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22部分

崇祯大帝-第22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二十个人,杨毅就是按超级特工的要求进行训练的,内容包括刺探、刺杀、卧底、策反、离间等许多项目,过程非常残酷,比普通锦衣卫严格了数十倍以上。

    目前仅仅一个多月的训练,影卫组就已经死了一人,伤残了三人,非战斗减员达到五分之一。

    但是,收获也是巨大的。

    剩下的十六个人,虽然训练尚未完成,却已经显示出了超强的个人素质。即使是单打独斗,王承恩也已经不能保证赢得了其中的任何一个了。如果两个人打王承恩的话,王承恩必死无疑。

    因为,影卫组的成员都被杨毅灌输了一击必杀的理念,讲究无所不用其极。这一点,王承恩是赶不上的。何况,影卫组成员还有其他很多能力,是王承恩所没有的。

    【明洋天水-作品,求收藏、求推荐。】

第45章 朱元璋的老家() 
影杀组的成立,只有杨毅和王承恩知道。而且,王承恩也只是开始的时候指导了一下影杀组成员的武功修炼,后面的训练他已经插不上手了。现在,影杀组已经完全归杨毅直接指挥,王承恩无权指挥,也指挥不动了。

    现在发生了马士英这样的事情,杨毅就准备派影杀组出动了。

    当然,派影杀组直接刺杀马士英是不明智的,要是被天下人知道了,还不闹翻天啊!皇上派人刺杀大臣,绝对要引起大乱子的。那只是到最后,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能采取的强制措施。

    每个地方政-府,每支军队里,都不可能是一呼百应,完全没有反对派的。特别是马士英和刘良佐沆瀣一气,倒卖优质军粮,让下层官兵吃陈年劣质粮食,肯定会引起很多底层官兵的怨气。

    哪怕是中高层军官,也不是没有人反对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只不过这些人可能因为势单力孤,无法单独对抗马士英和刘良佐的权势罢了。

    但是,如果有来自朝廷甚至是皇上的支持,就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造马士英的反了。这样,杨毅就可以将自己的行动隐藏在马士英和刘良佐不得军心、被底层官兵造反的事情背后了。

    这样,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情形,就是马士英自己领导能力有问题,被手下官兵造了反,与皇上关系就不大了。

    杨毅的打算,是明面上派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钦差大臣,以视察凤阳驻军、整肃军纪的名义,大张旗鼓的前往凤阳劳军,质询马士英。暗地里,派几个影杀组最机灵的超级特工前往凤阳,联络凤阳驻军中的反对派,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马士英识时务,在史可法面前就范,自请责罚,杨毅就饶他一命,削职为民罢了。而刘良佐则必须伏法,追究其勾结不法商人,倒卖军粮的刑事责任。

    如果马士英还是冥顽不灵,抱着拥兵自重的态度对抗朝廷,那影卫组就要联络马士英的对头展开行动了。如此拥兵自重的投机军阀,留之不得,杨毅不介意拿马士英的人头立威。

    随后,杨毅又找了史可法、王承恩、徐孚远、黄道周等心腹大臣进行商议。

    听闻马士英如此嚣张跋扈,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大家自然义愤填膺,纷纷谴责马士英。而杨毅的处理办法,也获得了几人的支持。

    当然,影卫组特工的事情杨毅是不会说的,只说这些人是锦衣卫中比较机灵,善于刺探情报、卧底策反的精英士兵。

    史可法等人也没有怀疑,只当皇上说的这些人当真只是锦衣卫中的精英,可以陪同史可法前往凤阳协助行事罢了。

    最后,黄道周还说,他正好有一个关系很紧密的门生弟子在马士英的军中当差。是一个从三品的游击将军,手下直属数千人的兵马,可以配合史可法行事。

    这点人马,拉出去打仗自然是不够的。但如果突然袭击,击杀马士英的亲兵近卫,逮捕马士英当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要找到马士英准确的位置,一击而成,不能让马士英有了准备。

    这个,自然有杨毅的影卫组去完成。在古代的环境下,古人的反侦察意识并不是很强,对影卫组成员刺探情报的能力,杨毅很有把握。

    如果不是怕被人知道皇帝派人刺杀大臣,造成丑闻,杨毅甚至可以直接下令影卫组杀掉马士英。现在有黄道周的门生当内应,就不必如此冒险了。

    崇祯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被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巡视江北军务,第一站为凤阳,即日出发。

    史可法带着近百人的亲兵卫士和八名皇宫影卫组的锦衣卫,从南京出发。影卫组的超级特工手中,持有黄道周写给他门生弟子的亲笔书信,让那名游击将军配合锦衣卫行事。

    经过两天的时间赶路,史可法于六月十六日抵达江北凤阳府。

    凤阳府,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因此,除了首都北京、留都南京外,凤阳府号称明朝的中都,也是明朝的三大政治中心之一。

    不过,号称中都的凤阳府只是行政级别高一点而已,其他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特别是现在已经到了明末,朱元璋都死了两百多年了,凤阳府已经沦落为了一个普通的州府。

    从城墙上来看,凤阳府倒是不负中都的盛名。毕竟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现在也是江南数省抵挡大顺军南下的前沿阵地,城墙高大而厚重,易守难攻。

    六月十六日下午申时,兵部尚书、钦差大臣史可法一行抵达凤阳府南城门。凤阳府的知府、同知、通判、推官,辖下各县知县、县丞,浩浩荡荡数十人,在凤阳府南城门前迎接史可法。

    见了面,史可法寒暄了一会儿后,由史可法的副将、干儿子史德威向凤阳知府问道:“总督马士英呢?为何不出来迎接钦差大臣?”

    知府一脸为难,答道:“禀大人,马士英总督说前几天有人擅闯军营,杀死了数名凤阳军营的官兵,他正在军营内处理军务,没空迎接史大人。”

    史可法也不生气,只是点了点头,问道:“这么说,张慎言等人暂时还无事?”

    事情过去了几天,凤阳知府当然知道马士英口中擅闯军营的人就是刑部尚书张慎言一行,前来查办总兵刘良佐伙同不法粮商倒卖军粮的案子的。

    听到史可法发问,他点头道:“张大人一行被扣押在军营内,暂时还安全。但马士英总督放出话来,说张慎言擅闯军营,还杀死无辜士兵,此事必须给他一个交代。如果朝廷不治张慎言的罪,那他就将张慎言交给部下官兵处置。”

    史可法点了点头,这事是朝廷跟马士英的博弈。凤阳知府品级太低,根本掺和不进来,也就不用为难他了。史可法让他在城内安排了住宿,暂时住了下来。

    【明洋天水-作品,大量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46章 拥兵自重() 
傍晚,重兵把守的凤阳总督府里,书房内,凤阳总兵刘良佐惶恐地站在凤阳总督马士英面前,汗如雨下地听马士英的训斥,旁边还有数名军中将领。

    “早告诉过你,要一切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要跟那些粮商直接联系。现在好了,被人供出来,朝廷派钦差大臣来了,安逸了吧?”马士英怒气冲冲地呵斥道。

    刘良佐面上一副惶恐害怕的模样,其实心里对马士英鄙视得很:老子忙前跑后、倒卖军粮,得罪了许多官兵,好处倒让你得去了大半,现在又装模作样的来训斥我,真是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

    当然,心里话是不敢说出来的,刘良佐一副惶恐的样子说道:“是属下贪心了,不想被中间人赚了差价,就直接联系了那些粮商,导致今日之祸。属下鞍前马后,跟随大人半辈子,大人可一定要救我啊!”

    “哼!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不用皇上来查,我就先砍了你脑袋。”马士英哼了一声道。

    这意思再清楚不过了,于是刘良佐大喜道:“是,属下再也不敢了。”

    马士英的心腹大将,参将之一的周诚说道:“总督大人,刘良佐固然有错,却罪不至死,朝廷却派了刑部尚书前来拿人,一副要杀头的架势,是崇祯帝欺人太甚。是总督大人驻守凤阳,给他守住了江北防线,让他能在南京安心的当皇帝。他竟然恩将仇报,派人来抓大人的属下,简直是一点都没将大人放在眼里啊!”

    刘良佐马上附和道:“是啊!总督大人殚尽竭虑,守住了江北防线,让李自成的大顺军都没能威胁到南京,实在是劳苦功高。朝廷没有嘉奖就算了,竟然还背后耍阴谋,破坏凤阳驻军安定团结的局面,实在是太可恶了。”

    马士英瞪了他一眼道:“要不是你,我岂会如此被动?现在史可法来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吧。”

    刘良佐讪讪住口,不敢再说什么。

    倒卖军粮的事,马士英是分了钱不错,但也提醒过自己不要直接跟粮商们联系。是自己舍不得那点差价被中间人赚了去,才冒险直接跟粮商们联系,结果现在被人供了出来,导致了总督大人的被动,刘良佐可不敢再说什么了。

    一个名叫罗建奇的副将问道:“大人准备如何跟史可法交涉?这史可法可是被崇祯帝明文任命的钦差大臣,又是兵部尚书,占住了道理,咱们天生就落了下风。”

    马士英点头道:“所以下午我才没去迎接他,无端的矮了一头,对后面的谈判不利。不过,事情总是要解决的,总拖着也不是个事。我的条件,是让张慎言革职查办,朝廷送来价值至少五十万两白银的粮草劳军,否则史可法就不要想将张慎言接走。至于刘良佐,乃我凤阳总督部下,我自己会处置,就不用朝廷劳累了。”

    副将罗建奇摇了摇头道:“这个条件,我估计史可法是不会答应的,朝廷和皇上都丢不起这个脸。”

    参将周诚嘿嘿一笑道:“不答应?身在凤阳,就由不得他不答应了。要是敢反对,就让他去跟张慎言作伴吧。”

    罗建奇道:“这么做可不合适。张慎言我们还可以找一个他擅闯军营的借口,将他们扣押起来,但对史可法可不适用了。史可法本身是兵部尚书,满天下只要是大明朝的军营,哪里他不可以进?何况,现在他还明白的加了个钦差大臣的头衔,我们要敢扣押他,肯定会被朝廷认定为造反,派军来剿了。”

    周诚不屑地道:“造反就造反了,这年头造反很稀奇么?**哈赤不造反,哪里来的辽东大清国?李自成不造反,哪儿来的大顺国?现在都占领半个中国了。张献忠不造反,如何做得大西国皇帝?”

    周诚一句话就将罗建奇堵了回去,使他无话可说,也让马士英、刘良佐等人心里起了波澜。

    太平盛世还罢了,你要敢造反绝对要被朝廷派大军剿灭的。而现在却是乱世,朝廷自顾不暇,哪有精力来剿灭叛军?

    李自成造反十多年,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越来越强,现在都占领了北京,坐拥半壁江山,俨然改朝换代的架势了。张献忠独占四川,在那里烧杀抢掠,当土皇帝,朝廷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凤阳地处长江中下游,独成一国有些困难,但却正好在南京毗邻,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凤阳数万大军只要倒向李自成、张献忠任何一方,朝廷和崇祯帝就要惊慌失措、手忙脚乱。

    而这,正是这几个人包括马士英有胆子跟朝廷对抗,甚至扣押刑部尚书的底气所在。而参将周诚的话,无异是将这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东西摆到了明处。

    一时之间,房内众人没有任何一人说话,大家都在等谁来打破宁静。

    周诚见大家都不说话,呵呵一笑道:“怎么?你们害怕了?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要我说,总督大人的要求不仅不过分,还低了些。我觉得,朝廷应该将马大人升为江北总督,长江以北所有军务,均由我们马大人一言而决。并且,还要加太傅衔,位居正一品,才适合总督大人的贡献。至于劳军的粮饷,更是要加价,少于一百万两白银免谈。至于刘良佐大人的事,不过是细枝末节,却提也不用提了。”

    马士英的另一名心腹大将谢琦不住点头,道:“不错,我赞成周诚的意见。崇祯帝又怎么样?还不是被李自成赶出北京,如丧家之犬,逃到南京来苟且偷生罢了。如果能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还可以帮他把守住江北防线,让他在南京安心当皇帝。如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干脆杀了史可法和张慎言,投靠大顺军算了。以我们的实力,在大顺军中谋得的地位,绝对不会比在大明朝廷低。为了拉拢咱们攻打南京,李自成说不定会给我们更好的条件。”

    谢琦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赞同,纷纷发言支持。最后,马士英拍板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