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武状元 >

第9部分

大明武状元-第9部分

小说: 大明武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岚平不想多说什么,想安抚百姓,还得从自己身上开始,于是他下令风字营重整士气,昂首挺胸从容地行进在怀宁城的街面上,状元大将的令行禁止在孙千户人头落地的那一瞬间已让风字营深有体会,到底是训练过的将士,一个个步伐稳健,煞有介事地认真的执行着王状元的军令。

    风字营两行排开,五百多人的队伍硬是拉出了两里多长的气势,从东城门口一直排到县衙门口。

    已经打算出城的不少富户数不清有多少大明军士进了城,只是看到这样的场景让他们心安不少,渐渐的有些人竟然不走了,奔走相告,大明王师来了。

    下层困苦百姓虽然对明朝没什么好感,但对从怀宁城走出来的武状元是顶礼膜拜,王状元说谁好谁就好,很有一种现如今明星代言的作用,如此一来,风字营入城,民众夹道相迎,全城欢腾。

    孔知县把王岚平迎进县衙,正准备说有伪顺朝大军来袭,却才得知这一切王状元早已知情,于是孔知县便将难民的安置工作说了说,难民来的实在太多,短短一个上午,城里已经涌进了三千多人,其中败兵好几百,城北的难民队伍还在源源不断地朝这来,照这样下去,纵是北京城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王岚平对民政没有多少经验,武科出身,这一切还得靠为官多年的孔知县酌情处理,他只嘱咐一条,尽量少饿死难民,怀宁城一旦被围,城内的粮食供应将很难得到保证,放难民入城实则是个大的拖累,但又不能见死不救,他现在才体会到传说中刘备宁愿携民过江也不愿离民而去的苦衷,民心可用亦是累赘。

    等一切安排妥当,王岚平这才发现周知府不在县衙里,便问孔知县,“周知府何在?想要守住怀宁,需官民军一体,有知府大人坐镇在此,必能大大鼓舞士气”

    孔知县一皱眉,“将军,周知府已经走了,回安庆去了”

    王岚平不解地嗯了一声,“走了?你为什么不拦住他”

    孔知县很委屈,“这,知府大人要走,我一小知县哪里拦得住,早上听闻有大军来攻,他便带着县里的十多个差役乔装回安庆了”

    王岚平苦笑而摇头,大明的官都是这些人,国怎能不亡,他说,“孔知县,那你为何不走?”

    孔知县闻言立时挺直了腰,“我孔如松虽是一介书生,却深受国恩,为官近十年,不能造富一方,已是有愧于皇上,没有朝廷的旨令,下官哪里也不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死,我也要死在怀宁城”

    王岚平倒是很意外,一文弱书生竟然有这等豪情壮志,难得。

    “好,我王岚平与你并肩一战”

    一听这话孔知县却是一脸的沉重,叹惜起来,“状元公少年英雄,我虽不通军情,却也明白怀宁城断不可守,将军你应该早作打算,另寻他途,现如今唯有江南物产丰沛,民生富足,且久不历战火,更有长江天险,将军应该即早过江,凭将军的大名只要振臂一呼,忠于明廷者必是云集,复兴大明才有可望,万万不可在此小城断送了性命”

    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更是让王岚平大吃一惊,如果没有自己先天的历史知识,那这小子就是一大明版的隆中对呀,人才呀,当然王岚平也没想过要死守这小小的怀宁,只是这一仗不得不打,望风而逃将来还怎么振臂一呼,这一战必打,而且要必胜,打出天下第一武状元的威名。

    王岚平对孔知县一抱拳,“孔知县高见,放心,我命大着呢,我不防告诉你,此战必胜”

    孔如松淡然一笑,几百名久不经战阵的明军如何面对六千一路征战不止的精兵铁骑,他是做好了与城共存亡的必死之心。

    随后,王岚平将县衙改成临时军营,贴出告示号召全城百姓加固城墙,往城外四面八方派出哨探,并宣布怀宁城军事戒严,行政改军令,城门紧闭,难民一律绕行另寻他处。

    王岚平身着威风凛凛的战甲,纵马在城内来回奔走,他要告诉全城百姓,状元公还在城里。

    一时间,先前人人自危的怀宁城里群情激愤。

    一场实力不相等的大战即将在怀宁城一决生死。

第十章 先锋大将() 
再说那大顺南征军袁宗第部,一路自北杀来,几乎就没怎么遇到抵抗,短短二十几天已经进逼江淮,先锋大将李来享骁勇善战,为李自成义子,此次南征,他亲率铁骑六千直取长江中游门户,安庆府。

    南征军的主要目标是大明南都南京城,之所以不从江淮直接进攻,而非要绕道攻安庆,那是因为自大明立国时建成的还末曾一败过的大明水师长期固守在南京一带的江面上,大顺军有所忌惮,这才舍近求远,取安庆过江从陆路进逼南京。

    有道是胜利如果来得太容易,骄傲和轻敌便弥漫开来,想李自成在西安称大顺王,到攻破京城,战线近四千里,只不过用了三个月的工夫,这哪里是打仗,分明就是在中国的版图上跑步,现在的大明在他们眼里那就是不堪一击,大军往城下一站,立马就有人竖旗请降,不战而屈人之兵,大顺军算是玩到了兵家的极致。

    易经有言,物极必反,月满则盈,凡事发展到了顶峰,那他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随着胜利来得越来越快,大顺军的军纪已大不如前,最先被富贵腐蚀的便是攻入北京城的李自成部,一群山里走出来的造反者,哪曾见过繁华的花花世界,一时紫禁城几千宫女为之一空,连李自成都亲封一宫女为大顺朝的正宫皇后,宁远总兵吴三桂的爱妾,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沦为李自成爱将的玩物,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大顺军的需要,全北京城末嫁之女迅速被配发全军,全军一夜之间个个都是新郎,一时间逼死民女无数。

    有了女人,白花花的银子也少不了,但是李自成许诺过只要迎闯王就不纳粮,那大军的给养从何而来,于是京城的王公大臣成了大顺军发家致富的头号目标。

    打土豪分钱财,可下层士兵沾不到银子味,那就只能抢小老百姓的了,人人都忙着捞钱,军纪一泄千里,如此一来,这种风气一路沿着南征军而来,袁宗第十万大军所过之处,哀民遍野,‘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名存实亡。

    袁宗第虽然知道现在的大顺军军纪涣散,却也只是走走过场式的批评一番,因为一他没能力改变这支把大明王朝搅了个天翻地覆的骄兵悍将的财色之心,二是他根本就没把现在的明军放在眼里,大顺军横扫西北,踏平黄河上下,谁敢与之争锋。

    带着这样军纪的大军,南征军在湖北大破明将左良玉部,大军先锋大将李来享的六千铁骑来势汹汹,在离怀宁城五十多里的地方止住了脚步。

    李来享可是打遍了半个大明朝的版图,作战经验非同一般,怀宁城乃进击安庆的要道,必有重兵防守,大军铁骑而来,攻城的重器远远的落在身后,为测万全,他这才停止前进,派出斥候向怀宁城摸去。

    江淮西部,群山众多,在一处不知名的小山丘下,六千大顺骑兵如蚂蚁一般遍布四野,或卧或躺,迎着三月份温暖的阳光惬意地打着盹,也或是三五成群簇拥在一起说说笑笑,聊天打屁,似乎此行他们并不是来打仗的,更好像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武装游行,众人的脸上不见丝毫临战时的紧张和畏惧。

    临时营地中升起一缕缕青烟,大顺军已经开始埋锅造饭。

    先锋大将李来享并没有过多的约束行军的军纪,只是领着几个中层小将顺着蜿蜒的山路爬上了此地山势最高处。

    李来享手搭凉棚朝怀宁城的方向张望着,目所能及处尽是树木林立,看不到怀宁的轮廓。

    一名将领手指前方,脸上满是不屑,“将军,怀宁城近在咫尺,为何不借大胜之余威,一鼓荡平怀宁城,在此逗留岂不贻误战机”

    李来享身材高大,一身英勇之气,从嘴角至耳下那道二寸多长的刀疤更添几分骇人的杀气,他环视了身边众将一眼,众人点点头,表示赞同这样的想法。

    李来享说,“为将者不知地理山川如何带兵,越往前行山路越多,阡陌纵横,这对我骑军作战十分不利,若是有明军在半路埋伏,那可要吃大亏”

    有领将一拍胸,手一挥说道,“北京城都打下来了,屁大个怀宁还怕他个鸟,还埋伏,依俺看,怀宁城就是空城一座,将军,你给俺两千人,俺去去就来,哪用得着在这磨蹭”

    众将闻言哈哈大笑,唯有李来享是郑重其事的摆着手说,“不不,要想从此处取道长江,必取安庆,怀宁在是安庆府的北大门,众位不可太轻敌”

    有人仍是满不在意,“嘿,崇祯都死球了,这帮子残明大官们还闹个什么劲,痛痛快快的归顺我大顺王朝,俺家里那几个婆娘还等着俺回家过好日子呢,哈哈”

    李来享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等天下尽归了大顺朝,咱也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逍遥快活去了,也过过富足翁的日子”

    众人相视大笑,李来享等人在欢笑声中慢步下了山,众军在山下等待着哨骑从怀宁打探来的消息。

    天黑时分,王岚平派出的哨探已经回了怀宁城。

    现在的王岚平身边唯一能商量的只有孔知县一人,不过孔知县是文官,对行伍之事几乎一窍不通,所有的决定都得王岚平来下。

    探哨回报,说是大顺军在城外近五十里的地方停止了前进,军纪十分松散,看样子还没有立即发动攻击的打算,似乎是在等待什么。

    王岚平明白,对方这时候停下来,那可能是在打探怀宁城的虚实,寻找攻城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要么就是在等攻城的重械到来,至少今天晚上大顺军是不太可能攻城了,夜色不利于骑兵作战,看来这个领军的李先锋还不是个无能之辈。

    很有可能这时候对方的细作已经偷偷摸进了城,为防万一对方打听到守城主将家眷所在用以要挟,王岚平便派人将自己的老娘和发小芸娘一家三口接到了县衙后宅安置,这样才能使自己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开一场。

    芸娘入县衙时双眼红肿,满面愁容,细看之下楚楚动人,一家三口战战兢兢,这辈子他们哪里住过如县衙这般气派的房子,在王岚平安排好的房间里,三人愣是不敢随便走动,生怕弄脏了知县大老爷的屋子。

    王家老太太对儿子擅自作主要迎娶杜家小姐的事也有耳闻,只不过在此大事大非之时,她并没有苛责儿子,儿子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她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看护好自己心里认下的准儿媳妇芸娘,早上,杜家派人来王家接老太太过席,当时芸娘正在王家帮着浆洗衣物,闻听此事,立时便红着双眼跑回了家,王老太太为了安慰芸娘也就没有去杜家,一直到王岚平派人将他们接进县衙。

    时间紧急,全城的安危全系在王岚平一人身上,他安置完老娘后,便回到县衙花厅和孔知县商量起军情来。

    花厅里只有王岚平与孔知县,跳动着的烛光下,王岚平说,“孔知县,南逃的兵丁都安置好了吗?”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做法,对一群吓破了胆的逃兵,王岚平不想用,但仅凭区区一支战斗力也是下等贷的风字营,只怕到时候连怀宁城的城墙都站不满,更何谈守城,于是,他便让孔知县从南逃来的士兵中挑些人出来,哪怕是到时站在城楼上呐喊助个威也好。

    孔知县今天也忙得免呛,打从早上到现在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颧骨高凸的脸上更添几分苍白,他说,“按将军吩咐,已将他们全部安置在城北,共有两百一十八人,我已派人送去饭食”

    这个数字肯定不准,湖北一战,左良玉五十万大军一触即溃,左总兵领着十五万残兵败将退守南昌府九江城,其余的几十万明军四散逃去,安庆府暂时还没有战事,那逃过来的明军肯定数以万计,只不过大都多混在了老百姓之中。

    王岚平不是很满意的点点头,“好,有胜于无吧”

    面对王岚平的胜券在握,孔如松实在想不明白这个年纪轻轻的状元公对人生的第一次真正战争为何如此有信心,希望不会是一时初生牛犊不惧虎的气血之勇。

    孔知县说,“将军,全城五万百姓的安危系于将军一身,下官身为知县却毫无对策,敌十倍于我们,敢问将军有何万全的退敌之计”

    王岚平明白他的担心,双方实力相差太大,自己又是头次指挥这种城防战,他自己都没有必胜的抱握,唯有一股力战的信念而已。

    王岚平笑了笑,“自古就不曾听说过有攻不破的城池,也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更没有人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