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492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492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朱棣占领了整个江南,也都没有找出这份密旨和朱允文的下落。

    所以,这件事情成为了朱棣的一块心病,他这才在任期内不停的派人去寻找朱允文的下落。

    有传说朱允文出海逃到了南洋,朱棣就命三宝太监建造大宝船下南洋。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寻访朱允文的下落。

    但是令他遗憾的是,终其一生,都没能找到朱允文的行踪。

    随着朱棣的去世,这件事渐渐的淡化了下来,他们一系的江山稳固统治得力,也渐渐的不把这东西当回事了。

    所以后世的皇帝压根就没想过这种问题,永乐朝倾尽所有打造的宝船被束之高阁,最后连图纸都被焚烧了。

    自那会开始,大明朝顶级的造船技术完全的断层了,直到现在都没有人造船的图纸。

    正因为如此,大明朝的海上强国地位一落千丈,渐渐的被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所超越。

    这是中华文明第一次被异族所超越,不得不说是一终遗憾。

    马麟苦笑不得的看着徐文爵。

    以他对此人的了解,若非有人拿出了确切的证据来,他是不会投降的这么彻底的。

    如今十有八九,真的是朱允文的后代回来了。

    想到这里,马麟的心中有些惊疑不定。

    虽说是成王败寇,朱允文败出了皇位之争,但人家终究是挂了一个正统的名头。

    朱棣一系虽然江山稳固,但终究是抢来的江山,人家正统一出,立即会受到千夫所指。

    倘若在大明朝春秋鼎盛的时候,就算是朱允文亲来,都难撼动朱棣一系的江山。

    但是眼下的大明朝经历了百十年的发展,早就变得百孔千疮,稍微一折腾恐怕就闪架了。

    这个时候,朱允文的后代忽然打出旗号来,也未必不能成事。

    因为他们占据的是最富饶的江南三省,二人朱允文一系在这里拥有很不错的基础。

    当年靖难的时候,江南士族可是对朱允文鼎力相助的。

    如今朱允文后代重建天日,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个极为利好的消息。

    “徐文爵,你当真肯定。”

    马麟脸上变得凝重起来。

    如果真的是朱允文后代回来的话,他们所面对的情况恐怕十分的棘手。

    千真万确!

    徐文爵指天发誓,一字一句道:“我们徐家时代忠良,又怎么会做出有辱门楣的事情?”

    他祖上可是****祖一脉。

    当初就是因为****祖忠于朱允文,誓死不降朱棣,才遭到了削职幽禁的下场。

    他说****祖的后裔,如今找到了朱允文的后代,也算是给祖上恢复了名誉。

    “应龙兄,殿下的身份千真万确,这一点我已经证实了。惠文帝君之后如今要卷土重来,夺取他们丢失的皇位。你马家当年也是惠文帝的老人儿,又何必执迷不悟助纣为虐?”

    这句话说的马麟不出声了。

    他们马家跟马三宝不是一路,是江南一路的,所以说朱允文后裔的归来,马麟归降原主,也算不得什么污点。

    另外!

    徐文爵压低了声音道:“殿下拿出了太祖遗诏,即将发动对朱逆的讨伐。殿下还说了,以前的事情都既往不咎,只要能够帮助他恢复正统的江山,就是大明朝的功臣,开国封王,丹书铁卷永享受富贵。”

    这一条充满了诱惑力。

    开国功臣吗?

    马麟的双目眯成了一道线。

    他们马家虽然军功卓绝,但仍然是个伯爵的地位,比起那些公爵侯爵差了点意思。

    如果能够给马麟一个开国功臣的丹书铁卷,他也未必不心动。

    丹书铁卷啊!

    马麟的双目闪过一阵热切。

    有那个勋臣不想得到那种东西?

    勋臣跟文臣不一样,他们的职位能够传递给下一代,只要朝廷不倒,他们就世世代代永享富贵。

    勋臣之间也分三六九等。

    第一级别是世袭,有太祖或者成祖颁发的丹书铁券。

    无论是谁当皇帝,他们都世世代代的享受封爵带来的惠利。

    第二级别的就是不世袭,鉴于本人有什么特殊的功绩,朝廷才以封爵来恩赐。

    这种爵位都是一次性的,死了以后不能传给子孙后代。

    所以大凡勋臣无不想要丹书铁卷。

    但是能够拿到丹书铁卷的勋臣是凤毛麟角,除了那些个开国功臣或者靖难功臣,又或是有过开疆扩土之大功劳的人才能获得过这个殊荣。

    然而开疆扩土之功需要一定的机遇。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碰到这种机会的,所以一旦遇上了,绝对不能轻易的放过。

    (本章完)

第944章 朕错了()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碰到这种机会的,所以一旦遇上了,绝对不能轻易的放过。

    马麟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绝佳的机会,如果把握好了就能够让马家的地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但是一旦失败了,那也是什么都留下不下。

    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有多少风险也就有多少收益。

    “应龙兄!”

    徐文爵再次说道:“朱慈烨父子气数已尽,放眼天下除了殿下,没人有资格继承大宝。如今殿下那边准备妥当,随时都能够讨伐朱逆。你身为大明朝的基石,关乎着大明朝的生死,只要你肯站到殿下那边。天下大事指日可待!”

    这也是徐文爵来找马麟的原因。如今吗朝廷两大基石李忠有和马麟,二人算得是算得上朱慈烨的最后的屏蔽。

    如果马麟站到了文谦之的那边,朝廷立即就会改换门庭,他们这些人都将是开国功臣,丹书铁卷永享富贵。

    在徐文爵看来,马麟的反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朱皇帝虽然重视勋臣,但是对他们也十分的提防,当年朱瑞就是一个例子。

    功高盖主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马麟如今自然心中有数。

    朱皇帝其实对他并不信任,所以才把李忠有派过来,目的就是借用李忠有的手牵制马麟,让他有所忌惮!

    徐文爵的出现,正好是一个机会,马麟也没有理由不心动。

    就在徐文爵满打满算的等到马麟表态的时候,马麟忽然道:“魏国公远道而来辛苦了,本官这就让人接风洗尘,晚上我们要好好的喝上一杯。”

    应龙兄!

    徐文爵还想说些什么,却见马麟端起了茶盏送客了。

    他长叹了口气,低声道:“时机稍纵即逝,还望应龙兄早做打算。”

    说着抱了抱拳,跟着前来的卫士走了下去。

    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这么重大的决定,马麟需要考虑考虑也是人之常情。

    徐文爵离开以后,马骏的身影忽然出现在房间里。

    他是马麟的心腹,刚才根本没有离开,而是躲在一旁听到了二人的对话。

    徐文爵走了以后,马麟的脸色立即变得凝重起来。

    朱允文后代再现的消息彻底震惊了他。

    如果查明身份属实的话,这番皇权的争夺或许也充满了变数。

    朱皇帝虽然占据了大部分的省府,但是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江南三省。

    那可是大明朝的财赋重地,一旦失去了,以眼下的朝廷实力根本不能够为继。

    所以朝廷要速战速决,争取短时间干掉文谦之的叛乱,将江南三省重回治下。

    但是文谦之也认识到了这种局势,所以他发难的时间选的十分巧妙。

    正好是长江汛期的时候。

    长江汛期,沟水河满,不利于水军作战。

    即便是朝廷想战,那也得等到汛期过后,这一来一回已经数月犹豫了,完全给了文谦之时间来准备。

    当然,长江天险在马麟这种宿将来说,压根就没有什么难度。

    他完全可以拼死强度,以他手下的战斗力,应该很快就能摧毁文谦之的兵马。

    但是文谦之的秘使徐文爵的出现,带来了一个让马麟震惊的消息。

    文谦之居然朱允文之后,明惠帝的后代,此番前来就是要讨伐朱棣后代,夺回自己的江山的。

    如今江南三省赋税之地已经落入了文谦之的手中,一旦他能够坚持下去,不出一年,大明朝的财政就会破产。

    所以,夺回江南三省是朝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事情上,文谦之已经占据了一个先手,守住南京以逸待劳,已经利于不败之地了。

    当然没有马麟的话,文谦之的这个计划不得不说很不错。

    但是如果马麟出手的话,携荆襄之众,拼死渡江,或许一战就能成功。

    马麟在来的时候,就有这么个战略目的。

    欲守南京,必须镇荆襄,这也是当年关羽镇守荆州令孙权坐卧不安的原因。

    顺流而下,一日一夜间,荆襄的大军就来到了南京城前。

    可以这么说,马麟想收拾文谦之非常的简单,只需拼死一击或许就能一战而定。

    马骏,你怎么看?

    马麟凝重的看着马骏,这个子侄辈是他的心腹,任何东西,马麟都没有瞒过他。

    “伯爷!”

    马骏恭恭敬敬的说道:“属下认为,我们暂时可以按兵不动,既保持对南京的威压,又不会真的吓着他们。”

    座山观虎斗?

    马麟双目瞳孔一缩,暗自点了点头。

    原本他跟文谦之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摆起了阵势真刀真枪的干一场便是。

    但是朱允文后人的身份让他有了一点迟疑。

    话说马麟对开国功臣的名号还是十分向往的,如果能够帮助朱允文之后成事,他们马家肯定能够得到一份丹书铁卷。

    马骏低声道:“伯爷,情况不明,我们没必要急着表态,再说眼下正是江水的汛期,我们有从足的理由休养生息。只要我们占据了荆襄,就能够随时保持对江南的威压,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另外也不会让朝廷有所怀疑。我们在荆襄左右摇摆,可以不停的从双方之间要好处,而又保持着极强的战斗力。”

    很好!

    马麟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道:“果然是我们马家的千里驹,居然看得这么透彻。”

    马骏的这个建议正和他的心思。

    只要占据了荆襄,就能对江南保持威压,无论是朝廷还是文谦之都不敢轻举妄动。

    相反双方还要大力的巴结马麟,这是典型的两头通吃。

    如果朝廷知趣的话,满足马麟的条件的话,他肯定不会亏待朝廷。但如果朝廷不知趣的话,他也不介意倒打一耙。

    反正朱允文的后代出来了,马麟也有理由讨伐朱棣的后代了。

    这样一来,马麟的大军就成为了制胜的关键。

    只要她偏向一方,另一方就会受到毁灭的打击。

    左右摇摆,收取好处,坐山观虎斗,是马麟的最终意思。

    所以他暂且不会表态的。

    (本章完)

第945章 龙驭归天() 
马骏的建议得到了马麟的认可,原本以为是必胜的结局,如今随着朱允文后人的出现再次出现了转折。

    他一方面调兵遣将做出威压的事态,另一方面又将魏国公徐文爵软禁起来,既不见他也不放他走。

    这样一来,江南事态再次微妙起来。

    马麟的态度暧昧立即引起了李忠有的警觉,他跟马麟在陕西合作了良久,深知此人老谋深算,用兵入神。

    他也算是大明朝硕果仅存的老将了,正因为如此,朱皇帝才把剿匪的重任交给了他。

    今年的汛期虽然来得早,但是水量不如以往,按照李忠有预计,马麟达到荆襄之后,完全可以趁着小讯期组织敢死队顺流而下。只需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能到达南京城下。

    南京城的那些卫所兵做做样子还行,真正打起仗来压根就不是那些百战精兵的对手。

    马麟那边牵扯住南京的卫所兵,李忠有这边也可以从容的组织后备兵马南下渡河,只要他们带来的兵马开到江对岸,则大局可定。

    但是……

    李忠有嘴角抽搐了一下。他也是智商和情商都顶尖的人物,马麟的态度暧昧引起了他的警觉。

    马麟虽然不断的建立水寨打造运兵船,但是却一直按兵不动。

    战机稍纵即逝,一旦过了这两天大讯来临,就算是他想运兵过江也是不可能了。

    光打雷不下雨,这不符合马麟用兵的风格。

    出现这种事情,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马麟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想到这里,李忠有一颗心忽然提了起来,脸色也有些阴晴不定。

    在陕西的时候,马麟就弄过这么一手,在孟都发动兵变的时候来个装疯卖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