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

第128部分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第128部分

小说: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过去、未来的主人发生了什么,还值得询问吗?

第五十五章 局势() 
“双河县的确可能会被毁灭,”肖千秋说:“但是这个世界?你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广大吗?你才看到了多少地方呢?你又才见过了多少事情呢?你可知道,九百年前,云雾海的水妖曾经掀起波涛,淹没了整个云州长达三年之久,无数牛马人畜尽数做了它们的食料,活下来的凡人百姓统共只有一百零七人?你可知道,五百年前,五方行瘟使者齐出,历百眼、云梧、赤龙数百州县,凡所过之处,仙家凡人,十不存一么?”

    “这次不一样,”华林摇头:“山妖水怪,旁门外道,总是这个世界的,黑山里面……那个,不是。”

    “总是一般,”肖千秋不以为然:“何况它现在只伤了些夷人。”

    “就是蔓延到山外,还有七八个国家可以抵挡,你是这么想的吗?”华林忽然问道:“你一再催促我到月夕山去,是不是,这些国家,在你看来也是随时可以牺牲丢弃的呢?”

    “云雾海水妖之乱我曾亲历,”肖千秋仿佛在说着与己无关之事:“当时举目所望尽是烟波,整个云州无一峰一石露于水面,见者皆以为便是水退,也不复旧观,一百多年后我再次路过云州,只见市井繁盛,牛马遍野,田地连着果园,果园连着桑田,连以前云雾海的不少地方都被开垦出来做了良田,建了村庄,百姓在其间无忧无虑,不晓得什么是水妖,只晓得他们爷爷的爷爷便在此耕田过活。”

    华林知道,凡人与仙家不同,他们十二三岁便在父母的包办下缔结婚约,往往三十四岁便做了祖辈,活到五十就要叫一声侥幸,一百年的时光在肖千秋这等真仙看来是一弹指,在普通仙家看来是一辈子,在凡人看来就是“爷爷的爷爷的故事”。

    所以,肖千秋的双眼,不知看过了多少凡人与仙家的悲欢离合,他们快乐,是死,悲哀,也是死,肖兴龙以为他与凡人玉坠的爱情感天动地,在肖千秋,无非是又一个转瞬即逝的过往。一个肖兴龙如此,整个肖家,恐怕在肖千秋心中亦是如此。

    不成真仙,总是死路,既是死路,一具骷髅还是一万具骷髅,又哪里值得他们多看一眼?凡人不在意他们翻动土地时被犁进地里的苜蓿是不是只差一日就能开出鲜艳的紫花,真仙也不在意一个国家是不是被洪水波涛吞噬。凡人知道,第二年春天,苜蓿还会长出来,真仙知道,再过一百年,烟波退去,凡人的村庄照样炊烟袅袅,人丁繁盛,男婚女嫁,不知过往。

    “怪不得村夫传说里,总是说仙家是世外人,”华林说:“可这次你错了,错得很离谱。你以为离开一座瘟疫遍布的城市,逃到安全的岛屿上,等瘟疫杀死此地所有的人以后,再安然归来是最好的策略吗?”

    “对你确实是最好的策略,”肖千秋沉声道:“你能做什么呢?我看过你在双河县做的防瘟措施,清除污物,隔离伤病,这些都做得很不错,或许这给了你信心,但是你也要考虑到,双河县那时候没有瘟疫,也没有左道的妖人在背后行瘟,还有一个肖如韵在协助你,现在你什么都没有。双河县的百姓至少知道要服从县官和衙役,他们不信吃人的妖魔,不行邪术,不在大白天上街动刀。”

    “他们大白天也掠奴,我遇到的就不止一次,”华林提醒他:“双河县的百姓也信吃人的妖魔,也行邪术,他们不在大街上动刀,但是不介意把任何一个没有男伴的女孩子抓走卖掉,他们不像你想的那么服从,就算衙役之中也充满了藐视仙人之辈,他们之所以在你来的时候规规矩矩地听从命令,都是因为县官最近刚刚动用了双河剑,斩杀了一名抗命者。”

    “到底还是不同。”

    “你应该看到我在夷人当中所作的,只要法度严明,措施得力,他们也能丢了刀,老老实实地种地、煮盐,做一切有利于我,也有利于他们自己的事情。”

    “所以你就想着留在瘟疫遍布的城市里,冒着感染瘟疫的风险,进行清除瘟疫的工作?”

    “不,我不想,只是我离不开。”

    “离不开?”

    “就是我现在听你的,立即启程,怕是还赶不上这瘟疫的脚步呢!”华林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安全的岛屿了。”

    “没有?你知道月夕山外……”

    “‘它’的胃口可不止月夕山这里啊。”

第五十六章 追踪() 
乌吉达感到有些烦躁,她已经远离了她的故乡嘎拉洞,正走在极其陌生的土地上,诚然,她过去陪同大祭司和她的父亲不止一次走过这条道路,她依然能够轻易辨认出某些奇形怪状的树木和石头指示着哪条隐秘的道路,通往哪个藏匿在山中的夷人村寨,但是她知道,从那以后,一切都不同了。

    青州陷落的那一天,风和水的精灵们在她耳边发出了发现自己被欺骗的绝望的尖啸,让她早于任何人看到即将发生在青州城的血光,她看见那些超凡的存在们与城破在即的难民无异,它们徒劳地试图唤醒任何人……任何人,然而这些都是徒劳的,尸神降临并碾碎、吞噬了它们,就如预言中一般。这次,精灵们则连尖叫都不敢发出,它们就像是以为自己侥幸还没有被尸神发现的孩童,咬着手指,藏在任何缝隙中,将自己深深地隐藏在无意识的山水之中,然而这些也是徒劳的,尸神早就注意到了它们,标记了它们藏躲的每个孔隙,预定了它们毁灭的日期。

    她曾经多次在风中高举大祭司赐予她的铜铃,让风吹动铃中刻写的颂词,让古鲁大神借以听到她的呼唤,驱使无形的神使听从她的命令,现在她无需那么做,整个天地都回荡着诵念古鲁大神之名的风声,如同以前在铃铛中回响的那样,或者说,整个世界,至少是夷山这一部分,已经整个变作了向古鲁大神祈祷的神铃,一座又一座的青山就是铃壁,山上山下的夷人村寨就是刻写在上面的古鲁之名,盘旋其中的风与水都是祈祷声。

    她知道,那些村寨并不像他们声称的那么虔诚,他们在暗室里,将自己的雕像刻得大大的,富丽地装饰起来,放在中间,装作天神,将古鲁大神刻得丑陋又矮小,放在一旁,宛如仆人,但是这不要紧。

    不管他们怎样地给自己和自己的先人摆放供品,举行仪式,那些终究是凡人,他们没有力量,他们不能在野兽和天灾面前庇护他们,更不用说面对古鲁大神本人的怒火。

    当他们面对野兽,面对天灾,面对他们无法抵御的存在时,他们就会再次高声地念起古鲁的名字,并将鲜血奉祀给它,这就足够了。

    他们献出的每一声祈祷,每一件祭品,都会使得古鲁大神离这个世界,离他们最终的毁灭更近一步。

    那些愚蠢的“仙人”,以为打碎祭台,杀死祭司,就拔除了古鲁大神的信仰么?不,只要他们不能满足所有凡人的所有要求,那些凡人就会在私底下传颂古鲁大神和其他黑暗之名,只要能解决他们自己的私欲,他们是不惜将整个世界奉献出去的——也包括他们自己,当然,他们通常连第一点都无法正确理解,就更不用说第二点了。

    身为大祭司的亲传弟子,乌吉达比一般的乡野祭司更熟悉古鲁大神的教义和秘仪,她多次在祭祀的狂热舞蹈中见到过降临后的世界,那时候石头将会像火把一样燃烧,又像蜂蜜一样流淌,所有的树木都发起光来,弯曲缠结,他们作为古鲁大神的祭司,行走在如沸腾的粥锅一样的大地上,闪耀的星星在他们身边飞舞,至于那些跟随他们,向古鲁大神献上祭品和祈祷的信徒们,在这个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他们不是被选中的器皿。

    这是只有真正的祭司才知道的秘密,古鲁大神也是最近才认可她,将这秘密传授给她。

    那些人,他们以为自己吃饭,喝水,战斗,睡觉,其实他们只是一个个被古鲁大神置于天地这巨轮上的陶坯,他们被命运拉扯形状,淘去杂质,塑成器皿,打上古鲁的印记,这就是他们终日彼此片刻不停地攻杀的缘故,苦难从未远离他们,只因为苦难就是古鲁大神手中的刻刀。倘若他们从狂热的内战中暂停片刻,想一想,夷山如此广大,他们的数量又是如此地稀少,他们大可以彼此远离,在和平中好好地开垦土地,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他们只是歌颂这盲目的内战,因为这是古鲁大神在他们之中保留影响力的办法。

    乌吉达瞪大了眼睛,她不知道后面一句这亵渎的念头是哪里来的,她赶紧念了两句祈祷文,坚定了她的信心。

    古鲁大神已经向她揭示了将来的道路。

    她要追上那个女孩,通过一系列仪式,让古鲁大神降临到她的身上,如同青州的那些僧侣们所做的一样。这对那个女孩是最好不过的,她知道,降临的时刻,别说女孩子本身的意识即将不复存在,就连她的身体都会出现可怕的扭曲,可那比起她即将领受的荣光,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个贫穷的、染病的、残疾的流浪汉,活着的时候无非是拖着沉重的身体从这家走到那家乞讨残羹剩饭,还要面临野狗的欺辱,一旦他死了,被一个最低微的僧侣选中作为“器皿”,让那个僧侣的灵降临到他身上,马上,他就可以穿起豪华的僧袍,吃起山珍海味,出入青州富豪都不得其门的仙家,满是恶疮的流脓身体,可以坐上锦绣的尊位,享受包括仙家子弟在内的众人顶礼膜拜,恐吓他们,震慑他们,取用他们的财帛子女如取用自己的一般,过上他生前绝对想象不到的生活,对这流浪汉来说,还有什么比变成这样的行尸走肉更幸福的呢?

    何况,降临到那个女孩身上的,是超过一切僧侣的存在,她的意识固然会被抹除,可她本人所享到的福分却是这世界上的任何人都难以企及的!

    若不是大神的亲自揭示,乌吉达是一定会把这个机会争取过来的!现在,她也只能满足于次一级的命运了,那就是,当古鲁大神降临在那个女孩身上并杀死她,夺取她的身体的同时,古鲁大神的从神也会降临到她身上,毁灭她的意识,将她变成次神行走在地上的神座!

第五十七章 锄强扶弱() 
云梧国的仙家子弟景与维,原来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一次到凡人衙门点卯,这个月却是出奇地勤快,还不到月半,就已经在衙门里出现了五次,每一次,都带来了家族对于安置百眼国商人的指示,而且每一次都考虑周到,措辞严厉,令衙门里那些资格最老的老油条在提到“百眼国商人”这平淡无奇的几个字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带上了十二万分敬意。

    他们彼此私底下说,景与维还可得罪,那代表了百眼国仙家势力的“百眼国商人代表”,却是万万得罪不得的。

    “若是得罪了,百眼国仙家,便要问罪我云梧国。”

    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所以衙门里的众人也就把它当作真正的理由宣扬了开来,这简直是不必向景家或者其他仙家复核的事情,若不是惧怕百眼国商人背后的百眼国仙家问罪,身为仙家子弟的景与维怎会像那些百眼国商人的管事一般事事亲为,当那些凡人商客如他的至亲一般?其他就是与景家有亲的商人,他也从不放在心上!

    至于百眼国仙家势力分布,与云梧国仙家势力高下,又哪里是这些朝生暮死的凡人能够了解的!他们看到的,是原来连兵马之事都不大管的景与维,此次连百眼国商人的吃饭歇宿都样样要他们管得周到齐全,自然就把景与维的地位,和百眼国商人的管事,划了等号,然后,又把景家,与百眼国仙家的凡人管事的地位,划了等号。

    这些等号一旦在他们脑中成立,许多事情,等不及禀报景与维,衙门里平素都不做事的老油条们就活动了心思,预先替百眼国的商人们划好了道路,出了主意,又查了说法,比替景家办事,还要殷勤。

    比如,景与维带来的指示,是要他们在城中替百眼国商人另寻一处清净客馆,不与其他国家的商人杂处。

    衙门中众人摊开地图一看,城中空地,原就不多,况且景与维再三说了,要教百眼国商人宾至如归,不可让他们感到怠慢,不可让他们受到庸人滋扰,不可让他们出入不便,首先那一般窄街陋巷,都是不做考虑,须要一所堂皇大宅,其次又不可离热闹商街太近或太远,若说租房吧,景与维偏又没给批一文钱经费,来回看了几遍,便有人出了主意,将每年考校官吏的考院腾与他们住,反正那些官吏便是叫他们去郊外考验,岂敢不去?便有不满,敢对景家说?

    于是百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