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高于一切 >

第111部分

大明高于一切-第111部分

小说: 大明高于一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老根道:“得令!”

    一百名飞虎军火铳手们将吉祥赌坊上上下下砸了个便。

    陈迪看天色已晚,就对赵老根说:“好了,让弟兄们收队回营吧。”

    严世藩回到严府,马上找到严嵩诉苦。

    “爹!我那义弟是仗着大权在握,所以目中无人!京城的十几家赌场可是儿子我的生意!他竟然一点面子不给我!他也不想想,没有爹你在内阁撑着,他那个大都督算个屁!”严世藩抱怨着。

    严嵩正在品一杯香茗:“糊涂!这种话也说的出口?要是传到你义弟耳朵里,以后咱们还与不与他合作了?”

    严世藩道:“哼,爹,他既然做着大都督,就该专心管兵!儿子听说他已经开始肆无忌惮的插手政务了?”

    严嵩品了一口茶:“他领着飞虎军军变,杀死夏言,软禁皇上,咱们的人才控制了朝局。如今飞虎军在他手里,咱们不能与他撕破脸皮!”

    严世藩道:“爹,要我说,天下的卫所军总兵、指挥使如今全都是咱们的人。咱们真要是和他撕破脸皮,饶是他这个大都督有统兵、调兵权,这些人也不一定听他的!大明卫所军总数何止百万?怕他这一万多飞虎军作甚?真要是撕破了脸皮,调卫所军干他娘的就是了!”

    严嵩被严世藩的话气的将茶盅摔在了地上:“蠢话!大明的卫所军?那是一群酒囊饭袋!不管有多少都不够飞虎军塞牙缝的!还有,飞虎军如今控制着京畿防务!真要是闹将起来,不等卫所军入京,人家一队兵就能将咱们严家上下全都杀光!”

    严世藩道:“爹,他陈迪是你一手扶植起来的,如今却骑在爹你的脖子上!你受得了儿子却看不下去!要我说,真到了必要的时候,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严世藩朝着严嵩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严嵩叹了一声:“我怎么生出了你这么个蠢货儿子?这天下想杀陈迪的何止你一人?连陆炳那种杀人如麻的人都拿他没办法!再说,真要是没了陈迪,没了飞虎军,我这个内阁首辅的位子还能坐得稳么?别忘了,永寿宫里还有一位皇上万岁爷呢!”

    严世藩道:“那就连皇上一块给。。。。。”

    严嵩被严世藩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气的七窍生烟:“你干脆将为父和陈迪、皇上一块杀了,你做内阁首辅,如何?不是我说你,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不顾大局跟陈迪翻脸?我问问你,你一年能从京城的赌场生意里赚多少银子?”

    严世藩道:“四十多万两雪花银啊爹!”

    严嵩苦笑一声:“内阁首辅的位置,大明的朝局跟四十万两银子相比孰轻孰重?你啊,永远分不清什么是西瓜,什么是芝麻!陈迪插手政务,你以为为父真的能泰然处之?我何尝不想他陈迪永远消失在朝堂之上?可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扳倒陈迪,独揽朝局需要时间!现在时机远远未到!区区四十万两银子,没了就没了!咱严家不缺这几十万两银子!”

    严世藩道:“原来父亲早已有了扳倒陈迪的想法。”

    严嵩的脸上闪过一丝凶狠的笑容:“哼,一山怎能容得二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一十九章 阁员、巡抚换钱庄() 
西苑值房内,首辅严嵩与大都督陈迪对坐着。

    严嵩合上一本奏折,对陈迪说道:“迪儿,户部的张居正、龙子兴真是难得的人才!国事艰难如此,他们还能尽力维持。户部如今账目清楚,这二人功不可没。要想牢牢掌控住朝局,就要将自己的人扶植到高位上!我的意思,调张居正入阁做阁员。龙子兴本就是河南怀庆的知府出身,对河南地面十分熟悉。我看升他个河南巡抚,让他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历练历练今后定能有一番作为。”

    陈迪心中一阵惊愕。升张居正和龙子兴?要知道张居正和龙子兴管着大明钱庄,大明钱庄可是陈迪的钱袋子。

    要说内阁阁员和河南巡抚也都是实缺,有实权。如果这二人到了这两个位置上,也不能算是明升暗降。

    严嵩一双老眼看着陈迪:“迪儿,如何啊?”

    陈迪道:“义父如此安排固然好。不过礼部左、右侍郎两职由谁接任?”

    严嵩想了想说道:“你那不成器的义兄哪里是什么带兵打仗的材料?让他做飞虎军的副参谋长,总有一天他要贻误军情!我看就把他调离飞虎军吧,让他到户部任左侍郎。右侍郎嘛,我再斟酌一个人选。”

    陈迪品出了严嵩话里的意思。严嵩的潜台词是,今后军队的事情我不再插手。财政上的事情,你也不要再插手。大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笑话,飞虎军本来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严嵩就是想插手也得能插的进来!大明钱庄是陈迪一手创建的,陈迪怎会拱手让给严嵩?

    陈迪问:“那大明钱庄呢?大明钱庄是户部的宝泉主事在管,张居正这个左侍郎兼任着宝泉主事。。。。。”

    严嵩道:“宝泉主事一职看似只有正六品,实则为朝廷掌控着上千万两的银子,这职务可是职责重大!我的意思,今后我这个正一品的内阁首辅兼任宝泉主事。”

    陈迪刚刚举起茶碗喝了一口,严嵩说出这句话时,陈迪差点一口茶喷了出来。都说严嵩是老谋深算,可他今天的企图也太明显了些罢?他这是在跟陈迪做买卖,拿一个内阁阁员、一个河南巡抚的职位换大明钱庄!

    陈迪对严嵩的话并不表态,只是端起茶碗继续喝茶。

    严嵩见以为陈迪是在嫌价码不够高。他继续说道:“另外,兴明书院外派出去的那二十几个做县令的学子着实很有才干。不愧是你的门生!我看这些人也应该挪挪位置了,一部分就地升任知府,一部分调入京,充任六部主事如何?”

    陈迪见严嵩不依不饶,计上心来。

    陈迪道:“咳,要说义父兼任着户部尚书,大明钱庄本来就该义父亲管。义父日理万机,百忙之中抽出精力兼顾大明钱庄那一摊子事,自然是大好事!”

    严嵩见陈迪松了口,喜上眉梢。他已经有了一个架空陈迪的计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先控制大明钱庄这个朝廷的钱袋子。

    陈迪道:“就按照义父的意思办吧!不过已到年根,年根前变动人事似乎不吉。这些事还是过了年再办,义父你说呢?”

    严嵩点头道:“那好,就年后办!”

    公事谈完了,严嵩开始关心起陈迪的私事:“笑嫣公主还是住在福庆寺?应该已有六个月身孕了吧?我看你还是将她接回府内吧!怎么说也是夫妻,老这样牛郎织女一般也不是个事情。女人嘛,还是要哄的,多给她解释解释你的良苦用心,笑嫣公主那样天生高贵识大体的人,绝对会明白你的苦心。”

    陈迪苦笑一声:“接回府,难啊!在她眼里,我就是个犯上作乱,囚禁她父皇的乱臣贼子!”

    福庆寺。

    笑嫣公主在佛堂理完佛,在小青的搀扶下来到寺中散步。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农挑着两担菜蔬给寺里的伙房送去。福庆寺中多有理石台阶,这老农一个趔趄被石阶绊倒。

    笑嫣公主看到,挺着孕肚将那老农扶起。

    “老人家,没摔着吧?”笑嫣公主生性善良,见到如此年龄的老人还在给福庆寺送菜,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同情。

    那老农道:“不打紧不打紧。人上了年纪就这样,老眼昏花的,坐一会儿就好了。”

    笑嫣公主问:“老人家,看你的年岁总有七十了,应该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怎么还在劳累?”

    老农道:“颐养天年?咱庄户人家哪有那个好命哦!活到多少岁,就得干多少年的力气活。”

    笑嫣公主听了心生怜悯:“小青,拿十两银子给老人家。”

    小青掏出银子递给那老农,老农却摆手:“小老儿虽是庄户人,受了一辈子穷,却不是乞丐!这银子我不要!再说,自从朝廷里有了位陈大都督,咱庄户人的日子已然好过多了!”

    笑嫣公主听到老农提及陈迪,心中生出了几分厌恶:“那位陈大都督有什么好的?一个谋逆的反贼而已。”

    笑嫣公主这话不像是说给那老农听的,倒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老农虽不懂什么叫“谋逆”,却懂得一个“贼”字不是什么好话。

    老农道:“闺女,可不能这么说陈大都督!陈大都督对小老儿的一家人都有恩!”

    笑嫣公主问:“他对你们家有什么恩?”

    老农回答道:“闺女啊,这可要从头说了。小老儿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劳碌命。起早贪黑能混个半饱就已经谢天谢地。到了那灾年下,那日子甭提多苦了!陈大都督掌了权,压在我们百姓上的税负减了一半还多!老百姓交的税少了,就能多一口吃的。陈大都督还在各处办了不少义学,年满十岁的孩童都可以不交钱进那义学读书。我那小孙子聪明着呐,要说以前咱庄户人家,哪能奢望让子孙读书?可现在不一样了,陈大都督办的义学不但不收学资,困难的孩子家里还能从义学领到口粮补贴。。。。。咳,要说陈大都督的好啊,真是有一万条,说不说不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二十章 筹建军校() 
笑嫣公主道:“他有什么好?一个篡权的逆臣!”

    老农问:“闺女,啥叫篡权?”

    笑嫣公主答道:“就是造反。”

    老农哈哈大笑:“造反?闺女你可别开玩笑了!要是不陈大都督带着飞虎兵打退了鞑靼,咱大明早就亡了国了!就算天底下的人都去造反,陈大都督也不会造反!朝廷里有大都督,咱老百姓的碗里才能有干的吃。小老儿活了七十,佩服的人不多,大都督就算一个。自古当官的都是为了自己发财,唯有这位陈大都督实实在在想着咱老百姓!”

    老农的话触动了笑嫣公主的心弦。陈迪那英俊的面庞仿佛出现在她的眼前。笑嫣公主爱陈迪么?答案是肯定的。这样的少年俊杰,当世英豪哪个女人会不爱?笑嫣公主恨陈迪么?答案亦是肯定的。她的父皇如今还被陈迪软禁在永寿宫呢!

    老农送完菜,挑着空担子走了。笑嫣公主注视着那老农的背影,似乎若有所思。

    小青端着一碗银耳莲子羹对笑嫣公主道:“公主,刚熬好的银耳莲子羹。”

    笑嫣公主摇摇头:“没胃口。”

    小青劝她道:“公主,你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

    笑嫣公主突然转头,对小青说:“小青,其实你不必整日在这福庆寺陪着我。回驸马府去吧。”

    小青道:“老爷待我恩重如山,照顾好公主就是小青报老爷的恩。”

    笑嫣公主叹了一声:“怎么好像这世上的人都受过陈迪的恩?”

    腊月二十九,还有一天就是除夕了,陈迪亦然呆在内阁值房。他正在和唐顺之谋划一件大事。那便是筹建大明第一所军事学校。

    后世的美利坚有西点军校,苏联有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国近代有黄埔军校。开办一所军校,一来可以培养军事人才,二来可以培植一大批忠于自己的军中骨干。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陈迪自然会去做。

    陈迪对唐顺之说:“我打算建立一所专门的军事学校。”

    唐顺之有些疑惑:“专门的军事学校?自古只有书院,却没听过武人也要上学。”

    陈迪微笑着说:“谁说武人就可以不学习?武人若能静下心来研究军事上的学问,将来在战场上学以致用,那就能减少部下无数不必要的伤亡。”

    唐顺之道:“按照大都督的意思,这学校应该类似于兴明书院。区别在于兴明书院是一群书生研究学问,军事学校则是一群武将研究学问喽?”

    陈迪点点头:“是的。咱们飞虎军如今已有一万三千人,可还远远不够!我的计划是,在三年时间内打造一支十万人的大明常备军!这十万人的大明常备军,战斗力应该跟如今的飞虎军是一样的。想扩军,就需要无数的军事人才。这些军事人才从哪里来?就从军校里来!”

    唐顺之问:“请问大都督,你所说的军事学校应该都教些什么?”

    陈迪回答道:“我计划咱们的军校分为士官学院、军官学院、将军学院三个分学院。飞虎军的所有班长、排长都要轮流到士官学院进修。飞虎军的所有排长至团长之间的军官都要轮流到军官学院进修。团长以上的将领,统统轮流到将军学院进修!另外,生源除了飞虎军的将士,还要吸纳那些民间的有志青年。”

    唐顺之有些跟不上陈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