲解仙家知识、法器用法,可是这些成年人的游戏又怎么能指望一个九岁孩童知晓真正是怎么一回事呢?她甚至连“结婚”这件事的真正意义都不明白呢!

    所以,肖如韵把自己最深的担忧深深地藏在了心底,挥手对华林说:“你先说一下,你觉得这些夷人零散抓人是图谋什么?”

    华林装作想了一下,说道:“既然他们当年能用活人祭祀布置出瘴气锁住山中门户,那么再多祭祀几道,把这处山场也一起锁住,仙官可不就管不到他们了吗?”

    他这话与肖如韵所想不谋而合,肖如韵听了先是点头,继而摇头,华林见此,知道她又考虑到了别的方面:“既然夷人瘴气如此厉害,所需又不过是遍地皆是的些活人,当年为何不在这里多布瘴气,也不至于被朝廷讨伐,可见这瘴气需要地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