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246部分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246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些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不落帝国!”公孙瓒觉得自己热血沸腾,声音都有点颤抖地说:“那么目前师兄我该做什么?”

    “师兄只需好好拱卫北疆,练就雄兵积蓄力量。我们与北匈奴还有一场大决战。”刘备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地说:“也许不久我们还是要去趟洛阳,见见这天下的各路诸侯。”

    “各路诸侯?”公孙瓒茫然不解地嘟囔着。公孙瓒实在不明白刘备后面这句话意思。不让自己去洛阳趟浑水,又说不久要去趟洛阳。不懂啊,不懂。

    别说公孙瓒听不明白,连卢植和蔡邕也是满头雾水啊。刘备自己也是说过之后才反应过来说漏了。这时董卓还没乱政呢,汉室这面旗帜还没倒呢,怎么可能有什么各路诸侯?

    刘备不可能说董卓这家伙会废少帝立陈留王,天下诸侯与董卓大战于虎牢关下。还没发生的事,尤其是关系重大的事,不好说,说也没人信。

    “嗯,我的意思是说董卓进了洛阳,肯定会留恋和垂涎洛阳。到时免不了天下各路英豪将其赶出洛阳。”刘备硬着头皮自圆其说道:“如此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盛会,岂能少了我幽州英杰。”

    “要去,要去!”公孙瓒把不解丢在脑后,挥舞着拳头说:“董卓,吕布等狼子野心之辈,肯定会赖着洛阳不肯离开,我们就去揍他丫的!”

    卢植和蔡邕对视了一眼,各自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却也都没开口。嗯,这两只老狐狸就笑笑不说话。

    刘备用眼睛的余光瞄见了这一幕,不自觉地头皮发麻,心中暗呼:“这两位先生不会因为自己失口,而联想到了什么?又会是什么呢?”

    刘备心思电闪间,不忘回公孙瓒的话说:“好,我们兄弟并肩去揍他丫的!”

    “打架?”抱着两坛神仙醉的张飞耳尖地接着话说:“大哥,你们可别拉下我和二哥,我们兄弟一起才痛快呀!”

    张飞的话让刘备想起历史中最有名的三英战吕布。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算是彼此成全了对方。确立了吕布在三国群英中武力值第一人的形象,也让桃园三兄弟始现于人前。

    相比历史而言,现在的逍遥侯刘备已不需这一战扬名。而并州飞将吕布也未必是刘备三兄弟的对手。就是关羽全力全开的一刀,吕布能不能顶住还两说。

    “少不了你和二弟,连子龙和汉升,以及恶来也带上。”刘备一边说,一边内心有点期待群英战吕布的盛况。

    尤其是黄忠黄汉升,这时正处于武力巅峰期,还是在没有被儿子黄叙坑的状态下。与吕布相比,应该强出一线。

    还有典韦,如果近战应该也可以把吕布打得没脾气。至于赵云,和吕布大战一百个回合也不会落下风。

    当然,对战之事没有什么具体的数据可参考对比。影响战斗的因素太多,只有打过才知道最终结果。

    “嘿嘿,这就好!”张飞傻傻一笑,放下两坛美酒,还不忘讨好似的看了一眼二哥关羽,似乎说:“你看,我打架也不忘你二哥!”

    关羽平素半眯半闭的丹凤眼微微一睁,大红脸上挂起一丝笑意,回应了张飞一个明了的表情。同时也放下怀中的两坛美酒。

    刘备对历史中和现在都给力的两个结义兄弟的互动是满意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刘备却也没说什么,而是扯开封坛的美酒说:“现在什么都不谈,什么也不管,就喝酒!”

    不管是天下大乱,还是董卓入京,都没有比喝酒进食更重要。吃不饱喝不足,一切都是扯淡。大伙也深以为然,纷纷举杯换盏,四合院里一片啧啧唧唧的饮酒嚼食之声。

    酒至酣处,刘备有点醉眼朦胧地问:“师兄,翼德,子龙还好吗?”

    “呃!”公孙瓒和张飞被刘备突然这么问一句,都半天没回话。两人都在回味刘备这句话的意思。子龙还好吗?什么意思?

    “子龙很好呀!武艺高强,人又帅,而且忠肝义胆。”张飞大咧咧地说:“我们哥几个,也就子龙率白马义从。嗯,我打不过子龙!”

    刘备白眼一翻,手一挥说:“别扯淡,我问的不是这个!”

    “哦!”公孙瓒猥琐一笑说:“子龙艳福不浅,左拥右抱的!”

第338章 ,各方计算(下)() 
“左拥右抱?”这下轮到刘备发懵了,不就是张宁追随着赵云的步伐,难道赵云在边境另有艳遇?

    “一个叫张宁,一个叫樊轻衣,两个女孩子是结伴来寻子龙的!”张飞这才反应过来说:“还是我们哥几个搓合,不然子龙这家伙死活不开窍。”

    张飞把他所知的都说了一通,至于说赵云是怎么认识这两个美女,张飞不太明了。他只是把两个美女和赵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情况描述了一番。

    “挺好,挺好,等子龙带她们回来,就为他们办一场一龙双凤的盛大婚礼。”刘备由衷地为赵云高兴。

    历史中赵云可是入蜀后才成亲立家,不知耽误了多少大好年华。刘备好奇的是这樊轻衣与历史中那位绝美的赵樊氏有什么联系?

    刘备自然不知道这樊轻衣正是历史上那位绝美的赵樊氏。不过这世在阴差阳错中,樊轻衣的人生已完全不同。李代桃僵之下樊轻衣不会再嫁去范阳赵家。

    相同的樊轻衣这世也会成为赵樊氏,可是此赵非彼赵,更不会成为寡妇。嗯,说起来远比网络小说精彩多了。

    “办婚礼由伯喈兄主持最佳!”卢植也喝得二麻二麻,忍不住凑兴地说:“这天底下就没人比伯喈兄更懂礼仪者!”

    “嗯,文姬今年十六岁了!”蔡邕哼了一声,有点莫名其妙地这么来了一句。

    “啊!”刘备仅有的一点酒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蔡老头是提醒刘备该走程序了。什么三书六聘啥的,该着手准备进行。

    “好!我会让家母和先生一起为我和琰儿操办。”刘备脑海中升起了已经长得明眸皓齿,美丽不可方物的一代才女蔡琰的俏模样。借着酒意说道:“先生,能简洁点么?”

    “咋?不怕委屈文姬?”蔡邕又恢复岳丈看恶婿的眼色和语气说:“一切按侯爷和郡太守的规格来,最快也是明年才能礼成。”

    按蔡邕的套路走,刘备和蔡琰的婚礼能在明年举行就不错了。刘备无比反对,只好捏着鼻子认。要娶人家的女儿,还是一代美才女,认怂也是幸福的认怂。

    “正是,有些事可以变革改变,有些还是延续不变好。”卢植瞪了眼想开口的刘备说:“你的婚事由我们来操办,你听命行事即可!”

    老师卢植拍板了,刘备和蔡琰的婚事就正式进入进行时。当天刘母就和蔡邕,卢植碰头,细细地商议着这个时代的婚嫁注意事项和流程。

    白马将军公孙瓒在楼桑村住了一夜,第二天把刘备的存酒一扫而空,带着张飞及部下呼啸而去。让刘备深深怀疑这货就是为酒而来,什么问计都是顺带或借口。

    ……

    洛阳城外,何太后带着少帝刘辩正在犒赏三军。不管怎么说,西凉军都算是奉诏勤王而来,也是董卓护少帝和陈留王回洛阳的。

    “启禀陛下,娘娘,三军雄壮否?”犒赏三军完毕,董卓躬身奏道:“臣料洛阳城内还匿藏着不少逆贼余党,不如让微臣率西凉健儿维护及清查城内,以保不再发生危及宫廷之祸乱。”

    少帝见董卓相貌凶恶,而且语气完全不是请奏,而是知会一声的意味,讷讷不知如何应对。

    “董卿之心,我已知。”何太后点头应道:“洛阳城内有禁军,就不劳烦董卿及西凉雄兵。董卿还是早日率部回去戍我大汉边境吧!”

    “禁军?禁军有用就不会发生昨日之祸事。”董卓直起身子,如猛虎般盯着何太后和少帝,手持佩剑剑柄不容置疑地说:“禁军已经变质,应该全部裁之。以后洛阳城城防及城内一切防卫都由西凉军接管。”

    事情的发生发展果如李儒预料一般无二。年幼的少帝和无知的何太后无法,也不敢反对董卓的强势掌控洛阳城。

    在少帝和何太后犒赏三军的当天,董卓以送少帝和何太后回宫为借口,率三万西凉精兵进入洛阳城。洛阳正式进入了董卓掌控的时代。

    董卓在接管洛阳城城防之后,就威迫利诱把前大将军何进名下的兵马一一收编。其中有不从或反抗的,都被董卓手起刀落一一诛杀。整个洛阳城都陷入了血色恐怖中。

    对于董卓来说,杀人很简单!对于洛阳的人们来说,活着也是种煎熬。以致日后董卓身死,被一向善良的人们扒皮点灯。因果报应从来不爽。

    董卓残暴,西凉军野蛮,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洛阳城里下至平头百姓,上至文武众臣,以及少帝和太后,都惶惶不可终日。

    其间有后军校尉鲍信,看董卓率军入洛阳后的行为举止,知道董卓有异心,想将其除之而后快。思己身力有不逮,遂私下串联起来。

    鲍信首先私底下找到了中军校尉袁绍。鲍信对袁绍道:“袁将军呀,董卓这家伙不是好人,心怀异志,若不早除,恐生祸乱篡逆之惊天变故。”

    袁绍对此心知肚明,更知道就凭鲍信手中这点力量于事无补,也不想落人口实,故敷衍塞责地说:“朝廷新定,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鲍信闻言,默然无声,拱了拱手,转身离开袁绍,又来到司徒王允处。鲍信对王允说了差不多意思的话。王允同样不置可否地说:“且容商议。”

    鲍信大失所望,满腔热血瞬间冷却。鲍信见事不可为,又恐董卓报复,遂领着本部兵马,出洛阳向泰山而去。鲍信刚走,并州牧丁原在义子吕布的护卫下进入了洛阳城。

    某日,董卓召来李儒问:“文优,我想废了少帝而立陈留王,你以为如何?”

    李儒沉吟了片刻,双手相互捏了捏,才从容地说:“将军,废立之事利弊各半,就看将军的意愿了!”

    “文优且分析分析利害。”董卓十分欣慰地准备洗耳恭听之。董卓对女婿李儒是十分满意的,只要自己有问,李儒必有答。而且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当然,这也说明李儒有才,才能做到董卓有问必有答。而其回答还能人心服口服,能解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董卓才无比信任李儒,对李儒言听计从。

    反过来说,因为董卓的信任和放权,李儒才全心全意为董卓出谋划策。排名天下前五的谋士李儒有多犀利,看看今天董卓的势力就知道。说声李儒以一己之力成就董卓,半点也不过份。

    “先从少帝和陈留王两个人分析。少帝懦弱,容易掌控,陈留王有小聪明,会背后耍小动作。”李儒有条不紊地说:“再从两人根基来说,支持少帝的文武大臣较多。陈留王有若无根浮萍。最重要的一点是,废立之举,正是将军立威掌权之机。”

    “废!”董卓当机立断,毫无拖泥带水地说:“陈留王这点小聪明,我有何惧哉!刀枪利仞之下,我料其不敢兴风作乱,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行!将军明日可于温明园中没宴,请来文武重臣,放出风声,以探众人反应,再便宜行事。”李儒笑了笑说:“若有敢当众逆拂者,将军正好告诉世人,剑正利!”

    李儒是真没把陈留王刘协那点聪明放在眼里,也没把满朝文武放在眼里。嗯,李儒就没把这群自以为举足轻重的文武大臣当人,才让董卓可以凭心意而定其生死。

    “好!杀人很简单。”董卓再次说出这句血腥味浓得化不开的至理名言。

第339章 ,两虎相争() 
董卓在第二天于温明园中大摆宴席,请了在洛阳城内所有的文武公卿。洛阳城里的文武公卿早早就应邀而至。

    这群家伙无不是在洛阳,乃至天下,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拽得跟二五八万一样,很少正眼看人。要一下子聚在一起,除了朝会,也就董卓宴请才可能。

    就没有人敢不来的,董卓势大,又不讲道理,谁敢不来?脸面再大,名头再响,也挡不住董卓的刀枪戟斧。不来,真的会死人。

    董卓在一众文武重臣到齐后,才踩着点驾马慢腾腾地来到了温明园。董卓下马佩剑进入了温明园宴席上。

    满桌的山珍野味,两边还有一支不错的乐队,席前更有数名妖娆善舞的佳丽,饮酒取乐正当时。可惜一众公卿食之无味,毫无乐趣可言。

    董卓是什么人?是异心渐露的猛兽,随时会择人而噬之。谁都知道这是鸿门宴,却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更让众人忐忑不安。

    在酒过数巡后,董卓挥手停杯止乐,厉声道:“大家静静,听我说件事。”

    大伙儿本就少言寡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