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89部分

崇祯大帝-第89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天琳、柯天相等人也有着同样的心理,对姜瓖百般刁难,只是没有张黑脸表现的那么明显罢了。

    因此,随着大顺国的建立、李自成登基称帝,作为大同总兵的姜瓖,在大同驻军中的地位却开始直线下降,在大同驻军中成了一个傀儡总兵。

    最初,姜瓖是想投机一把,主动投靠李自成,获得重用,继续延续姜氏一族的辉煌的。结果,李自成却对他不放心,不仅没有重用他。反而派人来钳制他,把他当反骨仔给监视了起来。

    这次投机行为,对姜瓖和姜氏一族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

    随着崇祯帝偏安江南、专心改革。迟迟不肯北伐,姜瓖在大同府是越来越难过了。大家都知道,姜瓖不受皇帝待见,山西省、大同府的中立军政官员都开始渐渐疏远他。连本该属于他指挥的大同驻军,很多墙头草类型的将领他都指挥不动了。

    那些将领看得清楚。姜瓖现在就是个傀儡,真正说话算话的是有知府、通判支持的副总兵张黑脸。大家对姜瓖都开始阳奉阴违起来,姜瓖说的话在大同驻军中都开始不好使了。

    这些情况,让姜瓖心里异常的难受。

    想想传闻中崇祯皇帝在江南进行的军事改革,以自己的资历,如果跟紧崇祯皇帝的话,至少可以拿下一个军长的职位。

    听说现在明军已经淘汰了冷兵器,全部使用先进的步枪大炮,以5万人的兵力,两三个月就平定了云南20多万人的土司叛乱。一个军两万人的兵力。至少可以相当于大顺军10万以上的兵力了,想想就让人心驰神往。

    但是,这些好处,却随着自己向大顺军主动投降,自绝于大明朝廷了。想一想,姜瓖就觉得后悔。

    某天,姜瓖的三弟、阳和卫副总兵姜瑄回大同府办公事,晚上就回家里歇息了。

    傍晚,天气晴朗,明月当空。姜瓖让后厨整了几个小菜,与三弟姜瑄在后花园小酌。

    姜瓖一边喝酒一边叹气,他的唉声叹气引起了姜瑄的注意。姜瑄问道:“二哥,怎么了?是不是张黑脸那厮又惹你生气了?”

    周围都是姜瓖和姜瑄的亲信亲兵。连整个姜府都是姜家的亲信,倒不必担心什么隔墙有耳。但姜瓖还是摇头道:“这段时间,我都没怎么去军营了,也没跟张黑脸照面,也谈不上是他惹我生气。只是,有些悔不当初啊。哪料到李贼竟然是这种人,完全是过河拆桥。早知今日,当时我们就该跟他拼了,或许还能跟皇上跑到江南去,继续受到重用。”

    听到这话,姜瑄也泄气了,摇头道:“谁知李贼竟然是这样的人。不怪二哥,连我和大哥也没认清他的面目。否则,姜家岂会落魄至此。”

    听到这儿,姜瓖就问道:“你在阳和卫如何?”

    姜瑄摇头道:“可能没有你在大同这么难受,但跟以前也不能相比了。虽然没有谁当面跟我为难,但却都在有意无意的疏远我。除了直接归我统领的五百名士兵,其他部队我也指挥不动了。”

    姜瓖又仰头叹了口气,道:“其实,现在大顺军的主力都调到南方去跟明军对峙了,山西省的兵力很空虚。以我们三兄弟加上族人明里暗里掌握的兵力,直接反了也能成功,山西境内没有我们的对手。但是,如果没有外援,我们起事后就要被大顺军从陕西、河南、京师三个方向合围,没有出路啊!”

    姜瑄点头道:“大哥也跟我说过,既然李自成不信任我们,到处都防着我们,那我们还不如反了他。反正李自成被满清、大明、大西三面夹击,短时间内根本就不可能抽出太多的兵力来跟我们作战。但是,就像你说的,大哥也考虑到没有外援的话,我们独力难支,总有被大顺军打垮的一天。到时候,我们身死事小,连累家族所有人一起陪葬,那样就太不划算了。”

    姜瓖道:“是啊!只是,张献忠不可靠,满清是外夷,我还不屑于投靠他们,只有南京大明朝廷是我们最好的投靠对象。但三年前是我们先背叛朝廷,投降了李自成,才导致李自成毫无阻碍地通过山西省,迅速兵临北京,让陛下被迫逃往南京的。可以说,我们也算是北京失陷的罪魁祸首了,崇祯皇帝是不可能饶恕我们的。”

    姜瑄叹了口气,表示赞同。

    当初如果不是主动投降,而是战败投降的话,现在也好操作得多,可以跟明朝暗中联系一下。但当初自己三兄弟是主动投降的,这个性质就不一样。

    现在他们在李自成这边过不下去了,再去找大明朝廷,这不是自取其辱么?谁会相信一个反复无常的人,和一个反复无常的家族啊?

    两兄弟唉声叹气的,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却论不出个出路来。他们还是只能在李自成的统治下,继续当傀儡。(。)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首…发,上架首章求订阅、求推荐票!感谢“小涛啦”、“浮水轻舟”、“锦溪苑”、“w已没心没肺”的打赏支持!】

第181章 山西巨变(三)() 
当夜深人静,兄弟俩各自回房休息的时候,姜镶却发现自己的夫人早已睡下,没有等着给自己宽衣脱鞋就睡着了。

    姜镶皱了皱眉头,正准备掀开被子冲夫人发一发老爷脾气,就感到腰间顶上来一尖锐物品。姜镶身子一僵,意识到是被人摸到卧室里来,马上就不敢动弹了。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背后轻声道:“姜总兵,我是南方来的特使,代号狐狸。你夫人已经被我用迷…药弄晕了,三个时辰内不会醒过来。但你不用担心她,没有什么危险。你和姜瑄在后花园的谈话我都听到了,我想跟你谈一谈。我待会儿放开匕首,但你也不要有什么过激动作,比如召唤亲兵什么的。否则,我保证你比我先死。”

    姜镶点了点头,轻声道:“好!”

    然后,那名代号狐狸的南方特使就放开了姜镶腰间的匕首。姜镶慢慢转过身去,看到的是一个黑衣蒙面人,把…玩着一把匕首看着他。

    姜镶看着他,问道:“你怎么进来的?”

    狐狸摇头道:“这个你不用管,我自然有我的方法。”

    姜镶点了点头,没有纠结这个问题,而是问道:“你说你是南方来的特使?”

    狐狸点点头道:“不错。”

    “我怎么相信你的身份?”

    “这个令牌你见过吧?”

    “锦衣卫?看来真是南方来的了。李自成身边是没有锦衣卫的。”

    “令牌看了,那我就直说吧。皇上派我们来北方,联络有志为大明朝廷效力的忠君爱国之士,起兵反抗李自成。傍晚我在后花园听了你和姜瑄的谈话,觉得你们很符合皇上所说的忠君爱国之士的身份,所以想跟你联络一下,起兵反抗李自成。”

    姜镶顿时感到脸上像被打了一巴掌一样,火…辣辣的。他讪笑道:“特使过奖了,下官惭愧,忠君爱国的评价不敢当啊!当初鬼迷了心窍。主动向李自成献降,却不料落得今天这样的下场,实在愧对皇上。”

    狐狸笑道:“皇上曾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姜总兵能及时醒悟过来,也算迷途知返了。如果姜总兵能率军起事,皇上绝对不会亏待于你的。”

    姜镶点了点头,道:“如果皇上和朝廷能接纳我姜家。我们自然愿意重新为大明效力。不过,这事我需要跟大哥、三弟及族人商议,请特使过几天再来,我告诉你结果。”

    狐狸点头道:“希望结果不要让我失望。”

    姜镶点了点头,狐狸就离开了姜府。

    随后,姜镶就去了客房,找三弟姜瑄商议了一番,又派人联系大哥姜让,将跟大明朝廷联络上的事情跟他说了。

    三人对李自成的做法实在寒心,都一致同意重回明朝。为明朝效力,起兵反李自成。但是,为了防止类似李自成的事情发生,姜家一定要抓紧地方军政大权,自给自足,不能再受制于人了。

    过了几天,狐狸再登姜府,姜镶向他提出了姜家的条件。

    现在山西省的大顺军都调到南方去了,兵力空虚,防卫几等于无。姜家有自信起事后一个月内控制山西省所有州府。将山西省从大顺朝廷的版图上独立出来,名义上归大明朝廷所有。

    但是,姜家要求大明朝廷给他们山西巡抚的职位,节制山西省军政大权。要世代世袭,还要在报纸上刊发天下以做约定的证据。

    并且,姜家也不是像云南土司那样的傻帽,给一个空头许诺就贸然起兵造反。他们要求,只有在大明朝廷发起北伐战争、全面进攻大顺朝廷的时候,他们才会起事。跟明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

    狐狸将姜家的条件带回了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完后,呵呵一笑道:“真是秉性难改,投机李自成不行,又想来投机大明朝廷了,以为就他姜家的人聪明呢!”

    大都督府总督史可法道:“姜家世代明将,不知怎么到这一代就成了这样的投机分子。不思为国效力,老是勾心斗角想要为自己谋私利。前次投降李自成就是,然后看李自成对他们不好,又想要投靠我们了。”

    朱由检点头道:“如果姜家起事成功,配合我们歼灭李自成后,能主动交卸兵权,转到政府部门任职,那朕不介意放他们一马。但现在,看看他们的条件,竟然想要军政齐抓,成为山西巡抚,还要能世代世袭,简直就是国中之国啊!”

    史可法道:“要求很过分,那我们回绝掉?”

    朱由检笑道:“怎么可能?既然姜家有把握起事,占领山西全省,那我们为何不助他一臂之力?反正到时候伤脑筋的是李自成,不是我们。”

    史可法皱眉道:“那姜家说要等我们展开北伐,全面进攻李自成的时候,他们才起事。这条件怎么达成?”

    朱由检自信地笑了一笑,道:“有一个法子,是你们没听说过的,叫‘舆论战’,这次让你们见识一下。”

    然后,朱由检派人回复姜镶,答应了姜家所有的条件后,开始策划一个骗局。

    姜镶三兄弟得到了崇祯皇帝的回复后,大喜过望,纷纷联络自己的族人将领、亲信旧部和故交好友,准备起事。

    崇祯二十年冬月初一,大明朝廷在大明新闻报上突然刊发檄文,细数李自成数十条罪状,称李自成为逆贼。大明朝廷任命大都督府副总督黄公辅为北伐军总司令,率武昌军区、南京军区、福州军区十多支明军数十万大军进攻大顺朝廷。

    大明南京军区、武昌军区、福州军区的所有军队,均进行了一番调动,做出了一副要集结于边境,准备北伐的架势。

    因为有去年冬天明军突然出兵平叛的教训,大顺朝廷并不敢确定大明朝廷出兵的言论真假,只能认真对待,纷纷加强边境城市和关隘的防卫,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

    然后,为了欺骗姜家,朱由检派出了超过300人的锦衣卫,进行舆论欺骗。(。)

    ps:明洋天水…作品,起…点…中…文…网…首…发,保底二更求推荐票!再次声明,每天保底两更,月推荐票每增加1000张加更一章,望大家将推荐票投给我!感谢“灰色的乐21恩”、“无影无踪,”、“吾道何方”、“鲨鱼汉堡”的打赏,感谢“石头kk”1888巨赏,恭喜“石头kk”晋级为本书舵主!

第182章 山西巨变(四)() 
朱由检的锦衣卫特工们制作了大顺军的假令旗、假令牌,刺探了他们的传令暗号后,从河南、山东等边境城市,往大顺朝廷及内部各州府传递假军情。

    300人的锦衣卫,从各条路线将大明军队开始进攻大顺边境的谣言从中部带往北方,引起了沿途大顺境内官员百姓的恐慌,也让一种明军大军压境的紧迫感传到了大顺朝廷和山西省境内。

    崇祯二十年冬月初四,姜瓖拿到了大明朝廷刊发的大明新闻报,知道大明朝廷准备北伐,攻打李自成了。

    但是,他没有妄动,他在等待大明朝廷真正北伐的确切消息。

    在姜瓖的等待中,冬月初八,一名潜伏在北京的姜家弟子传来消息,明军开始攻打大顺军了。山东、河南边关告急,每天都有无数传令兵冲入北京城,向北京兵部传递军情。

    冬月初九,一名住在太原府,专事打探消息的姜家弟子也传回了消息,河南省被明军武昌军区全力攻打,防线告急,请求山西省派兵支援。山西巡抚张树横正准备下令调集全省官兵,南下支援河南省,抵抗明军的进攻。

    各方面的消息汇总,让姜瓖看到了明军如惊涛拍浪一般的攻势,也看到了明军的实力。此时再不起事,更待何时?等明军自己打败了李自成后,自己姜家也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