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1615 >

第21部分

明末1615-第21部分

小说: 明末161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天泉一听这是要自己将银子交给他们,他们全权负责招人。来的人能得到多少安家费就不见得了,素质也没法保证。道:“我们花大价钱招护卫要的可是好手,不是什么人都要的。”

    杨继兴接话道:“孙老弟,你们现在连人都招不到还谈什么好手?我可以保证召来的人都是青壮,练几天就都是好手了。”好手需要费力慢慢招,就是见到了自己招揽还来不及,怎么会交给孙天泉,保证是青壮就不错了。

    孙天泉可不信这鬼话,做什么都要看天赋的,好手不是练练就能成的,道:“这样的话,我不能自己做主,需要跟其他人商量下,请杨大哥和冯老爷等几天。有信了不知道送到哪里?“

    杨继兴道:“送到城南的城隍庙,直接找我就好。”官府不准许招人,周围势力又被闻香教控制住了,杨继兴与冯秀才认为除了通过他们招人,孙天泉没有其他办法,放心的走了。

    等人走后,孙天泉和陈升等人商量了下,都认为不能通过这些地头蛇招人。湄洲岛出这么大的价钱招人的要求是:训练后都能成精锐,不是光青壮就可以了。银子一给这些地头蛇,还能轮到孙天泉说的算么,送来什么人都只能收下。这些地头蛇一插手,之前商量的私下秘密招人行不通了。不同意的话,在坐的所有人的安全都没法保证。

    下午,孙天泉就派了刘青等几个熟悉附近地形的人化妆秘密出城,分别通知回家探亲的人提前归队,都返回小管岛。城里的人外松内紧,暗自准备随时出城。

    第二天一早,城门刚开,孙天泉就带着人快速离城,然后跑步跑向鳌山卫私港。闻香教监视的人一见孙天泉等人离城,马上回去禀报。等杨继兴带人追出城时早就不见了对方踪影,追了一段路后之好败兴返回。

    接下来几天,探亲的人差不多都陆续回来了,又有几个新人跟着探亲的来投奔。算上之前陈升等招的,一共才招了20来人,大家都在发愁到哪里去招人,接下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样空手返回湄洲岛。

第二十八章:山区招人() 
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等了几天,仍然毫无头绪。通过林千户搭桥,石原一人上岸与杨振兴重新谈了下,孙天泉这方愿意给杨振兴一笔银子,要求杨振兴派人配合孙天泉私底下招人,不过怎么招人杨振兴不可以干涉。赵香主对孙天泉突然逃走非常生气,想的是吞了全部银子,招的人中还要安插进自己的心腹,正在想办法要拿住孙天泉的要害,怎么会同意孙天泉的条件。双方谈不拢,一下僵持起来。林千户这边一直说在托人走关系,让他们耐心等待。

    等待的这几天中,孙天泉领着陈升开船北上,到鳌山卫城北面的一处海面坐小船偷偷上岸,走山间小路来到陈大与孙天泉世代居住的千户所。陈大家的祖坟在一个小山包上,当年陈大逃走后,祖坟被死亡的千户手下及亲戚给挖了。大明千户是世袭制,现在千户正是当年千户的儿子,陈升没法现身重修陈家祖坟,只好在山坡下偷摸草草祭奠了下,磕了头了事。

    这天下午等在私港的船接回了郑武。郑武先拜见陈升,禀报了探亲的大概情况:家里都好。等通过陈升了解了现在船队的处境。郑武道:“少寨主,既然在即墨招不到人,可以到北面山区去招人。”

    陈升道:“到北面山区?那里我们更人生地不熟,怎么招人。”

    郑武道:“少寨主,我刚没说清楚。即墨离着山区远,不清楚北面山区的情况。我回家探亲时,进入莱阳地面就遇见很多流民,是真正的流民,到莱阳找活干或者乞讨。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今年北面山区大旱,比即墨这里还厉害的多,那边不比即墨这边都是平地,河流众多。山区都是山地,一大旱收成连吃的都不够,官府不但不发粮赈灾,税还照收。在家没活路,就都出来逃荒还有躲税。“

    郑武停顿一下,接着说道:“再往北走进入山区,路过的村子,空了不少屋子。听说大多都出外逃荒了,还有不少直接上山落了草,到明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更多人要出外逃荒。少寨主,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直接到山区招人,很快就能招够人。依我说,多带些粮食,给点粮食就能招到人,没必要再给30两银子的安家费。“

    陈升一听郑武说的情况,到北面山区去招人是个好主意。就拉着郑武找到孙天泉,让郑武再介绍了一遍北面山区的情况。孙天泉也认为可以去试试,总比在这里傻等要强。第二天,通过黄管家搭桥,花高价买了一批粮食。第三天早晨上,留下一条船,石原带人留守小管岛,天泉和陈升带着5条船出发沿岸北上。

    船队在小青岛驻扎,孙天泉与陈升带着50多人上岸,每人都背着粮食和银子,避开县城直接向山区进发。一上岸就发现,这边比即墨那边还要贫穷的多,越靠近山区越穷。

    50多个大汉,人人都带着刀枪根本没人敢上来查看。等走了三天,深入山区后在一个叫赵家村的村子停下来。先拜访了赵家村的村老,说明来意。给了些粮食,雇佣村民到附近村子,庄子传播招人的消息:招人到南方跑船当护卫,条件是25岁以下,单身未婚,练过武的优先,有一技之长的优先。考核通过的马上发20两安家费,招到的人管穿管住,可以吃饱饭,每年看表现给银子,最低不少于5两。

    孙天泉和陈升都没想到,他们给的条件对山区这些常年吃不饱,已经处于生死线的人来说是多麽轰动。第二天,附近各个村子来了好多人确认消息,并亲自看见几个通过考核的人拿到了20两的现银,并马上吃上了白面饼子,还管饱。接下来几天亲戚传亲戚,朋友传朋友,消息迅速传开了去,觉着差不多的人都跑到赵家村去试试,赵家村没几天就聚集了几百的青壮。

    很快就招到了快200合格的人,孙天泉和陈升反而受不了了。人生地不熟的,为安全考虑,没敢将银子都带来。没想到人这么多,考核淘汰的人虽然走了,不过更多的人从更远的地方赶来。人招的太顺利太快了,带来的银子再招100来人就没了。还有已经召到的这么多人,50多人背的粮食吃不了多久。

    孙天泉和陈升商量了下,招人不能停。首先提高考核条件,增加考核内容,仔细挑人,拖延招人速度。再派郑武和孙天泉的一个手下带着20人,将已经招到的200来人送回船上,返回时多带些银子。山区虽然穷,不过还是有不少大户,拿银子向这些大户买粮食,向等待考核的人发粥,不能出了乱子。

    让孙天泉和陈升没想到的是,本来只打算给等待考核的人发粥,不过附近听闻消息的男女老幼都赶来吃粥,人来了也没法赶走不给发粥,反而聚集起了更多的人。

    五天后,郑武等人带着银子匆忙的返回,就看到了黑压压的一片3000多人。这么多人,尽管是粥也要消耗不少粮食,郑武再不返回,孙天泉和陈升就快撑不住了。

    有了银子,什么都好办了。先再次购买了些粮食,人不撤走还不能停止发粥。这几天虽只磨磨蹭蹭的招了70多人,不过早就将人群中合适的人摸熟了,接下来可以快速敞开招人。

    孙天泉和陈升两人商量过了,回来一趟不容易。这次机会难得,安家费只给20两比预估的30两少10两,可以多招些人,打算招550人,多招150人。这样两人就分别带人开始招人。

    这几天陈升看到人群中有许多十三四岁左右的半大小子在喝粥,就想着招些这个岁数的孩子。带回去先让他们识字,之后跟着自己学兵法和做事,从小教育,长大后就都是能带兵与做事的心腹。现在招的人虽然也可以学,不过年纪大了,学的话有点晚了。派人到人群中打听了下,只要给带点银子或者粮食,很多人家愿意将孩子送来。原来这个年纪的男孩正在长身体的年纪,干不了重活还吃的多,饥荒年景孩子多的人家养不起,被人领走还有条活路,比在家饿死强。而且不是女孩卖也没人要,不值钱。

    接下来几天,不停的有更远地方的人听到消息赶来。人越聚越多,孙天泉和陈升感觉不能等了。在等下去,可能要出乱子。晚上清点了下人数,发现加上送回去的人,已经有600来人,再加上陈升单独召的50多个孩子,远远超出要招的人数了。商量了一下,停止招人,收拾下明天一早就走。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还没人到营地等喝粥。丢掉不容易拿的东西,背上银子,粮食等重要物品,400多人就悄悄向东朝大海方向出发了。400多人虽然编了队,分别派人领着,还是走不快,等到午后停下休息吃饭时,赵家村之前等着考核,还有今天刚从远处赶来的人,追上来要求加入。有的甚至不要银子,能吃饱饭就跟着走。

    孙天泉和陈升没办法,只好先管饭,再招了十几个人。走了4天才返回出发时的海边,这一路上又招了60多人。早就等候的船队放下多艘小船,用了一个下午才将所有人运到大海船及岛上。

    晚上,核心人员开了一个会,庆贺顺利招够了人。应该是多招了人,连孩子全算上招了700多人,快超出一倍了。

    孙天泉和陈升招人的消息,不久就传到了附近的县城,没有引起高层的重视。不过等传来赵家村发粥并聚集了大量人群时,县令以为有强人趁荒年,以招人名义聚集人群作乱。连忙关闭城门,派人上城守城。之后派人到赵家村打探消息,等打探消息的到了赵家村,孙天泉等前一天就领人走了,聚集的人群也几乎都散了。等消息传回,县令才发现虚惊一场,庆幸不已。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日,离开20来天的船队重新回到了小管岛,石原禀报了这段时间的情况:林千户还是在活动关系,没有确实的消息。私港处最近多出很多人在偷窥,石原怀疑是杨继兴的人。之前回家探亲的人至今还有3人没有返回,刘青等人之前通知提前归队时,有一个人明显暗示不会回来了,另外两个人不是出了事,就是也同样不打算回湄洲岛了。

    出来这么久了,孙天泉归心似箭,不打算派人去抓人,也不打算再等了。石原上岸通知了林千户一声:等了这么长时间,孙管事实在等不起了。今年就不招人了,先回去,以后有需要在和林千户联系。林千户收了钱办不成事正不知道怎么办好呢,一听说孙天泉要走,也没向他要回银子,高兴的将石原送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船队离开小管岛,开始了南返。十二月正是西北风强劲,向南航行最好的月份。几天后,船队在经过今天连云港附近的海面时,一条小号福船触礁沉船,孙天泉和陈升虽然在第一时间安排小船去救援,船沉的太快,最后还是有20多人被沉船卷进了大海。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离开三个多月的陈升终于在新年前再次看到了湄洲岛的身影。

第二十九章:返回湄洲岛()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午后,返回的船队在湄洲岛北部海域就碰到了湄洲岛的巡逻船。等船队到达湄洲岛码头时,陈大早就通过先行返回的巡逻快船得知船队的消息,领着老寨主要人员及部分手下先行到码头迎接。

    经过三个月的航行,出发时焕然一新的福船早已不见往日的风采,船体已经发黑,船底都被海洋生物及海藻等覆盖,部分船板打着修补的补丁,破破烂烂,都需要大修才能再次出海远行。

    出发时的六艘福船,返回了五艘,在风帆木船时代,这是很正常的情况。这么长距离的航行,不出事反而是老天照顾,少见的情况。五艘福船依次靠近码头栈桥停下,等船靠拢下锚停稳,栈桥上早已等待的人员,拿加固的长长的船板,从栈桥上搭到停稳的福船船舷上,建起了栈桥和福船之间的通道。

    早已站在船头与码头上等候的人员挥臂打招呼的孙天泉,第一个通过船板建起的通道走到栈桥上,之后领着几个主要手下,朝站在码头上的陈大走去。

    等走进了,孙天泉等几人都跪倒在地,孙天泉大声道:”大哥,三弟我回来了。三弟我不负大哥重托,从山东老家将人招回来了。”

    陈大上前将孙天泉等几人一一扶起,对着所有人道:”三弟辛苦了,跟着去的兄弟们都辛苦了。寨里已经在准备庆功的宴席,安顿好后先吃饭休息,之后论功行赏,不会亏待了弟兄们。”陈大说了不少鼓舞犒赏的话,之后领人安排船上招来的人员上岸。

    船上所有招收来的人员,现在都不清楚到了何地,只知道坐船向南一直走了快一个月,应该到了南方地界。气温一天天升高,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