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武道治安官 >

第216部分

武道治安官-第216部分

小说: 武道治安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对于他们的想法,苏岚不会在乎,相信治安局也不会在乎的。

    拳头大就说了算,有本事你来隋国境内讨公道啊。

    苏岚此时的思绪,已经放在了未来,和另一条母虫持有者的对抗上。

第438章 正宗刘记牛肉面馆的苏老板() 
漫天黄沙,在狂风的催动下,席卷着整个世界。

    “苏老板,来一碗牛肉面。”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将手中的皮包和车钥匙放在了桌子上,大声喊道。

    “好嘞。”后厨,一个男子高声回应道,接着,便是啪啪的声音传来,这是面团摔在案板上面的声音。

    “穆老板,你这每个星期一次,来苏老板这里很准时啊。”邻桌一个同样络腮胡子的汉子,此时刚刚吃完自己的面,见到穆老板,乐呵呵的说道。

    “唉,我这从商路上走了这么多次,还就是苏老板这家店里的面,每次吃完,都让我想得慌。”穆老板呵呵一乐,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神情:“不过么,就是苏老板这里太偏僻了,每次都要绕路,要是开在商路边上,恐怕早就发财喽。”

    穆老板家是天山本地人,不过,他的事业却不在天山。借着隋国发展与欧洲贸易的东风,再加上邻居之间的天然亲近,这位穆老板,做起了从中亚向隋国东部倒腾商品的生意。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站在风口上,谁都能飞起来。

    自然而然的,穆老板借着国家的优势,也开始慢慢的积攒起了丰厚的身家。

    尤其是这几年,米国与隋国的摩擦渐渐加剧,两国打起了贸易战,因此,在这种时刻,隋国与中亚和欧洲的贸易,变得更加紧密了起来。

    隋国庞大的商品制造能力,还有庞大人口带来的消费需求,都由米国转向了中亚与欧洲。

    因此,这些年来,穆老板是越来越忙了。为了放心,他不得不亲自跟着车队,开始每周一次来回奔波的路途。

    而这个名叫正宗刘记牛肉面的小馆子,就是他在这疲惫又枯燥的旅途中,唯一的期盼了。

    说起来,这家小面馆,却有很多奇特的地方。

    这家店,名字叫做正宗刘记牛肉面,但是老板,却是姓苏的。

    而且,这家面馆,选择的地方也十分偏僻,明明不到十公里之外,就是车辆繁忙的商路。但是,这家面馆,却选择开在了这个偏僻的小镇子上。

    要知道,如果不是有友人引领,带着他来到这里尝过了一次,穆老板觉得自己恐怕一辈子都不会踏入这个荒凉的小镇。

    这个小镇,原本就是自然形成的,而在贯穿隋欧的公路建成通车之后,这里的人们,都渐渐的迁往了机会更多的公路旁,再次形成了一个新的镇子。

    而这里,说是荒凉,其实要不是有苏老板的拉面店在,恐怕在就荒废了。

    因为现在,整个镇子上,一共就剩下了两户人家。

    这两户人家,都是开店的。

    一户,是苏老板的牛肉拉面店,而另外一家,属于一位郝老板,这位郝老板,是卖熟牛肉的。

    而且,一般来说,除了前来吃牛肉面的人中,有一些人会买些牛肉带着路上吃,剩下的牛肉,郝老板都卖给了隔壁拉面馆的苏老板。

    嗯,这也是这家拉面馆神奇的地方,一个以卖牛肉拉面为生的店,所用的牛肉居然会是从熟食店买来的。

    不过,私下里也有人猜测过,苏老板会这么做,是为了留住这个唯一的邻居。

    毕竟,如果拉面馆的牛肉由自己制作的话,那么恐怕,这个唯一的邻居也不得不搬家了。

    正在胡思乱想着的时候,穆老板听到“啪”的一声,再回过神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已经放在了自己面前的桌子上。

    “慢用。”一位年轻人将拉面放下之后,伸手示意了一下,接着,便坐在了店铺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

    这个年轻人,就是拉面店的苏老板了。

    和经常在这条路上跑的人不同,苏老板的胡子,剃的干干净净,看起来,二十七八的年纪,似乎正是充满干劲的时候。

    然而,这位苏老板的脸上,却包含着世事沉浮之后的沧桑,看起来,似乎要年长了好几岁。

    在穆老板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店的时候,就断定了,这位穆老板,也是一位有故事的人。

    只不过,这位苏老板虽然有故事,穆老板却没有酒。

    这家店,是不卖酒的。

    所以,穆老板自然听不到苏老板的人生故事了。

    现在,时间已经深秋,天山省内,马上就要迎来最寒冷的严冬,路上,行人已经减少了许多。

    见到牛肉面,穆老板立刻提起了精神,这种天气下,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下肚,是最能缓解旅途的疲惫的。

    穆老板忙着吃面,自然是无暇开口。

    不过,一旁,其他人却没有闲着。

    “苏老板,这马上又要冬天了,你这里,又要关门了?”穆老板刚刚进来的时候,和他打招呼的汉子此时已经吃完了自己的牛肉面,不过他并不急着走,反而和苏老板聊起了家常。

    左右店中无人,苏老板似乎也有几分谈兴,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冬天太冷,路上车也少了,干脆关上门回家去。”

    正在吃面的穆老板一愣,这才恍然,又有几个月吃不到牛肉面了。

    苏老板的店有一个规矩,每年一入冬,店铺便开始关门,人也不知所踪。一直到来年的春天才重新回来开门,年年如此,从未断过。

    开始的时候,穆老板总感觉有些失望。

    不过后来,他也渐渐习惯了。冬季里,天山省时常有特大暴雪,路途时不时的就会阻断。要是这时候再绕远路来吃牛肉面,还真的会有危险。

    因此,一入冬,穆老板就会暂停跟着车队来往,躲在临海市静静的猫冬。直到春天,才会迎着牛肉面的召唤前来。

    “苏老板家是东部的?”这位正在聊天的人姓刘,也是一个车队的老板。

    只不过和穆老板为了自己运输货物而组建车队不同,这位刘老板的车队,是专业跑物流的,负责为商路沿线的工厂来回运送货物,有些倒卖货物的老板,有时候也会和他们有合作。

    像是穆老板,在自己车队运送量不够的时候,也曾经和刘老板有过合作。两人,也因此才会认识。

    而此时,穆老板听到刘老板的话,抬起头来,看了看刘老板脸上期待的表情,不由得在心里暗笑。

    这刘老板,又来了。

第439章 要起风了() 
刘老板和穆老板不同,他不是天山省的本土居民,相反,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

    而现在隋欧商路繁忙,刘老板自然也就趁着热潮,成为了奔波在商路之上的常客,慢慢的,口中的中原口音,也混杂进了天山省风沙的味道。

    因为跑物流的原因,他在这条商路上待得时间,比在自己家乡还要长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刘老板也开始和本地人一样,蓄起了络腮胡子。

    毕竟,这样的胡子,抵挡起风沙来,比口罩要舒服的多,也要耐用的多了。

    而穆老板知道,这位跑物流的刘老板,有着一个极大的爱好,那就是找老乡。

    商路之上,南来北往的,各地人都有,甚至于,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很常见。

    而隋国人故土难离的乡愁情节,早就已经深深烙刻在了灵魂深处,成为磨不掉的印记了。人生四大喜之中,就有他乡遇故知。

    而且,出门在外,天然的,对于自己的同乡就比较亲近。遇到的时候,自然多有照顾。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而且,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成了故知了。

    刘老板的物流生意,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这么一次次的聊天中拉过来的。

    而此时,见到刘老板的表情,正在埋头吃面的穆老板,自然就知道他是什么想法了。想到这里,穆老板不由得在心中暗笑。

    今天春天,刘老板第一次来这里吃面的时候,穆老板恰巧也在。那时候,刘老板就兴冲冲的要和这位刘记牛肉面馆的老板找一个本家的关系。

    然而,让刘老板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刘记面馆的老板,却是姓苏的。

    那时候刘老板脸上的错愕,让穆老板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种要捧腹大笑的冲动。

    现在,估计这一次,刘老板又要失望了。

    毕竟,这位苏老板,可是很擅长将天聊死的存在,一不留神,就会让你无话可说。

    “嗯,家是鲁省的。”就在穆老板胡思乱想的时候,苏老板点了点头,回答了刘老板的问题。

    刘老板眼中有些失望,他是豫省的,这老乡关系,自然是找不上了。

    不过,刘老板也没有放弃。

    “嗯,鲁省是个好地方啊,人杰地灵,是孔圣故乡。”赞叹了一句之后,刘老板口中的话,又拐了个方向:“据说古时候,每次朝廷战争都要在鲁省征发民夫,以至于十室九空,要从各地迁居过去。”

    苏老板点了点头,这个倒并不是假的,古时候确实有这样的记载。

    “那时候,我们豫省也有不少人迁居了过去。”刘老板这是见直接没有攀上老乡关系,开始采取迂回政策了。只不过,他才刚刚起了个话头,就听到苏老板说话了。

    “这我曾经听说过,不过,我们那一片的人,并不是古时候从豫省迁来的,那时候,我们是从晋省来到的这里。”

    听到这句话,马上要将碗中的面吃完的穆老板扑哧一声,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刘老板,你这攀关系的老毛病可是到哪都改不了。不过,苏老板守着牛肉面馆,又没有什么东西需要你运输的,你这攀不攀的没什么不同吧。”

    西北的汉子,说话都直接。不过,这倒是让刘老板找了个台阶下。

    只见刚刚还一脸错愕的刘老板自嘲的笑了笑:“我这老毛病,到哪都改不了了。不过,我这次倒是真心想问问苏老板的家乡在哪,马上要冬天了,苏老板这里关门之后,我得找地方吃面去啊。”

    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穆老板。

    这面馆的牛肉面,虽然牛肉是买的,但是这面确实是不同。

    不但十分的劲道,一根根的面条粗细相同,吃到口中之后,只觉得连自己的舌头都要吞下去。

    恐怕是不爱吃面的人,吃到这样的牛肉面也说不出难吃两个字来。而像是穆老板这样嗜好面食的人,一顿不吃,简直和要命一样。

    像是苏老板这样的手艺,他的家中或者是师傅家中,肯定不会只有这一个人从事这个行业,到时候,自己可以去其他地方吃啊。

    虽然路途遥远,但是像穆老板和刘老板这样的人,每日里大江南北来回奔波,全国各地,哪也是有可能去的。

    说不准,以后自己就去了苏老板家附近,也说不定呢。

    岂料,苏老板又摇了摇头:“这恐怕刘老板就要失望了,做牛肉面的,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这样的手艺,不用岂不是可惜了?”刘老板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

    而这时候,穆老板也有了好奇心:“这样说来,苏老板的师傅是从事什么行业的?”

    “我的师傅?”苏老板看了看远方,眼中似有回忆:“我的师傅,是一个食堂的厨子。”

    。。。。

    这下子,穆老板和刘老板都愣住了,这师徒两个,怎么一个个都不按常理出牌。

    一个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开牛肉面馆,一个却去食堂当厨子。

    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视金钱如粪土的人?

    正在这时候,一阵阴影,吸引了几人的目光。

    抬头望去,小面馆门口,一个庞大的身躯出现。这个人胖的,只需要一个人,就将面馆的门口堵了个严严实实。

    而其他人感受到的阴影,也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

    “刘老板,你要的牛肉,我给你带过来了。”来人,正是隔壁熟食店的郝老板,只见他手中,提着几个大大的塑料袋,里面,是一袋袋真空包装好的,切成了薄片的牛肉。

    “好的,郝老板。”见到牛肉,刘老板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虽然吃不到苏老板的牛肉面了,不过郝老板的牛肉也确实不错。我带些回去,给车队的伙计们在路上吃。”刘老板见到穆老板好奇的表情,如此的解释道。

    牛肉来了,刘老板自然就离开了。他的车队还在路上呢,自己要出发去追赶他们了。

    很快,吃完面的穆老板也离开了,小小的面馆里,再次没有了客人。

    “苏岚,接到总部通知了,下一批受训的人,十五天之后就会到。”已经转为熟食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