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277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77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分权而治!

    文人治文,武人治武。

    皇帝当真打算要让武人崛起了吗?

    (本章完)

第530章 终于开始了() 
是夜!

    张凤府书房,密密麻麻的坐着十几个人。

    如果有人看到的话,肯定会十分的惊讶,因为这十几个人都是当今朝廷的重臣。

    吏部尚书王不留,刑部侍郎黄宽,督察院左都御史封信和……六部九卿有大半的人云集于此。

    可以说,一个小小的书房云集了大明朝一半的权臣。

    这些人都是张凤府的死党,张凤府的势力由此可见一斑。

    只是此刻这些人的脸上充满了凝重。

    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是他们精心策划的,殿外参与围攻勋臣武人的文臣不过是些品级相对低下的小官员,六部九卿这种级别的自然不会参与其中。

    他们的目标却是所有参加早朝的武人。

    武臣跟文臣有些不同,能够参见朝会的都是些要紧的人物,算得上是朱瑞的坚实后盾。

    所以在他的授意下,这帮年轻的文臣开始挑衅武人。

    武人脾气暴躁,文臣很容易就能够引发他们的愤怒,于是乎早朝很快就变成了一场大混战。

    张凤府知道朱皇帝最恨的就是臣子不守规矩,一定会对这些斗殴的臣子严加惩罚的。

    最后的情况只会是各打二十大板。

    文臣人多,而且都是相对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就算是全部被罚了,也不会伤筋动骨。

    但是这些武人就不同了,他们一旦被罚下了,朱瑞的半条手臂就算是断了。

    杀人一千,自损八百。

    这就是张凤府等人悉心准备的计划。

    事情的也顺着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了,场面险些就要不受控制。

    可是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朱皇帝忽然昏厥了。

    他这么一昏厥,事情自然也就进行不下去了。

    功亏一篑不说,还让朱瑞捞到了实际的权利。

    “阁老!”

    王不留拱手道:“事情的发展似乎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啊!”

    嗯!

    张凤府点了点头。

    文人治文,武人治武,朱瑞辅国公的身份总督京营戎政,执掌京畿武事,可谓是登上了武人的巅峰。

    除了太祖和成祖的时期,还没有人能够做到如此的程度。

    皇帝还是要放任武人崛起吗?

    “阁老!”

    封信和咳嗽了一声,低声道:“皇上的身体……”

    他只说了一半就不再说了。

    在座的都是人精,焉能不理解他的意思。

    皇帝年龄大了,身子骨也不如以前了,一旦有了三长两短的话,太子即位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

    张凤府一系就是******,太子继位成为新君,他们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如果在以前,太子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顺利的继承皇位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

    众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张凤府。

    朱瑞总督京畿军事,将三大营囊入其中,而且还不设文臣辅助。

    皇帝是铁了心的放任武臣崛起了。

    张凤府的脸色十分的凝重。

    京师周边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个部分,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上直卫和其他诸卫。

    三大营是大明朝的精锐,是京师的屏障,国之重器,历来都被皇帝的亲信内官和勋臣统领。

    上直卫,又称皇卫亲军,名义上是归皇帝亲自指挥。

    但是这么多年来,除了御马监四卫和锦衣、旗手、府军护卫皇城的了了几个亲军卫之外,其余的基本上被兵部所掌控。

    最后就是在京的其余诸卫了,都隶属于兵部调遣。

    如今朱瑞提督京畿戎政,手中的权利空前的强大。万一他在这个节骨眼上横插一手的话可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张凤府的双目顿时闪过一阵决然。

    “为了预防陕西匪患失控波及京师,老夫明日就以内阁和兵部的名义,命山东、河南、北直隶、蓟镇四方总督集结兵马,勤加训练,时刻准备入京勤王。”

    太子是他的门生,也是他的希望,张凤府自然会全力以赴,力保太子即位。

    虽然不知道朱瑞对太子的忠诚度怎么样,但是张凤府确不得不防。

    “阁老英明!”

    众人齐声说道。

    虽然四省的兵马还不足以跟三大营相抗衡,但是配合兵部掌控的京师诸卫,也能够让朱瑞不敢轻举妄动。

    “阁老!”

    封信和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京师有阁老坐镇,自然是稳如泰山。但是南京那边……”

    他顿了顿轻声道:“也不可不防啊!”

    张凤府点了点头。

    南京是大明朝的陪都,位置十分重要,万万不能有失。

    平素里有李忠有,张凤府十分的放心,可是现如今李忠有去了陕西,浙直总督的位置便空下了,留下了权力的真空。

    也该是时候将这个位置补上了。

    张凤府略一沉吟,道:“黄侍郎!”

    刑部侍郎黄宽愣了一下,急忙抱拳道:“阁老有什么吩咐?”

    张凤府斜睨了他一眼,但见他面容憔悴,十分的沧桑,心中不由的叹了口气。

    前段时间黄宽的儿子黄奕死在了青楼里,可怜黄宽五十多岁的人就这么一个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当真是凄惨之极。

    想到这里,张凤府低声道:“老夫推举黄侍郎暂领钦差之职位,暂领浙直总督,去江南散散心吧!”

    黄宽神色惨然,道:“多谢阁老关心,下官领命。”

    封信和眼中闪过一阵失望之色,他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希望这个总督的位置落到自己的身上。

    他虽然贵为督察院左都御史,但职权完全不如一个地方的督抚。

    所以他一直在谋求一个外放的机会。

    最富饶的浙江和南直隶就成了他的首选,可是这个位置是张凤府得意弟子李忠有的,他虽然眼热,但是确是干瞪眼没办法。

    如今李忠有去了陕西,空出了这个职位,封信和立即察觉到了机会,这才在集会中提了出来,可惜的是张凤府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这个老不死的!

    封信和心中恨得牙痒,可是却不敢说些什么。

    “诸位,眼下是多事之秋,还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扶保太子,同立不世之功。”

    张凤府沉声说道。

    众人都站了起来,恭身道:“紧遵钧令!”

    (本章完)

第531章 男人的担当() 
待众人离开后,张凤府叫了暖轿子,连夜入宫了。

    虽然现在是过年,但是形势紧急,大小臣工都没有休息。

    张凤府刚刚离开,后门张奎就转了出来,马上上了一辆马车。

    “少詹事!”

    封信和早在这里等着呢。

    “老封啊,让你久等了。”

    张奎笑嘻嘻的说道。

    封信和哼了一声,抱怨道:“少詹事,咱们可是说好了的,浙直总督的位置给我留着的,这段时间我可是除了不少力的。可是阁老他怎么偏偏看重黄宽了?”

    总督的位置旁落,他可是一百个不乐意。

    瞧你那点出息!

    张奎哼了一声,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这么不明白?老皇帝身子骨弱,说不得就一命呜呼了,他一死天下就是太子的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扶保太子继位,只要太子即位了,凭咱们的关系,去哪里还不是随你挑?”

    他伸手在封信和的肩膀上拍了拍,温和道:“你放心,咱们都是兄弟,我张奎岂能亏了自己兄弟?太子他也不会亏待自己人!”

    听到这里,封信和的脸色才好看了许多,但是仍然有些忧虑道:“可是阁老他……”

    张凤府似乎对他有些偏见,一直不怎么看重用他,以至于这么多年了他还一直挂着左都御史的名头,资历跟他差不多的同僚早就督抚四方去了。

    张奎翻了翻白眼道:“我爹他都七十多了,就算太子登基了,他还能做多少年首辅。这大明朝的朝政还不都是咱们的,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车夫,东直门接个人。”

    东直门!

    封信和身子一震,诧异道:“是那位爷?”

    张奎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封信和愣了片刻,忽然苦笑道:“我当真是有些佩服这位爷了,都这节骨眼了,他还有心思出来。”

    张奎得意道:“这就叫做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咱们啊,该干什么干什么?”

    封信和不说话了。

    说实在的,虽然他跟张奎亲近,但是内心里是看不起这个二代的。

    大明朝的文臣分为两个体系,一个是靠科举走上来的,另一个是靠荫庇。

    封信和可是两榜进士出身,当初殿试皇帝亲笔点的探花,一笔文章天下流传。十年寒窗又加十几年的苦熬,最后才爬到了监察御史的位置。

    张奎连个举人都不是,是靠了张凤府的关系,入国子监读书,以监生的身份当的官,从户部主事做起,如今已经是詹事府的少詹事了。

    一个是没有什么权利的监察御史,一个是潜力极大的少詹士,封信和有些心里不平衡了。

    他看不张奎这种走后门的官员,更瞧不起朝中拉帮结派的现象。

    那些年自诩清流的封信和没少弹劾张凤府等人结党营私,跟一些权臣接下了仇怨。

    这些人对封信和也不感冒,也没少给他小鞋穿。

    几番碰壁之后,封信和彻底转变了思想,丢弃了清流的身份,他很快认清了局势。

    清流虽然名声响亮,但是根本没有什么前途。

    封信和可不愿终身止步于一届清流。

    于是乎他立即改选更张,投向了实力最大的张凤府。

    对于封信和的来投,张凤府也十分的高兴,他需要一个有名望的喉舌。

    封信和在清流在大名鼎鼎,正符合他的要求。

    于是乎,封信和华丽的转身成为了张氏一党的御用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凤府的运作下,他成功的登上了督察院的都御史职位。

    但是封信和并不满足这些,他还有更高的目标。

    张凤府的心中很清楚,封信和是做文章的人,不是做实事的人,所以这些年一直把他按在督察院。

    对此,封信和十分的不满,这才投到了张奎的门下。

    虽然他看不起张奎,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张奎会钻营。

    别的不说,就凭着他跟接下来要露面的这位爷的亲密关系,在将来的朝局中就会屹立不倒。

    马车缓慢的来到了东直门迎来了一个黑衣人,张奎立即走上去,亲手帮来人脱去了斗篷。

    斗篷被揭开了,露出了里面的真容。

    “臣封信和拜见太子殿下!”

    封信和缓缓的在马车上拜倒。

    他面前的这位黑衣人正是当朝太子朱和棧

    “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

    朱和棧娲悍绲乃档馈

    自从把前太子朱和彬弄死之后,他已经在老皇帝的身边兢兢业业伺候了十六七年了。

    如今老皇帝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了,甚至出现了当堂昏厥的情况,朱和棧獠庞辛说阆M

    话说他运作了这么多年,可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封信和听到太子如此客气,心中顿时大喜。

    张奎咳嗽了一声,献媚道:“太子殿下,微臣前段时间刚弄到了一对姊妹花,年方十五岁,明艳不可方物,今儿去殿下一定要宠幸一番才行。”

    姊妹花!

    听到这个词,朱和棧劬σ涣粒幼庞窒肫鹆耸裁矗毕驴人粤艘簧溃骸胺胧辖忝每捎邢ⅲ俊

    说起这个,张奎脸色微微有些尴尬。

    话说这位爷之所以对双胞姐妹花感兴趣,确是有一段渊源。

    前钦天监监正冯玉和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前几年被太子瞧见了,他立即派人去求亲。

    虽然当时他已经有了正妃了,但是他是未来的储君,将来的可是皇帝,三宫六院什么也多几个女人也不稀奇。

    按理说能够被太子看中了,这冯玉和应当高高兴兴的将女儿送上府去才是,可是这老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坚决不答应。甚至辞官不做,带着女儿回家了。

    对于这对冯氏姐妹太子一直念念不忘,一直委托别人去寻找。

    可惜冯玉和告老还乡之后并没有回老家,而是跑到了温州隐姓埋名当起了富家翁。

    当然这也是后来张奎调查得知的,之所以得到这个消息,还得益于陕西的按察使安道学。

    既然知道了太子心中所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