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三国有些乱 >

第191部分

我的三国有些乱-第191部分

小说: 我的三国有些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进贡,还就真的没有。

    “对啦,传公孙瓒和董卓入京的事有回应了吗?”灵帝刘宏突然这么句了一句。这货也是想到那算那啊。

    “禀陛下,这两个都一拖再拖,找了无数个借口就是不奉旨入洛阳。”张让有些咬牙切齿地说:“还大义凛然地说守土有责,边境不宁战事吃紧。”

    “陛下,近来匈奴确实有异动,大有举兵犯我幽并凉三州边境之意。”何进正色地说:“除了公孙将军和董将军,并州牧丁原也有急报至洛阳。”

    “打,给朕狠狠的打!”灵帝刘宏毫不犹豫地说:“这匈奴是死灰复燃,意图卷土重来。传诏三州戍边的三军将士,勿必拒敌于国门之外,争取全歼来犯之匈奴兵马。”

    匈汉之仇乃世仇,乃国仇,是那种十世犹可报的凶仇大恨。自汉以来,抗击匈奴都毫不含糊。上至皇帝,下至官民都高度一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一句,就足以说明汉一朝抗击匈奴到了什么样的境地,又是如何的众志成城。不管在内斗得如何你死我活,对外一定会高度一致。

    也正因为这样,匈奴一度被打得迁徙再迁徙,不过匈奴也算是曾有帝国之姿,那怕退避之余,也一直伺机再起,欲侵吞大汉江山入主中原。

    ……

    准确地来说,这次大举进犯大汉边境的是诸多外族联合组成的联盟军。其中牵头串联的正是北匈奴,而兵马最多的却是鲜卑部落,其次是丁零国的人马,其他的还有乌桓,羌胡等部分人马。

    这事还得从去年鲜卑退兵说起。鲜卑部落中有无数个小部落,如拓拔氏部落,宇文部落,檀石氏部落等。其中拓拔氏部落的领袖拓拨铁经过无数次浴血奋战,统于一统鲜卑部落,组成了一个以拓拔氏为主的部落联盟。

    就在大汉国内因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官吏腐败,地方强豪蓄养私奴兼并土地,而暴发了有史以来最大型的黄巾起义。让天下本就纷乱的汉室更是处于风雨飘摇中。

    有鉴于此,兵强马壮的鲜卑首领拓拔铁认为有机可乘,入主中原是拓拔铁从小到大的理想,梦想,目标。因此拓拔铁当机立当地率控弦之士二十几万兵犯大汉。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身为先锋的拓拔铁独子拓拔虎好死不死地被张飞盯上了,不但胯下的乌骓宝马被抢,连命也搭上了。

    拓拔铁痛失爱子,却也一朝顿悟。明白大汉帝国并非是自家小小鲜卑部落可以图谋的。拓拔铁也不言报仇,很干脆地撤兵。

    拓拔铁回到部落后,在所有鲜卑人不解中辞了联盟领袖之职,并将拓拔氏部落交付于侄儿拓拔龙。随之而来的是鲜卑各部为争联盟领导权而明争暗斗。

    争权夺利从来难免要流血,要死人。就在鲜卑部落人心慌慌人人自危之时又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在明,一件在暗,相同的是都对鲜卑部落的未来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明的一件大事是辞联盟领袖不久的拓拔铁亡故。原因是思子心切,忧思过故而亡。且不说拓拔铁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反正阴谋论占主流。

    有人说是拓拔龙为了稳固在拓拔氏的老大位置,而对叔父拓拔铁痛下杀手。这是议论和相信的人最多的一个说法。

    还有人说其他部落为了取得联盟的领导权,而铲除了可能成为障碍的先领袖拓拔铁。这种说法也有市场。

    更有人说拓拔铁死于外部外人的谋杀。这种说法市场不大,却是事情的真像。这就与另外一件发生在暗的大事有关。

    发生在暗处的这件大事就是螯伏了百余年,近两百年的北匈奴终于动了。他们的触手首先就伸向了四周的少数民族部落。鲜卑部落就是北匈奴盯上的目标之一。

    拓拔铁撤兵回部落之后,就当今讲了自己及拓拔氏部落的立场,不再参与任何战争。拓拔铁的态度是坚决的,立场也是鲜明的。这样拓拔铁自然会成为有野心者的眼中钉,非除之而后快不可。

    北匈奴渗透鲜卑部落,在拉拢分化之余,对拓拔铁动了杀心,一场阴谋之下,一代鲜卑部落的英雄单于拓拔铁陨落了。甚至死了都没人知道是死于阴谋,死于谋杀。

    而知道拓拔铁死得不明不白的拔拓龙,这时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别说为叔父之死查明真像,连本身就是被重点怀疑的对象。

    世事就是如此让人无奈。或者说人生有时就是一场悲剧。拓拔龙现在就是这么一种悲观失望的心态,好端端的一条草原汉子,如今成了一个落寞僚倒的醉汉。

    自怨自艾的拓拔龙在部落族人不理解,不明白,还极尽刁难猜疑之能事中,带着无尽委屈和仇恨,独自一人愤然走出部落,走向未知的方向和明天。

    且不说逐渐被人遗忘的拓拔龙,接着说拓拔铁死后的鲜卑部落,在北匈奴左挑右拔之中。鲜卑部落中的宇文部落上了北匈奴的战车。

    在北匈奴的帮扶下,宇文部落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宇文部落取得领导权后,立马对鲜卑各个部落进行了一系列的铁血整顿和排除异己的行动。

    一时间草原被鲜血染红了。就拓拔氏一个部落而言,除了早就离开部落的拓拔龙,也就逃逸了三千部落勇士和一个女孩,其余的近七万拓拔氏族人都死于宇文部落的屠刀下。或者说间接死于北匈奴之手。

    屠刀之下,不是死就是依附。好不容易崛起的鲜卑部落因此而逐步日落西山。而身为鲜卑部落新领袖的宇文部落毫无自觉,反而尽起鲜卑部落近十二万控弦之士,听命于北匈奴,准备进犯大汉边境。

    与鲜卑部落情形差不多的还有乌桓,羌胡,丁零等。都各起兵马同时准备进犯大汉边境。

    一个针对大汉的联盟形成,一个针对大汉的阴谋正在进行。北匈奴还真是百足之虫,虽死而不僵啊!

    可惜的是,北匈奴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风雨飘摇中的大汉帝国。还要面对一个从千余年后穿越而来的穿越者刘备。

    所以北匈奴的结局早注定,就是从以后的历史书中消失,再也没有有关于北匈奴只言片语的记载。嗯,这自然又是后话。

第279章 ,是福是祸() 
幽州,代郡,在邻边境一带,有一队纯白马的骑兵将士正在巡视边境。

    “头,情形有点古怪呀!”一匹白马由远而近,马上一个校尉装束的大汉人还马上就叫道:“似乎这次犯我边境的不止是鲜卑兵马。”

    “张将军,下马歇口气喝口水再说。”一个银枪白甲的少年将军招呼道:“不管是鲜卑兵马,还是北匈奴兵马,又或所有外胡来犯,都杀他个片甲不留!”

    “嘿,头儿这话俺老胡喜欢听!”少年将军旁边的另一个校尉眉开眼笑地说:“俺正好试试经头儿指点后,这武艺到底进境了多少?”

    “你老胡想杀个痛快就明说吧,别扯上头儿,头儿已经够烦了。”翻身下了白马的张校尉,一边笑道,一边大口喝水。

    “烦?这叫艳福不浅好吧!还一次二个!啧啧啧,头儿果然是头儿!”这个叫老胡校尉一边比划着,一边吞咽有声地说:“两个都是国色天香,英姿飒爽,俺不活啦!”

    “哼!皮痒了是吧?”少年将军满脸烦恼地站了起来,独自走上了一个小山丘,整个人有点儿发痴,整一副满腹心思的傻样。

    在代郡,上谷等边郡一带,出现一支纯白马的小队人马,只可能是让诸胡闻风丧胆,白马将军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

    这支小队侦察人马也确实是白马义从。带队的正是白马义从副将常山赵云赵子龙。赵云北上后,就被公孙瓒任命为白马义从副将。赵云凭超凡的武艺强入白马义从。

    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磨合,无论是赵云的武艺,还是为人处事,都让白马义从一众骄兵悍将心服口服。尤其是之前最跳得欢实的两个老牌校尉,就是与赵云刚来比箭和比武的两个家伙,更是对赵云敬服得五体投体。现如今对赵云是心悦诚服马首是瞻。

    善射的这个老牌校尉姓张,三十出头,为人谨慎。枪法不错的这个老牌校尉姓胡,同样三十出头,人就粗糙点。这两个家伙也是赵云的左臂在膀,嗯,不可或缺的!

    本来赵云戍边的日子也算过得充实,有张飞,文丑,颜良几个兄弟相伴,一起并肩杀敌多爽。可是因为一个大美女,嗯,是两个大美女的到来,赵云坐蜡了,烦恼了。

    对于别人来说是艳福不浅,齐人之福。对于正直得有点顽固趋向的赵云来讲,就是一场幸福的灾难。

    难道说两个大美女不美吗?都是美得冒泡!两大大美女不爱赵云吗?爱呀!爱得死去活来,爱得死心塌地,爱得不介意赵云享齐人之福!

    问题在赵云这里啊!

    嗯,还是先说两个大美女的事儿吧。这又要从张宁北上说起了。且说张宁顿悟生活真谛后,放下一切所有,忘记所有一切,毅然决然为了爱情或者说幸福率队北上,追随赵云的步伐而来。

    张宁率队北上,某日在小村庄遇上了一个痛杀马匪的女侠。这世道会武功的女子少见,两个会武功的女子就更难得一见。两个会武功的女子能遇上就千难万难了。

    张宁自然见猎心喜,忍不住要较量一番。嘿,不料这侠女也有同样的心思。两个会武功的女子一边打,一边又惺惺相惜。在彼此半斤八两的情况下,以握手言和结束比试。

    不打不相识说的就是张宁两人这种情况。在惺惺相惜彼此欣赏下,张宁两人结成异性姊妹。虽然说不像桃园三结义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也誓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张宁这才知道这个侠女叫樊轻衣。樊轻衣十七岁为妹,张宁十九岁为姐。两个都是国色天香,都是英姿飒爽,这姐妹还真有点一见钟情的架势,刚一结拜,这姐妹之情好得不要不要的。

    这个姐妹感情一好呀,自然会希望结伴而行。嘿!还真别说,两人的目的地一致啊,都是北上戍边。她俩还不知道的是,都为同一个人而来。

    张宁和樊轻衣结伴北上,少不了说些姐妹之间的悄悄话。什么有没有心上人?又为何北上?诸如此类。嗯,两人倒也都豪爽大气,都承认有这么心上人,还是为心上人而来。

    不约而同的是两个大美女都把自己的心上人夸得天上少有,人间只此一个。彼此都准备把自己的心上人让对方见见,什么叫天上少有,人间仅有。

    话说樊轻衣当日与赵云在常山分别之时,是有三年之后之约。无奈樊轻衣有家不能归,师父又行踪不动难以寻觅。加上小姑娘情窦初开,相思成灾,遂告诉自己,远远看一眼赵云也好。

    樊轻衣想到就行动,也好在小姑娘有一身武艺傍身,这走南闯北才没出什么问题。她北上幽州涿郡,打听到赵云奉逍遥侯刘备之命去了代郡,上谷一带随白马将军公孙瓒戍边。

    樊轻衣打听消息之后,并没在涿郡多作停留,马不停蹄又赶往代郡,上谷方向。在一小村庄时恰逢一伙马匪为非作歹,身为侠女自然除暴安良。之后就遇上了率队追寻赵云步伐的张宁。两人结为姊妹,结伴而行。

    张宁所部都是骑兵,所以很快就来了代郡。结果不用说,在见到赵云之后,张宁和樊轻衣都知道原来她们是为同一个人而来。

    张宁和樊轻衣倒不觉得如何,只是各自佩服对方的眼光。再说赵云也确实魅力无限。年轻,英俊,帅气,能打,谦逊,随和,嗯,用上所有褒义词也不为过。

    在这该死的时代,效娥皇女英共事一夫什么都不是问题。只要这个男人愿意,嗯,应该说只要这个男人有权有势,三妻四妾或妻妾成群都不是问题。

    两个大美女不介意,可是赵云介意啊!之前的托词是父母之命媒勺之言什么,接着就是功不成名不就,不立业不成家,最近更狠,赵云理直气壮,大义凛然地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其实这一切都是扯淡。关键还是赵云放不开,内心接受不了这两个会武功的大美女。樊轻衣吧,之前可是自号大魔王来着,虽然说是劫富济贫,但也是土匪山贼。张宁吧,大良贤师天公将军张角之女啊,这还用说。

    更让赵云糟心的一点是,自己的部下有一半还是樊轻衣的小弟。张宁也是一大批拥护者。接纳不愿,拒绝更难。赵云苦啊,都不知该说是福还是祸?

    因此赵云没少被张飞,文丑,颜良哥仨取笑。能调笑赵云,张飞哥仨是乐而不倦啊,谁让赵云实在太出众了。

    武艺深不可测,人还帅得惊天动地,又身居要职,你赵云得天独厚好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