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1615 >

第11部分

明末1615-第11部分

小说: 明末161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拾残局。“

    曹千户道:“郑二爷,我这不是心里急么,不过是些海盗罢了,早消灭了早拉倒。”

    郑二爷笑了笑道:“我说曹爷,兵凶战危呀,求个安稳最好,再等等,再等等。”郑家私下,可从来看不上曹千户,认为曹千户是一个草包。这次要不是要借助官兵这个名义,郑家可不愿意曹千户来分一杯羹。

    曹田可不愿意去拼命,道:“叔叔,我认为郑二爷说的对,最好明天再说,他们都死了才好呢。附近我们也不熟悉,天这么黑出海,万一触礁沉了船怎么办。“

    曹千户看郑二爷和自己收下都不愿意,也只好再等等。

    这一等就到了后半夜,郑家安排的观察员突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一片火光并慢慢靠近,出现在海面上的火光应该是一个船队。船队是从湄洲岛方向过来的,多半来意不善。

    等郑二爷与曹千户得到通报,都有点发蒙。郑权与陈大对抗这么多年还活的好好地,实力应该与陈大差不多才对,不可能这么快落败,如果不是郑权落败,湄洲岛方向怎么会有这么多船来到平海镇。郑二爷都开始怀疑郑权联系郑家攻打湄洲岛就是个苦肉计,专门将郑家主力诓出来,郑家家丁里面差不多有一半都是郑家族人,如果都死在这里,郑家就完了。

    帐篷里的人都快速的跑到码头上,通过观察对方火把距离与密度,几个有经验的人大概判断出了来船数量。向郑二爷禀报道:“二老爷,来船大概有10到15搜,距离太远,大船有多少,小船有多少没法分得清。”

    听到禀报,郑二爷到放心了不少,通过这么些年交往以及郑权透露,湄洲岛有多少大船及小船,还是知道的非常清楚。如果是湄洲岛船队,10来搜船队正常情况也就300来人,不可能是郑权与陈大联合在一起来了。虽然是来自湄洲岛方向,不过是不是湄洲岛的船队还说不定,有可能是连夜赶路或者迷路的船队。

    自己这方有500多人,20多艘船,实力不比对方小,不用太担心。与曹千户说了下情况,都带人登船戒备。如果是对手就打一仗,反而不用到湄洲岛了,如果不是就更好。

    ………

    等梅州岛的船队临近平海镇时,平海镇方向同样灯火通明,不久就有火把不停的向南移动,之后就是一团团的火把移动。陈大预估码头上的人都上了船,一团团的火光就是每一艘的船。

    船队没有太靠近而是转了个半圈,找到了风头与海流都有利的位置,之后各船都将火排放了下去,放在4艘大船上的小快船同样放了下去,5个人一艘,4个人划桨,能快速灵活的在海面上转动,一人拿着叉子将火排排好队。十几艘快船很快指挥着火排朝郑家船队而去。

    等距离郑家船队还有几百来米时,快船上的人近的用火把,远的用火箭,快速的将绝大多数的火排点燃。火排上的草放下船之前都浇过火油,所以一点燃就凶猛的燃烧起来,海面上出现了一片火海。

    郑家船队远远的看着对方并不靠近,一开始还不清楚对方要干什么,等火海一出现,所有人都明白对方要火攻。郑家船队立马慌乱了。在海上全靠帆借助风力,想随意的航行与转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郑家本就不是训练有素的团体,看着火海一点点靠近,所有人都慌了,都开始躲避。

    有的向外海驶去,想躲开火排,有的驶向码头,要弃船登岸。之前还算整齐的船队立马分崩离析。由于风向与海流的关系,火排到底能不能烧到郑家船队都不一定。郑家到底经验少,应该是一点经验都没有才对,更不用说曹千户了,看着火海慢慢靠近,想的就是躲得远远的。

    湄洲岛的船队就像扑捉羊群的群狼,先用火排惊吓的羊群炸了群,然后围攻四处乱跑的一只只羊。很快就攻下了几艘向外逃出来的船,虽然还有几艘向北逃跑了也没关系,大局已定。码头上与岸边停靠着十来搜船也没人管了,人都逃到岸上去了。这时火排因为海流的关系,没法再靠近,向外飘出。这种情况就是郑家船队待在原地不动,也就是最外围的几艘船受到波及而已。

    这时老冯与许四也指挥着船队靠岸,开始下船追杀已经上岸的人群。

    岸边漂浮着不少死尸,这可不是被杀的,而是驶向码头的船没法都靠到栈桥上,很多人都直接跳到大海里游到岸上,不知道是太急了还是根本不会游泳,淹死的不少,也有可能是被踩死的。

    陈升的船仅仅放下火排与4艘小快船而已,并没有参与围杀,也不打算上岸追杀了。看着向北逃跑的船与岸上逃跑的人群,战斗非常顺利,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看样子收获也不错,十几艘能出海的福船,虽然没有大船,不过已经非常难得了。

    上岸追杀出去的人很快都返回了,陈大派人上岸之前就交代过,将岸上的人杀散不再构成威胁就行。不要追的过远,也不用多杀人,也不要俘虏。陈大只想给郑家个重大教训,而不是与郑家结为生死大仇。之前在海上俘虏的郑家人,陈大也打算都放了,不过船要留下。

    不久老冯与许四回来禀报:“大寨主,都杀散了,就那熊样也敢出来丢人,我们一追就都跑了。”说完都哈哈大笑起来。陈大也露出了笑容,都夸奖了几句,之后让他们带人去休息。

    等了一会刘合来禀报:“大寨主,都是好船呀。除了一艘被烧坏了,有13艘能用,其中5条都是刚造不久的新船。”陈大听了也非常高兴,让刘合安排人手,等天亮了都驶回湄洲岛。

    刘合刚走,老何就来了,低声禀告道:“大寨主,不好了,有官兵。“

    陈大听了也一惊,道:”官兵?从哪个方向来的,有多少人,离我们这还有多远“

    老何马上回复,道:“大寨主,不是哪来了官兵,刚才我们打的人里有官兵,刚投降的一艘船,满船都是官兵,我刚审问了下,是蒲州海防曹千户的人,这次是曹千户与郑二爷领头。“

    听了老何的话,陈大的心沉了下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杀多少郑家人都好说,杀了官兵就麻烦了。

第十五章:善后() 
万历四十三年九月十八日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海水显得黝黑的不停起伏着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啪啪”的声音。周围还沉浸在黑暗中,不过远方,天水相接的地方呈现出了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落下的风帆在海风的吹打下发出“嗤嗤”的摩擦声,粗大的缆绳如荡秋千似的不停摇摆着,巨大的船体随着海浪轻微起伏着,如不停晃动的婴儿的摇篮,不时有早起的海鸟叫着从船头飞过。

    20多艘大大小小的船排着队停靠在海湾里,船身在早晨朦胧的昏暗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除了几个放哨的,大部分人都去休息了。陈大没有下过船,自从得知官兵参与的消息,就一直在船尾沉思徘徊,清晨的雾气打湿了衣服而不觉。

    得知曹千户参与了这事,陈大就意识到出大麻烦了。如果仅仅是郑家,郑家坏规矩在前,湄洲岛只要不做的太过分,事态很快就能平息。官府一参与就麻烦百倍,杀了多少官兵还不清楚,不过捉到的就有2艘船40来人,这些官兵现在就如烫手的山芋,留不得,放不得,不过最后还是要放了。死了这么多人,隐瞒是隐瞒不住的,不过能闹到多大,陈大就一点底都没有了。

    陈大一生至今,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20来岁家破人亡,命大才逃了出来。24岁出海被截,生死一线间,弯膝而活。30多岁夺取大寨主之位,刀光剑影,为了儿子不被暗杀,只好隐姓埋名送到南少林学武,命硬挺到了最后。几个要命的门槛都迈了过去,没成想平静了七八年,又一道门槛拦了上来,陈大虽然忧心,不过还是有信心迈过去的。

    毕竟只是个巡海千户所,将捉到的人都放了,也就损失个二三十人,只要蒲州李知县及曹千户直属周都司不上报,不追究,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容易就能压得下来。

    不过自从陈大将与其争夺大寨主之位的其他几个寨主都杀了,就与这些寨主背后的陆上势力产生了矛盾。陈大当年年轻气盛,不懂得妥协,认为既然敢支持自己的对头,就应该得到惩罚,断了湄洲岛与其的买卖,矛盾立马尖锐化,性格强硬的陈大针锋相对,得罪了一大批人,这些人就不断在湄洲岛挑起事端,企图推翻陈大之位,陈大才迫不得已花大价钱派孙天泉到sd鳌山卫老家召人,等召来的人一到,陈大杀了一批湄洲岛不安定分子,并打击了几个势力,陈大才真正坐稳了大寨主的位置。

    不过这样一来,北方人与南方人的矛盾又起,湄洲岛之前中立的人,差不多都投了本地人郑权,郑权才实力大增。最近几年矛盾越积越大,终于在今天爆发了出来。

    外湄洲岛以北方人为主力,显得非常另类,就不怎么受当地豪绅官府认同,认为不好掌控。关系一直不温不火,矛盾到不断。另自从北方人来了后,湄洲岛实力大增,抢了不少其他寨子的生意,与周围寨子关系同样不好。由于湄洲岛实力够强,才一直没有人敢打主意,这次因为郑权的原因,郑家才敢出手。

    陈大案子思量:回去后派人给蒲州李知县和周都司分别送3000两银子,试试看能否压得下。因为之前关系一直不温不火,陈大也没敢抱太大的信心。还是要再找人联系许心素,只要能搭上许心素的关系,凭许心素在官府的人脉能量,这就是一件小事。

    天放亮后,周围显现了出来。海里大概淹死了20多人,岸上被杀了40多人,连着夺船杀死的十几个人,郑家和曹千户一共死了八十多人。

    草草打扫了一下郑家留在岸上的物资,陈大命令放了俘虏,驾驶着所有的船返回湄洲岛。

    

    郑善举郑二爷现在头发散了,之前华丽的锦袍脏了,下摆被树枝刮开了好几个口子,领着五十多人垂头丧气的赶着路。曹田只穿着内衣,官靴跑丢了一只,一只脚穿着抢来的草鞋,没了之前的威风,带着几个手下跟在后面。

    当有人来袭,曹千户坐船带人到了前面,郑二爷可没有那个胆量,直接在最后面。火海一出现,郑二爷指挥船马上靠上栈桥上岸。曹田就惨了,随着曹千户到了前方,离栈桥太远了,除了几艘外逃的,其他都回头争抢着涌向栈桥。根本没法快速上岸,等看到曹千户脱掉官服,穿着内衣跳海,抓着之前投下的木桶向岸上游去,曹田跟着丢掉火把,扯下腰刀,脱了外衣,跳海游向岸边。曹田累了个半死才游上岸,这时也没见了曹千户的影子。

    当时上岸的大概有300多人,不过只有从栈桥上岸的一百来人还拿着武器,大部分游上岸的人都成了落汤鸡,两手空空。等湄洲岛的人驾船靠岸,不少人都偷偷的溜了。郑二爷看上岸的不多,带着心腹呼喊着抽打着组织人抵抗,不过等来人一冲,前面没死几个人呢,后面的人就惊呼一声,一哄而散,看的郑二爷目瞪口呆,被几个心腹拽着同样逃了。

    郑二爷没敢进不远处的平海镇,直接绕过镇子向蒲州逃去。天亮后,在路上又碰到了几波逃跑的人,聚合在一起才有了目前的规模,其他人不知道是死了还是跑到那里去了。

    天快黑时,好不容易赶到郑家在蒲州城外的庄子,人都先安排在庄子里。饿的前心贴后背的郑二爷胡乱的吃了些东西,也没有换衣服,不顾身体欲死的疲惫,坐车带着几个心腹低调的入城拜见郑家家主。

    郑家为蒲州世代的大族之一,主宅坐落在蒲州城西,前后十几进带各种跨院的大宅子。家主郑善全在本地少年成名,12岁童生,17岁秀才,24岁中举,可以说意气奋发。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一山还有一山高,前后4次赴京赶考,都名落孙山,又不甘心以举人身份入士,就开始帮着父亲打理家族事务,等父亲去世后就接了家主之位,至今已经十多年了。

    十多年来郑善全主持家族事务尽量平稳为主,不过随着附近其他家族海贸大赚,郑家却只能帮人采买倒手赚点小钱,家族里的其他几房都怨声载道。

    前年,郑家多方努力,组织了由7艘船组成的船队,连船,带人员货物花了郑家20多万两银子,准备着大赚一笔。没成想船队出去半个多月,只有一艘船逃了回来。

    船队走到泉州围头湾附近,准备跨海时被海盗给围了,落在最后的这条船见机快,马上转头才逃了出来。船只,货物,人员及后续赔偿,郑家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也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胆气出海了。眼前的肥肉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