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逆臣贼 >

第40部分

汉末之逆臣贼-第40部分

小说: 汉末之逆臣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先生骑马来到一做废弃的大宅子前,翻身下马,随从把马牵到后面,刘先生则直接迈步进了大堂,坐在堂上的几名大汉起身相迎,只有东向而做的大汉无动于衷,等到刘先生走到跟前才道:“刘先生事情打探的如何,本大王可是带了不少的弟兄下山,他们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嚷嚷着要撇开刘先生自己动手,本大王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压下去。”

    刘先生满脸笑容道:“若是碰到这种情况,刘某少不得杀人立威,平息众怒,还是王大王威望大,一句话就能让弟兄们服服帖帖,刘某望尘莫及。”然后对围上来的其他人道:“当阳县设在蓝口聚的货仓已经查清楚了。”

    刘先生从随从手中接过一份地图,摊在案几上:“王安为了坐稳当阳长这个位置,为了收买民心,让当阳百姓有盼头过个好年,从孔家、李家和阴家借了不少钱和粮,如今都堆放在蓝口聚这三个仓库里,有几百人看守。”刘先生在图上点了几下,“这三个仓库建在平地上,呈品字形,三者互为犄角。由于孔家专门为朝廷制作兵器,所以那里看守的护卫装备精良,人人配备了强弓硬弩。若是强攻,只怕还没冲到栅栏边,就已经死伤惨重了,无再战之力。”

    王大王打断刘先生的话:“这三个仓库里面的货物值多少钱?”

    “这三个仓库不仅放了王安的货物,因为有王安的支持,孔家、李家和长安的盐贩子袁家也放了不少的货物在那里,准备通过当阳运往江陵。根据那些民夫的描述,应该不下四五百万钱,我想大家在山上有钱也买不到盐吧,而这里的盐就有万斤。”刘先生抛出了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东西。一斤盐要钱百钱,但是在山上是有钱也买不到盐,只能花重金从私盐贩子手中购买,而且还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私盐贩子的报价,不敢有出格的举动。

    连一直坐着的王大王也猛地站起来,抓住刘先生的衣襟问道:“此事当真?”

    “当然是真的,”刘先生厌恶的王大王的手拿开,“前几日搬盐,蓝口聚那里给民夫每人一斤盐抵工钱,这事已经传开了。”对刘先生的举动,看在盐的份上,王大王也不以为意,他拍了拍案几:“本大王决定了,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今晚就去攻打蓝口聚,大家以为如何?”

    其他几位山大王点头同意,只有刘先生反对:“不妥,蓝口聚那里强弓硬弩众多,又凭寨而守,只怕几位大王攻下来也会伤亡惨重,给他人以可趁之机。”

    “听刘先生话中的意思,有办法对付强弓硬弩?”一位山大王道。

    “王安几个月前曾靠强弓硬弩赢了一仗,如今还想故技重施,只可惜我已经有了对付他的办法。”

第八十三章 投石机() 
刘先生指着地图道:“当阳县在此建了三个仓库,又建了三个寨子保护仓库。寨子建的非常扎实,最外围是护栏,护栏后面又挖了浅沟,用来防备骑兵的突击。”

    几个山大王看着刘先生所画的地图,面露难色,当阳县这是按照军营的标准来建的寨子,他们即便能打下寨子,也要死不少人。而绿林山是一个凭实力才能生存的地方,自己辛辛苦苦抢到的财物,只怕要便宜那些呆在山上的人了。几位山大王看了看彼此,默不作声,他们是来求财的,不是来求死。

    一位年纪较轻的山大王张了张嘴,首先开口:“本大王才刚坐上这个位子,若是弟兄们死伤惨重,本大王只怕就要成为他人的一道菜了。”

    一个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老夫还有子孙,还要把祖上的家业传下去,不能把家业败光了,这些钱财老夫大概是有命挣,没命花。还是回山上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山大王,抢抢那些过路的商人就行了。”

    刘先生面无表情的听着几人的牢骚,等他们说完了,才对坐在东首的王大王道:“大王可做出决断?可是要放弃这个机会?”

    王大王看着盯着地图,没有开口,过了一会才道:“刘先生刚才言道,有办法对付当阳县的守卫,能否告诉大伙,以安众心?”

    看着这些山贼一口一个本大王,刘先生心里就是一阵腻歪,彼此互相提防,都想保存自己,都想捡现成,若是不告诉他们,只怕就一哄而散。刘先生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走之前要各位准备的材料可曾备好?”

    王大王道:“刘先生吩咐的事情我等岂敢怠慢,材料都已经按照刘先生的要求弄好了,就放在后院,还请刘先生前去验看验看。”刘先生派了名个随从到后院查看,过了好一会,两人回来禀报:“可造五架投石机。”

    几位山大王大喜:“先生会造投石机?”

    刘先生不置可否,他指着地图道:“几位大王请看,这三个寨子各占一角,虽然可以相互支援,但也分散了兵力,到时候我们就用投石机,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攻下来。稳妥起见,今天我打算先造一架投石机,试试它能打多远。”

    几位山大王彼此看看:“我等能否派人跟刘先生学习一二?”

    刘先生露出了笑容:“其它几架投石机还需要不少人手,我刚才还在担心人手不够,耽误了大伙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几位大王肯派人助我一臂之力,真是帮了大忙。”

    王大王看着自己找来的几位山大王,暗下决心,该找个机会吞并他们了。他看着刘先生:“先生打算何时动手?”

    “明晚。大王,还有一事要办”刘先生答道,“姓王的去了江陵,留下来掌兵的肯定是史端。虽然他的人不多,但也是个麻烦,所以明日要派人把蓝口聚与当阳之间的联系截断,不让蓝口聚的消息传到当阳。”

    “姓史的只有二百人马,我派人把他灭了。”

    刘先生指了指其他几位山大王:“大王认为谁会放弃到嘴的肉不吃,却要跑到旁边干活?”

    “要是我,我也不会去,”姓王的山大王叹了一口气,“就听先生的,明日一早本大王派人去把守隘口,所遇之人,格杀勿论。”

    突然有人开口问道:“刘先生之前还说要联络当阳的好汉,让他们袭扰当阳县城,使当阳的郡兵无暇他顾,不知结果如何,可否告知一二?”

    刘先生看了一眼说话之人:“当阳的几伙好汉,之前闹过内讧,彼此心生怨怼,担心自己下山后,有人趁机占了自己的老巢,故而谁也不敢动,甚至有的好汉打算接受王家小子的招安。所以,当阳那些好汉是指望不上了。”

    “当阳那些人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孙大王可才死了几年啊。”

    姓王的大王拍了拍案几,大声道:“本大王已经决定了,明晚就出发,各位赶紧下去清点人手,安排任务。另外,把自己的手下看紧点,不要有临阵逃跑之事发生,本大王可是抓到一个杀一个,到时别说本大王没提醒你们。”然后对自己的随从道:“今晚开始,把巡逻的人都换成我们的人,防止有人走脱。没有本大王的手令,谁也不许出去。想出去的,杀了再送他们出去。”几位大王告辞而去。

    到了晚上,没有当值的好汉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喝酒,那些山大王也不例外,权当战前放松。

    “白天你为何要大伙的面提当阳的孙大王?大伙心情正高兴的时候,你却提起个死去之人,多晦气。”

    “山寨能有今天,都是众位兄弟拼命换来的。我不想因为外人而浪费兄弟们的性命,故而提醒大王不要轻信外人。”另一位长叹了口气,“不知道大王为何那么信任这个姓刘的?带了这么多人下山。”

    “大王是十几年前才上山入伙的,经过一番拼杀才坐上那个位子。至于大王是哪里人,上山之前做过什么,兄弟们都不清楚。只是有一回喝酒时,大王吹嘘认识刘家的人,两人一起做过游侠儿,一起劫过道,后来出事了,迫不得已才上了山,其余什么也不知道了。”

    “我就怕大王被眼前的利益所获,看不到危险?”

    “山上就没危险了,前任是怎么死的大家心知肚明。还是早点休息吧,下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睡个安稳觉了。”

    “狗官怎么不去月出馆了?”孙小娘子问王安,“郑重的人已经把药材送过来了,这里也没狗官什么事?”

    “本官自认为到当阳后,没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嗯,除了把你家大人画的丑了点,就没有对不起当阳百姓啊,这个狗官的称呼好像不大适合本官。况且明日太守召见,需要多做点准备,等回去之前再去月出馆也不迟。”

    “难道要我这个贼寇对你用尊称不成?”孙小娘子道,“不过多亏了你,有了这些药材,那位小娘的腿大概可以保住了。”

    “本官一直在想,你为什么不跟你的手下呆在一起,而你的手下就那么放心你呆在这里?难道就不怕本官行不轨之事?”

    孙小娘子面带不屑的看了王安一眼:“我自小就练剑学武,你不是我的对手。如果不信,可以比试一下。”

    “本官明日还要去太守府,要休息了。”

第八十四章 会无好会() 
“这几天南郡各县的官员都已经到了江陵,贼捕掾和五官掾底下的差役也在城中加强了盘查,这几天没事就不要出去了,免得节外生枝。”王安边吃饭边叮嘱孙小娘子。

    孙小娘子显得有点担心:“我那些随从可是没有身份的人,要是被抓只有麻烦你去把他们救出来了。”

    王安放下碗筷:“这个问题我已经想过来,待会我带田大郎去太守府,其他几个手下,还有当阳长的旗帜借你一用,你去把随从接到这里。反正隔壁的院落也空着,你和你的随从正好住在那里。我还吩咐了手下,把当阳长的旗帜挂出去,省得那些差役过来盘查。”

    “那些差役还会在乎你这个外地官员?”

    “他们的顶头上司在乎就行了,”王安无所谓地说道,“我吩咐客栈买些猪脚过来,你记得用黄豆炖些猪脚给那名女子吃。”

    孙小娘子抱怨道:“本小娘要照顾伤者,还要去接随从,你干脆用剑把我分成两半算了。”

    王安起身离开:“这我不管,麻烦都是你自己找的,只能你自己解决。还要提醒你一句,办完事马上回来,不要在街上闲逛。”孙小娘子气得放下碗筷子,上楼而去。王安则与田大郎走出客栈,骑马直奔太守府。

    到了太守府正堂,已经有人坐在那里闭目养神,王安知道自己年纪轻,资历浅,不敢坐在前排,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闭目养神,陆陆续续有人进来,王安眯眼看了一下,最前面是位置还是没人坐。过了一会,太守府的小吏开始在前排的案几上摆放笔墨纸砚,说明大县和富县的主官要出来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安排,反正他们的出场顺序,反映了他们在南郡的地位。这些县令王安一个都不认识,他就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这些人迈着官步,坐到符合自己身份的位置。最后一个进来的是江陵令,既代表着他在南郡中的地位,也是太守即将出来的信号。

    果然,江陵令坐下没多久,太守毋将隆也出场了。等各县主官行礼,重新坐好以后,毋将隆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本官来南郡之后,为了完成陛下的嘱托,不辜负陛下的期望,早日平息南郡匪患,还南郡百姓一个安居之所,本官到任后,没有与众位一一相见,使某些人心中不安,以为本官要怪罪于他,结果向本官以及太守府的某些官吏送礼,为了避免误伤,本官只好收下。今天趁这个机会,正好做个了结。”

    毋将隆说完,拍了一下堂木:“来人,把若县令和高成长给本官拿下。”

    王安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其他人也是深感意外,大家都以为到江陵来就是做个听众,听听太守的长篇大论和自我吹嘘,没想到毋将隆一上来就露了这么一手,给众人一个下马为,震慑住了全场。而若县令和高成长则在高喊冤枉。

    毋将隆的随从把一叠东西放在二人的面前,等二人看完了,毋将隆才道:“你们如果自己认罪,本官最多把二位革职,二位不用坐牢,不用发配充军;若是不认罪,本官就要上报廷尉府,到时二位能不能保住性命可就难说了,二位可要想清楚。把他们带下去。”

    等到若县令和高成长被带下去之后,毋将隆这才说话:“他们二人若只是贪赃枉法,本官也会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可惜此二人既然勾结盗匪,本官这才将他们拿下。还有给本官送礼的,离开之时到门下掾那里将礼物领回。当初是为了使你们安心,本官才收下你们的礼物,如今事情告一段落,还请各位把礼物领会。只要各位衷心为朝廷办事,本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