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之逆臣贼 >

第13部分

汉末之逆臣贼-第13部分

小说: 汉末之逆臣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世家大族不是,若是地位不对等,就是对他们的轻视,容易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启禀郎君,现在是否倒入染料?”

    王安早就想制作红纸了,之前的白纸供应长安都不够,没办法实现。现在随着工坊的扩大,才能拿出一小部分进行试验,毕竟逢年过节不能贴白纸不是。

    在外面转了一圈,王安觉得差不多了,大丫应该都问完了。回到书房,王安也没心思看书,就等着八卦一下。等了好一会,大丫才来,怎么像在做见不得人的事?

    “怎么这么长时间?”

    大丫在王安身边坐下,道:“她从王屋山追过来,两天两夜没睡觉,刚睡下。”

    两天两夜,真是不简单,王安又问:“这女子是盗匪来的?”

    “她说自己在王屋山一带活动,手底下有二三百号人,她说自己平时仗义疏才,劫富济贫,没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在那一带名声不错,她手下的那一帮粗人,见她快二十了还没出嫁,就想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于是在附近开了家客栈,然后崔老爷子的孙子就一头扎进来了。”

    “抢人之事发生多久了?”

    “有三四个月了。”

    “三四个月了?”王安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你觉得崔老爷子愿不愿意这个女子嫁入崔家?”

    “郎君为何这么说?如此一来崔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我是这么想的,崔老爷子也是做过游侠的,一名女子,能够使二三百人服服帖帖,当一家之主是绰绰有余,这名女子的名声和能力,崔老爷子是满意的,所欠缺的就是这名女子的家世而已,你想啊,”王安把大丫搂在怀里,“崔老爷子若是不想让他们见面,完全可以把崔玮押往清河郡,何必带来王家庄。现在就缺少一个台阶,能让这名女子名正言顺的嫁入崔家。”

    崔家是世家大族不假,但世家大族也分三六九等的,由于汉朝对关东世家大族的打压,崔家如今的影响力局限在清河郡一带,在中枢可没有人,这就是崔家眼下的处境,能出二千石的官吏,但三公九卿之位于你无缘。即便南阳孔家这样的冶铁世家,在孝武皇帝时出过大司农。

    “郎君的意思是说,如果能让人认这名女子为干闺女,崔家是会接受她成为崔家儿媳妇的?”

    “这只是我的猜测,是不是真的,要问崔玮,”王安看着大丫,“王家是不行的,若无姑祖母同意,谁也不敢擅自做主。最好是找一个名气很大,却又无儿无女的人,可以直接把这个姑娘认做女儿。这样的人家不好找啊。”

    大丫忽然挣脱王安的怀抱,坐起来道:“其实,有这样一个人符合郎君的要求。”

    “谁?”

    “黄门侍郎扬雄扬子云,他既是天下闻名的文章大家,又无儿无女,为了扬家有后,其妻请他纳妾,他也拒绝了。还有一点,侯爷很欣赏他,很喜欢他的文章。”

第二十六章 助人为乐() 
大汉朝还有这样的人物?王安问:“扬先生为人如何?”

    大丫想了想道:“儒生尊其为扬子。”就是他了,王安再问:“扬先生有何喜好?”

    “扬先生乃益州成都人,好饮茶。”有喜好就好。

    王安道:“我去见见崔玮,你试探一下那个山大王的想法。”

    经过崔老爷子的允许,王安见到了被看管的崔玮。不拐弯抹角,王安直接问:“子玉兄,你会娶那个山大王吗?“

    “不要叫夏姑娘山大王。夏姑娘也是没办法,她兄长在抢地盘时中箭身亡,她爹死后,她才出来统领人马。”

    “那好,子玉会娶夏姑娘吗?”

    崔玮道:“我是庶出,成亲没有嫡子那么严,不要求门当户对,只要对家族有利就行。”

    王安道:“我想了一个办法,你先听听,看看能不能行。”王安于是把自己打算请扬雄认夏姑娘的事告诉崔玮。崔玮听了不住的点头,最后他问道:“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扬先生会同意吗?”

    “关键不在扬先生,关键在扬夫人。所以我打算在去长安时带上夏姑娘,去接触扬夫人,不知子玉兄愿意放人否。”

    崔玮向王安施礼:“多谢叔孙。”见过崔玮,王安又去拜见了崔老爷子,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他,崔老爷子答应,只要扬雄夫妻能认夏姑娘为义女,崔家将接受这门婚事。王安之所以这么卖力,是因为扬雄是这个时代的文坛领袖,儒生的偶像,只要能促成此事,对王安来说只挣不赔。但是王安不可能贸贸然的前去拜访杨雄,王安需要敲门砖。既然王莽很欣赏杨雄,那王莽写几个字托王安转送给杨雄就显得合情合理,字王安都想好,很适合杨雄。

    既然来到了崔家,正好到学堂去看看,王安这才发现,学堂是自己付出最少的,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工坊和农事上,只是偶尔路过才来看看学堂,真正支撑起学堂的是二丫和田大郎,还有阴陆他们。王安到时,是中午休息时间,学堂正准备给学生发馒头和咸蛋,虽然百姓是一日两餐,但中间可以吃寒食,也就是糕点,糖是很稀缺的,王安只能发馒头和咸蛋,申屠臣之所以愿意去给牲畜看病,很大原因也在这里。

    王安有些意兴阑珊的离开学堂回到书房,却发现小胖子孔洵闷闷不乐地坐在里面。王安还是第一次看到小胖子这副模样,一问之下才知道,孔洵想去长安看看,因为他的兄长有在他面前炫耀了。

    “你要去长安可以跟你家大人说,为何要跟我说?”

    “因为二先生会去长安参加考试,正好可以跟二先生同去长安。”

    该来的还是来了,王安问道:“朝廷的制书到了?”

    孔洵点点头:“已经到了太守府,太守准备通知各县和侯国,大概两天之内,就会送到先生这里。”

    “什么时候启程?”王安现在最关心这个,他的工坊主事人还没找好呢。

    “秋收之后”。王安放下心了,还有两个月时间。

    “你随我去长安,你家大人会同意?”小胖子回道:“我娘亲已经同意,家父还在犹豫。”王安没有立即答应,只说考虑考虑。

    等到王安用完晚膳,大丫才来到书房。夏姑娘答应去长安试试。“我几次问崔玮他是如何跟夏姑娘认识的,他都避而不谈。”王安又起了八卦之心,因为这关系到崔玮到底有多在乎夏姑娘,关系到王安能否信任崔玮。夏姑娘愿意去长安,崔玮就不大可能离开王家庄,崔玮正好可以当王家庄的管事。

    “夏姑娘救了崔玮的命,有次崔玮押运货物经过夏姑娘的地盘,结果被盗匪抢了。夏姑娘问讯后带人下山,救了崔玮但货物被烧掉了。”大丫停了停,“夏姑娘说,崔玮怀疑崔家有人勾结盗匪,此后崔玮就留下帮夏姑娘打理山寨。直到崔玮下山跟人谈生意被崔老爷子抓走。”

    “他们成亲了吗?”王安问道。

    大丫点点头:“发了请柬给清河崔氏,崔家才知道崔玮没死。”还是再观察一下,不要这么快做出决定。

    王安忍不住叹了口气:“要是那个小丫头在就好了。”

    “你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是在说我吗?”然后从卧室走出一个小丫头,正是帮王安扬名的那个小丫头。

    “你怎么又来啦?”王安皱了皱眉,他是希望小丫头来,又怕她来,心里很矛盾。

    “人家有名有姓的,人家姓段”,小丫头摆摆手,“人家还没走,怎么能说又来了。”

    “你还没走?”王安大吃一惊,

    “上次不是说过吗,受人之托,终人之事,本姑娘可是有信用的。”她看着大丫道,“你们卿卿我我时,本姑娘可是离得远远的,一点也不打搅你们。”大丫红着脸起身告辞。

    过了一会,段丫头才道:“你是不是担心夏姑娘骗你?放心,她和崔玮成亲了,也洞房了,崔玮的确是给人害的,他也不会再回清河崔氏了。你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他。”

    “是不是崔玮出钱请你杀人?”

    “不是崔玮,是夏姑娘,本姑娘怎么会杀人,只是吓唬他而已,结果他从马上掉下,行动不便而已,结果此人自己自尽了。”

    王安嘀咕了一声:“你还不如杀了他。”

    段丫头好像没有听到王安说的话,继续说道:“崔家最有希望的两个后辈,一个死了,一个决定永远不回崔家,崔家要想起来,要靠下一辈了。而曾孙,崔老爷子大概看不见了,所以崔老爷子的打算是,承认夏姑娘是崔家的孙媳妇,让崔玮重返崔家。崔玮的打算是让夏姑娘进入崔家祠堂,他才考虑重返崔家。总之他们爷孙达成妥协,夏姑娘必须放弃山寨,以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嫁入崔家。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们选择了你。”

    王安问道:“为何是我?”

    “因为王家势力庞大,因为王安乐于助人。”

    王安感到奇怪:“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为这个主意是我出的。”

    “你为何帮他们?”

    “我不少帮他们,是帮我姐。”

    “夏姑娘是你姐,你不是姓段吗?”

    “同母异父不行吗?”

第二十七章 走的走来的来() 
“世家大族首先考虑的是家族利益,他们从小就被灌输要以家族为上。你和崔玮只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你为何不考虑一下阴陆?阴家虽然比清河崔氏差了些,但也算新野大族,若是将来你再帮一下,阴家成为世家也未为不可。”段姑娘为王安指点迷津。

    王安突然又醍醐灌顶之感,自己是不是被历史上清河崔氏的名头迷惑住了,如今在朝中比较出名的是安平崔氏,清河崔氏只能算是地方大族,远不是南北朝时的崔氏。我完全可以拉拢其他家族甚至是寒门士子。王安起身对段姑娘施礼:“多谢姑娘指点。”

    小丫头一本正经的坐在那,等王安行完礼才道:“孺子可教也。”看王安要生气,小丫头才解释:“你不是谢我,是谢我师傅,她说你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你才要培养那些小娃子,但他们能帮你也得十年左右。崔家也是看中这一点,想趁你羽翼未丰之时捞取好处。将来如果你自身难保,第一个抛弃你的就是崔家。”

    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世家大族为何能延续百年千年,就是他们精于计算,狡兔三窟,死道友不死贫道,最终控制着大量的人口,土地和财产,所以他们也成为众矢之的,皇帝恨他们,军阀恨他们,农民恨他们,这三位轮流出马,世家大族再厉害也抗不住,最后消失在历史中,看来自己还是要靠寒门士子了。

    如此看来,小丫头的师傅也是世家大族出身,王安又施了一礼:“请代王某谢谢你师傅。”

    “过几天会有几个喜好炼丹术的老家伙过来,你照顾好他们就行了,其他的就不用了,放心这几个老家伙很有钱。”小丫头站起来,“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现在在南郡盗匪中很出名,他们想会会你。你这个当阳长是当定了。”

    王安恨得牙根直痒痒,可惜打不过这个小丫头,“王某想知道是谁让你帮我的?”

    “天机不可泄露。”小丫头说完就把蜡烛给击灭了。“我这次可是真的走了,你不用担心我会偷窥你的好事了。”

    第二天,王安找了杜诗,与他商量阴陆能否接手王家庄之事。杜诗问王安:“叔孙可放心此人,阴陆娶的可是邓家女啊。”

    王安道:“我看他在学堂做的不错,上课认真,做事勤勤恳恳,弯的下腰。”

    杜诗点头同意。

    王安又道:“过些日子会来几个喜好炼丹的方术之士,君公认为把他们安排在哪比较好?”

    杜诗有些迟疑:“叔孙真的不是为了不死药?”

    王安摆摆手:“你不要听小胖子瞎说,始皇帝吃不死药吃死了,孝武皇帝弄了个接仙盘,每天接露水,也死了,我是不相信长生不老的。之所以要找炼丹术士,是因为炼丹之物很多是有毒的,吃多了会死人。我就想既然人吃了会死,那我们能不能炼制杀死蝗虫的丹药呢?”

    杜诗听了大喜,道:“还是叔孙的想法好,若是能成,将造福万千百姓。”

    派人找来阴陆,王安告诉他,自己观察他好一阵子了,想让他承担更大的责任,就是管理整个王家庄,包括工坊。阴陆深感意外,工坊是王安一手创立的,是王安发财的法宝,王安却让阴陆这个外姓人来打理王家庄,这是对阴陆的绝对信任,王安凭什么信任他?要知道,每个家族都对自家的发财秘密严防死守,比如孔家的冶铁术至今没有泄露,就是因为只有孔氏家主才知道这一方法,其他人根本不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