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367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367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下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死守城池跟蒙古人耗下去,能够拖一天是一天,反正蒙古人的补给不会有多少。

    虽然这样做很被动,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由于他误信他人,这才造成官军骑兵覆灭,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

    想起骑兵,马麟心中就一阵吃痛。

    混蛋赵四得,这会儿他把大明朝都坑了。

    “大人,陆先生来了!”

    马骏走了进来,抱拳说道。

    “快快有请!”

    马麟急忙说道。

    就在不久前,苏则在柳林镇大破蒙古人骑兵,一千人对五千人,居然还能歼敌四千。这可是开战以来含有的大捷啊!

    想到这里,马麟的双目眯了起来。

    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苏则是个军事鬼才。

    如果自己的手下有这么一个人,马麟又何必死守这座城池?

    这会儿马麟当真有些后悔了,他后悔没有早一步的将苏则收归旗下,想当初这厮可是他的人。

    “马伯爷好!”

    “陆先生好!”

    陆多言风度翩翩的走进了房间。

    马麟也不敢怠慢。

    陆多言抱了抱拳,坐了下来。

    苏则在柳林镇的一场大胜,再次证明了这支队伍的价值,而这支队伍的价值越高,陆多言所受到的礼遇就更高级,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寒暄了几句,马麟便迫不及待的进入正题。

    “陆先生,奏折老夫也写了,这会儿也到了京师了,接下来的事情……”

    马骏接口道:“不知道苏则打算什么时候接受我们的整编?”

    眼下官军的情况十分被动,急切的希望有支机动力量打开僵局。

    苏则的队伍无疑是唯一的选择。

    “总督大人且慢!”

    陆多言笑眯眯道:“小人刚刚得到消息,苏大人在柳林镇以少胜多,歼灭蒙古人骑兵四千余人。这可是一场大捷啊。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是朝廷的法度,不知道这一次苏公子该得什么封赏?”

    此话一出,马氏叔侄齐声骂娘。

    尼玛这厮当真是见缝就钻啊,反贼的事情还没洗干净呢,这会儿又开始打军功的主意了。

    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本章完)

第702章 魔鬼() 
陆多言的贪得无厌让马氏叔侄十分气愤,可是气愤归气愤,他们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今苏则的手中掌握这骑兵,人家才有话语权。

    马麟强忍着打人的冲动,道:“好,本督这就上奏朝廷,为苏则请功。”

    为了这支骑兵,他也豁出去了。

    再说苏则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换作其他的官员恐怕早就加官进爵了。

    陆多言微笑不语。

    马麟知道眼前这个老滑头跟苏则一样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干脆主动一点,让马骏动笔将苏则的功劳表了一遍。

    杀敌四千可是大功一件,作为四镇总督,马麟也象征的给朝廷提了点建议,当然他的建议也是无关痛痒的。

    等一下,等一下!

    一旁的陆多言却出言提醒道:“总督大人,这数目恐怕有些不对吧?”

    数目!

    马麟愣了一下,仔细看了一眼。

    是四千人,没有错啊!

    他为人还算正直,没有虚报军功或者克扣手下军功的事情。

    难道苏则并不满足这个人数?

    马麟的双目闪过一阵精芒,这也可以理解,在大明朝除了他马麟,那个将领不虚报军功?

    他缓缓的点头道:“对对对,四千只是个大概,还有些尸首被水冲走了,或许有五千也说不定。”

    既然如此,他也大方一回,将杀敌人数由四千提升到了五千。

    这下苏则该满足了吧?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陆多言仍然摇了摇头。

    “不是五千,是一万!”

    他微笑着说道。

    什么?

    马氏叔侄再次被陆多言的无耻震住了。

    他们虚报了一千人已经觉得过火了,这个陆多言仍然贪心不足,居然敢虚报六千?

    这厮还真当朝廷是傻子不成?

    马麟的脸色立即沉了下来,冷冷道:“陆多言,我马麟一生光明磊落,从来就没有虚报过军功。这一次已经是我的底线了,你不要再贪得无厌了。”

    一旁的马骏也道:“陆先生,军功可以适当的灵活一点,但是朝廷也是会核查的。你这个数目实在是匪夷所思了。”

    匪夷所思!

    陆多言笑了笑,道:“二人难道忘了延安城下的事情了吗?”

    延安城下!

    马氏叔侄愣了一下,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当初这里还是白莲教占据的时候,曾经有数千骑兵的蒙古人折损在城下。

    马麟哑然而笑,道:“陆多言,你该不是想将那次的功劳算到苏则的头上吧?这是不可能的。”

    那一次是蒙古人的马炸群自相践踏而死的,跟苏则没有任何的关系,至少马麟是不会承认的。

    最多只能说苏则有点运气而已。

    运气!

    陆多言淡淡一笑,道:“马伯爷当真相信运气吗?蒙古人的马早不炸群晚不炸群,为什么偏偏在那个时候炸群呢?其实这一切都是苏大人的手段。”

    听他这么一说,马氏叔侄也觉得有些古怪。

    其实当初他们就有所怀疑,不过一直没有证据,再加上当时是敌对关系,潜意识里他们也不愿意承认这是苏则的功劳。

    究竟是怎么回事?

    马麟低声问道,他实在是好奇,苏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陆多言低声将苏则驱蛇引诱蒙古大营的马炸群的事情说了。

    马氏叔侄一时间面面相觑。

    驱蛇惊马!

    这未免也有些天方夜谭了,不过细细想来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只是这种成功的几率十分渺茫,苏则能够成功的引诱蒙古马群炸群,有着极大的运气成分。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陆多言笑眯眯的说道:“苏大人是朝廷命官,他的运气自然是大明朝的运气,也是当今万岁的福泽庇佑,总督大人总不会认为是白莲教的运道吧?”

    这……

    马麟顿时有些犯难了。

    这陆多言也是好口才,三说两说就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了政治的角度。

    迄今为止,延安城下蒙古人的那场意外是死的人数最多的一次。

    据可靠消息,一万大军至少死了六七千人,其中还包括达延的弟弟别勒古台。

    将这场大胜安在朝廷的头上至少要比白莲教的功绩要好的太多。

    至少这样一来就要承认苏则的身份。

    马麟迟疑了一阵没有说话。

    一旁的马骏悄悄的说道:“马伯爷,这件事于朝廷于陕西于咱们都有益处,可以商榷。咱们只需报上去,至于朝廷怎么打算那是他们的事情,跟咱们就没有关系了。咱们首要的问题就是先把苏则手中的两千匹战马弄过来组建一支骑兵,这样的话才能够挽回一点主动权。”

    马麟这才点了点头,他也觉得马骏的话有道理。

    “既然如此,不如在下动笔写一篇奏章如何?”

    陆多言笑眯眯的说道。

    他原本就是先生出身,那笔杆子比马氏叔侄在行。

    马氏叔侄点了点头。

    于是乎一篇风华正茂龙飞凤舞的奏章出现在马氏叔侄的面前。

    ……

    延安城这边陆多言绞尽脑汁给苏则争取好处,耀州城那边苏修却陷入了苦战之中。

    蒙古人在回回炮的协助下,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城。

    达延将所有人分成几队,各队轮番攻城,既消耗了守军的实力,又保存了自己的力量,这也是蒙古人多年的攻城战中总结的经验。

    这一次,他一定要拿下这座城池。

    只要这样才能彻底的破坏李忠有在渭水南岸的布局。

    守城方虽然有三万大军,但是也只有一万人是老兵,其余的都是李忠有改编的白莲教众和难民壮丁,战斗力跟蒙古人精锐根本不是一个层次,就算是比之马家军也大大的不如。

    达延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舍弃了延安来攻打耀州的。

    他有信心在几天内攻下城池。

    打下城池以后,达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

    这段时间蒙古人颇为不顺,心中早就积累了一定的戾气,他必须要让这戾气发泄出来。

    屠城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法子,既能威慑敌人,又能发泄戾气。

    一旦将守城的明军屠杀殆尽之后,其他的明军肯定也会心惊胆寒的,这样的和话渭北可以一战而定。

    正当达延沉浸在欣喜当中时,一个不合时宜的报告出现在他的面前。

    “大人,不好了,营中出现了瘟疫。”

    (本章完)

第703章 翻脸() 
查哈台哭丧着脸。

    他就是当初奉命驻守黄堡镇的蒙军首领,在灭掉了明军一小队自杀性的袭击之后,他被达延召回攻打耀州去了。

    迄今为止,他的部下染上瘟疫的已经有两千多人。

    初时只是极个别的人发病,查哈台也没有当回事,只是让队医好生的照看。

    所谓照看,基本上就是让其自生自灭。

    蒙古人医疗条件比大明还要差很多,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病死亡。

    抗的过去就活,抗不过去就死。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草原上的规则,他们也没有什么不适应。

    但是持续不断的人加入发病的大军时,查哈台这才感到事情有些不对。

    这是瘟疫。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瘟疫已经在军队在大规模的蔓延了,而且已经陆续的死人了。

    从个位数到十位数再到百位数。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染病,而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基本上没有患者能够活过三天。

    军队的异常情况最终惊动了前线的达延,当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问题上时,事情已经变得有些棘手。

    整个军队已经有小一万人染上了这种瘟疫。

    不好!

    达延猛的想起一件事,脸色变得极为苍白。

    鼠疫!

    得病者基本上活不过三天,而且死的时候身体发黑,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瘟疫。

    眼前患病的症状无不印证着达延的猜测。

    果然是鼠疫。

    达延的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当年蒙古人横行中亚时就经历过一场罕见的鼠疫,他们曾经用几具染病的尸体灭绝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

    染上了这东西,基本上就没有活路了。

    “查哈台,究竟是怎么回事?”

    达延咆哮着说道。

    他做梦也没想到会遭遇到鼠疫这么棘手的东西。

    其实达延一直都很小心,每战收集的尸首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明军,他都会让人火化了。

    没有大规模的尸体哪来的瘟疫?

    不清楚的除了达延,还有一头雾水的查哈台。

    “达延大人,属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他哭丧着脸说道。

    达延怒不可赦道:“我早就有过军令,只要死人了,无论是哪方的都要火化入土为安,你在拿我的军令当儿戏吗?”

    他心中认定是查哈台违抗了他的军令,毕竟瘟疫是从他的军队开始扩散的。

    没有!

    查哈台指天叫屈。

    “属下一直遵从达延大人的军令,每次作战之后都将尸首妥善的处理掉了……”

    说到此处,他忽然愣了一下,猛的想起一件事来。

    当初在黄堡的时候,他的手下歼灭了一小队明军士兵,当时为了报复柳林镇的惨败,查哈台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毁掉尸体,而是将他们钉在木桩上插在了营地周边,直到接到调令,他们也没有处理那些尸体。

    难道是那一次?

    查哈台有些不敢相信,只得如实的说了出来。

    什么?

    达延大为吃惊,他仔细考虑了一阵,立即察觉出来问题就是出在这十几名明军的身上。

    势反常态必有妖!

    无论从哪方面上来看,这一小股明军冲击五千人的蒙军大营都不太对头。

    除非他们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想到这里,达延的一颗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敢百分百的肯定,鼠疫的源头就在这十几名明军的身上,他们也是知道难逃一死,这才做出了冲击蒙古大军的举动。

    可恶的汉人!

    达延胸中升起一番怒火。

    蒙古人的敌人已经从明军上升到病魔的程度。

    “马上停止攻城,各部立即将患病的人隔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