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

第206部分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第206部分

小说: 我家的纯情俏公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太子的案子被翻出来,对现在的时局没有什么影响,老皇帝还是老皇帝,皇帝真龙天子,他是没有错的,错误自然要有人来背,同时他也要给天下一个交代,所以天师道自然成了最好的替罪羊。

    木真人双目闪过一阵厉芒,低声道:“真人,其实这件事还是可以挽回的。”

    (本章完)

第393章 陕西饥荒() 
听木真人一说,其余众人都精神一震,眼巴巴的看着他。

    张天师的话让他们充满了危机感,一个不好天师道就会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如今木真人忽然说有法子避免,当下都有些期待。

    毕竟谁也不想天师道有事。

    只有广宁子神色黯然,脸色似有不忍之色。

    木真人深吸了口气,低声道:“只要我们把苏则控制住,不让他练成长生大法的消息外传……”

    “控制住?”

    张天师反问道:“怎么控制,他要是不愿意呢?”

    木真人正色道:“事关我天师道的安危,又岂容他不愿意?”

    众人顿时倒吸了口凉气,看着木真人的眼神有了些敬畏,听他的意思,如果苏则不同意的话那就会惹来杀身之祸了。

    混帐!

    张天师忽然勃然大怒,道:“我天师道岂是滥杀无辜之辈!”

    “掌教真人息怒!”

    众人顿时跪下了。

    话说张天师修炼的五十余载,早就达到了息怒不形与色的地步了,如今勃然大怒,心中肯定是气愤之极。

    张天师余怒未消,指着木真人道:“修道修道,你修的什么道?杀伐之道,修罗之道?贪痴嗔不仅是佛门三毒,也是我们道门的大敌。要不是当年老道犯了嗔念,多说了那么几句话,又怎么会为天师道带来这么大的隐患呢?”

    木真人唯唯诺诺,心中却是不以为然。

    你惹下的祸端,我为你着想,你还不领情。

    既然如此,我又多操什么心,天师府还不是你们姓张的?

    出了事情,你们爷俩闭关去了,还不是我来收拾烂摊子?

    尽管心中有怨言,木真人是万万不敢表露出来的,只是一个劲的说真人息怒。

    张天师深吸了口气,道:“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修道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心。”

    广宁子心悦诚服道:“真人教训的是。”

    张天师道:“当年是事情是我们天师道错了,如今岂能一错再错。”

    他的目光落到了广宁子的身上,忽然道:“小宁,你留下,其他的人都散了吧!”

    是!

    除了广宁子之外,其他的人都退出了祖师祠堂。

    “真人有何吩咐?”

    广宁子恭恭敬敬的说道。

    虽然他的性子有些放荡不羁,但是张天师绝对是他最信服的人。

    张天师仔细打量了他几眼,道:“小宁,听说你已经将那个孩子收作了弟子?”

    广宁子点了点头,道:“弟子一见那孩子,心中就有欢喜之意,所以就半强半骗的哄了他做弟子,此事还没来得及向天师府禀报。”

    天师府的道人要收弟子的话是要向府中执事报备的,没有得到府中的许可,是不能成为弟子的。

    张天师点了点头,道:“很好,这件事老道允了,从今以后苏则就是我们天师道的嫡传弟子。”

    嫡传弟子!

    广宁子愣了一下。

    天师府的弟子分为三等,一个是外门,一个亲传,另一个就是嫡传了。

    嫡传弟子除了张氏一族之外,很少有外姓弟子的,掌门真人已经算是破例了。

    想到这里,广宁子心中一喜,道:“弟子代苏则谢过真人。”

    张天师面色忽然一肃,道:“广宁子,现在老道以天师府现任掌教的名义派给你一个任务。”

    广宁子心中一凛,急忙拜道:“弟子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着跪倒在地。

    张天师伸手扶起了他,温和道:“苏则此子能够拜在天师府的门下,说不得以后也是我们天师府的机缘呢?”

    广宁子愣了一下,不解的看着张天师。

    张天师抚了抚胡须,道:“长生大法在中土传承了近千年,也就是有前太子和这个苏则练成了,他们都是福泽深厚之人,对于这些人我们天师府还是要小心的交好才是,最不济也不要成为他的敌人。”

    真人教训的是!

    广宁子深以为然。

    别的不说,人家这运道羡慕死其他人,千百年来就两个人练成了,说成上天的宠爱也不为过。

    只是……

    广宁子苦笑了一声,话说炼成这东西的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啊。

    太子被烧死了,苏则这小子险些有遭受到不明之灾。

    福泽深厚说不上,超级背运还差不多。

    “老道再告诉你一个秘密!”

    张天师忽然神秘的说道。

    秘密?

    广宁子有些反应不过来了,话说这大半天他已经知道了本朝最大的秘密。

    这会儿就算是再大的秘密他也麻木了。

    张天师忽然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广宁子身子立即剧烈的震动了几下,失声道:“什么,这是真的吗?”

    张天师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忽然压低了声音道:“当年老道从京城出来的时候,救下了一个抱这婴孩的太监。正是当时的司礼监的程怀中,他就是前太子的人。老道当初没有能为太子殿下分辨一二,心怀愧疚,于是就干冒奇险,将他救了出来。出了京城,程怀中就跟老道分道扬镳。出来的时候,他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娃娃,老道猜测这个小娃娃定然是太子殿下的后人。”

    他深吸了口气,道:“后来回到龙虎山,老道仔细的推敲,发觉当年的事情有很大的疑点。比如当年守卫景阳宫的太监、锦衣卫都离奇的失踪。这些年老道也派出人手大量的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那个人可能还活着,所以长生大法的事情一出,势必会翻出以前的案子,这件事还充满了变数。程怀中的事情这是老道为天师道结下的一个善缘,希望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

    弟子明白!

    广宁子兴奋的说道。

    张天师满意的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小宁,天师府的安危,老道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切记,千万要保护好那个孩子,或许他才是我们天师府的救星!”

    “真人放心,弟子这就赶赴南京,朝夕守在苏则的身边,一定会帮他度过难关的。”

    广宁子眼中闪过一阵坚毅之色。

    (本章完)

第394章 疯狗道人() 
紫禁城!

    劳累了一天的朱皇帝疲惫不堪的躺在软椅上,王伦在一旁小心伺候着。

    朱皇帝闭着眼睛,双手忍不住捶了捶自己的老腰。

    老了,不中用了!

    他忍不住自嘲说道。

    “万岁爷不老,身体精力犹如青年人一般,老奴的年纪虽然好要比万岁爷小上一些,但是身子骨比您可是天差地远了。奴婢现在最怕的就是用不了几年就会先一步而去,不能在万岁爷身边伺候了。”

    王伦恭身说道。

    奴才也有奴才的智慧,他并不是跟随朱皇帝最早的太监,但绝对是跟他最长的,因为他能够拿捏的住皇帝的心思。

    话说这位皇帝虽然年过七十,但是仍然不服老。

    在他的面前,王伦故意打扮的苍老一些,头发白了也不去染,反而有意无意的露出一副老态龙钟的姿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衬托皇帝的年轻,在皇帝的面前他就是一面镜子,时刻让皇帝感到自己还年轻。

    偶尔的时候,还要表现出一副身体不适,恐以后不能伺候皇帝的姿态。这是王伦的杀手锏,只要这个杀手锏一使出,肯定是无往而不利。

    果然,朱皇帝龙颜大悦,捻须道:“你这个奴才什么都好,就是这点不好,整天要死要活的。”

    他想了想,从御桌上拿出了一个盒子,打开了一阵金光刺眼。

    王伦的双眼顿时眯了起来。

    这就是龙虎山的金真人炼制的龙虎金丹。

    朱皇帝伸手将盒子递给王伦,温和道:“这是金真人这个月炼制的龙虎金丹,朕就赏赐给你了,记住回去一定要好生的服用。”

    王伦立即跪倒在地,热泪盈眶道:“万岁天恩,老奴随肝脑涂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生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皇帝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诸葛亮的出师表被王伦用在了这里,虽有些不伦不类,但是也看得出王伦的一片忠心。

    “起来吧,朕知道你的忠心。”

    “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伦颤悠悠的站起身来,将那盒金丹收在袖中。

    万岁!

    朱皇帝哑然一笑,道:“朕或许是大明最辛劳的皇帝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王伦沉默了一阵,皇帝说的不错,他可能是大明朝最为勤政的皇帝了,打他开始伺候这位爷,就没见他歇息过。

    他低声道:“万岁,朝政固然不能懈怠,但也要注意身体。”

    朱皇帝悠然一叹,道:“朕也想歇息,朕也想有人分忧,可是这帮臣子啊!”

    他伸手在椅子的扶手上敲了敲,森然道:“就是变着法子不让朕安宁啊!”

    说着拿出了一个奏本递给王伦。

    “你看看吧,陕西的军报传回来了,杨贵第又开口要钱要粮了。”

    王伦干笑了几声,他是司礼监提督,这份军报自然是知道的。

    陕西的民变越演愈烈,地方官已经安抚不了了,所以朝廷当机立断,川陕总督杨贵第为帅,提调川兵入陕平叛。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自从川兵入陕之后,朝廷的粮饷就像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

    开始的时候,这样杨贵第也不负众望,打了几个胜仗,收复了一些地方,可是越进入陕西的腹地仗打的越艰难。这些乱民太多,往往是官军来了,立即投降,等到官军走了,复又反叛。杨贵第应接不暇,只得步步为营,这样一来平叛的日期就长了一些。

    平叛的日期,这后勤供应就叫苦不迭了,五万人吃喝拉撒人吃马嚼的每天的耗费都是一个巨额的数字。周边的州府粮草储备就吃不消了,开始向朝廷诉苦。

    五万人在前线打仗,朝廷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啊,于是下令让浙直总督李忠有和浙江巡抚李四真为后勤部队,负责押运和筹集粮草。

    李忠有接了任命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人马开始运粮。

    自古北方粮食不及南方产量丰富,除了少部分时间能够自给自足之外,其他的时间需要南粮北运。

    说到南粮北运就要说到大运河。

    古时候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大宗物品的运输是很费时费力的,况且道路运输受制于天气,天气不好道路难行,所以水运就成了唯一的方便快捷的途径。

    历代皇帝对水运都十分的重视,隋朝皇帝杨广更是开凿了贯穿南北联通黄河、淮河、长江等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南北东西的水上运输。

    隋炀帝虽然是个混蛋,但是他做的这件事情绝对是对古代甚至是现代都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当然他开凿运河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是为了自己得瑟。

    正是有了这位爷的得瑟,这才有了京杭大运河。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隋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受益于这条运河。

    京杭大运河成为了南粮北运的重要枢纽。

    得益于这条血脉,朝廷才能将江浙湖广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输到北方。

    杭州将粮食运送到淮安的丰济仓后,再由坐落在丰济仓的漕运衙门组织漕运粮船逆流而上,运送到陕西巡抚熊应征的手中。

    杭州到淮安这一段是没问题的,但是从淮安去西安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黄河水道淤塞已久,逆流运输困难,漕运衙门只能将少部分的粮食运送到陕西。

    陕西巡抚熊应征不仅要提供粮草给杨贵第的大军,还要分出一部分粮食安抚归顺的乱民,没有粮食,乱民即便是归顺了,还是会复叛乱的。乱民的数量可是以数十万计,这样一来这点粮食可就是捉襟见肘了。

    没有办法杨贵第和熊应征二人联名上书,请求皇帝多拨粮饷。

    王伦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对于朝政大是大非的事情还是分得清楚的。

    他当下说道:“万岁,杨部堂所言极是,没有粮食就没有安排陕西的灾民,不能让这些灾民吃饱肚子,他们还是会闹的,到时候还是会加重朝廷征伐的难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