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高于一切 >

第131部分

大明高于一切-第131部分

小说: 大明高于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抄完毕。骇人听闻啊!共查抄出现银两百万、京中八大钱庄银票六百万两。赤金二十万两。房契共计两千六百间,地契共计两万六千亩。另有金玉首饰一千三百余件,各色古玩、字画两千二百余件,大珠一百三十颗,珍珠两百余串、丝绸、锦袍、貂裘无算。。。。。”

    陈迪摆摆手:“海尚书只需说总数就是。”

    海瑞道:“严嵩在京城的财产,共折合现银一千四百万两以上!诸公注意,我说的是他在京中的财产,并没算上他在老家江西分宜的财产!”

    饶是严嵩贪名满天下,这藏银数目还是把陈迪吓了一大跳。

    坊间纷传什么严嵩跌倒,嘉靖吃饱还真不是耸人听闻!

    陈迪道:“严嵩在京的所有财产,立即由监察部转交户部,充国库!另外监察部派一干员,会同江西巡抚查抄严嵩在老家江西分宜的财产!”

    陈迪转头问唐顺之等人:“五人内阁是否同意?”

    唐顺之等五人相互点点头:“禀镇国公,五人内阁同意。”

    陈迪道:“仅仅一个严嵩就贪了一千四百万两!大明的岁入才多少银子?大明官场的**由此可见一斑!如今内阁已发出诏令,增加官员的俸禄。那些个官员下面的小吏今后也由朝廷养。。。。。。要是官员们再贪,一经发现,绝不轻饶!虽说太祖爷的扒皮法已经不合时宜,可对于那些贪腐官员,斩首还是逃不了的!监察部海尚书,你的责任重于泰山啊!今后监察部对于贪腐官员,下至武官少尉、二十四文官,上至武官元帅、一等文官皆有权清查、捉拿!”

    对于整饬吏治、清查腐官,海瑞是举双手赞成的。海瑞道:“镇国公、内阁诸公放心。我海刚峰与那些个贪官墨吏势不两立!我们监察部与那些个贪官墨吏势不两立!”

    陈迪又道:“很好。今日内阁会议讨论的第二项议题,是在全国推行士绅、皇亲一体纳粮,裁撤卫所军两项新政。那些个利益攸关的士绅、皇亲、旧卫所军户肯定会反对。他们反对,我就用虎威铳逼他们拥护!江浙总督胡宗宪可在殿外?”

    胡宗宪以江浙总督的身份参与北伐,负责飞虎军的粮草。他这个封疆大吏不是内阁成员、也不是八大尚书、二十部长,故而无权参加内阁会议。只能在奉天殿外候命。

    胡宗宪领命进入奉天殿。

    陈迪道:“胡宗宪,你浙江总督的职务不变。同时我命你为南七省新政督察钦差,专司监督新政在南方七省的施行!当然,肯定会有人会反对!甚至会有人借此闹事、对抗朝廷。对于对抗朝廷的人,切忌手软!我决定将飞虎军第一师第二旅调防南直隶。在必要时,你这个新政督察钦差有权调动飞虎军这一个旅的火铳手!”

    陈迪的意思不言自明。反对新政的,就用虎威铳让他们就范!

    胡宗宪道:“下官领命!”

    陈迪道:“胡部堂,南方七省的新政就拜托你了!”

    陈迪又道:“北方六省的新政,由张居正负责!内阁阁员、户部尚书张居正为北六省新政督察钦差。飞虎军第一师第三旅将配合你在北六省推行新政。”

    陈迪看了唐顺之一眼,唐顺之心领神会,与其余四位阁员相互看了看,他道:“镇国公的提议内阁同意。”

    陈迪问唐顺之:“既然裁撤了旧军,就要扩充新军!会议的第三项议题,扩充新军!唐尚书,兵部造办处这半年造出了多少新式火器?”

    唐顺之道:“造办处那边这半年造出的火器,足够再武装一万人!”

    陈迪点点头:“造办处的孙老真是有办法!戚继光可在殿外?”

    戚继光身着戎装进入奉天殿。

    陈迪道:“戚将军,朝廷将提升你为飞虎军上将总参谋长。命你负责扩编一个师的飞虎军。”

    飞虎军的兵制,一个师就是一万人。

    戚继光道:“镇国公放心,末将定然不辱使命,为朝廷再练一个师的精兵!”

    陈迪又道:“兵部造办处的火器有限,只能扩充一万人的火器部队。可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总不能只有飞虎军两万人的军事力量。我决定,在飞虎军外另设国防军!国防军虽无火器,却要用新式方法训练军队!国防军的员额为十万人,饷银由朝廷拨给。两京一十三省,每省编练八千人。这件事就由兵部唐尚书负责。国防军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辅助飞虎军作战。”

    唐顺之道:“内阁同意。”

    陈迪道:“兵部造办处的那些工匠,要授予军衔!这些人可是朝廷的宝贝!”

    唐顺之欲言又止。

    陈迪问:“唐尚书有什么事情想说?”

    唐顺之想了想道:“算了,内阁会议讨论的是事关社稷的大事。那件事相比于今天的这些议题只是小事。”

    陈迪有些好奇,什么小事能让唐顺之面露难色?

    陈迪道:“能让唐尚书面露难色的事,一定是大事!请说。”

    唐顺之叹了一声:“唉,造办处的孙老这半年来夙夜忧劳,带出的徒弟何止数百人?前几日,他积劳成疾,病重不治。。。。。”

    陈迪震惊了!样式孙死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内阁会议(二)() 
飞虎军为何能打胜仗?除了上下同心,将士不畏死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装备的优良火器!没有样式孙,哪里来的那些先进火器?

    后世某位科学家被人称为“可抵五个师”。在大明朝,样式孙这位军械专家抵得上百万大军!

    可他毕竟已经是迟暮老人,生老病死本就是平常事。加上这两年整日忙于生产火器、带徒弟,吃吃不好,睡睡不好,最终积劳成疾病死。

    陈迪强忍悲痛,高声说道:“这哪里是小事!孙老这样的军械匠人乃是国之重器!巨匠陨落,这是大明帝国巨大的损失!自秦汉以来,匠人的社会地位一直都很低。与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不成正比!在大明,这种情况要得到彻底的扭转!我刚才说了,给造办处的匠人全部授予军衔!孙老,追授少将军衔和子爵爵位!在兵部造办处给他立一块碑!孙老在天有灵,会看着造办处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的新式火器武装大明的军队!”

    一众官员愕然。新军衔里的少将,相当于旧官衔的武官正三品。授予一个匠户正三品和子爵爵位?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头一遭!

    陈迪又道:“本公将与五内阁一道,到孙老墓前吊唁!”

    众官又是愕然。镇国公和五内阁共同吊唁一个匠户?

    陈迪继续说:“今后,朝廷将给予优秀的工匠应有的恩荣!另外,兵部要建立奖励制度,对于那些革新军器的工匠,给予相应的奖励!”

    唐顺之道:“内阁同意镇国公的建议!”

    陈迪道:“好,那我们继续议题。议题的第四项,是开放杭州、苏州、扬州、福州、天津卫、广州卫、烟台卫、金州卫、威海卫为通商口岸。鼓励民间与朝鲜、倭国、西洋诸商的贸易往来。另在户部下属商务部设置海关总署,收取关税!”

    海瑞提出了异议:“镇国公,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与那些个居心叵测的外夷通商,是否会有损于我大明的利益?再者,我大明地大物博,外邦有的,我大明有。外邦没有的,我大明亦有!何必与他们做什么生意?”

    陈迪笑了笑:“我任台州知府时便知,我大明的茶叶、瓷器在西洋诸国颇为抢手!大明的茶叶、瓷器运到西洋诸国,可以卖出十倍的差价!银子是不分国界的!我这里有两块银子,一块是西洋商人给的,一块是大明本国的,你能告诉我,那块银子是香,哪块银子是臭?今后国库充盈了,朝廷还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护送大明的货物漂洋过海,销往诸国!海尚书是阁员,既然你反对,你们内阁就投票吧!”

    海瑞一人反对,唐顺之、俞大猷、张居正、蒋光却同意。四对一。

    唐顺之道:“内阁同意镇国公的建议!”

    陈迪笑了笑说:“诸位可知,刚才海尚书创造了一个历史!”

    众官面面相觑。

    陈迪道:“刚才,海尚书第一次行使了内阁阁员的否决权!多少年后,刚才那一刻将载入史册!”

    俞大猷道:“镇国公,你的已经说了四项提议。我想插一项提议,不知可否?”

    陈迪道:“当然可以!俞大帅你是内阁阁员嘛!当然可以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提议!”

    俞大猷说:“早在北伐之前,镇国公便和唐尚书商议过筹建军校一事。如今大明文有兴明书院,武亦应有一所学校!飞虎军马上要扩编,需要大量的下级校、尉。我看筹建军校这事可以开始着手去做了!”

    陈迪道:“俞大帅的建议说到了点子上!我早有此意,只不过当时北伐迫在眉睫,才搁置了此事!想扩充军队,就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这么多人才从哪里来?只有从军校里来!这样,我建议开办兴明军校。兴明军校分为士官学院、军官学院、将官学院三个分学院!所飞虎军的士兵想要晋升士官,必须在士官学院毕业!尉官、校官、将官轮流到军官学院、将官学院进修!另外,军校生源嘛,除去飞虎军的将士,还应该大量招收那些个民间有志报国的青年人!

    我将亲自担任兴明军校的校长。将军学院的教习,由我、兵部尚书唐顺之、飞虎军元帅、飞虎军参谋长戚继光担任。军官学院的教习,由那些飞虎军内有实战经验且立下过战功的团长充任。士官学院的教习,由那些身经百战的飞虎军老兵担任!”

    唐顺之道:“内阁同意!”

    陈迪之所以要亲自担任军校校长,是因为他深知军校的重要性!抓住了军校,就等于抓住了军权!

    陈迪又提了十几个议题。全部都在内阁一一通过。

    不知不觉,这场内阁会议已经开了近三个时辰。陈迪道:“今天的内阁会议就先开到这里。诸位大人先回府休息吧。”

    三个时辰的会议,将大明开国近百年的诸多旧政全部推翻。这真是奉天殿才三时,世间已千年,敢叫日月换新颜!

    陈迪和唐顺之等人走出奉天殿,缺见两名官员扭打在一起!

    其中一人高声吆喝着:“走,去见镇国公!”

    官员当在奉天殿前扭打成何体统?俞大猷命兵士将二人押到陈迪面前。

    陈迪一看,这扭打的两人一个是兵部职方司主事谭纶,一个是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刘大夏。

    陈迪问道:“你二人为何当殿厮打?两个十等文官为何如此不顾斯文?”

    潭纶的腋下,夹着一本书。

    潭纶道:“镇国公,请您先看此物!”

    潭纶将那书双手奉给陈迪。这书上满是灰烬。卷首已经被烧掉了。

    陈迪打开那书,仔细翻看一番后,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三宝太监宝船图册?

    竟然是郑和宝船的设计图?!

    陈迪知道,明代造船技术十分发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所乘坐的宝船长四十多丈,宽十多丈,有十二张帆。光是压舱石就有上万斤!有炮位四十余个!简而言之,郑和宝船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航空母舰!

    陈迪问潭纶:“这图册是哪里来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六十章 筹建水师() 
谭纶道:“禀镇国公。大半年之前,您在兴明书院给学子讲课,下官有幸旁听。您说,大明的敌人在陆地上,也在海上!总有一天,我们要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水师!下官身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将公爷的话记在了心中。建立强大水师,我们兵部责无旁贷。前些日子,卑职听闻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图存于工部档库之中,便给工部的人去函。工部的人在档库之中一番查找,找到了宝船图!并派人通知下官去拿。哪曾想,刚到工部档库,就看见户部主事刘大夏拿着宝船图,想要将其付之一炬!”

    陈迪听后怒不可遏,他质问刘大夏:“刘大夏,你一个户部的主事,为何要管兵部和工部的事?为何要焚毁宝船图?”

    刘大夏道:“禀告镇国公!下官是户部的主事,更是大明的官员!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必须烧掉这宝船图!”

    陈迪疑惑:“奇了!这宝船图如何碍着大明的长治久安了?”

    刘大夏面无惧色的说道:“成祖爷命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西洋凶险,自然要有兵船随行。于是成祖爷下令工部造大宝船六十二艘,小福船数百艘!这宝船长四十多丈,宽十余丈,光是巨帆就有十二张!大都督可知光是六十二艘大宝船就耗去了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