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489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489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夜叉部丢了,那他们最后一条退路也丢了。

    这个结果不仅苏则承受不起,连同追随他的人也承受不起。

    正当孟都打定主意,委婉的劝解他要重视这件事的时候。

    苏则忽然说道:“其实没有计划,才是最大的计划。”

    孟都再次惊呆了。

    这算什么说辞?

    没有计划就是最好的计划?

    这话怎么听起来十分的别扭。

    苏则神秘一笑,道:“其实,眼下最纠结的应该是文谦之

    了吧。我猜这会儿他肯定是有些度日如年了,压根也顾不上

    夜叉部了。”

    怎么?

    孟都疑惑的问道。

    苏则再次伸了伸懒腰,道:“你们的老对手来了。”

    老对手!

    孟都身子一颤,心头立即浮现了一个身影。

    她是大明朝少数的聪明人,是朱瑞的左膀右臂,一直在为他造反而跑前跑后的,

    朱瑞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也是曾经权倾朝野的人物,而这一切跟孟都的多方努力分不开的。

    可以这么说,没有孟都,就没有朱瑞的昙花一现。

    孟都绝对是智商情商双爆表的绝世美眉,迄今为止能够让她接连吃瘪的也只有苏则了。

    这厮似乎就是她的前世冤家,自打认识他以后,孟都的好运气便用尽了,每每都被他压了一头,最后连自己都赔进去了,成为了苏则的俘虏。

    满朝文武除了苏则,孟都也罕有看上的人。

    李忠有算一个,马麟也算一个。

    当初在陕西,她可是接连败在这两个老男人的手中呢。

    没有这两个人,孟都的陕西之行也不可能败得这么惨烈。

    可以这么说,李忠有和马麟算得上是大明朝仅有的擎天玉柱。

    如果他们二人没了,大明朝才是真正的完蛋了。

    “最新的消息,李忠有启程来到扬州,马麟也带着军队从边关出发,一路南下,眼下恐怕已经到了湖北的地界了。”

    苏则笑眯眯的说道。

    他本人虽然在岛上,但是姬如雪和柳飞烟已经被他放了出去,二人武功高强,又有一些秘密渠道,打听一些消息还是十分便宜的。

    原来如此!

    孟都缓缓的点了点头。

    朱皇帝并没有老眼昏花,他知道最后关头还是得指望李忠有和马麟两个人。

    有他们两个在,文谦之想要打过江去恐怕有些困难。

    “看来,这一战恐怕要持续上许多年了。”

    孟都惋惜的说道。

    “这也正和文谦之的意思!”

    苏则点了点头,他早就明白了文谦之的心思。

    话说这厮占据了江南三省,断绝了朝廷的粮赋来源,眼下的朝廷没了江南三省恐怕根本支撑不了多久,所以他们说什么也要尽快的拿下南京,收复江南三省,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朝廷的供血机制。

    这样一来,文谦之就变成了以逸待劳,坐等敌人上门。

    只要他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等朝廷穷得揭不开锅了,大量的军马就不战自溃。

    不过,李忠有和马麟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会任由文谦之发展下去吗?

    答案是否定的!

    李忠有坐镇扬州,挡住了文谦之大军北上的道路,马麟出陕西入湖北占据荆襄,大军顺流而下,一夜间就能来到南京城下。

    这就是兵势!

    马麟是宿将,早就开始谋划了,一旦他布局成功,文谦之立即陷入了被动之中。

    所以,着急上火的应该是文谦之了。

    面对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他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原来如此!

    孟都心中松了口气。

    陕西的事情过后,她已经绝了裂土封疆的野心,全心全意的为苏则打算了。

    眼下的苏则处于极度的夹缝之中,一边是文谦之,一边是朝廷,任何一方都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双方要是斗起来的话,他还有些机会,如今双方掐不起来,他又哪来的机会?

    孟都现在想的是,如何帮苏则度过难关甚至是浑水摸鱼。

    (本章完)

第938章 一击必杀() 
果然不出苏则所料,得知了李忠有和马麟要莅临前线的消息,以文谦之的淡定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立即命令南京临时政府开启了第一次军事会议。

    文谦之、黄宽、许衍、张奎、崔护大小官员齐聚一堂,朱和棧尤灰脖谎肜戳恕

    虽然他只是一个傀儡,但也是大家的旗帜,有他在的话靖难的理由更充分一些而已。

    诸位!

    出乎意料的是主持会议的居然是黄宽。

    按理说这黄宽才是浙直总督,他之后才是文谦之,如今文谦之掌握了大全,成为了兵马大元帅,而他却当着一个名不副实的副手,当真是一个讽刺。

    不过黄宽满面春风,一点都没有被架空的不满。他似乎跟文谦之私底下达成了什么协议似的。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朝廷奸佞开始污蔑我们了,并把老将马麟和李忠有派来了对付我们靖难军。”

    这话刚说完,底下的人就开始了窃窃私语。

    虽然早就知道一旦扯旗造反,肯定会来引来朝廷的镇压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简直算得上神速。

    李忠有和马麟!

    来的也是一对厉害的角色。

    马麟自然不用多说,陕西一战挫败了朱瑞的阴谋,接二连三的除掉几路义军,最后又把蒙古大军给打得落花流水。

    陕西一战,马四镇声名鹊起,威望直逼当年的朱瑞,成为了新一代勋臣之首。

    李忠有也十分了得,在陕西的战事中,他的表现也堪称完美。

    跟马麟有所不同的是,他不仅军事上有一手,在政治斗争上也是独树一帜。

    一文一武,再次联合起来,剑指江南三省,这让这些人心中有些不安。

    他们原本都是朝廷的官员,如今成为了叛逆,心中对朝廷还是有些忌惮的。

    毕竟这次来的也是些厉害人物!

    文谦之见到大伙儿脸上有些忧色,心中微微有些不以为然。

    他准备了这么多年,自然不是空手而归的,就算是李忠有和马麟来了,轻易的也难从他手上讨的好去。

    再说眼下朝廷要比他着急,因为自己把持着朝廷的钱袋子。

    不过既然已经成立了靖难军,他也要鼓舞一下士气。

    这些人虽然脓包了一点,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堕了靖难大军的面子。

    想到这里,文谦之忽然咳嗽了一声,道:“诸位大人,李四省和马四镇虽然是颇有威望,但确是被奸佞所蒙蔽。我们靖难军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我们靖难军才是代表正义的方向。如果马麟和李忠有胆敢与我们为敌,我们也会将她们踩在脚下。”

    说得好!

    许衍立即带头应和起来。

    大伙儿也迎合了几句。

    既然文谦之都说话了,他们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支持。

    尽管他们也不怎么相信。

    “文大人!”

    张奎忽然站了出来。

    他低声道:“有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马麟和李忠有既然是被奸佞蒙蔽,心中对我们的靖难意图并不清楚。一旦他们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也一定会对太子殿下尽忠的。”

    说着,张奎上前走了一步,平静道:“李忠有乃是先父的门生,本官愿意亲自去扬州一趟,说服他共同为太子殿下效力。”

    听到这里,众人的目光顿时变得热切起来。

    李忠有也是江南士族出身,而且还是张凤府的学生,如果能够把他拉拢过来,那对将来的靖难大业大有好处。

    “不错,张大人所言即是!”

    “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忠有既然也是我们江南士族的人,自然也要为家族效力,我看行!”

    众人七嘴八舌的应和了一阵。

    他们对张奎的这个提议十分的赞同。

    能不打仗便不打仗,能够不打仗解决的问题不叫问题。

    见到大家都认同自己的计划,张奎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其实他想去找李忠有还有一层原因。

    李忠有文武双全,一直被张奎的老子张凤府所看重,有些方面甚至要比张奎还要上心。

    以前的张奎总是对此不满。

    但是经历了这几番的事情,张奎彻底的明白了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没了他老子的支撑他狗屁都不是。

    对于李忠有的本事,张奎虽然嫉妒,但还是十分赞成的。

    一旦能够说服李忠有,那么靖难大军又多了一股重要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太子殿下朱和棧卸嗔艘桓鲭殴侵肌

    说不得以李忠有的本事,能够把文谦之踢出去也说不准。

    反正,张奎对这件事充满了希望。

    不可!

    这时,另一个人影站了出来,正是主持大会的黄宽。

    他埋怨的看了看张奎。

    黄宽也是张凤府的学生,但是他的成就远远不能跟李忠有相比。

    “张大人,请恕本官直言。本官跟李忠有十分熟络,知道这个人外柔内刚,很有手段。但是……”

    他脸色一沉,道:“当初他李忠有能够抛弃一切跟所有人为敌,那么现在也未必做不出来。”

    黄宽上前走了几步,抱拳道:“文大人,本官不认同张大人的意见。派人前去接触,完全就是自讨没趣。”

    他好容易在文谦之的手下站稳了脚跟,又怎会让人凌驾在他的头上呢?

    即便是同门也不行。

    对于李忠有,黄宽心中早就有些不满了。

    他跟李忠有同出一门,又同时拜入张凤府的门下,同时享受张凤府的资源。

    黄宽得天独厚,一直扎根在京师,从七品的小官做起,一路扶摇直上做到了侍郎的位置。

    李忠有却没有这么好的机遇,他是从地方做起的。

    京师和地方的官儿,还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

    但是让黄宽没有想到的是,李忠有就是从地方的官儿一步一步的做起,最终超越他黄宽,率先进入了内阁。

    而黄宽还在原地踏步走,等到李忠有离开了,这才替补了一个总督的官衔,可惜还没有坐稳就被朝廷罢黜了。

    这让踌躇满志的黄宽十分的狼狈,投靠文谦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在这条道上,李忠有彻底的把黄宽甩在了后面。

    (本章完)

第939章 借兵() 
黄宽一直被誉为张凤府的左膀右臂,在张氏众多学生之也是一枝独秀,遥遥领先。

    年纪轻轻就成了部堂级的高官,一直被视为张凤府的接班人。

    但是李忠有的崛起,将黄宽挤下了神坛。

    江南平倭一役,打响了李忠有的名声,自此之后他一路平步青云,短短时间就成了一方大员。

    如果只是一方大员的话,李忠有也不过是个地方官的顶层而已,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进入京城的高层。

    真正让李忠有名扬天下的是陕西之战,平定灾乱救抚万民统帅四省名动天下。

    基于此,朝廷才破格提拔,让其连跳数级入阁成为了次辅。

    这时的李忠有远远的把黄宽甩在了身后。

    对此,黄宽极为气恼,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李忠有的功绩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

    黄宽一直以为李忠有不过是运气好了点而已,在江南任上发生了倭乱,在陕西的任上有发生了蒙古人入侵。

    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李忠有。

    如今江南士族大部分投靠了文谦之,黄宽自然也不例外,跟其他人一样,黄宽视这次靖难为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飞黄腾达的契机。

    文谦之虽然掌控了三省,但仍需要一个人来帮他治理省内的事情,黄宽觉得机会来了。

    所以当张奎提出招安李忠有的时候,他才提出了强烈的反对。

    无他!

    李忠有来了,一定会成为江南三省的中流砥柱,他黄宽什么时候能够出头呢?

    “黄大人,你这么处心积虑的阻挠本官跟李忠有碰头,难道是害怕他回来抢了你的职位?”

    张奎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这黄宽也算是他老爷子的门生,以前张家威风的时候,这小子跑前跑后,对自己也是百般的巴结。

    现在张家倒了,他黄宽对待自己的态度也变得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更令张奎生气的是,这厮不仅不为太子殿下效力,居然反过头来讨好文谦之那个逆贼?

    当真是岂有此理!

    所以他说话也没有这么客气了。

    听到张奎毫不客气的指出来,黄宽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

    他是有私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