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逆臣贼 >

第26部分

汉末之逆臣贼-第26部分

小说: 汉末之逆臣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平王已经押到廷尉诏狱,谋逆案就要开审,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稳定。中枢必然要安抚地方长官,答应他们的一些要求,在一些官吏任命上向地方妥协,在下这个当阳长是萧育举荐的,皇帝即便有心为难王家,但也要给兰陵萧氏点脸面。在下也很想知道谁敢跳出来跟王家抢当阳长这个位置?即便皇帝想让其他人当这个官,其他人也要有这个胆量,只怕皇帝一说出来,就有人生病了。”王安笑了笑,“如今可不是陛下刚登基时的样子了,只不过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王安离开时,桓谭作为弟子代扬雄送客,在扬府门口,王安掏出一张地契交给桓谭:“我现在也没多少钱了,这张地契就作为贺礼送给君山和赵姑娘吧。”

    回到客栈,王安就看到大堂中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陌生人,此人看到王安进来,起身行礼道:“在下奉安阳侯之命,请郎君前去侯府赴宴。”王安看了看请柬:“就在今晚?”对方点点头:“马车随后就到。郎君还请更衣。”

    王安问正在为其更衣的大丫:“我们还有贵重的礼品吗?”大丫道:“夫人只为宜春侯和成都侯准备了礼物,侯爷的写的字已经送给了扬雄先生,郎君的物品就剩下横刀了,而安阳侯不喜欢这些东西。”看来王莽跟安阳侯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当初并没有给安阳侯王舜准备礼物。

    “横刀就横刀吧,有总比没有的好。”

    王安和孔甫乘坐马车来到了戚里,经过成都侯府再往前走了一段路才到了安阳侯府。下车后,仆役领着王安和孔甫经过大堂,穿过花园,走过小桥,最后到一座院子,仆役打开房门,对王安说道:“请郎君在此恭候,侯爷马上就到。”

    王安和孔甫迈步进了房间,房里放着几张桌案,孔甫道:“不是说宴请吗?怎么把我们领到这个僻静的院子?”

    “这个地方不错,很幽静,若是有丝竹之乐就更好了。”

    “说的不错,本侯就喜欢清静,所以专门建了这个院子,”一名中年男子随着声音迈步走了进来,站在王安面前,“你这个侄儿来了这么久也没过来看我这个伯父,还要伯父派人去请你,你才肯来。”

    王安施了一礼:“小侄临行时,父亲大人让小侄静心读书,不要随意出门,以免惹出事端,尤其是伯父您,大人再三交代,说您喜欢清静,不要随意上门打扰。故而没敢拜访伯父,还请伯父见谅。”王安从孔甫手中接过横刀,呈给王舜。王舜接过刀,拔出来看看:“本侯虽然喜好五经,但每次读太史公的史记刺客列传仍为之心驰神往,恨不能成为其中之一。这边刀,本侯收下了。”

    侍者为三人端上点心,王舜道:“听说叔孙喜欢饮茶,本侯特意从益州找来两位精通茶艺之人。”这也太快了吧,王安心道,从自己请人泡茶到现在也不过一个多月,这安阳侯从得到消息,再派人到益州去一个来回,再请自己赴宴,时间应该也是紧紧的。两名女子拎着盒子进来,把器具一一摆好,开始研磨茶叶。

    王舜接着道:“刚才叔孙不是说若有丝竹之乐就更好吗?在这令人赏心悦目的时候怎么能少了丝竹之乐呢。”外面响起了丝竹之声,王安和孔甫互相看了一眼,继续观赏茶艺。

第五十四章 情况不妙() 
“启禀郎君,两名益州女子已经安置好了。”一名婢女前来禀告。王安正躺在大丫的腿上,挥挥手让婢女下去。去安阳侯府做了一次客,又带回来了两名女子,王安想想就头疼,“明天请李茂的夫人去跟这两名女子见见面,了解一下她们的情况。”

    “安阳侯为何送两名女子给郎君?”大丫正在为王安揉额头。

    “送是送给我,却是向大人表明态度。”王安闭着眼睛说道。“他是向大人示好,安阳侯不敢有二心,一切惟新都侯马首是瞻。”

    “安阳侯支持大人这是好事啊。”

    “你就别装傻了,我们来长安时,夫人可没给安阳侯准备礼物,这就说明大人和安阳侯的关系并不好。安阳侯现在支持大人大概也是迫不得已。”王安说道

    “安阳侯支持大人是迫不得已的?”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王安睁开眼睛道,“安阳侯身为侍中,虽然不能像董贤那样随时可以见到皇帝,只要有心还是可以见到的,皇帝的变化他应该知道的七七八八。如今王家九侯免的免,在封国的在封国,留在长安的以安阳侯和成都侯地位最高,可惜成都侯在众人眼中难当大任,若是皇帝有事,太皇太后所能依靠的就是安阳侯了,我甚至怀疑安阳侯应该已经谨见过太皇太后了,只不过没有得到太皇太后的支持,这才转而支持我家大人。”王安坐了起来,“准备纸笔,我要给大人写信。”

    “启禀郎君,最近几天客栈外面经常有生人出现。”杜邑来向王安禀报。

    “会不会是偶尔路过的?”王安站起身来。

    “不会,已经观察了好几天了,最开始是三人,现在增加到八人,他们经常在客栈附近出现,甚至还以投宿为名进入过客栈。”杜邑把王安领到窗户口,给王安指明目标,“他们现在是两人一组,轮流出现,有的时间不会很长,如那两个在对面饭馆用餐的人,他们每到用餐时间就出现,坐的位置刚好对着客栈。等他们离开,就会有货郎在对面摆摊,直到天黑。”

    “知道是哪里人吗?”

    “听口音应该是弘农郡的。”

    “你觉得是弘农郡的那股盗匪?”

    杜邑点点头:“他们身上有股匪气。”

    “对方都已经找到家门口了,你家大人还没有消息。”杜邑的脸发红,王安于是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父亲,你父亲是要找盗匪的老窝,这肯定更难一些,既然对方已经找过来了,我们也不能放过,去找你父亲,让他派几个善于盯梢的人看住对方。”

    “家父已经派人来了。”杜邑答道。

    王安点点头:“避开这些盯梢的,派人去把史端他们叫回来,我们也该准备动身了。”

    两名盗匪假装食客坐在福履客栈对面的餐馆用餐:“我们已经找到了王安居住的客栈,并且记住了他的样貌,要不要回去通知大王?”

    “大王的命令可不是找到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此人何时离开长安,走哪条路,带了多少人,大王要一个不留,报仇雪耻,挽回名声。”

    “一个不留,此子可是带了不少的美女,昨天又带回来两个,若是掳到山寨上,也是大功一件。”

    “即便是掳到山寨上,也是大王他们的,那里轮得到我们这些小啰喽。时间差不多了,该换人了,我们走。”二人起身离开饭馆,不远处有人慢慢的跟在后面。王安躲在窗户后静静的看着这一幕,感到有些满意。

    “郎君请看,货郎过来摆摊了。”杜邑向王安指明目标。

    ******着杜邑指点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名年轻男子背着一个箱子过来,把箱子放平打开,就是一个小摊子,然后摇摇手里的铃铛,招揽顾客。

    王安看着外面道:“这不是很正常的摊贩吗?”

    杜邑道:“郎君这么说就是不了解民情,这种箱子是为了走街串巷方便而特意定做的,而不是用于摆摊的,这个货郎明显不懂情况。在富贵人家眼中没有区别,但在百姓眼中明显不同,郎君仔细看看,可有百姓前去挑选货物?”

    王安仔细一看,的确,老百姓经过那里都离的比较远,而且走路的速度也快了不少,看来百姓也知道这不是好人。

    看到这个场景,王安的心里就是一沉,看来这个山大王是花了不少的本钱啊!

    “如果能派出八人监视我们,这个山大王的实力如何?有多少人马?”王安问杜邑。

    “应该不少于二百人,”杜邑答道,“这种下山干事的人一般都是山大王信任的人,或者说是嫡系,因为他要防止手下把自己骗下山做掉,郎君说上次杀掉了三十个盗匪,这个山大王还能控制住山寨,这说明死掉三十人使他感到心痛,但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按照军中的规矩,伤亡超过二成这支军队就废了,所以在下估计这位山大王的嫡系人马应该还有二百人以上,非嫡系应该不超过二百人。当然这些都是在下的估计。”

    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嘛?王安在心里念叨,看来这个山大王准备一雪前耻了,长途奔袭是不行了,眼下保命要紧。

    “陛下这是三公及有司所拟定的将帅科合格者出任的官职。”中谒者令将名单呈给皇帝。皇帝看看名单道:“朕不是让他们另外选人出任当阳长吗,为何还是圈定了此子?”

    “那些考生听说当阳匪患严重,都不愿前往。”

    “朕开智谋将帅科就是为了挑选有勇有谋之人,谋朕已经看到了,勇却没见到。朕要这些人什么用?”

    中谒者令急忙跪下:“陛下还请三思啊。”

    “朕只是随便说说,就按这个任命吧。”

    “诺”。

    皇帝狠狠的把名册拍在桌案上:“让他们七天之内离开长安,前去上任!”

第五十五章 多方准备() 
“这是当阳长的印信,以及大丞相府出具的文书,还望保管好。”大丞相府东曹掾将当阳长的印信以及加盖了丞相官印的任命书交给了王安。“从今天开始,你也是名朝廷官员了。”王安恭敬的回答道:“本官一定把当阳治理好,不负陛下,丞相以及各位上官的期望。”

    出了大丞相府,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孔洵:“先生手续办好了?官印拿到了?”王安从袖子里把官印拿出来晃了一下,又收起来,“七天之内就要离开长安了,要准备的事还多着呢。”

    “七天?这么快?”

    王安点头道:“朝廷说现在的当阳长已经生病了,让我早点离开长安前去赴任,可又没有具体的到任日期。”

    孔洵撇撇嘴,不屑道:“还不是想让先生早点离开呗。可是还有好多事情没准备好啊。”

    “新的落脚点找好了吗?”

    孔洵点点头:“已经找好了,放在杜陵邑,史端他们将会直接到那里等先生。成都侯答应派二十人护送先生到新野,袁姑娘打算跟先生前往新野,之后乘船南下前往江夏。先生这么多人够了吗?”

    “不知道”,这么多人,互不统属,不出问题才怪。

    回到客栈,杜邑迎上来:“按照郎君的吩咐,消息已经放出去了,郎君将会在七天之内,经杜陵邑离开长安。”王安走到窗户边往外看,杜邑也走过来,接着道:“对方已经有两人回去了,家父已经派人跟上了。”

    王安点点头:“夏叔呢?”

    杜邑回道:“他老人家之前带人出去转转,现在正在研究孔家的那张舆图。”

    “老人家怎么说?”夏姑娘的叔叔打家劫舍,杀人越货也没少干,如今想谋个官身就要拿出看家本领,

    “夏叔说由于东平王谋逆案,京兆尹在长安加强了戒备,加派了不少的官军,贼人不大可能在长安犯案。根据先例,长安周边郡县也会加强戒备,上雒县到长安这里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上雒和商县交界之处,虽说也是官道,但山多林密,距离盗匪老巢应该也不会太远,正是下手的好地方。”王安不置可否。反正已经要杀人了,还顾忌什么,干脆把事情闹大,打着营救东平王的旗号在长安干票大的,不但可以把疏于戒备的对手干掉,还可以把东平王送到东市去问斩,牵连一大批官吏下狱,给皇帝提供清理王家的借口,一举几得,皇帝都会夸你是条汉子。看来,政客和盗匪还是有区别的。

    王安四周看了看:“申屠臣呢?”

    “去袁姑娘那里了。”

    “派人跟着他了吗?”杜邑点点头,只要别出事,那就去呗。

    王安看看走过来的货郎,对方又来摆摊了:“可以让人去跟他买买东西,透露点情况,比如有多少人啊,多少名护卫啊等等。嗯,史端的那对儿女就很聪明,可以让小家伙去做这件事。”

    “把情况透露给盗匪会不会对郎君不利?”

    “假做真时真亦假。情况我已经告诉他们了,信不信是山大王的事。”王安对杜邑道,“今天那些人回来以后就不要再出去了,以免发生意外。”

    王安走到后面自己休息的房间,大丫已经带领那些婢女恭候在此,王安进来众人行礼祝贺,之后一一告退。王安这才抱起大丫转了几圈,大丫也显得很高兴,王安把大丫放下来,把官印掏出来给大丫看,大丫接过官印摸了摸:“婢子的二伯父也曾担任过当阳长之职。”王安看着大丫:“你父亲是?”

    “中山孝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