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 >

第14部分

明末求生-第14部分

小说: 明末求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过马的刘凡别说策马狂奔了,就是这匹温顺的母马慢慢走着,刘凡用双腿紧夹着马腹还差点掉下来。看着做示范的王勇骑在马上一阵狂奔刘凡充满了羡慕!果然在古代骑马才是男人的浪漫!

    发狠的刘凡开始请教王勇骑马的技巧,

    “大人,骑马先要掌握正确的骑马姿势,首先要紧握马缰,两脚紧踩着马镫,坐的不要太结实,您刚才就是坐的太结实了,其实这样是不行的,要轻轻坐在马鞍上,先熟悉他起伏的节奏,身体随着它的节奏晃动。然后就是控制方向,紧握缰绳左转往左拉,右转往右拉。要停下时,双手紧拉缰绳就行了!”王勇一边说,一边示范!

    刘凡再次上马按照王勇所说的实验了一下,果然感觉好多了!接下来刘凡就按照王勇教的方法不断练习,一天下来浑身酸痛,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疼,皮都磨破了。强忍着不适经过几天的练习刘凡终于掌握了骑马的要领,虽说还是不能骑的太快,但是正常行走基本没问题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地熟悉了。

    感觉一切正常的刘凡终于有时间回去看看两女了!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24章 大凌河之战() 
崇祯四年七月二十,回到家的刘凡突然接到圣旨,崇祯要招他入宫。刘凡问小太监皇帝招他进宫有什么事情,小太监支支吾吾说他也不知道,看到问不出什么刘凡只好匆匆回到北京城,在皇宫见到崇祯后,刘凡就问道“陛下,不知道您招微臣前来有什么事啊?’”

    崇祯看了看刘凡“没想到才一个月没见,济民就黑成这样了!初见济民的时候皮肤白皙浑身一股书卷的气息,现在整个人都散发着彪悍英武之气!看来济民是练兵成功了!”

    听到崇祯的话刘凡脸色一黑,当然表面是看不出来的!“额!臣觉得算是成功了吧!毕竟他们还没见过血,还不算真正的精兵!”

    “有空带来看看,朕很想见见济民根据后世练出来的兵是什么样子!这次叫爱卿前来主要是问一些事情!”

    “陛下,有什么事情但问无妨,只要臣知道的知无不言!”刘凡赶紧表忠心

    “嗯,老师最近来奏折说要再次修筑大凌河,爱卿知晓历史,朕想问问成功了没有。此次会有危险吗?”崇祯问道

    “老师?帝师孙承宗?他要修筑大凌河?”刘凡焦急的问道

    “是啊,正月的是时候朕派老师前去总督关外军务,他就计划修筑大凌河,现在给朕发来奏折要实施了!”

    “糟了!这次修筑大凌河不但失败了,还使袁崇焕一手打造的关宁铁骑几乎全赔进去了!陛下!祖大寿出发了吗?”刘凡心急如焚

    “啊?已经出发了!”崇祯惊道

    “能派人通知他吗?”刘凡问道

    “晚了!即使派人八百里加急也来不及了!而且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即使我派人通知也不一定会有用,何况自从袁崇焕死后,辽东集团基本已经不受朝廷控制了,祖大寿对朝廷处处提防,基本不会自己离开军营,朕就是想派锦衣卫去抓他也没有机会了!木已成舟朕也无可奈何了”崇祯解释道

    “唉!”君臣二人齐声叹气

    “臣还想尽快练好兵,参加大凌河之战呢!听您这么一说,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刘凡叹道

    “嗯!朕也不会派你去给他们做挡箭牌的!既然此事已不受控制,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朕对大凌河之战也很好奇,你给朕讲讲历史上大凌河之战是什么样子吧!”崇祯也很无奈的说道

    “大凌河是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大凌河更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臣真不知道祖大寿是怎么想的,只带着几天粮食就敢去修筑大凌河,猪都比他聪明!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

    皇太极这次大凌河之战,他一改从前硬攻的战法,改成了围。他命八旗士兵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明军万万没料到金兵会出此狠招,他们从城上向下观望,只见:“逆奴围凌,连挖四壕,弯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而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围了不几天城中就断粮了。城中将士无不惊恐万状,祖大寿作过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金兵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围了不到半个月,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总兵吴襄、宋伟率锦州兵六千前来救,阿济格率兵迎敌。这次也被打败了!第二次救援也失败了!农历九月,总兵吴襄和宋伟再次率兵来援,这次皇太极亲帅大军迎击,这次败得更惨六千人大败逃归。皇太极还派人假装援兵诱祖大寿出城,祖大寿果然中计,被骗出城包围。幸好部下拼死救援才没被捉住!从此以后他再也没出成,即使监军道张春率领4万大军前来祖大寿也没有反应。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金兵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此时金兵已经拥了威力无比的红衣大炮,此时正横于大道中间,恭候着明军的到来。待明军进入射程,四十门大炮先后发射,明军的阵营当时就乱了,皇太极率军冲了上去,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张春见势不好,见风势向东,便使用火攻,火势凶猛,扑向金兵,金兵被大火逼了回来,兵败如山倒,张春想扼制溃逃,可是毫无作用,最后连他自己也被卷进了败退的大潮中。皇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总兵吴襄和宋伟仅率数十人侥幸逃归。四万增援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了,第四次的增援几乎是全军覆没。明金双方杀得惊天动地,但祖大寿在城中按兵不动,丝毫没有反映,有的史书说,祖大寿是叫皇太极的假增援吓怕了,已经分不出是真是假,害怕再次上当。城中已断粮近两个月,所有该吃的都吃了,不该吃的也都吃了,除了人之外,已经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吃了。张春又败了,大凌河彻底陷入了绝境。大凌河城中的军民们又在地狱中挣扎了十天,农历十月初七,皇太极再次致书祖大寿,又派降将姜新赴城中面谈。祖大寿派出一位叫韩栋的将领到金营中谈判。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营,皇太极亲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大开城门,率众将来到金营。投降后的祖大寿向皇太极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皇太极同意放祖大寿去锦州城。祖大寿一回到锦州城就组织防御,抗击清军。此战朝廷重金打造的关宁铁骑机会全军覆没,大明再也没有力量阻止后金对北方的掠夺和蹂躏!”刘凡略带沉重的说道

    “祖大寿!”崇祯紧握拳头咬牙切齿的喊道,旋即又无力地瘫倒在椅子上松开了双手,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对付祖大寿。一旦逼迫过紧,人家转头投降后金,那才是真正糟糕的事情,那样不但山海关天险尽失,还要多出一股巨大的敌人!只能不断地笼络!

    “爱卿可有什么办法减小损失吗?”崇祯希冀的看着刘凡问道

    考虑了很久刘凡才愧疚的冲着崇祯说道“臣也没有办法,都怪臣无能居然忘记了如此重要的事情,导致我大明失去了对付后金最后的屏障!”

    “唉!这不怪你!毕竟你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而且朕也已经无法掌控辽东的局势了!爱卿不要自责了,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崇祯安慰道

    听崇祯这么一说刘凡更感到难受,突然刘凡想到了一件事赶紧对崇祯说道“崇祯四年八月,辽东旧部孔有德叛变,祸乱山东,后带军队投降后金,被封恭顺王,是大明第一个投降后金的军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且他还给后金带去大明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使后金有了攻坚能力。可以说是最大的汉奸也不为过啊!”

    “岂有此理!朕这就派人捉拿孔有德!”崇祯大怒

    刘凡赶紧阻止“不行啊陛下,且不说孔有德身为辽东军首领身边有大军保护,区区10来天恐怕没办法捉住他,就是捉住他了,恐怕也会引起大军反弹,到时候局面更加不可收拾了!不如趁现在我们知道他会怎么做。早作布置,争取把损失减到最小!”

    “那爱卿可有好办法!”崇祯问道

    “为今之计,只有先一步派人通知登莱总兵张可大,让他早做准备,然后通知山东巡抚于大成让他严加防范,不要接受孔有德诈降!另外臣请命出征平孔有德叛乱!”

    “哦?济民已经练好兵了么?但是区区五百人对付孔有德几万叛军恐怕没什么用处吧!”崇祯怀疑道

    “有没有用处看一看就知道了,正好破虏军已经快要成军了!臣请陛下检阅部队,主持破虏军成军仪式!”刘凡跪地说道

    “好!既然爱卿有此决心朕就答应你了!三天后,在城外阅兵吧!”崇祯高兴地说道

    “陛下这事情不宜声张啊,京城人多眼杂一旦破虏军的战斗力被有心人看到不免打探,到时候臣的练兵秘密将不保啊!万一其中有后金奸细,这对以后破虏军作战不利啊!”

    “嗯!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就改在御花园吧!反正五百人也不多御花园完全可以容得下!朕给你一道圣旨,你带兵前来吧!武器就不要带了”崇祯想了想说道

    “是!臣领命!陛下臣还有一事,破虏军还没铠甲,您看是不拨一批铠甲啊!”刘凡赶紧说道

    “哦!那你去兵仗局领500鸳鸯战袄吧!”

第25章 再遇() 
离开皇宫后刘凡带人领了鸳鸯战袄便紧急离开京城,赶回牛屯堡大营已经是晚上了,刘凡只好在家里休息一晚准备明天再宣布消息!

    崇祯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晨,刘凡来到校场,开始鸣鼓召集士兵,听到鼓声的士兵开始紧急集合,随着队长的一片呼喝声中,仅仅一刻钟,士兵就整理军械整齐的站立在校场上!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训练,士兵已经脱胎换骨,站在那里肃然而立,寂静无声整个方阵散发出一股慑人的气势,刘凡满意的点点头。还记得刚刚进入军营的时候,士兵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个个都是面带菜色,无精打采,而且行动杂乱没有章法,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经过长期的营养补充和每天一日三餐供养,现在士兵们个个面色红润,身体强壮,站在那里即使不动浑身也透露出一股子彪悍。

    刘凡走到校场的台上大声的宣布“经过近三个月的训练你们由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人,现在是时候我们向天下大声宣布我们的时代即将到来了!现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明天!皇帝陛下将在御花园检阅我们!亲自授予我们破虏军的称号!”

    听到这个消息士兵们激动不已大声喊道“破虏军!破虏军!”声音响彻整个校场

    刘凡一压手,底下顿时一静,刘凡大声道“现在我们穿上铠甲向京城进发!”

    说完后刘凡开始组织人手分发鸳鸯战袄,由于不能携带兵器刘凡只好让人找到500个竹竿暂代兵器。待一切准备完后刘凡便带人出发了!

    在前往京城的官道上,刘发手下的破虏军呈四个纵队前进,身穿崭新的鸳鸯战袄,头戴明军制式头盔,整个大军寂静无声的走在官道上,除了脚步声竟然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来往京城的客商和官员看到如此奇怪的队伍纷纷侧目猜测这是哪里的军队!

    经过半日多的行军,破虏军终于在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