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吾生于大明1600 >

第87部分

吾生于大明1600-第87部分

小说: 吾生于大明16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顿乱棍。

    很快三方势力的头面人物都汇聚在一起,刘玉波静静的看着三方势力,其中以闽人最为富裕,大抵都穿着得体,身材也有些富态,北人来了一段时日,倒也有几分模样,最糟糕的是粤人无不面目黝黑,手上尽是老茧,刘玉波见此心中暗叹:“到底是人心难测,我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你们还不满足还要密谋夺我权,当真是……”

    “你们大都是各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各地叫的上名号有头有脸的人物,或是经营着不少买卖的大商人,今晚的际遇,自已在被逮之前,没有想到罢?”

    众人见刘玉波问话都纷纷缩着脖子退了下去,哪怕是早前的带头人林福,也知大事不妙做起了缩头乌龟,只有一上来年纪的林姓老者梗着脖子道:“正是,刘都督你也台湾之主,那就应该知道这天底下的规矩,就是在内地大明皇帝治下,也没有这般对待不曾犯罪之人。”

    见他开口,其余有些骨气的老者便也纷纷开口:“正是,派兵士不问究竟,不分青红皂白拿人,这天底下那有这般道理,历朝历代哪家的皇帝都没有这么干过!”

    “刘都督你可不要学那暴秦之主,残虐弑杀,只怕将来必无好报!”

    “就是,刘都督你若仗着手中有刀,便可随便杀吾寻常百姓么,刘都督你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这么蛮干也忒不讲道理了!”

    刘玉波见场面混乱,越来越多的人跳出来反对他,怒极反笑道:“长栓,全体鸣枪!”

168章 镇海之乱(四)() 
一声令下,三千军士又一齐举枪射击,“砰砰”一阵巨响后,全场已经静的落针可闻,刘玉波笑道:“正如各位所说刘某也是读过圣贤书,诸位所说道理也是知晓的,为了让各位心服口服,我就好好的和你们讲讲道理。”

    见众人一事愣住,有些人听完已经忍不住冷汗直冒,想来知道刘玉波是掌握了他们的证据,刘玉波冷笑道:“诸位都是各族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场老者无不是族中有威望的长者,其余各位也都是各族的族长,长老,在各家族中的份量,随意说几句话只怕比我还管用,现在你们给我说说,为何今晚会有过万人的械斗?既然给不服我,那我就按大明律来说,你们这番聚众闹事,这么大规模,按照大明律怕不是要安一个造反的罪名。”

    刘玉波这番话吓得某些心智不坚之人,差点一个不稳跌倒在地。

    “说话啊?以为作缩头乌龟就可以了?平日你们在乡民面前的八面威风哪去了,早前一个个拍着胸脯吹得震天响,蛊惑我的手下叫我别插手乡间事,你们可以保乡间的一方平安,你就和我好好唠叨唠叨,今晚这事是什么回事,别和我说你们今晚过万人的大械斗,你们这些家族长老们全然不知?”

    见刘玉波逼问,适才首先开口的林姓老者已经有些服软了,接话道:“刘都督,这番械斗是我们不是,但都督你也知道,这台湾粮价奇低,大伙也只得温饱,这数月来粤人北人一直欺付我们闽人,又是抢水源又是拿好田,官府中人又回护着他们,待闽人不公,此番私斗,却也是都督你逼出来的。”

    “哈哈,这当真是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我逼出来的?我给你们田地,农具、良种。。。。。,虽粮家低,但我也收的少,诸位来台可曾听说过饿死人之事?在说现下台湾四处大兴土木,农闲时分乡民去找几份赚钱的行当也不是轻而易举,只怕是诸位有权有钱之人为一己之私,欺上瞒下兼并土地,私定族规不许乡民务工。别以为我不知但凡我颁布法令,你们这些人无一不在背后议论,百般不妥,千样不是,巴不得我早死早超生,好让你们这些人实现你们的夙愿!”

    刘玉波这番诛心之言,众人已知大事不妙,有些不甘心者大叫道:“都督既然不信我们,我们无话好说!”

    “很好!我便给你们一些真凭实据!”

    火光下,铁青着脸的刘玉波开始逐一点名,历举这些族长暗中搞的活动,使绊子的,说怪话的、暗中联络军士的图谋不轨的;还有一些来台经营产业的富商,觊觎刘玉波的成就,阴谋不轨,暗中借由农人不满而拉拢人心者,收买闲人打手的、暗中收买那些不思垦种懒人地契者。举凡种种,刘玉波一一点名道出,只不过半个时辰光景,便一一清算的清清楚楚,一众人等面色死灰,开始还有打算抵死不认的,现下也只能希冀刘玉波·从轻发落,好在刘玉波在这台湾尚未大开过杀戒,或许此次只是责罚一通了事吧……

    刘玉波见诸人心若死灰,用乞怜的眼神看着自已,企图饶他们一名,心中冷笑一声,不过现下大局已定嘴上语气越发柔和起来:“在诸位眼里我怕只是个黄毛小儿,一时走了狗屎运的强盗头儿,你们不服我,到也算不上什么造反。不过虽然台湾无国法,却有我定下的家规,既然诸位违反的我的家规,那就要按照我的规矩来办。我到底还是心软的,决心发发慈悲。”

    众人一喜,刘玉波又道:“诸位有什么遗言就交代一下熟人,免得家中孤儿寡母或是子孙后代为了家产闹得不欢而散,死后也不得安宁。”

    场中诸人如遇雷击,怎地也想不到刘玉波会下此辣手,竟然要将他们处死。当下便有数名过来观看的富商喊道:“刘都督,我们现下就离开,我们什么都不要了,只求你放咱们一条生路,我们立时便动身离台,不敢在此碍事了。”

    “你们正当得来的家财我是一分都不会要的,妻儿子女我也不会为难,你们就安心走吧。”

    诸人知道刘玉波的杀心已定,或失了魂,或躺倒在地、或仰天大哭。。。。。。,人间百态莫不过如此,在军士的搀扶下,诸人来到人群旁,稍顷,震天的哭响便传来过来,让人无不动容。

    只是刘玉波杀心已定,自然是决无妥协的道理,诸人被拉回场中,在空地依次排好,士兵们开始举枪瞄准,刘玉波在马上对着赵长栓点点头,赵长栓一挥手,枪声响起,各人身上迸出血花,倒在地上,抽搐了一阵,在由兵士上前补往胸膛补上几刀,确定全已死尽,方由军士上前报道:“都督,九十七名人犯皆已处决。”

    “将尸体交给他们族人,令他们带了回去吧。明儿传我命令,各地张贴布告,将他们的罪行公报四方。”

    第二日,台北台中台南三县总计一千二百五十六人被处死,同日颁布各项法令,严禁私立族长,严禁瞒报、买卖、挂名土地、禁各族立私法、禁乡间人士参预民政、扰乱军心、禁诽谤官员、禁非议政策法令、禁军人私通外人……,为了尽早安抚民心,刘玉波有将这些人非法所得、瞒报的土地。。。。。,分给底下百姓。

    举凡种种,皆是集权独裁之举,因此时在全台的大开杀戒,台湾上下无不震怖,官府之人四处张帖布告,底下的宣传渠道报纸、戏班。。。。。都在到处造势,一说那些被处死之人的罪行,件件属实无不罪有应得,在说种种禁令法条,双管齐下之下,原本对刘玉波施政方法一直有种种议论,现下布告下来,官府之人打锣宣告,旁边虽有无数民众倾听,却再也无人敢发一言,自此而后,凡刘玉波下颁之政令无有不畅行者。

169章 赏月() 
转眼之间以至中秋佳节,自借械斗大开杀戒之后,刘玉波在台湾权威更上一层楼,往常还可见一两个寻常百姓路过刘府门口,现下寻常百姓只怕是驻足于刘府门前脚都要软下来。

    在压抑与不安的气氛中,虽然底下人的礼数比之往日更加周道,但竟然无一人敢邀他。刘玉波心中虽有苦涩,倒也落得清闲,不过念到今日风和日丽,想来赏月还是不错的,便邀了几个亲近之人,来一起赏月。

    将此事知会吴秀后,下人很快就忙碌起来在后花园整治酒席,只待众人前来。

    至中午,刘玉波上了餐桌却发现偌大的餐桌只有吴秀一人陪着自己,不禁问道:“秀儿,娘怎么还不来。”

    吴秀回道:“娘昨晚又做了噩梦,现下还在佛堂里念经。”

    刘玉波脸色满是愁容,刘母得知父亲死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自此性格大变沉默寡言起来,家中的事务也不管了,都交于吴秀打理,让刘玉波建了一座佛堂,自此吃斋念佛不问世事。

    在刘玉波大开杀戒之后情况越发糟糕,噩梦连连,总唠叨梦见刘玉波被冤魂索命,刘玉波自是不信,这天下成事之人那个不是满手血腥,也没见过有什么报应的,但刘母却无比坚信,一天到晚在佛堂带着说要给刘玉波赎罪,害的刘玉波对这些迷信的玩意越发痛恨,这几日甚至计划是不是要将信天主的杨颖给撵走,毕竟若不是刘母的守旧,只怕建在刘府是一间天主教徒了。

    刘玉波越想越深,过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暗道自己果然是高政治搞久了,一下子思维这么发散,于是收回神来对吴秀说道:“秀儿,给娘的饭菜送过去没?”

    “送了,不过娘无论怎么说都不肯吃荤,只肯吃素。”

    “唉,这也不是个事啊,娘现在有孕在身怎么可以关吃素呢。这几日你多去看看娘,好生劝慰她让她多吃点肉。”刘玉波越发的没胃口起来,随意扒了两口饭就走了。

    天色已晚,夜色苍茫,一轮圆月直挂苍穹,刘玉波见到这轮圆月,心情越愉悦了不少,又令人在后园点了数十盏灯笼,将场中照的如同白地一般,家中仆役穿花蝴蝶般上菜,不消一会功夫,一桌酒菜便已整治停当。

    过了许久刘玉波众人还未到来,便打算派几个人去催催。

    还未来得及招来下人,却听得不远处有人声传来,刘玉波一听便知这是赵钱孙三人,当下便老神在在的端坐于亭中。

    三人一同携手说说笑笑的来到后院见了亭中的刘玉波,便停止了说谈,一同上来给刘玉波行了一礼,拜道:“属下见过都督。”

    刘玉波挥手道:“今日就我们几人,又不是谈论什么家国大事,这些俗礼还是免了。”

    三人自然是点头应允,不过这作派还是与往常无二,看的刘玉波是好生气闷,转念一想这些年来三人以习惯于他的威势,一时半怀说改就改哪有这样的快,倒也不在郁闷了。

    四人一边说笑一边吃喝,话题也渐渐的聊会了政治上,说到底四人一位是台湾之主,其余三位是位高权重,除了正常的生活外,重心大抵都离不开政治。

    聊着聊着钱大海便聊到最近的南进计划,开口道:“都督,这几日韩飞那边回报说有不少的海盗想投靠我们,这些都是一些小股的海盗,不知都督意下如何?”

    自从镇海大案后,刘玉波为了保持海军的纯洁性,暂时停止了收编海盗扩充海军的作法,甚至不断的清剿福建海域内的海盗,以作为练兵之用。

    刘玉波思虑了一会问道:“韩飞那边顺利吗?”

    钱大海道:“怕是不太顺利,广州海域的海盗多如牛毛,韩飞此去人生地不熟,又没有稳定的基地作为后方,虽然打了不少胜战,到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问问那些海盗愿不愿意做我治下良民,若是愿意就收了。那些大股海盗若是不求官只求财也可以收了。”

    “都督,价码怎么定?”

    “先谈着,谈出一个大抵的数目来,在交由守福定夺。”

    孙守福见提到了他,又见刘玉波有花钱收买人心的打算,在想想现在的财政状况又是一顿头大,他这个财政大管家可是不好当的很。

    孙守福无奈道:“大海,你可得叫韩飞紧着点,不要大手大脚的,现下官库里的银子也是紧的很,能省则省。”

    刘玉波一听官库紧着心中也是一紧,他可是受够了以前没银子的苦了,便急着问道:“守福,我记得你做的半年财政报表上不是写着还有三百万两余银吗?”

    孙守福心中一叹慢慢说道:“都督,现下只有一百多万银子的余银了。”

    “这钱都都花到哪里去了!”也怪不得刘玉波不惊讶,现在通过日本贸易、逐渐扩大的南洋贸易、内地的走私以及各种税收他每月差不多就一百万银子进账,没想到这一进一出银子却越发的少了。

    孙守福见刘玉波感到疑惑便一件件的将银子的去处说了出来,北方移民的运输、安置和打通北方官员的银子花了一百二十万两,南方购买的移民花了五十万两、济州岛要塞化以及辽东的费用六十八万两、新一批上马建造的战舰五十七万两。。。。。。。。

    刘玉波见孙守福如数家珍的说出了银子的去处,当真是头大如牛,转过头对钱大海也说道:“大海你要告诫韩飞能省则省,切不可大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