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涅盘 >

第152部分

德意志涅盘-第152部分

小说: 德意志涅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有利。原本雷德尔准备回去之后再仔细斟酌,没想到希特勒直接就把这个话题给引了出来。

    希特勒转动身躯,目光直视落地窗外的漆黑夜景:月色掩映下的柏林城万家灯火,即便是在战争环境下也依旧显得是那样的繁华与充满生机。过了半晌,希特勒缓缓开口道:“元帅阁下,虽然您和您的海军都不喜欢、也不接触政治,但一切军事行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政治。作为德国的领导人,我必须从全盘角度来考虑每件事情。这一次,我需要远洋舰队能尽快地返回国内。”

    “现在波兰战役已经结束了。用不了几天,我就要为这场胜利举办大型的庆典。如果海军舰队也能在十天左右返回的话,庆祝活动必然会被推上最高峰,这对于呼唤民众的战争热情、和激励军队的战斗渴望,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说到这里,希特勒的眼眸中流露出几分怀念和惘然之色,轻声道:“1914年的场景,想必元帅一定还记得吧?威廉陛下在皇宫门前发表战争演说,数以十万计的市民发出海啸狂澜般的热烈欢呼;民众争相为出征的士兵献上鲜花,对政府颁布的严格战时工作命令没有一句怨词。今天的德国已经失去了那股纯净的民族热血,人们依旧对这场战争抱有犹豫和抵触;因此,我需要用一场接一场的辉煌胜利,来让德国重新孕育出那个自信和骄傲的崇高魂魄。”

    雷德尔心潮汹涌,这番话语径直击中了他内心深处那片久被尘封的部位。帝国时代的荣光和热血,一直是他怀念唏嘘的灿烂过去,二十年来,雷德尔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梦回从前。雷德尔深深吸气,神情坚定的说道:“您的意志就是我的夙愿,它必将能够得到实现。”

    skbshge

第224章 北方远航() 
海上阴云低垂,将视野所及的整片海空全部笼罩其中,凛冽的东风狂肆地吹舞着,掀卷起两三米高的滚滚波涛。机械轰鸣,浪花飞卷,由齐柏林伯爵号重型航母为核心的德国舰队正在逆风航行;那一根根烟囱中冒出的废气黑雾很快就随风飘散,即便是在舰队中央,也几乎看不出丝毫的烟柱。

    “看来这一次必须得回国了。”航海指挥室内,方彦略带惋惜的轻声自语道。根据他的打算,等到几艘受伤战舰被安顿好之后,舰队就该再度返回北大西洋,继续展开计划当中的海上绞杀。毕竟自己所在的这支舰队还有4艘主力航母完好无损,就算是当前阵容比出征之时已大有不足,但搭配上舰载机、雷达、和护航驱逐舰,其综合战斗力仍旧比那3艘单舰游猎的袖珍战巡高出数倍。然而,威廉港却向他们发来了返航回国的电令。当方彦看到电报末尾的落款署名不是熟悉的德国海军舰队司令部,而是阿道夫?希特勒的时候,他便明白事情已成定局了。

    与方彦的纠结不同,齐柏林号舰长霍夫曼却是兴奋异常。舰队此次巡航虽然历时不长,但却创造了惊世的大胜利,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胜利凯旋,在亿万国民面前享受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誉。舰队中的大多数官兵也都和霍夫曼持有同样的想法,就连司令官伯梅中将,也被方彦看出了他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期待目光。

    面对同僚们的异样打算,无力改变现状的方彦只能选择了顺应自然。而对于希特勒此番越俎代庖、直接对一线舰队下达命令的做法,方彦心中也对其动机猜到了七七八八。归根结底,希特勒还是一名政治家,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从国家的全局角度来考量。如果能点燃民众的战争热情,让他们甘之如饴的为当前的国战奉献一切,那么其所产生的收益,又将远大于海军再多击沉几艘英国商船。

    明白这一层之后,方彦于是将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了舰队返回的航海指挥中去。而在航线的选择上,经过仔细思考的方彦最终赞成了伯梅的意见,即舰队经由丹麦海峡返回挪威海。除了走这条水道能够让舰队更快的抵达同属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之外,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让英国人出其不意。毕竟在正常情况下,气候较佳的冰岛南部海域,显然是拥有空中优势的德国舰队进出大西洋的不二首选;由于英国不知晓德国与苏联之间的勾搭黑幕,也就很难想到德国舰队竟会舍近求远、抛易逐难,从高纬度的丹麦海峡返回挪威海。

    经过三天的航行,德国舰队逐渐从热意犹存的西欧罗巴海盆,来到了临近北极圈的雷克亚内斯海岭。在其东北方向300公里处,便是千里冰封的冰岛了。

    作为欧洲仅次于英伦的第二大岛,此时的冰岛还几乎完全处于世外桃源的纯天然状态。岛上超过90%的面积都被冰原和荒凉的火山岩覆盖,只有南部少量的低地平原降水充沛,是适合人类活动的区域。自19世纪初以来,冰岛便一直都是丹麦的海外属地,不过丹麦人显然没有要在这个荒僻遥远的岛上获得什么殖民利益的打算,除了近海捕鱼之外,冰岛便几乎完全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

    由于冰岛只在南部有少量的人口,还没有任何工业设施,因此德国舰队取道其北方丹麦海峡的行为,也就不可能出现被岸基巡逻机、或是当地的巡逻艇发现的情况。唯一让方彦担心的,便是英国舰队可能出现在这里的阻拦。毕竟在另一个位面中,俾斯麦号和胡德号在丹麦海峡的对撞相杀实在是太过著名;如今德国舰队又一次故地重游,由不得方彦不生出警惕和隐忧之心。

    不过,事实很快证明方彦的担忧是多余的了。历史上俾斯麦号之所以会在丹麦海峡遭遇强敌,是因为其在出门后不久就被一架英国侦察机给盯了上,同时后者呼朋唤友、寻求支援的结果。而现在德国舰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现身,英国海军又把大量兵力投入到了对德国袖珍战巡的搜捕中去,自然很难再像历史上那般在丹麦海峡布下天罗地网。要知道,丹麦海峡距离英国本土足足有1800公里之遥,在冰岛以南还有1000公里宽的广阔水域同样可供船只穿过。如果不是提前准备,有的放矢,想要在丹麦海峡拦住目标绝对不是一件易事。

    随着德国舰队进入高纬度,方彦发现海面上的浮冰比英国人更能对自己造成威胁。10月的丹麦海峡朔风怒舞,波涛翻涌的海面上已经出现了大片灰色的冰块;而没有哪个海员会轻视这些不起眼的漂浮物,因为它们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体积几乎10倍于水上部分。一旦与船壳相撞,都有可能造成船只水密舱的大面积损毁。昔年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就是被冰山撞击所击沉,虽然德国军舰的水密性远非前者所能比拟,但在当前回国的航程中,任何导致舰艇减速的情况都应当竭力避免。

    此时,德国海军从20年代末期就开始进行远洋训练的价值,终于得到了最完整的展现。各名舰长都在冬季进入过大西洋,对于操纵军舰避开从正面迎来的浮冰有着充分的经验。偶有冰块从侧面撞至,但由于其相对力道远不如正面撞击来得凶猛,基本上都被性能优异的St…52造船钢承受了下来。进入夜间,德国舰队开启了航行灯,好在这片区域位置偏远,方彦也不用担心再遭到英国潜艇的攻击。

    10月11日清晨,方彦从自己的住舱中苏醒,当他看到航海官最新绘出的舰队航线之后,忍不住长长舒了口气,明亮的星眸中满是欣喜之意。此刻,德国舰队已经进入了挪威海,目前正处在罗弗敦海盆的西部。方彦仍然有些不放心,径自找来六分仪,对准东方海平线上的红日进行粗略测量;结果显示自己的坐标大概是在西经5度、北纬67度,距离摩尔曼斯克只剩下了不到1700公里的直线距离。

    “我们先把受伤的军舰护送到摩尔曼斯克,然后再在苏联人那里补充燃料,返回德国。”伯梅将一张电报纸页递给了方彦,其末尾落款处清晰的印着德国海军舰队司令部的缩写字母。看到方彦微微皱眉,伯梅以为他是在担心德国舰队齐至苏联港口所将带来的麻烦,便解释说道:“这是今天凌晨收到的命令,外交部已经把相关的事宜都和苏联人谈好了。摩尔曼斯克库存的1万吨重油也被我们买下,等到舰队抵达那里,就能在第一时间展开补充。”

    方彦仔细读过电报上的文字,心中不禁略感惊讶。他没想到海军总部在舰队返航这个问题上竟然如此谨慎:不仅舰队主力要把受伤的船只全程送到摩尔曼斯克,就连燃油补充也准备好了。此时,各舰的油库中仍有不少于40%的剩余,即便是以20节航速行进,也足够返回德国本土。如果再能有1万吨燃油的补充,那么各舰完全可以开足马力,从巴伦支海一路飙回德国。

    “元首和元帅为了百分之百的保证胜利和宣传效果,真是下了血本了。”方彦啧啧开口,登时引来周边众人一片怪异的眼神。在当前所有德国海军官兵的心中,希特勒和雷德尔都已经是神圣般的人物。看到伯梅投来的严峻目光,方彦自知语失,不过他毕竟是和德意两国高层政要都谈笑风生过的身经百战的人物,当下便春水无痕的转开了话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德国舰队便在寒风肆虐的北极圈内开始了航行。时值秋季下旬,北极圈附近虽然还没有进入极夜,但其日照时间已经大幅缩短,根据方彦的统计,每天竟然只有不到8小时是可以见到太阳的白昼期。不过与此同时,让德国舰队头疼的浮冰也消失无踪: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罗弗敦海盆正是北大西洋暖流的活动区域,即便是在最为寒冷的隆冬,水温也从来不会低于5度。见此情形,德国水兵们也都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外界海面上的波涛云雾,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陌生而又好奇、值得在自己的航海历史中增添一抹亮色的探险经历。

    临近挪威北部,海面上开始有零星的船只出现,这是挪威港口纳尔维克、和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日常吞吐货物,所带来的商业运输。依靠雷达的掩护,德国舰队避开了这些民船,继续向东北方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的诺尔辰角也被德国舰队抛在了身后。10月14日傍晚,在深沉黑幕的笼罩下,摩尔曼斯克港的那片犬牙交错的大陆架已经遥遥在望了。

    skbshge

第225章 北方舰队() 
一缕晨曦从东方海平线上逐渐亮起,为这方天地带来了灿烂和光明。

    从齐柏林号航母的露天舰桥放眼看去,只见曲折交错的海岸陆地上,呈现出的是与温暖的中欧截然不同的棕红颜色;深绿色的针叶类植物星罗棋布的点缀其间,别有一番属于极北冰原的苍茫和壮阔。大量帐篷式尖顶的建筑矗立在临海岸边,并一直向内陆绵延开数千米远,血红色的镰刀铁锤旗帜在码头上空高高飘扬,向世界彰示着这座港口城市的不二主权。

    方彦静静眺望着这座沐浴在晨光之下的港口城市,心中不禁泛起了几分造化弄人的荒诞感觉:历史上,超过1000艘次的盟军船只跨越北角航线来到这里卸货,为苏联提供了数百万吨的宝贵战争物资,然而此刻,跨过同样的航道来到这里的,却是飘扬着红底*字旗的德国舰队。这种敌友角色的快速转换,正应了那句在国际关系中永恒不变的真理:没有绝对的阵营,只有绝对的利益!

    “俄国人派舰队来迎接我们了。”看到远方苏联军港内一艘艘战舰鱼贯驶出,伯梅颇有些高兴地说道。他倒是没想到这群野蛮暴虐的红色斯拉夫牲口也能有文明绅士的一面,对自己这支悬挂中将指挥旗的舰队给予了极高的礼节。喜悦之下的伯梅下令各艘航母准备礼炮发射药包,并以21响的最高规格予以回应。

    只怕对方是来向我们展示肌肉的。方彦在心中暗自撇嘴道。自从1933年希特勒掌权以来,德苏关系就因为两个独裁政党之间的尖锐********对立而急速落至冰点;虽然双方在1939年8月23日再次携手合作,但那份固有的罅隙却是刻在了骨子里,再难以回到十几年前魏玛共和国的蜜月时代。此刻面对德国舰队的到来,苏联北方舰队又怎么能在心怀不轨的帝国主义列强面前输了气场和颜面?不过在方彦眼中,这却是他了解这支苏俄北方舰队的一次机会。毕竟在自己的提前布局下,整个苏联红旗舰队的面貌,都和历史上有了根本性的差距。

    水花纷涌,尾流蒙蒙,悬挂着红星和镰刀铁锤旗帜的苏联海军战舰向德国舰队不断靠近;高高的绳索上挂满了彩旗,连贯起来赫然便是一句极富礼节的祝福旗语。不过渐渐的,伯梅却有些变了颜色,因为他发现对方战舰的姿容和规模都相当不俗,即便是在欧洲列强当中,这支苏联舰队都属精锐了。

    “那是俄国人的战列舰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