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91部分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91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些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杀得天昏地暗。

    看着场上杀得起劲的三个人,刘备有点感慨。这可是汉末三国时代的牛人们呀,这时都如孩童般下棋。刘备有点感觉不真实的恍惚。这样悠闲而可乐的时光还会有吗?

    “我该怎么办?”宿命中的对手,难免会相杀于战场,这个天空下只能有一个王者。刘备不希望再出现混战近一个世纪的三国鼎立态势。刘备不由扪心自问:“这时剁了曹黑子?”

    “玄德你在想什么呢?想得如此出神?”刚被荀攸将死的荀彧站起身,离开棋盘边,一声打断了神游的刘备。

    “没什么,有感于人生际遇实在很神奇。今天相对笑谈,有可能明日即刀兵相见!”刘备把对曹操复杂的心情,算是婉转地道了出来。

    荀彧笑了笑,左顾而言他地说:“让孟德兄他们下,咱们出去走走如何?”

    “甚好,甚好!”刘备知道棋力相若之人要分出胜负,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再者也有心与荀彧这王佐之才多接触接近,自也连声叫好。

    荀攸的住处并不大,但也不小。比蔡府小得多,却有客厅,厢房,主卧,厨房和杂物间,就是没有个大园子和后花园。

    “这是荀家在洛阳的一处房产,也是明面上的。”来到屋外略显清静的石街上,荀彧有点莫名地说:“每个大家族都不简单!”

    “谢谢文若提点!”刘备目光飘向远方,看着朦胧中的洛阳城说:“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有人去做。明知错了,不去掰正方向,只会让形势无法收拾!”

    世家之所为,已经到了罔顾民生的地步。兼并土地,私纳人口,组建私兵,收藏典藉等。以致三国归晋后,世家达到荒唐的顶点。炫富攀比,荒淫无度,结果导致五胡乱华,汉室十室九空。

    对此,后人每多唏嘘,常让人拍案悲愤。刘备就是其中一名,名曰“愤青!”。既然穿越一回,就让诸胡见鬼去吧!世家?配合点也就算了。不然!

    “对,错!到底谁说了算呢?”荀彧不无劝诫地说:“玄德,皆大欢喜不好吗?这次诸路人物入京就会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正如君所言,各取所需!”

    刘备闻言,不知如何对答才好?难道说因为不遏制世家,就会让外胡入侵么?荀彧是当世尖顶的那一摄智者,可是他不能预见预知未来呀!

    “皆大欢喜么?我也喜欢呀,何尝不是我之心愿!”刘备叹了口气说:“不知文若信不信?今天大家皆大欢喜了,明天大汉四野尽哭声!”

    “此话怎讲?再怎么也不至于斯呀!”荀彧有点不信地道:“大汉强兵犹在,无论幽,并,凉,或京卫之师皆骁勇善战!区区黄巾贼众,不过土鸡瓦狗,覆手可灭!”

    在荀彧心中,强汉一直在心。那怕当今天下形势并不乐观,但是荀彧从不曾绝望。他认为只要当今圣上稍一用心发力,则天下可平。

    荀彧的认知没错!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强汉四百年留下的浩浩强音,也确实数百年来打遍了大汉四周。尤其武帝期间,把强汉推到了巅峰!

    可问题是,刘备所言的明天是近几个世纪的时间跨度。所以刘备是痛苦而无助的,这也是穿越者的无奈。

    面前是天才般的人物荀彧,后头是让中华民族陷入最黑暗的时期。刘备多么希望与荀彧并肩而战,为大汉,为华夏,为天下万民!

    刘备却无法说服收服天才般的荀彧荀文若,这不是种悲哀么!?

第144章 ,峰回路转() 
“玄德为何不说话?难道说青州褚燕部真的很厉害?”荀彧见刘备出神,想起下午刘备说过褚燕部不错之语,不由惊问道:“不知如何个厉害法?”

    刘备是心有千千结呀,不由苦笑道:“黄巾之乱迟早会平定,褚燕部最多占山为王,都不足为虑!我想的是平定叛乱后,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平定了叛乱反而天下不太平?玄德说笑了吧?”荀彧有点不可思议地说:“当今圣上会吸取教训引以为诫吧!肯定会让民众休养生息,天下太平则可期矣!”

    历史中在黄巾之乱中,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各州州牧可以开府建制,组建军队。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各地州牧太守之流并没有解散军队,而是拥兵自重。这是由汉末走向三国乱世的主因。

    与此同时,灵帝这货做了个英明而伟大的决定,解散中央军。好吧,就算国家财政没钱,国库空虚,也不至于连数万中央军也养不起吧?万一京机重地有点紧急状况,真要去调边兵或各州郡的地方军队。

    果然,何进这猪头身为大将军,在灵帝两脚一蹬后,为了对付十常侍为主的宦官集团,竟然舍近求远把西凉董卓调入京城。不但何进先一步跟灵帝而去,而且董卓把洛阳搞得鸡飞狗跳。至此汉室名存实亡!

    有了董卓乱政在前,各地诸侯纷纷借口诛董卓而起兵。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前上演了一场沽名钓誉的真人秀。

    董卓一把火把繁华的洛阳付之一烬,然后带着搜刮的财富和人口退避至长安。十八路诸侯转头就各自发展自己的实力和扩张地盘。

    “太平可期?文若,只怕太平再不可期!”刘备正色地说:“人一旦尝到绝对权力的滋味是欲罢不能。为了平黄巾之乱,各地地方官员和强豪都会组建军队。就算平息了黄巾之乱也不会解散军队,而是拥兵自重,从此战乱四起!”

    “当朝下诏会有谁敢不解散私兵?这可罪同造反,是诛灭九族之罪!”荀彧心知刘备之语可能成真,还是希翼地说:“汉室余威还在,没有谁敢逆天而行吧?”

    “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和可操作的手段啊!”刘备勾着手指数落着:“如养贼自重,如贿赂当朝权贵,如施字诀等等。重点是当朝派系林立,争斗不休,只怕无睱顾及地方啊!”

    刘备没说的是灵帝命不久矣!灵帝一死,上至朝堂,下至地方都会乱套。最终连一众大臣和新皇都没饭吃,又何谈其他?

    荀彧闻言,半响也没有回话,剑眉深锁,一双睿智的双眸中竟然出现一丝迷惘。心系汉室的当世顶尖智者荀彧一时间找不到破解之途,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玄德你会拥兵自重么?”荀彧心中被苦痛撕扯,他是多么希望刘备斩金截铁地回答不会!可是可能吗?

    “文若,接下来就是人吃人的时代,没有一丝实力,我该如何保护家人,爱人,友人,以及天下需要保护之人?”刘备很现实地说:“没有绝对实力,所有的追求都是镜花水月。所谓的公平公正都是扯淡!连命都保不住,又何谈理想和幸福快乐?”

    刘备顿了一下又说:“我之拥兵自重,必是为了大汉,为了大汉子民。那怕会让我左右为难进退不能也誓之不变!”

    “我明白了!”荀彧点了点头说:“如果说日后正如玄德所料,各地诸侯拥兵自重,战乱不休,而当朝又救无所救。那么荀彧必追随玄德麾下,为大汉,为大汉子民而战!就算相隔万千山水,千万城关也风雨无阻!”

    正因为荀彧对刘备有了深刻的理解,才知道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的潜力有多大。刘备为大汉之主,荀彧是可以接受的!重点是荀彧觉得自己在刘备身边,日后对付世家也可以尽力把握在分寸之内。

    历史中为何荀彧会选择曹操?荀彧是没办法呀,环顾宇内,唯曹操可能一扫八荒一统天下。虽然说荀彧郁郁自尽而终,但是曹老板至死也没称帝!晋位魏王是名至实归吧!

    而同时刘备在那儿?又在干什么?在东奔西窜,将不过关,张,文不过简,乾,连块安身之地都没有。这时的刘备又如何入得了王佐之才荀彧的眼?

    “呃!”刘备有种被天上掉下的陷饼给砸昏了的错觉。这峰回路转得让刘备张着口,死活说不出什么来。

    人生中有许多时候都是如此,当痛苦或幸福来得太快太猛烈,都会让人说不出话来。那怕说些什么也会词不达意!刘备这时太抵是如此情形。

    “怎么?玄德不欢迎我?还是说玄德的大业我帮不上忙?”荀彧明知刘备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还是似笑非笑地打趣说:“不如回去下棋吧!”

    刘备完全不知道荀彧有试探之意,连忙急道:“我得文若,有如先太祖得子房,有,有,有如周武王得子牙公也!有如虎添翼!”

    荀彧呵呵一笑道:“玄德言之过早矣!万一世事不如人意呢?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刘备差点拍着胸膛保证,还差点失口说自己就是个穿越众,能后知近两千年。好在临开口改道:“如事非我之所料,文若说该怎么办就就怎么办,我就是听文若的又何妨!”

    “好!咱们就君子一言!”荀彧对刘备的反应算是满意。那怕刘备非雄主之姿,但也真情流露。再怎么天才绝世,首先还是个人。是人就有感情,也希望人与人之间有人情味儿。

    “好!驷马难追!”刘备哈哈一笑:“走,文若,当浮一太白!”

    “请!”

    “请!”

    ……

    入夜,洛阳皇宫内,安乐宫中,一片灯火通明,还有哗啦啦的搓麻声。这是灵帝和几个近臣在切磋切磋麻艺。至于说黄巾贼众,这不是还没攻陷过洛阳附近的关隘么!

    “张卿呀,涿郡太守一职可有竞争的么?别忘了价高者得!”灵帝稳坐上首,抓一章牌,眯着眼睛说:“可千万别为了点私利而不顾国家大事!”

    把买卖官职说得如此冠冕堂皇,灵帝也算开了先河,让人无不顶礼膜拜!也不知这货要这么钱干什么?一无开消,二无建树。最多是明白近臣的小心事小动作。

    “圣上放心,奴才拎得清轻重!”坐在下首的张让,低眉顺眼地回道:“黄门侍郎荀攸出价尚可,重要的是附十坛逍遥醇酿。”

    “逍遥醇酿?”灵帝啪的一声,把一章南风拍在桌子上,声音有点大地说:“刘备这厮来了洛阳城,竟然不来见朕!他和他那老师卢酸都想造反么?”

    “圣上勿动怒!”坐在对家的赵忠摇手道:“近来进京的人有点多,逍遥侯是怕圣上没空接见他啊!再说逍遥美酒也就他有,他何尝不是问陛下圣意么?”

    嗯,荀攸走的就是赵忠的门路。也就难怪这货帮刘备说话了。至于说九江郡太守卢植,因属下邓当的打点,倒也就没受处罚,更别说什么被一撸到底,只是被灵帝挂在嘴边骂。

    “赵卿,让刘备明天到崇德殿晋见,着这厮带上所有美酒!”灵帝也算食而知味,正好近来刘备进贡的逍遥醇酿告急了,岂能不打劫之!

    “诺!”赵忠应了一声,又小心地问:“这涿郡太守一职?不知陛下之意是?”

    “只要他刘备钱足酒够,涿郡太守一职和整个青州都卖给他!”灵帝转着眼珠儿说:“反正算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小家伙姓刘!”

    “圣上英明!”

    “陛下高瞻远瞩!”

    “皇上深谋远虑!”

第145章 ,战云密布(上)() 
如果说刘备花钱买官正常,那么封个官儿去讨伐黄巾军也要收钱,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而事实上就是如此!

    这次所有入京的人物,无论有过有功之人都官升一职,不过都得交点份子钱。正如灵帝所言:“不交点钱不知道这官儿来之不易,交点钱讨黄巾贼时才会下力气。”

    其中曹老板和孙老板都升职为皇甫嵩和朱儁的正经副手,这可比官升一级实惠得多。袁绍花重金成了司隶校尉,掌管一支护京之师。

    而刘备除了正常的买官钱,还搭上十坛逍遥醇酿,涿郡太守一职算收入囊中。嗯,涿郡太守挂名刘备。至于具体会谁来做事,连刘备自己也不知道。

    这次入京的人物中,只有兵败的皇甫嵩没有交钱,甚至还没受责罚。这可让皇甫嵩都有种被狗日了的感觉。不应该是有诸多人跳出来指责为难么?

    当日皇甫嵩兵败消息传至洛阳,确实有许多人跳出来在灵帝面前吱吱嘎嘎的。包括文武大臣及十常侍中的几个。

    灵帝只说一句话:“如果汝等自认为军事才能超过皇甫嵩,还可以保证平黄巾之乱,那么朕就把皇甫嵩削职为民!”

    皇甫嵩的军事才能是勿容置疑的,无论领兵作战,还是攻城掠地,都有实打实的战绩。换句话说,皇甫嵩早就在战场上证明过了。

    所有打小报告的人立马噤声,别说超过皇甫嵩,就是望其背项也难!尤其是这次的黄巾军有多凶残,谁的心中没有点数?连皇甫嵩和朱儁都连吃败仗,谁又敢再歪歪。

    结果就是灵帝下诏,以皇甫嵩为主帅,总揽讨黄巾贼之战事。朱儁副之,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