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盘 >

第174部分

德意志涅盘-第174部分

小说: 德意志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办法,就是及时地显示德国的力量。”

    “至于意大利,这个国家是否能够继续像今天这样支持德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墨索里尼是否活着,以及德国是否能有更大的新胜利去吸引那位领袖。这两点都不能让我们拖延太久的时间。比利时和荷兰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两个国家有可能在英法的压力下放弃中立,这是德国不能坐待其发生的事情。而如果再考虑到刚刚修改完中立法的美国人,则德国更是不能与英法打一场持久战争:虽然美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军备生产转型,但到了大半年以后,这座世界上最庞大的兵工厂就将迸发出恐怖的能量。”希特勒五指已经完全张开,脸上写满了凝重之情。

    听得这番话语,即便是心中最反对在西线轻起衅端的勃劳希契,也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对局势的剖析的确是鞭辟入里:寥寥数言间,就揭露出了当前德国那看似鲜花着锦的外表之下潜藏着的隐患和弊病。然而,这当中却存在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德国根本不准备与英法停战,而是要和这两个老牌殖民强国作生死相搏。对于这一点,勃劳希契等陆军高层始终都持反对意见:既然德国现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不见好就收、借助这份胜利之威向西方议和?要知道,即便是不要阿尔萨斯和洛林,今天德国的面积和人口也比1914年要多太多了!

    勃劳希契心中纠结,希特勒的话语却是滔滔不绝。在阐述完德国需要尽快在西线发动攻势的战略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之后,希特勒当即话锋一转,开始从战术层面讲述起了德国陆军应当在西线采取的战斗策略。方彦明显感受到,希特勒绝对是在这个问题上下了苦功夫的:他详细总结了陆军在波兰战场上的胜利经验和不足欠缺,并根据西线的实际情况,在各个方面都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见。

    “……由于南线有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因此能够有效发起进攻的区域只剩下了比利时与荷兰。为了避免重现25年前德国陆军被一座小小的列日要塞阻挡了整个右翼集群十天时间的情形,开战伊始,陆军就要大规模派出空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盘踞在关键要塞当中的荷比军队。此外,空降兵还要竭力夺取两国境内的主要桥梁、隧道、和铁路枢纽,确保后续跟进的大军能有足够的行军速度和后勤补给力度。陆军曾经到过这片土地,相信这次一定能有更佳的表现。”

    “……陆军指挥部需要尤其注意,不能让装甲部队陷入比利时那如迷魂阵般的大街小巷当中。坦克集群的作用不是正面攻击,而是寻找敌方防御体系上的薄弱点刺入,并像细剑一样在敌方的纵深穿插切割,毁掉敌军的后勤与通讯,最后配合正面步兵主力将敌军歼灭。上场大战式的正面消耗战绝不能再出现。为了达成这项战术目标,我们有必要最高度地运用随机应变的策略:在某些地点需要集中超过一般比例的进攻或防御的兵力——比如坦克和航空兵部队,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又需作低于一般比例的集中。”希特勒双眸之中精光熠熠,中气十足地说道。

    会议桌的另一端,方彦静静看着坐在上首指点江山的那道貌不惊人的瘦小身影;一股诚挚由衷的喟叹敬服之情从他心中浮现升起,并逐渐充斥了他的整个胸膺。没有谁能比方彦更明白希特勒这番见地的闪光与卓越,因为历史上法兰西战役的走向完全证实了希特勒的预言。那些被后世史学家们吹上了天的西方国家的领袖和将领们,在军事层面上的造诣已经被今天的希特勒绝望地超越。而更令人震动的是,拥有这份惊人军事眼光的希特勒,竟然没上过一天军校!这无疑是一个活在世间的传奇,他所展现的一切才华都是那么的璀璨而惊异!

    “如果希特勒没有那么极端的种族理念,同时能遏止国社党内的腐败,那么他应该就是完美的国家领袖了吧?”方彦心中默默低语道。然而,他却也明白这两者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前提条件:前者与希特勒的价值观根本南辕北辙,后者的根源在于国社党的彻底集权——而放弃它就等于失去已经到手的绝对个人独裁。今天德国的希特勒模式,最终只会是走向覆灭和崩溃:即便是希特勒本人能永远在万民翊赞中保持冷静与理性,其民族政策和党内腐败也会从内部蛀垮这个国家

    一个多小时后,希特勒终于停下了他的发言。在整个过程中,他几乎都没有给勃劳希契等陆军高层以任何发言的机会,而是直接就确定了陆军在今后的全部作战任务和策略。经过刚才希特勒那番暴力威胁,几名陆军高级将领都没有了任何反对的勇气,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上将更是对希特勒的决定全力赞颂逢迎。西线进攻的时间由此被确定下来,将于11月12日发起全面攻击。勃劳希契表情沮丧而又苦涩,哈尔德则用拳头托住下巴皱眉不语;不过希特勒根本没有要安慰二人的意思,他目光转动,径直向雷德尔问起了海军的各项事宜。

    “尊敬的元首,目前远洋舰队已经休整了半个月,全体官兵士气高昂,他们都迫切渴望能够再给英国佬以狠狠的打击。如果陆军准备在一周之后对西线发起进攻,那么海军届时也能抽调出2艘航母和10艘辅助战舰突入大西洋,与陆军的攻势遥相呼应。”雷德尔微微挺直了胸膛,在肃然中带着自信的开口回应道。

    “舰队的出动不用着急。我们与英国的历次海战都已经表明,只有把战舰集中起来使用,才能发挥出她们的最大威力。目前,海军只需要派遣航程较远的袖珍战巡进入北大西洋,配合潜艇部队剿杀英国的海上航运。等到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都具备出征的条件时,再一波出击让英国人彻底窒息。”希特勒说道。

    雷德尔闻言怔了一怔,同时心中大惑不解。元首一边急如星火的要让陆军在西线发动进攻,一边却对海军的作战期限放得如此之宽,这岂是正常决策所为?2艘航母虽然只是德国海军航空力量的一小部分,但如果再配合3艘袖珍战巡、10艘巡洋舰或驱逐舰,以及20艘潜艇,也足够对海军实力大损的英国航运造成极大威胁。舰队集中使用威力最大是不假,但策应陆军的攻击却也是完全有必要的行为。正欲出言劝谏,雷德尔眼角余光忽然发现坐在下首的方彦正向自己微微摇头示意。他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语又给咽了回去。

    接下来,希特勒又向戈培尔交代起了在政治宣传上的口径。对美国的批判要仅限于罗斯福政府,言辞间不得流露出对美国民众的攻击——眼看着下一年就又到了美国总统的选举期,希特勒显然指望着已经当了两届总统的罗斯福能够就此滚蛋,并且能够在下台之后人走政息。看到希特勒那满怀期望的神情,方彦却是在心中暗自叹气。当前罗斯福在美国国内完全没有像样的竞争对手,再辅以他的政治手腕,打破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潜规则只是等闲事情。

    正当众人等待下一个被元首垂询的要员是希姆莱还是瓦尔特时,目光从戈培尔身上移开的希特勒,竟是径直锁定了坐在会议桌最后排的方彦。在方彦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希特勒已经微笑开口道:“约纳斯,你认为我们还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美国人修改中立法的行为?”

    skbshge

第257章 洞彻() 
随着希特勒的这番话语,内阁会议室中的所有军政要员都将目光投向了长桌末端的那名青年。一时间,方彦从十几双眼眸中读出了各不相同的情绪:有欣赏、有善意,也有冷淡的漠视,以及隐含着嫉妒的鄙夷。

    面对这些在整个德国都拥有莫大权力的重量级人物的注视,已是身经百战的方彦没有任何畏怯;他镇定自若地迎上希特勒的目光,朗声说道:“尊敬的元首,您已经在政治和军事层面都做出了英明的抉择。我只想就另外一个问题表明我的观点,那就是当前国内军事装备的生产。随着美国开始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西线联军的装备必将得到大幅加强,我们军人虽然无惧任何挑战和牺牲,但显而易见,没有哪一名士兵愿意看到德意志就此失去对西方国家的装备硬件优势。”

    长桌靠前的位置上,瓦尔特的脸色蓦地一变。他清楚记得自己这个侄子在十天前就找过自己,并痛心疾首地提出了对当前德国装备生产现状的强烈不满;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方彦竟然这么快就把话直接捅到了希特勒面前,而且还扯上了反制美国向英法出售武器的这面义正词严的大旗。以瓦尔特对希特勒的了解,后者几乎百分百会被说动,而身为经济部长的自己就将立即被推到风口浪尖!

    希特勒的神情果然迅速凝重了下来。他双拳渐渐握紧,咬牙诅咒道:“罗斯福这个可耻的瘫痪,我绝不会让英法就这么安然的成为他在欧洲的势力代言!我要造飞机,造飞机,造飞机,将英法军队和他的野心彻底葬送在法国平原!而如果罗斯福四处放火的疯狂行为还不收敛,那么我就造军舰,造军舰,造军舰,让那些散漫的撒克逊牛仔承受德意志新公海舰队的全部怒火与铁拳!”

    “瓦尔特,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提升战时的军备生产?”希特勒倏然转过身来,灰蓝色的眼瞳直视瓦尔特的容颜。面对希特勒那期盼中又带有点点急切和威压的目光,瓦尔特喉结滚动,终是认命般地将方彦之前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包装成自己准备采取的策略向希特勒尽数道出。

    在整个过程中,瓦尔特没有任何保留,即便是要将整个国内的军工企业都纳入到统一规划当中也是一样。他深知希特勒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必须要拿出足够数量的干货。此外,瓦尔特心中还存有另一层算盘:如果能借助希特勒的支持来推进装备生产工业的全面整合,那么自己的职权就又将得到一次明显的提升。

    希特勒静静聆听着,心中已经转过了众多个念头。诚然,自己经济部长提出的好几条建议都将损害现有的国家利益格局,然而现在毕竟是战争时期,很多地方也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例如,各个军种都不应该再有自己的专属装备小灶,同时资本家们也应该放下自己的一部分面子和利益,将国家的需要摆在首位。谁要是贪得无厌,依旧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冥顽不灵,盖世太保绝对不是无用的摆设!

    “我的经济部长,这件事情就交由你全权去办理。如果你在推行装备增产的政策中遇到什么阻碍,盖世太保全国总指挥将是你坚强的后盾。”希特勒向后方的希姆莱看了一眼,后者当即恭敬地点头领命。瓦尔特心中大为振奋,脸上却仍旧保持着波澜不惊的神情,对希姆莱致意道:“那么就劳烦党卫军上将阁下了。”

    不过,在下达总******的问题上,希特勒最终仍是在摇头中表示了否决。一旦这道命令颁布,就意味着当前德国民众本就不十分充裕的物质享受,会因为轻工业的萎缩而变得更加紧张稀缺;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个1918年革命,希特勒认为保持德国民众现有的生活水平是完全有必要的政策。此外,德国也没有准备要打一场长期战争,因此总******这柄双刃剑,最好还是让它永远躺在剑鞘里面。

    对于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方彦也只能在无奈中选择了默认。国社党执政近7年后形成的体制问题,不是方彦一个人、甚至是希特勒本人所能够轻易撼动的。当前能够收获这个结果,已经是远远好于历史同期,方彦也不指望奢求太多成绩。

    夕阳斜照,晚霞灿烂如金,一众德国高层要员从雄伟宽阔的总理府正门鱼贯走出,形成了一道华贵庄严的服饰匹练。接近三个小时的会议终于结束,每个人几乎都被希特勒赋予了相应的任务。由于责任在身,众人都无心再在总理府多待,经过简单的道别,他们便纷纷坐上了来时的轿车原路返回。

    “等等,约纳斯。”一个熟悉的声音忽然在方彦身后响起。正准备跟随雷德尔乘车返回的方彦脚步一滞,随即转过身来,果然看见自己的便宜叔叔瓦尔特正从大门内快步走了出来。方彦向已经上车的雷德尔露出歉意的神色,而后对瓦尔特说道:“叔叔,你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瓦尔特目光紧紧凝视着眼前的青年,那张容光俊美如昔的熟悉脸颜,竟让饱经风雨的他也生出了一丝完全看不透的神秘感觉。他张了张口,缓缓出言道:“约纳斯,上次你是不是已经预料到了会出现今天这番局面?借助美国修改中立法对英法出售武器的契机,向元首提出针锋相对的军备增产的策略。有这份大势作为推动,以往做这件事情所要面对的困难阻力,都会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