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 >

第19部分

崇祯大帝-第19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高弘图将黄道周推举出来,那不是在崇祯帝心口上撒盐么?

    黄道周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了崇祯帝的许多执政错误,说那样搞下去要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的。果不其然,现在崇祯帝就丢了半壁江山,被逼撤到南京,以南京为临时首都,坚守最后的半壁江山。

    天下大局发展至此,已经明确无误的验证的黄道周当初拒绝官复原职的理由:皇帝无道、国运将尽。如此一来,黄道周的远见卓识、先见之明,越加对比显得崇祯帝昏庸无道、忠奸不辨了,皇上能同意这个任命才有怪了。

    而且,大家心里还在想,就算崇祯帝勇于承认错误,同意了黄道周的任命。那顽石一般的黄道周,还不一定看得上这个南京礼部尚书的职位呢!在黄道周心中,说不定已经将此时的南京朝廷看成了苟延残喘的流亡政-府了!

    杨毅这段时间天天查明朝的资料,自然也知道黄道周以前当官的时候都干了些啥。如果不是杨毅穿越附体,原来的崇祯帝朱由检估计是打死他都不会同意让黄道周来当礼部尚书的。

    别说礼部尚书了,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朝廷官员,朱由检都不会让他担任。因为,这人跟朱由检天生不合,一见面就要跟朱由检对掐,一点面子都不给朱由检留的!朱由检能待见他才怪了!

    但杨毅却不同于朱由检。

    首先,他是从后世穿越来的,没有那么重的皇权思想,没有觉得皇帝的面子很重要,完全不能损害什么的。其次,他觉得黄道周在十多年前就能看出崇祯帝的执政错误,以及朝廷各位大臣哪些是奸臣、哪些是忠臣,这很了不起。

    虽然礼部尚书只是一个管教育方面的大臣,但杨毅完全可以把他当幕僚来用,经常给自己出主意、提意见什么的。杨毅可以借用黄道周的眼光,来查证自己的施政对错,以及朝中大臣的忠奸。

    而且,为了更加科学的管理整个国家,杨毅准备在将来把原来北京的内阁搬到南京来,重组南京内阁,在政务上实行内阁负责制。

    【明洋天水-作品,起点首发,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区签到!】

第39章 浙江省长() 
如果将内阁组建起来,那处理朝政就更加不用杨毅过问太多了,还能更加科学的进行管理。而黄道周的身份、能力、远见卓识,以及今年才59岁的年纪,完全可以胜任杨毅的第一任内阁总理。

    因此,在众位大臣惊讶的目光中,杨毅竟然点头同意了高弘图的提议,而且这样说道:“黄道周乃儒学大师,更是敢于直言犯谏的忠君爱国之士。前些年,朕不听黄爱卿忠言,以致今日之失,朕深有悔意。今高弘图推举黄道周出任礼部尚书一职,深合朕心。”

    殿中数十位大臣不由目瞪口呆:不知在北京一向强势、独断专横,听不进任何意见的崇祯帝为何会变得如此深明大义。但是,黄道周的学识、人品,却是天下无人不服。由他出任礼部尚书,也没有人能拿出反驳的理由来。反而,大多数忠君爱国的大臣都对这个任命乐见其成。

    而高弘图更是一下子改变了对皇上的观感。

    黄道周是人才,没错;也是高弘图的好友,更没错;但这都不是高弘图推举黄道周出任礼部尚书的理由。高弘图举荐黄道周出任礼部尚书,就是因为知道黄道周和崇祯皇帝以往的过节,就是想看一看皇上经过了北京的失败,现在到了南京,有没有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改过自新。

    而现在皇上尽然同意一个一向跟自己作对的人来出任礼部尚书,可见皇上真的改变了很多,而且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变。高弘图决定,以后一定要当好这个右都御史,尽忠职守,给皇上、给各部署主官时时提醒,不要让大家犯错误。

    于是,高弘图和众位大臣纷纷大声道:“皇上圣明!”

    杨毅知道黄道周现在在哪里,于是对司礼监提督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你代表朕去一趟福建,亲自请黄道周出山,赴任南京礼部尚书一职。就说朕已改过自新,今后必将近忠臣、远小人,兼听旁证,小心谨慎,不再犯前些年的那些错误了。请黄道周出山辅佐于朕,收复北方,平定天下!”

    王承恩出列道:“臣遵旨!”

    礼部尚书的人选选定后,杨毅继续问道:“还有户部尚书一职空缺,各位也给朕推荐一个?”说完,杨毅对宋应星使了个眼神。

    这几天,杨毅偶尔会去工部溜达一下,跟宋应星讨论一些问题,提供一些科学研究上的理论思路和技术指导。

    特别是机械钟表的研制,大家以前都没这个概念,完全找不到头绪。杨毅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那些工匠师傅提了一些研究方向,给大家省了很多时间,也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实际问题。

    而宋应星也对皇帝佩服得五体投地,早已向杨毅表了忠心。杨毅看他比较可靠,也跟他讲了自己心目中的户部尚书人选,让他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来。

    今天,高弘图被杨毅借故贬谪到了都察院,自然就是杨毅所说的合适的时机了。宋应星现在唯皇帝马首是瞻,加上皇上还给他打了个眼神,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别人还在心中思量该推举谁来当户部尚书的时候,作为工部左侍郎的宋应星就已经出列发言了。

    只听宋应星大声道:“禀皇上,户部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大权,实乃国之银库。户部丰,则国富;户部贫,则国穷。朝廷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钱粮二字。因此,微臣认为,户部尚书一职,既要懂得合理支用钱粮,也要懂得开源节流,不能一味的被动等待全国各省上缴财税。如此,微臣推举浙江布政使乔承诏出任户部尚书。”

    乔承诏,万历八年生(1581年),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现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相当于浙江省长。今年63岁,从二品的大员。无论从资历、年龄,还是品级、职务上来看,宋应星推举乔承诏出任户部尚书,没有任何人能有合适的理由来反驳。

    更加重要的是,根据韩赞周的情报和自己查到的资料,乔承诏的为官经历非常合杨毅的胃口。

    乔承诏一直都是在地方政-府任职,从县丞、知县,到知州、知府,再到参政、布政使,几乎全是地方首长、副首长的职务。中途只在中央部署呆了一两年熬资历,其他官场生涯全是在地方首长任上渡过的。

    乔承诏每到一地,必定大力扶持工商业,增加政-府税收,降低农民负担。最近五年,乔承诏上任浙江布政使以后,浙江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繁荣,成为明朝向海外出口最重要的一个市场。浙商每年从海外贸易上赚取的利润,超过一千万两白银,其中有上百万,以税收的形式流进了浙江政-府的口袋。

    所以,江浙一带的商人,非常富有。除了沿海商人头脑灵活,善于经营外,一省长官的执政思路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如此规模的工商业生产和海外贸易,后世的历史书上说明朝末年的沿海各省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绝对不是空口无凭的。

    他觉得,乔承诏的思想很开明,有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首长的风格,用他当户部尚书,应该可以遵照自己的思路对全国工商业进行大力的扶持。因此,杨毅在产生了撤换户部尚书高弘图的想法后,就从数十位有资格担任户部尚书的备选人中,选中了这位乔承诏。

    另外,除了乔承诏思想开明、支持工商业的执政思路外,杨毅看中的还有乔承诏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他东林党人的身份。

    不管东林党在明末扮演了什么角色,富国强民也好、败坏朝政也罢,总之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别的不说,就在南京六部,除了原礼部尚书钱谦益以外,六部的十二位侍郎中,包括吏部左侍郎吕大器在内,东林党就有五个人,差不多占了一半。侍郎以下的郎中、主事,更是不计其数,属于东林党派系的就更多了。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40章 领导的艺术() 
无论你承不承认,东林党在明末的政治版图中,都不可能被人忽视。杨毅要掌握南京朝政大权,更不能脑袋发热,为了东林党的某些瑕疵将这些人全部革职。那会众叛亲离,引起大乱的,只能对他们善加利用。

    而且,历史会证明,东林党大多数人都还是比较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在明亡后抗清的各股地方势力中,东林党人主导的抗清军队占了差不多一半以上,很多东林党人都壮烈殉国,当了民族英雄。

    这说明,大多数东林党人还是忠君爱国,靠得住的!

    在东林党的领袖之一、礼部尚书钱谦益被革职查办之后,任命一个即是东林党人、又符合自己执政理念的官员出任户部尚书,就有可能将东林党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为自己所用。

    从东林党的整个派系理念上来看,他们也是比较倾向于扶持工商业,增加税收,降低农民负担的。这个理念跟杨毅不谋而合,而且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顺应了时代潮流。大家完全可以通力合作、一起富国强民嘛!

    至于东林党抱团结党营私的弊端,杨毅自然会大加警惕,不会让他们真正成了气候的。站在杨毅皇帝的高位上,只要能认清这个问题,采取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方式,总能分化他们,让他们为自己所用的。

    在封建皇权的统治下,一切党派都应该附庸于皇帝,而不能自成一体,这是杨毅的原则。如果东林党人敢于违反这个原则,抱团抵抗杨毅的旨意,他不介意拿东林党开刀。

    属意宋应星推举乔承诏来出任户部尚书,其实就是杨毅抵达南京后,在政治上下的最大的一步棋。既能让户部按自己的执政思路展开工作,又能获得明末最大政治派系东林党的支持,便于杨毅掌控南京朝政。

    因此,宋应星说完后,杨毅就向殿中众位大臣问道:“各位觉得乔承诏如何?能不能胜任户部尚书的工作?”

    之前,皇上让大家举荐礼部尚书的时候,吕大器跟吏部尚书王铎建议,让王铎出面推举同为东林党的黄公辅出任礼部尚书。但是,皇上以黄公辅年龄太大,不宜操劳为由拒绝了,他心里正郁闷着呢。

    想一想,皇上刚刚抵达南京,年纪太大的吏部尚书李良志就主动辞职了。自己身为吏部左侍郎(相当于第一副部长),顺势接任吏部尚书一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皇上却没有答应让自己来当这个吏部尚书,自己无奈之下推举了王铎出任吏部尚书。虽然让他欠了自己一个人情,但也不无遗憾。

    现在,作为东林党领袖之一的吏部尚书钱谦益,又因为粮价暴涨案被革职查办了,吕大器还以为皇上非常不待见东林党呢。结果,又突然听到工部左侍郎宋应星将同样是东林党人的浙江布政使乔承诏推了出来,出任户部尚书一职。

    想不到现在峰回路转,竟然由皇上亲自提拔的工部左侍郎宋应星提出,让另一位东林党成员乔承诏出任户部尚书。要说其中没有皇上的授意,打死吕大器他都不相信。

    于是,大喜过望的吕大器听到皇上这么问,立马出列大声道:“臣附议,乔承诏大人为官清正、执政为民,数年内将浙江经营得政通人和、富甲天下,出任户部尚书一职,绝对是人尽其才。”

    吕大器表明了态度后,同为东林党人的刑部左侍郎郑三俊、兵部左侍郎练国事,以及对东林党一向有好感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纷纷出列,赞同宋应星的提议。

    高弘图虽然极力反对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的乔承诏出任户部尚书,却独木难支。他的发言淹没在东林党人和支持东林党的官员口水中,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于是,杨毅自然以一种顺应民意的态度,通过了浙江布政使乔承诏升任户部尚书的任命。皇帝的圣旨和吏部公文,将由司礼监宦官带着,前往浙江首府杭州,传召乔承诏赴南京上任。

    乔承诏出任户部尚书,浙江布政使出缺,杨毅和众位大臣又讨论了几个合适的人选。最后,杨毅选择了一个同样比较开明的官员出任了浙江布政使,这次紧急朝会就算是结束了。

    五月二十日,中旬末,明朝公务员的旬休日,所有人都放假一天,只有南京刑部却显得异常繁忙。

    因为,刑部尚书张慎言被皇帝任命为专案组长,查办江南数省粮价暴涨案相关官员和不法商人。刑部正在加班加点,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案组成员,准备开始查案呢!

    以前的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