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53部分

崇祯大帝-第53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朱由崧要考虑的,就是此事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值不值得冒险暴露自己最后的底牌。毕竟,大明朝廷现在不仅没有衰败的迹象,反而在崇祯帝的各种改革刺激下,显得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考虑了两三天,朱由崧最后没有抵挡住对权势的渴望,决定配合大顺朝廷冒险,起兵造反。

    五天后,当那名黑衣人再次找上门来的时候,朱由崧告诉了黑衣人自己愿意跟大顺军合作造反的决定。

    黑衣人听到朱由崧愿意起兵反明,不由大喜过望,对朱由崧说道:“王爷会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庆幸的。”

    做出了决定,朱由崧就放下了心中的摇摆和纠结,说道:“未来的事说不清楚,我也希望将来可以为今天的决定感到庆幸。不过,现在我想知道你们怎么让我出城?不可能让我在南京城里造反吧?那我是不会同意的。”

    黑衣人摇头道:“那当然不会,在南京城里造反,不是自己送死么。您可以装病,然后找个替身住在家里,让人以为您一直没离开过。然后,我们再潜出城外,筹划起事。不过,为了让大明朝廷以为您一直在家里,就需要有人来打掩护了。这个人,最好是您的亲人,可以让别人相信的。”

    朱由崧脸色一变,道:“有必要吗?”

    黑衣人点点头道:“很有必要!”

    朱由崧盯着黑衣人看了一会儿,黑衣人毫不示弱。过了好一会儿,朱由崧才点头道:“好吧,我会安排的,但我儿子必须要带出去。”

    黑衣人应道:“这个我可以答应您,只要城内不被太早发觉,派兵追捕,我们就是安全的。只要出了城,那就一切好办了。到时候,我们会支援您一批兵戈白银,作为您的启动资金。”

    朱由崧点了点头,到时候将自己的死士招来,再招募蛊惑一些士兵,就能组成一支上千人的军队了,可以选择攻击一个毫无防备的县城。于是,朱由崧再问道:“那到时候我要从哪儿开始起兵呢?”

    黑衣人答道:“这个等我们出了城再告诉您,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情报,为您选择一个合适的起事地点。因为,除了您之外,我们还联络了其他不少人。选择好了起兵的地点,可以让大家连成一片,互相支援。”

    朱由崧道:“那好吧,一切都以先出城为目标。现在需要我怎么做?”

    接下来,黑衣人就向朱由崧讲解了需要他配合的事项,之后就离开酒楼去做出城的准备工作了。

    然后,从崇祯十九年八月初十开始,南京水西门福王楼的老板朱由崧就突然开始生病,整天卧病在床,完全不能出门了。

    傅戈和艾国旭是负责监视朱由崧的四名锦衣卫中的两个。他们四个人分为两组,两班倒,日夜监视朱由崧一家人,傅戈和艾国旭这段时间负责白天。

    最开始福王朱由崧被剥夺王位,软禁居住在南京的时候,监视朱由崧的锦衣卫还是很尽责的,不敢有一点疏忽。

    但是,现在都过去两年了,朱由崧除了偶尔跟客人聊天的时候会抱怨一下皇上不讲宗族情义外,并没有其他出格的行为。

    所以,当换了几批锦衣卫,轮到傅戈和艾国旭等人来监视朱由崧的时候,这工作就显得比较清闲了。只要看住了朱由崧,不要让他出城就行了。

    听说朱由崧病了后,本着谨慎的原则,另外两个值夜班的锦衣卫还在半夜潜入朱由崧家里侦察了一番。侦察的结果证明,朱由崧确实是生病了,脸色发黄,卧病在床,根本就不能下地了。

    因此,从八月十一那天开始,傅戈和艾国旭上白班的时候就更加无所事事了。

    平时在锦衣卫的训练很苦、很累,纪律又严,根本没什么娱乐活动。难得出来执行任务,又遇到目标人物生病,简直是天赐良机。

    于是,每天上班后,傅戈和艾国旭就只留一个人守在福王楼对面的茶楼里监视福王楼,另一个人就去赌档打麻将去了。

    而过了两天后,见朱由崧还是没什么好转,继续卧病在床,而且还要养病很久的样子,就连另一个人也没心思整天守在福王楼门口了。于是,另一个人也跟着进赌档打麻将去了,只是偶尔回来看一看而已。

    值夜班的两个人也是,都以为朱由崧两年没异动,现在又病卧床不起了,更没什么可监视的。于是,大家都开小差干其他事去了。

    这些事,锦衣卫提督王承恩是不知道的,皇帝杨毅就更加一无所知了。毕竟,锦衣卫的军纪是很严格的,这四个人不可能自己去向上司自首,说自己执行任务期间开小差了……

    然后,在这四个锦衣卫开小差的时候,朱由崧密令招回了一个死士,扮成他的替身躺在床上,由妻子金氏继续服侍,伪装朱由崧尚在家中的假象。

    而朱由崧则只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朱莲璧,化妆打扮后在黑衣人的安排下,于八月十五中秋节,趁进出南京的人流量暴增的档口,趁乱离开了南京。

    有黑衣人提供的伪造路引,人流量又大,守卫城门的官兵根本就没仔细查验路引的真伪,就将朱由崧几人放出了城。

    出城后,朱由崧就发出福王密令,将散布在南京及周边县城的几十名忠心死士招了过来。朱由崧将儿子交给两个死士带到广西偏远山区去抚养,然后他再带着剩下的死士,跟黑衣人一起,前往大顺军为他推荐的淮安府海州县,准备起兵造反。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二更求推荐票!】

    ;

第109章 忻城伯赵之龙() 
海州县,位于直隶省淮安府东北部,濒临黄海,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沿海县城。

    海州县的北方,是赣榆县。赣榆县就是淮安府抵挡山东省大顺军南下的最前线。

    不过,因为大顺军的主力部队是在徐州、凤阳、湖广等地与大明朝廷的军队对峙,驻扎在淮安府的南京军区第三军兵力就主要集中在了紧邻徐州的邳县、艾山两地,还有淮安首府、扬州首府等重要城市。

    因此,赣榆县虽然紧邻大顺军的山东省,但军事压力非常小,日常驻军只有一个团1000多人的兵力而已。而赣榆县后方的海州县,更是没有一个正规野战军士兵,只有数百名地方城卫兵而已。

    大顺兵部尚书李岩为朱由崧选定的海州县,不仅是因为这里距离山东省不远,可以和大顺军里应外合,一举攻陷海州县、赣榆县两个县城。

    而且,朱由崧离开河南后,曾在淮安府海州县定居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朱由崧结识了有许多海州县当地的官绅地主。

    朱由崧攻陷海州县后,就能拉拢一批当地的官绅地主支持他,避免遭到当地老百姓的激烈反抗。

    因为有黑衣人提供的伪造路引,南京福王楼那边又还没暴露,沿途畅通无阻。朱由崧一行日夜兼程,短短两天就赶到了位于海州县南方十多里外的一座山里。

    这座山,名叫朐山,里面有一个小镇子,叫朐山镇,大顺军在这里给朱由崧准备了不少的东西。

    黑衣人安排朱由崧和他的几十名死士在一处大宅院休息了一晚后,第二天将1000副兵器铠甲、数十匹战马和1万两白银给朱由崧送了过来。

    然后,朱由崧冒充即将上任的淮安驻军高级军官,要招收士兵当自己的亲兵,月饷一两银子,骗得朐山镇的穷苦百姓纷纷响应。

    而且,为了保密,朱由崧还告诉大家他的上任是军事机密,谁要是将他在朐山镇招收亲兵的事说出去,是要被朝廷以泄密罪斩首的。

    为了配合这个谎言,他还派人守住了朐山南北山脚的两个路口,以各种理由禁止行人进出朐山。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不要想出去。

    如此,就将他在朐山镇招收士兵准备造反的事暂时隐瞒了下去。虽然不一定能隐瞒多久,但只要拖到起事的日子就行了。

    朱由崧在海州县朐山镇以招收亲兵卫士的名义招足1000名士兵展开军事训练的时候,在同处淮安府的桃源县归元集,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归元集在淮安府和凤阳府的交界处,处于群山之间,又不是水路交通要道,比朐山镇更加隐秘。

    在归元集,有一户新搬来才一个月的赵氏家族,除了他们自己的1000多名家将卫士,还在归元集招收了几百人的青壮士兵,组成了2000人的部队,进行秘密军事训练。

    赵氏家族虽然才刚搬来,但他们很快就在归元集立稳了脚跟,获得了归元集老百姓的拥戴。

    因为,赵氏不是普通的外地人,他们是紧邻归元集的西部凤阳府虹县贵族,族长赵之龙是明成祖朱棣的从龙之士、忻城伯赵彝的直系后裔。

    赵之龙父亲死后,他就世袭了忻城伯的爵位,并在崇祯十六年出任了南京守备使,负责南京城防,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直属手下。

    如此显赫的出身和权势地位,让赵之龙和赵氏家族在老家虹县及周边县城都是大名鼎鼎,包括淮安府境内归元集的老百姓,也知道忻城伯赵之龙的大名。

    但是,让赵之龙措手不及的是,崇祯皇帝两年前来到南京,从城卫军中选拔禁-卫军的时候,不仅没有给他安排一个禁-卫军的高级将领职位,反而将他革职,赶回了凤阳府虹县老家。

    这个变故,让所有人都搞不明白,不知道赵之龙是哪儿得罪了崇祯皇帝。

    谁又知道,杨毅开除赵之龙是因为他从ie浏览器上查到,这个赵之龙后来是跟钱谦益一起投降了清朝的奸臣、贰臣。如此叛徒,杨毅自然不会让他再呆在禁-卫军中,还出任高级将领了。

    但杨毅的想法不会跟赵之龙讲,赵之龙就只能满含悲愤的离开了南京,也种下了对大明朝廷、对崇祯皇帝的深深恨意。

    赵之龙只是被革了职,爵位却没有被夺,所以他还是有自己的家将卫士的,在老家虹县看起来还是蛮威风显赫的。

    但是,因为崇祯皇帝下令改革爵位世袭制度,每传一代都要降一级。而伯爵在明朝王、公、侯、伯中是最低的一级,再降级就成平民了。

    也就是说,如果不原封不动的世袭的话,赵之龙死后,他儿子就会变为平民,根本就没有忻城伯的爵位来世袭了。

    这一点,让赵之龙感到很愤恨,也让其他赵氏家族的族人感到心慌意乱。难道,忻城伯就要从赵之龙这一代消失了吗?

    加上赵之龙被皇帝无端革职的事情,赵之龙和他的赵氏家族现在对朝廷、对皇上是一点忠心皆无,恨不得大明朝廷倒霉才好。

    因此,一个月前,大顺朝廷兵部尚书李岩派出的奸细找上了赵之龙,与赵之龙一拍即合,赵之龙马上表态同意与大顺军合作,起兵造反,也取得了族人的一致同意。

    于是,赵之龙留了几个老人在虹县,自己就带着家族里的青壮和家将卫士,将家搬到了比较隐秘的归元集,展开军事训练。

    归元集的老百姓,只以为忻城伯赵之龙是在招收亲兵,并不知道他要造反。因此,对赵之龙的招募趋之若鹜,纷纷报名加入。

    除了朱由崧和赵之龙外,在淮安府,还有一个人,也在做着造反的准备。

    这个人,就是北直隶永平府的抚宁侯朱国弼。朱国弼的封地在永平府抚宁卫,紧邻山海关。

    因为山海关经常遭到满清鞑子的攻击,抚宁卫根本就不安全。因此,朱国弼早在数年前就离开了抚宁卫,居住在北京城里。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求推荐票啦!】

第110章 鲁王朱以海() 
朱国弼曾上书朝廷,说抚宁卫太危险,他不愿意住在那里,请皇上为他重新划一块封地。这个奏章,自然遭到了当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拒绝。因此,空有封地,却无法回家的朱国弼,对大明朝廷、对崇祯皇帝,也是充满了愤恨。

    然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发兵攻打京师的时候,朱国弼跑得比谁都快,早早的就离开了北京,来到淮安府沭阳县定居。两年多的时间里,朱国弼已经在沭阳县站稳了脚跟,连知县、县丞这些官员,都成了朱国弼的密友。

    随着封地被收回,爵位继承制度的改革,朱国弼和他的家人同样感到了危机。

    他的爵位虽然是侯爵,比赵之龙的伯爵要高一级。可他的儿子世袭为抚宁伯后,这个世袭的爵位也要消失了。

    有爵位和没爵位的生活,简直是天差地别,朱国弼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他的后代从孙子开始就永远变为平民。

    因此,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上就投降了清朝的叛徒,同样接受了大顺军奸细的拉拢,准备起兵造反。

    除了淮安府外,江南各省还有数十个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