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盘 >

第46部分

德意志涅盘-第46部分

小说: 德意志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考验。昔年旧帝国海军固然也曾为意欲购买超无畏的荷兰人提出过2座四联装主炮的设计方案,但那种四联装却是两两共鞍型的,只是相当于把两根炮管单纯的叠加在一起;而当前这种结构却是每一门炮都能独立俯仰、且各自都拥有相应的输弹机,在技术难度上无疑有着质的提升!

    “要不削弱四分之一的火力,将四联装炮塔改成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的三联装吧?”炮术局局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而他的意见却几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在速度、防御、和航程均能达到理想状况的情形下,没有人愿意放弃能与条约巡洋舰均等的火力密度;更何况选用三联装炮塔并不能较原案降低多少重量,综合考虑之下,还是维持原案更能实现最大的吨位利用效率。时至今日,德国海军高层们也看出布罗姆-福斯船厂在军舰上的一些开挂猫腻了:除了那几个关键性的设计手法和轻量化动力系统之外,多联装少基座的主炮布局,也实现了火力和核心舱的集中防护,并由此最大程度的节省了装甲重量的耗费。

    经过多方探讨、实验、和论证,由方彦主导的这份方案最终还是全身获得了德国海军高层的认同。其火炮的选取、炮弹的类型,这份方案都比他们考虑的更为全面精细。尽管海军高层都对这个结果感到难以置信,但这却并不妨碍他们为此做出建造的先行准备:旧式283毫米skl45型舰炮的相关资料被全部翻出,炮术局随即展开了艰苦的四联装炮塔研制作业。由于今年的国防预算业已通过,以岑克尔为首的海军高层准备将这一方案的建造延后到次年;除了不过分刺激协约国之外,这也是为炮术局的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

    丹桂洁白飘香,枫叶层林尽染,1927年的秋季转眼便降临到了北半球的这片世界。结束半年服役期的方彦终于获得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硕果——顺利完成军官培训、并被正式授予海军少尉军衔。授衔仪式简短而又庄肃,方彦等18名同期军校生头戴深蓝色的金边大檐帽,身着笔挺的双排扣羊毛上衣和直筒长裤,身姿挺拔地站在米尔维克学校的礼堂中;一名老年少将在致辞之后,随即将代表少尉军衔的银线直板肩章一一别在这些年轻人的肩上。白光闪过,咔嚓轻响,米尔维克海军学校第15届学员的合影被记录而下,虽然这只是一张轻薄的黑白影像,但却是方彦在成长道路上的一座光彩熠熠的里程碑。

    “约纳斯,我才发现你竟然这么适合穿这身军官的服装!”仪式结束后,走出礼堂的奥托忽然怪叫一声,神情夸张地盯着方彦上下打量说道。戴维等人转头看来,目光中竟都泛起了些许的亮光异彩:面前的青年挺拔英健,顾盼神飞,深蓝色的整洁军服更加衬托出了他的清俊轩逸,直如朝霞晨曦一般灿烂耀眼。

    面对和自己相处了数年的亲密同窗,方彦毫不客气的在其胸前大力锤了一拳,瞪眼道:“不要用这么恶心的眼神看我,你们哪个的家里不是已经有了两三个小家伙,其中最大的已经可以帮你们出门买啤酒了!要不要改天我对几位嫂夫人聊聊你们的特殊嗜好,猜猜看你们回家之后会受到怎样的欢迎对待?”

    “咳咳,约纳斯,我只是开个玩笑。”奥托的神情在刹那间凝固在了脸上,随即满脸堆笑的开口说道。几年时间过去,他的面容也褪去了当年初见方彦时的青涩,变得充满了成熟凝练的气韵,然而在其言谈话语中,却还是能显露出昔日的活泼心态。看到方彦对自己翻出的白眼,奥托丝毫不以为意,他眼珠转动,似是想到了什么,再度开口说道:“对了约纳斯,你准备什么时候和你那个意大利女孩举行婚礼?我们几个当父亲的都等着你加入我们的那一天呢!”

    方彦心中微动,西尔维娅那张清丽娇俏的脸颜倏然从他眼前闪过;自己已经和她有了那番最为旖旎的光景,此生再不可能选择除她之外的任何人了。想到少女对自己的眷恋和依赖,方彦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丝微笑,道:“今年之内,我就会和她订立正式的婚约了。至于接受神父祝福的那一天,应该还会再延后两年。西薇还有她的进修课程需要完成,而我不想让她这么早的就在家里照顾小孩。”

    面容俊秀的戴维叹了口气,道:“为什么我结婚那么早,错过了不知道多少优秀的女孩,如果我也能遇到像约纳斯的女孩那么漂亮的姑娘”话未过半,旁边的费恩就面色不豫的照他后脑猛拍了一下,登时让戴维的叹息变成了痛呼。身形魁梧的诺亚看向方彦,神情认真的说道:“约纳斯,等你确定了日期之后就通知我们,不管是在米兰还是汉堡,我们届时都会前来为你庆祝的。”

    方彦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中淌过了一道温润的暖流。相比于少尉军衔的获取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他在过去三年军官培训期间所得到的更宝贵的财富,无疑是这些曾与他一同洒下汗水和努力的同窗战友。即便是因为长期浸**海中的专业技术、而性格并不怎么外向的方彦,也同样和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羁绊和感触。他深吸一口气,蓦地伸手朝秋日的晴空碧霄张开了怀抱;自己人生当中的成长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尽情绽放光芒和炽热的盛烈时刻了。

    伴随着列车的嘶鸣,方彦很快回到了位于汉堡的家中,如今从军校毕业的他有半个月的假期,足可让他利用这段时间处理自己的很多事情了。那名奥地利下士如今早已从兰德斯堡监狱中被假释,方彦完全有必要再和他见上一面;而与西尔维娅订婚更是他早已决定的事,再临米兰同样也是必不可少。此外,意大利海军的发展亦是方彦关注的焦点,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南下的他很想了解到安莎尔多造船厂用自己的设计方法,将这个未来盟友的海军建设成了什么模样。至于利比亚的石油开采情况,方彦也觉得自己需要去亲眼见上一见,这是未来德意两国战争机器得以开动的源泉核心,不身临其境的方彦总觉得心里有些没底。

    这样算来,时间就又有些紧张了。没有耽搁的方彦在休息一晚之后,随即收拾行装登上了前往慕尼黑的火车——根据希特勒的来信显示,这位前陆军下士在出狱之后就一直避居在阿尔卑斯山麓的上萨尔斯堡。由于巴伐利亚州政府限制他希特勒出狱3年之内不得公开演讲,因此他只能先在此处着手党的组织工作。而希特勒之所以会选择这座靠近德奥边界的山间小镇,究其原因还是为了躲避巴伐利亚警方的监控、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逮捕,毕竟他现在还只是假释之外的犯人,如果被发现有任何违反禁令的举动,巴伐利亚政府随时可以再将他抓回监狱!

    经过整整一天的车途劳顿,方彦才在月上中天的深夜时分,出现在了群山环抱的上萨尔斯堡镇中。这还是其便宜老爹鲁道夫在慕尼黑有商业伙伴,让对方专程派了一辆车来接载的结果。这个地方已经相当靠近奥地利边境,可以随时让希特勒翻越山脉逃出德国的土地。早有两名国社党徒在约定好的街头等待,当方彦从小车上走下的时候,确定来人的他们随即满脸殷勤的充当起了引路人的角色,将“领袖的贵客”请到了一家三层哥特式建筑的旅店当中。

    (ps:最近作者在帝都出差,都仍旧竭力挤出时间更新,看在作者这么勤恳的份上,求大家用收藏安慰下作者吧。。。。。。这两天的收藏增加量让作者心中如坠冰窖啊。。。。。。)

第69章 国社党的发展() 
“我最亲爱的朋友,再见到你我真是太高兴了!”

    装饰普通的旅店房间里,阿道夫希特勒给了方彦一个大大的拥抱,那张略显憔悴的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完全没有半分矫揉做作的应付之意。眼前这名青年不仅是国社党的重要资金援助来源,更是希特勒在种族主义上的“同道知音”,昔年在兰德斯堡监狱中的那番畅谈、以及这些年的书信往来,都让他对方彦产生了强烈的惊喜和认同,油然将其视为自己的忘年莫逆。此刻见到方彦再度出现,希特勒自是欢喜无已;他翻开玻璃盘上的水杯,然后亲手为方彦倒了一杯咖啡。

    “几年不见,约纳斯你真是越来越英俊了。唔,再加上海军少尉的身份,我想你应该已经收到无数年轻女孩寄来的爱慕书信了吧?”希特勒欣然微笑,一双眼眸中有混合着艳羡和失落的神色悄然闪过。自己当初在西线战场上奋战4年,最终才不过只是一个下士;可现在对方以未满弱冠之龄,就已经成为了只有1500人的海军军官团中的一员,这着实让希特勒感到上帝不公、神灵有眷!

    不过想到对方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和热情同志,希特勒心中的那点不甘苦涩之意,也很快就随之淡散了下去。一番寒暄之后,希特勒神情诚挚地说道:“约纳斯,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向我们党提供资金援助,帮助我们度过了政变失败后最困难的时间。自我以降的每一个国社党人,都会永远铭记你的这份恩情。只要我党在国会中有一个议员席位,那么就会永远做出有利于布罗姆家族的投票选择。”

    “谢谢你,希特勒先生。我始终坚信只有你领导的国社党才是德意志未来的希望。”方彦同样用认真的语气开口,说起违心之言丝毫都不带异色。对于希特勒的承诺,方彦自始至终都没有抱过多的期望:因为历史上这位元首曾无数次“与时俱进”,将自己之前说出的话语扔在脚下踩得粉碎。

    光是在海军上,雷德尔就被他坑过不止一回:1933年刚上台的希特勒,曾向雷德尔庄严保证他不会同英国、日本、意大利当中的任何一国开战;可没过几年,他就要求海军以英国为假想敌制定战争计划,这直接让众位海军高级将领为之彻底傻眼。因为当时的德国海军根本没有多少家底,和英国开战完全就是找死的行为!

    为了安抚这帮将领,希特勒又保证不会在1946年前同英国开战,这让雷德尔以为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来建设一支堪与昔日公海舰队相比肩的庞大舰队,并在1939年初将2艘标准排水量5。5万吨的h级战列舰推上了船台。然而仅仅过了半年,英国便因为德国入侵波兰而卷入了战争;海军的大建计划由此彻底破产,只能以残缺不全的阵容去勉力迎击比自己强大太多的凶厉仇敌。

    这还只是海军一家的情况,其他领域的就更加不胜枚举了。方彦清楚的明白,即便是今天希特勒对自己礼遇有加,感激莫名,将来的情况也绝对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定局:为希特勒及国社党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罗姆和施特拉塞,在1934年的长刀之夜中不照样被冷血清洗了么?而创造了经济复兴奇迹、为国社党奠定了深厚执政根基的沙赫特,最终也被希特勒罢官去职,甚至被关进集中营。对于希特勒这样的枭雄人物,方彦从来就不认为自己能够一直坐吃昔日的功劳簿!

    不过,方彦也对维持和希特勒的亲近关系充满自信。且不说他的身后就是一个财力雄厚、即便是在希特勒大权独揽之时也不能去轻易触碰的工业巨头,光是以他对历史的了解,就足以能避开罗姆等人的覆辙悲剧。当前方彦选择的方式,正是在无法跟随希特勒在前期艰苦创业的情况下,所能在其心中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角色。只要自己始终表现出只拥护于希特勒的坚定政治态度,不像罗姆等人那般野心膨胀,那么凭借前期的资助善缘和身后的家族势力,方彦就定然能在未来的国社党高层中占据一席之地位。

    阔别三年之后再度得见方彦这名同志,长期避居在这座山中小镇的希特勒显得极为兴奋,他兴致勃勃地和方彦谈起了自己在出狱之后是如何奋发努力、全身心投入到国社党的建设和组织中去的经历。虽然当前德国在魏玛政府的统治下实现经济复兴,对国社党宣扬的极右翼理念是很大的冲击,但在希特勒的经营下,国社党的势力仍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1925年年底的党员人数不过3。1万人,次年便发展到5。5万人,今年则有望突破8万人。

    而在党内机构的建立上,希特勒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全国被划他分为34个区,每个区都有他任命的一个区领袖,另外还有奥地利、但泽、萨尔、苏台德等德意志民族占主体地位的7个国外区。每个区又分为各城市下的分区,每个分区则又进一步分为街道支部和小组。如此便可面向包括德国各地在内的整个德语世界,传达来自国社党中央的宣传声音。对于那些心向国社党的孩童和妇女,也有如“德国少年队”、“国社党妇女会”等组织吸纳他们进入。学生、教员、公务员、医师、律师、法官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