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高于一切 >

第96部分

大明高于一切-第96部分

小说: 大明高于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迪是铁了心要将锦衣卫收归己用,怎么会杀陆炳?

    陈迪道:“陆指挥使对皇上忠心耿耿。怎么,我听说你最近在串联各省总兵带卫所军入京勤王?结果不尽人意把?得了,我劝你一句,不要打我妻儿的主意!你若打我妻儿的注意,我可要打皇上的主意了!”

    陆炳忠诚于嘉靖帝,如今陈迪只能拿嘉靖帝来要挟陆炳。

    没想到卧房内的笑嫣公主并没睡。一句“我可要打皇上的注意了”被笑嫣公主听了个真切。

    笑嫣公主推开卧房的门,手里拿着一柄匕首。

    “陈迪,你若对父皇不利,我就让你的孩子胎死腹中!”笑嫣公主冷冷的说。

    陈迪的脑袋都要炸了。看来笑嫣公主心中的结,一时半会儿是解不开了。

    陈迪是真怕笑嫣公主一时冲动做出什么傻事来!陈迪只好对笑嫣公主说:“若我对父皇做出任何不利的事,你更应该好好生下这个孩子,抚养成人,今后让他杀我替他的皇爷报仇!”

    笑嫣公主将匕首丢在地上:“陈迪,这可是你说的!”

    说完她转身返回卧房内。

    陈迪见笑嫣公主回到了卧房,生怕自己再说错什么话让笑嫣公主听见。他命令左右兵士:“将此二人押回大都督府!我要夜审此二人!”

    陈迪押着陆炳返回大都督府已是天明。

    陆炳道:“都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陈迪,你倒行逆施,连自己的结发妻都与你分道扬镳了,可笑,可笑,哈哈哈哈!”

    陈迪怒斥陆炳:“得道者多助?何为道?身为君主,善待臣下,善待百姓才是道!你可曾记得当初我让你转告皇上的话?我陈迪以前无反心,今后若有反心也是他逼得!想我陈迪十三岁任沁阳县令,惩豪强,治灾荒,平反民。十四岁奔赴浙江,一手创建飞虎军,大破倭寇。十五岁更是到浙江给皇上收拾残局,重整败军,收复一省。可皇上是如何待我的?罢官、夺权、软禁!如此对待臣下,这叫有道明君?”

    陆炳反驳陈迪:“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假如做臣子的受了些许委屈就要谋反,那天下不知要多出多少谋反之人!”

    陈迪又说:“哦?这么说倒是我狼心狗肺,不知天恩了?那好,我问你。皇上这些年沉迷修仙问道,广修殿宇、道观,耗费巨额国帑,视天下之财为已财,以敛财聚于内库为乐,视天下百姓之命如草芥!这也叫有道明君?民间有童谣曰: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天下人不齿于皇上久已!”

    陆炳依旧是煮的熟的鸭子煮不烂的嘴:“皇上乃是天子!天子自该天下养之!修修宫殿、道观算什么?百姓们不过多出些力罢了!再说大明国富民强,也不差那几个钱!”

    陈迪啐了陆炳一脸:“啊呵呸!国富?你可知道,户部太仓银库已经空了!老鼠进了国库都含着眼泪走!民强?今年河南又是大旱,湖广欠收,川蜀大水,你知道饿死了多少百姓么?江苏南直隶算是鱼米之乡了吧,你上次随我南下应该知道,小民几无隔夜之粮!”

    “这。。。。。。”陆炳被陈迪驳的一时语塞。

    陈迪继续说道:“还有,皇上整日在朝廷内耍那套帝王之术,挑弄朝廷内的大员们内斗借以加强其皇权。这你不是不知道吧?鞑靼蛮族入寇大明腹地,兵临京城之下,难道真是夏言和几个无能庸将的责任?三大营若是让我带着出征,大明绝不会落到京城都将不保的田地!说到底不就是怕我功高盖主么?这与当初宋高宗不让岳飞北上直捣黄龙有何区别?为了自己的一己皇权,弃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于不顾,你跟我说这叫有道明君?”

    陆炳不是笨人,他明白陈迪的话句句在理。可他依旧不松口:“这也不该成为你谋朝篡位的理由!”

    陈迪道:“我谋朝篡位?南镇抚司的耳目遍天下,你该知道,我在太庙前杀马盟誓,非朱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我若想改朝换代,用得着在太庙发下那毒誓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等到皇上痛定思痛,幡然醒悟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将权利还给皇上!”

    陈迪前面的话都是大实话,唯有最后一句“会将权利还给皇上”是假话。陈迪数起数落,已经明白权利永远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牢靠!

    陆炳闭上了眼睛:“你是二甲头名进士出身,我说不过你。只有一条,我陆炳此生只效忠于皇上。任何不利于他的人,都是我的敌人!”

    陈迪道:“愚忠!大丈夫当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何为社稷?天下黎民的生计即是社稷!让百姓有衣穿、有饭吃才叫匡扶社稷!愚忠于皇帝一人,只能算个没有头脑的莽夫!”

    陈迪说的慷慨激昂,他越说越激动,最后下令道:“给陆指挥使松绑!我要好好开导开导他!”

    左右兵士给陆炳解开了身上绳索。

    陈迪又命道:“都退下!别打搅我开导陆指挥使!”

    士兵下去后,陆炳问陈迪:“此时此地只有你我二人,你就不怕我杀了你?要论武功,我杀你如杀一猪狗!”

    陈迪道:“我无愧于大明,心中无愧,自然不怕你杀我!即便你现在杀了我,我也会名垂青史!”

    陈迪看上去表现的光明磊落,其实他早就留了后手。他的案下藏着一柄手铳,只要陆炳轻举妄动,他马上就会拿出手铳!任你陆指挥使的武功再高,速度再快,快的过手铳的铳子么?

    陆炳叹了口气:“唉,大都督,我岂能不知皇上这些年做下了许多错事?皇上是天子,即便做了错事也是对的,你明白么?”

    陈迪冷哼一声:“你可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皇上正好将这句话倒了过来!君为重,社稷次之,民为贱!这是有道明君对待江山社稷该有的态度?”

    陆炳抬头看了一眼陈迪:“也许大都督是对的。可你软禁皇上,即是谋反!我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职责在身,只能与你为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锦衣卫的职责?当初太祖爷创立锦衣卫,让锦衣卫对内监察百官,对外专司外敌叛党情事,为的是大明的江山社稷!如果锦衣卫真的沦为皇帝的看家恶犬,那才是违背了太祖爷的初心!”陈迪道。

    陆炳一时竟被陈迪这个十五岁的大都督说的哑口无言。

    陈迪又道:“南镇抚司数百缇骑,个个身怀绝技。若是把精力都用在刺杀大明的忠臣上,那真是贻笑大方!”

    陈迪一张巧嘴几乎把河里的鱼说的蹦上了岸!陆炳的内心开始挣扎。

    陆炳道:“好吧,我便信你一回。可若你今后真干出谋朝篡位的事情来,我南镇抚司即便只剩下一个人,也要至你于死地!”

    陈迪道:“很好!不过那一天不会到来的!因为我陈迪即便死也是大明的臣子,绝不会谋朝篡位!我现在有件正事儿需要南镇抚司去办!”

    陆炳问:“什么事?”

    陈迪道:“大明虽与鞑靼和议成功,然鞑靼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如今边关马市已然重开,我希望南镇抚司的缇骑能够扮成大明的商贾,进入草原刺探鞑靼内部的情事!”

    陆炳道:“你刚才都说了,锦衣卫对外专司外敌叛党情事。刺探鞑靼那边的情报,是锦衣卫的分内之事。你放心,这事情我立即着手去办。我与你约法三章,第一,今后只要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事情,我和手下的弟兄听从你的号令!第二,锦衣卫不做皇上的看家恶犬,也绝不当你陈大都督的看家恶犬!第三,还是那句话,你若谋朝篡位,我必杀你!”

    陈迪长舒了一口气,有了这约法三章,锦衣卫日后便能为我所用。毕竟他陈迪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陆炳转身离去,突然他转头对陈迪说了两句话:“我算知道当初在嘉善县,你怎能凭着一张嘴说的犬养牲道入瓮。你这张嘴啊,当真是巧舌如簧。”

    陈迪拱手笑道:“陆指挥使过奖!”

    刚刚搞定锦衣卫,户部那边便出事了!

    户部左侍郎张居正急匆匆的找到陈迪:“大人,严阁老找你有要事相商!”

    陈迪问:“什么事?”

    张居正道:“还能是什么事,户部没银子了!”

    严嵩正在西苑值房中等着陈迪。

    一进值房,严嵩就对陈迪说:“户部太仓银库告罄!”

    陈迪问:“不是开了内承运库,将其中一部分银子调给户部了么?”

    严嵩苦笑一声:“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南边几个省的水旱灾要赈济百姓,北边长城需要修缮以被胡患。浙江和山西经过兵祸需要银子重建。内承运库的那几百万两银子只是杯水车薪!眼下这一季的各省财税还未押解进京,户部总不能做无米之炊吧!我的意思,从飞虎军的军饷里调出二百万两先给户部救急!横竖肉是烂在锅里的,少不了,等各省财税银到了京再给飞虎军补上就是。”

    陈迪心中暗道,好你个严首辅,这不是让我吃进去的吐出来么?

    陈迪当着张居正的面,不好再称严嵩为义父,他道:“首辅,飞虎军已经开始扩军,军饷动不得啊!当初我和俺答汗谈判,曾经对他说过,万里长城空自首!长城即便修缮了又有何用?不过是徒耗官帑。只要飞虎军扩军完毕,保打的那些个胡儿不敢南下!这一项开支就省了吧!”

    严嵩道:“即便省了这一项,赈灾、重建,这两项银两又从何而来?”

    陈迪思索片刻便想出了办法。

    他说道:“如今晋商、徽商的票号遍及天下。京城之中,晋商、徽商票号总不下二十家!朝廷可用这一季的财税银做抵押,跟这些票号借些银两度过时艰!”

    陈迪所说的办法,类似于后世由政府发行的国债。

    严嵩有些不满:“士农工商,商为最末!你难道要朝廷跟那些个低贱的商贾借钱?”

    陈迪道:“首辅,眼下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什么士农工商,那都是老黄历了!大明律还规定商人不得穿绸缎呢!如今的商人哪个不是锦缎加身?朝廷有了困难,跟自己的子民们借些钱度过时艰,这不丢人!”

    严嵩道:“即便朝廷拉的下这个脸来,那些个票号商贾又能同意么?”

    陈迪道:“肯定能同意!票号借给朝廷钱大有益处!其一,朝廷用的是财税银做抵,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本钱收不回来,还能获得一定的利息。稳赚不赔的买卖哪个商人会不做?其二,帮了朝廷的忙,朝廷今后自然会想着他们的好处。他们何乐而不为?借款三十万两以上的票号,朝廷可以亲自给他们发‘义商’的牌匾!首辅书法冠绝天下,自成一体,这写牌匾的事情可就要劳烦您了!”

    严嵩点了点头:“文武全才就是文武全才,不但会打仗,还会聚财!”

    严嵩转头吩咐张居正:“就按照大都督的意思,你立即去通知京城的各家票号!”

    陈迪又道:“不过向票号借钱始终是个竭泽而渔的法子。寅吃牟粮,牟粮吃光了可就无粮可吃了!”

    严嵩无奈的摇摇头:“这有什么办法?去年两京一十三省全年的税银共为四千五百三十六万七千两,去年年初六部报上来的开支预算是三千九百八十万两。可是,去年年底各部报上来的账目共耗银五千三百八十万两。收支两抵,去年一年亏空竟达八百四十三万两!地方上只能给百姓加征赋税,有的省份已经把赋税征到了嘉靖三十年!大明的这个家,不好当啊!”

    陈迪道:“财政一项,无非开源节流两项。节流嘛,宫里的几处宫殿我看就停工了吧。另外宫里皇上和各宫娘娘们的花销,也减半。”

    严嵩道:“这岂不是虐待皇上?你让天下人怎么说啊?”

    陈迪道:“国事艰难,皇上理应与天下的黎民百姓共度时艰!这道理搁在哪朝哪代也说得通!”

    严嵩道:“那开源一项呢?”

    陈迪道:“这个且容我仔细想想,过几天再报给首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章 向钱看() 
要广开财源,自然不能再从普通百姓的税赋上下手。

    陈迪突然想到户部宝泉局有铸造天下钱币之责,就相当于后世的人民y行。如果户部自己开设钱庄票号,有铸币权做保,有朝廷的信誉做保,何愁没有人来存银子?明中期商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那些个小本微利的买卖人往往因为缺少本钱而发愁。有了存源,就不怕没人来借贷!这样一来,又间接的支持了大明商业的发展,一举两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