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吾生于大明1600 >

第50部分

吾生于大明1600-第50部分

小说: 吾生于大明16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历四十一年,七月下旬,台湾至长崎航线。

    五艘悬挂着刘字旗的战舰在巡逻着,其中有一艘崭新的炮舰,这艘战舰的名字叫福阳号,是北港船厂最新造出来的一艘200吨位的试水战舰,作为试水战舰福阳号主要的作用是让北港船厂的工匠熟悉,为了保险起见福阳号的构造以启明镇平二舰为原型一切以模仿为主,不过它的外形还是和启明镇平二舰有一些差别的,主要体现在它的船尾楼在刘玉波的要求下进行了改进,虽然改进幅度不大但也算是向真正的风帆战舰迈进了。

    福阳号的每一舷侧各装载有9门4磅炮,在船首与船尾部的炮位各拥有2门2磅炮,都是由北港火器局生产的铜炮,因为是第一次产出成品火炮,那边有英国炮匠的指导还是有些瑕疵的,主要就体现在它的炸膛率比较高,但是这是相对于外国厂的佛郎机炮而言,要是对比明朝境内的火炮来说其实已经是不错了。在后续生产给陆军的火炮中这个问题已解决。

    福阳号的舰长是张一平,以前袁进李忠二人的手下,在被刘玉波收编后表现不错,早前在讨伐李一尚的时候就是一艘小船的指挥官了。本来以他的资历是无法成为福阳号的舰长的,虽然福阳号的吨位小,但是它的名号大啊。要知道福阳号可是北港船厂设计出来的第一艘炮舰,也是北港海军中正式第三艘服役的炮舰,这自然就被赋予了重大的政治意义,这块肥肉海军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这所以张一平可以成为福阳号的舰长,一是因为他就是带李忠去追杀李一尚的船长,虽然原则上是犯了错但是功远大于过,依靠这次的战功他成功成为了候选人之一;二是由于钱大海的力荐,在最近一次的海军扩充中,钱大海的提拔了大批新近的海军人员,这些新进的海军人员都是由钱大海亲手带出来的,都是属于和钱大海一个派系,钱大海考虑到安抚人心的重要性,便极力推荐了张一平。因为上述的两点原因张一平就从中脱颖而出,被这块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的晕乎乎的。

    “张舰长前面有船。”福阳号上的瞭望员喊道。

    张一平听到瞭望员的话拿出千里目查看起来,果然发现了一艘400吨的福船,他命令手下喊话让对面停下来接受检查,对面显然也知道这是北港的巡逻船队,乖乖的停了下来。

    张一平因为最近的升官,所以表现格外积极,每一次遇到巡查的事都是亲自上去检查,带着手下上了这艘福船后,这艘船的主事人,一脸笑意的迎了上来,从怀中拿出前面巡逻队的水引单给张一平查看,张一平仔细的核对了一番后,确认这艘船在前面缴纳了水引钱,让身后的识字的海军军校实习生将单号记录下来后便让他们走了。船主明显一愣,还不放心偷偷的给张一平塞了一锭银子,张一平严词拒绝了船主的贿赂行为,在船主的一片美誉中回到自己福阳号上,其实船主不知道张一平并没有那么清廉正直,他这所以这么做都是因为前几日的第三巡逻队的主官,因收受贿赂被人匿名举报,被钱大海清理出门户,扔到劳改营了去了。张一平此时前途可谓一片光明,他可不想自己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待回到自己的船上,张一平又开始了紧张的巡逻,这可是他上任后的第一次表现,他必须要做到最好。而且证明自己业绩好的方法就是遇到更多的船只,得到更多的水引单号或者遇到没有缴纳水引钱的船让他们乖乖交钱不然只有击毁一途。

    自从钱大海得胜而归后,刘玉波就颁布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台湾关税法和商税法,期望台湾发展工业的刘玉波,为了保护自己好不容易发展工业幼苗不被明朝来的物美价廉的产品击垮,制定关税法中只要是对台湾以及发展起来的工商业明朝产品都会被征收25—75%的高关税,至于台湾急缺或者不足以生产的物品则采取免税或者征收2—7%低关税,而商税法则采用二十取一的税率来征收。

    在推行这两项法案时,有许多在北港的海商都很不满,毕竟此时的明朝商税才三十取一,而海关关税则更是少的可怜,虽然自隆庆开关以来已有收取关税的法案,但是沿海的大家族采取官商勾结的模式,欺上瞒下大量的走私,使这些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可以说明代的税收几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增加(实际上是不断减少,农业税减少,商业税减少的更多),加上种种原因政府花销有过大,导致明朝的财政一直在亏空,本来张居正的改革还可以续命一段时间,可惜的是张居正的改革失败了。而明朝三大征又将张居正带来改革福利消耗了大部分,以至于万历皇帝不得不派太监去收税,在明朝太监虽然贪婪甚至可以说无恶不作,但是他们的权力全部来着皇权,有了这一条依附关系,这些太监干起活来格外卖命,给国库带来大量的钱财,也压制了一部分地方的大家族的利益,有效的保障皇权的巩固。后来到了崇祯上位,听信谗言直接废除这条制度,自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实在可惜。

    不过虽然这些商人抱怨很多,甚至有不少人来找刘玉波劝说他不要与民争利,刘玉波只是安慰一番将他们送走,然后依旧不改初衷,最后这些商人还是乖乖的给刘玉波缴纳起了关税。在海上走私的商人都明白东亚海域是一个标准的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里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真理,在刘玉波不讲情面的扣押击毁了六个不服气人的船后,大家都开始老老实实的按照刘玉波的要求来了。

    但是这些都不是刘玉波收入的大头,由于现在北港的海军可以说是台湾海峡附近最强大的一只舰队,刘玉波开始实施了自己一揽子收钱计划,但是关税和商税收入在上个月的总收入中占的比例只有28%,这还是在台湾没有收取农业税(来台之民免税三年)的情况下,到是刘玉波安排巡逻队收取的水引钱给了刘玉波一个额外的惊喜,竟然占到了高达42%的比重,一个月收入白银7万多两。

    为了让这种收钱方式更加有保障,刘玉波大手一挥将这批银子全部投入到了北港船厂上,加上前期的拨款总额高达13万两白银,北港船厂第一次接手这种大活,一艘600吨和四艘500吨盖伦船建造可不是小事(木头在前年都储备好了,不然13万两白银是不够的),而北港船厂的船坞也第一次出现了不足的情况。

第九十四章 李家来人(一)() 
八月上旬,天气依然闷热,吴温乘船来到拥挤的北港,竟然找不到停靠位置的吴温,不得已之下派人去通报港口的市舶司,现在北港的市舶司已经被刘玉波划纳到国税署下管理,市舶司也改称为关税局,关税局的局长是胡律,胡律此人早前一直待在刘玉波身边,也见过吴温几面知道他在刘玉波心中的分量,现下胡律知道刘大人的岳父来了,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当下便让人强行腾出空位让吴温的船停靠在岸。

    吴温带着三人下了船来到码头上,看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及四周统一规划的店铺,让好久没来北港的他大吃一惊,没想到短短时日北港已经大变模样,一时间都有点适应不了。

    早就站在港口的胡律见到吴温的人,顾不得擦一擦头上溢出的细密汗珠,大步走了过来对吴温行了一礼,吴温见了笑眯眯的说道:“胡大人,不必多礼,我今日来只是受友人之托,见贤婿一面。今日在北港歇息一晚,明日就去长崎了,”

    胡律也笑道:“吴老爷,今个您来的真是不巧,据我所知大人下午要去视察新造的纺织厂,现下应该以及走了。您老不如到我局里歇息一会喝喝茶,顺便缴纳一下水引钱,在北港缴纳水引钱可要便宜不少我再给您开个单号,等下路上免得碰到巡逻队找您麻烦。”

    吴温一旁的一位面容凶悍的身材精壮的汉子,闷哼一声道:“这刘玉波也真不是个人,连自己岳父都要缴纳水引钱,简直无情无义。”

    胡律见到这人出言不逊,一脸不悦的斥责道:“你是何人,竟然敢诋毁我家大人。我告诉你只要在这福建海域无论何人都要缴纳水引钱,这乃是大人定下规矩,吴老爷也是知道的,你这个粗鲁莽夫真是无知。”

    汉子迈着大步得意的上前说道:“小家伙你听好了,老子乃是李旦李大人手下郑松是也,我就说你家大人不不仁不义怎么了。不但连我家大人的面子也不给,现在连他岳父的钱都要收,这世道哪有这种道理。我看刘玉波这小子就是欠打,他也想想没有李大人和他岳父的帮助,哪有他今天的逍遥日子。”

    胡律被人叫小家伙已经非常不满了,年纪太小这基本上算是台湾大部分官员的软肋,连刘玉波也不例外,胡律见他毫无悔改之意,不停的辱骂刘玉波和自己,真的是怒火中烧,当下连吴温的面子也不顾了,恶狠狠的说道:“原来是李旦的手下,怪不得这么粗鲁。今日就让我来好好教教你这北港的规矩。”说罢,胡律从怀中拿出一个哨子吹了起来,很快在码头周围的巡逻的关税稽查队来到胡律周围。

    胡律指着郑松大声喊道:“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不过胡律气归气,他待在刘玉波身边这么久,虽然现在被外派出来,但政治头脑可以说是同批人中最好的,后面又加了一句,“尽量不要开枪伤他,派三个人把他生擒了。”

    刹那间拿着四一式燧发枪的稽查队将枪口对准了郑松将他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配合着新型的三菱刺刀反射的阳光,让周遭的气氛无比肃杀,周遭人群怕波及到自己早早就散开了。不过有一些好事之徒躲在远处用看傻瓜的眼神看着郑松,指指点点道:“你看又是一个傻帽,也不知道他那来的勇气,刚撞关税稽查队的枪口,这些人可都是赵都尉培训出来的好手啊。”

    一旁有人接口道:“可不是吗,这些人可都是那些老兵中选拔出来的,上次一个过来投靠的海盗头子不满自己手下被拆分,又嫌给自己官职不高煽动手下闹事,结果巡逻队过来平叛,好家伙一队十二人就把那二十多个海盗全部干翻了。那时这码头上可全是血,冲洗了好久才干净呢。”

    众人正在议论着,一位眼尖的人发现了异常,高兴的喊道:“看要打起来了。”

    众人急忙停止说话都注视前方去了。

    这时中间人吴温正满头大汗的做着中间人,胡律也松了口只要郑松道歉就放过他,但是郑松非常的硬气语气丝毫没有松动,表示他绝不道歉。胡律见郑松不肯道歉,还骂他毛都没长齐,平息下去的怒火又燃了起来,指了三个人下令道:“你们三个马上把他给我拿下。”

    满头大汗的吴温暗道一声苦也,他本来只是想做一个和事佬的,现在两边又都是愣头青。本来胡律看他是刘玉波的岳父面子上已经让了好几步,可是郑松这人也太混球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见自己劝说了这么久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吴温觉得自己丢了脸面,也恼火的看了身后跟着来一脸笑意的青年一眼,想来要是他开口劝说一句郑松,郑松恐怕早就底下头认错了。吴温也看不惯郑松辱骂自己女婿,只是他是受李旦所托而来,为了顾全大局才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说,现下见自己劝说无用也放弃了,决心任由局势发展下去,反正到时候后悔的不是他。

    这位青年眉目中透着一股英气,衣着华丽丝绸衣裳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哥,要是刘玉波过来看的话一定猜的出他是何人,因为他的面容与李旦约莫有七八分相识,想来就是李旦的儿子李国助是也。

    其实李国助早前是想阻止郑松的,后来见到胡律下令不要开枪要活捉郑松而且只派了区区三人过来,这心头便升起了变样的心思。在他想来郑松乃是李家家中的武艺最为高强之人,平日里一挑五都属于家常便饭,想来对付这区区三人还不是手到擒来,他可早就对刘玉波很不耐烦了,平日里李旦常常将刘玉波挂在嘴中训斥他,往日里他做好了一件事李旦都会夸赞他,现在自己每做好一件事李旦却时常将他和刘玉波做的事相比较,导致每次李国助都觉得很没面子,心里面的干劲是一日不如一日,每个孩子被自己的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内心都会积攒不满。

    李国助的积累的不满尤其可怕,尤其他现在是被他老子逼来台湾和刘玉波谈判的,但这次谈判的内容在李国助看来完全就是怕了刘玉波,李旦作为李国助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崩塌了,他内心那里忍的了。

    早前刘玉波经过李一尚一役后势力开始爆发,现在已经有独霸福建海域的趋势后,福建许多的小海盗都开始投奔这位名声日益响亮的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